燃烧导火索
字体: 16 + -

第182章 60.找古墓

    他俩拿着探铲,来到了地老鼠的面前。

    地老鼠用手指指画画,说:

    “我们在偷挖墓子时,要掌握地势地貌。对于墓埋葬,各个时期有各个时期的特征,就比如秦代,埋得墓葬就是在山岭上;汉代埋得墓葬就大部分靠坡。”

    “这可真是隔行如隔山啊!没想到盗墓还有这么多的名堂。”

    黄明说着把探铲在地上轻轻地戳了一下,就戳了个小坑。

    笪子明接上了地老鼠的话说:

    “我们的老祖宗在偷挖墓子时,挖坑挖的都是方型坑,而到了近代和现代,偷挖墓子时,挖的都是圆型坑,这就是所谓的古方近园。”

    两位师父也不管两个徒弟爱听不爱听,只管说着他们的。

    牛玉斌提着洛阳铲,在离黄明不到两米远的地方下了铲。他俩,一前一后,一提一蹲的开始了探墓。

    洛阳铲蹲地的响声,就像一曲很美的曲子,地老鼠和笪子明就像着了魔似的,在这声音当中走动、倾听、观看。

    地老鼠对两个徒弟说:“在蹲洛阳铲时,一是要听,二是要看。听是,听洛阳铲落到地下时会有什么响动;二看,看洛阳铲带上来的土层。”

    牛玉斌问:“有这个必要吗?”

    “太有必要了!”笪子明回答。

    “一个有经验的找墓高手,在洛阳铲落地时的撞击的声音就能听出碰到了什么,从中断定是碰到了什么,就能知道墓子里有什么宝贝。棺材板、陶器、青铜器。看洛阳铲带上来的土层,就能判断墓室离地面的高度。”

    “有这么的神气?!”黄明有所怀疑地问。

    “那是肯定的,毫无怀疑的可能!带上来的土层,反映了地下土层的变化。如果土层没变化

    这就说明地下没有古墓。如果没有了土层,说明探铲已到了墓葬区。”

    他们边说边探洛阳铲。他们的脚下出现了一个个的小坑,就像老鼠打的洞。

    地老鼠又以一个师傅的口吻说:“我们挖汉墓时,必须用洛阳铲演变而成的重铲,挖唐墓时用扁铲。”

    地老鼠从会背车厢里挑出了一把类似鲁智深的月牙铲,在手中晃了晃,对黄明和牛玉斌说:“就是这种东西。”

    “那可是费劲的买卖!”牛玉斌提起了探铲,将探铲里的土倒在了坑的一边。笪子明来到跟前,看了看土后说:“你这里有古墓的痕迹,看样子再有一米的距离就能打出古墓了。”

    地老鼠把他所得到的盗墓经验,在传授他的两个徒弟:

    “再说汉墓,汉墓保存到现在,多已塌陷,汉墓多为墓坑,进入汉墓的墓室的时候,必须捣土,捣土时必须用滚叉和撇刀。”

    地老鼠把重铲扔到车上,想接着说,但地老鼠说的口干舌燥,干咳了几声。

    黄明打下的探铲没有往出拔,跑到了车前,从车厢上取了一个水壶,拧开盖后给了地老鼠。地老鼠喝了几口,把水壶给了黄明,黄明拧了盖后把水壶放回了原处。

    地老鼠继续说:“一般来说,西汉墓不带耳房,东汉墓多带两个耳房;汉墓没砖,而有墓砖的汉墓并不常见,大墓除外,多为墓坑或坑上加方木,这就是汉墓的标志。”

    地老鼠的嗓子又有些不舒服,黄明把刚放进去的水壶又拿了出来递给了地老鼠。

    地老鼠喝过水壶递给了黄明,黄明把水壶拧住盖,放了车上,看着黄明继续着他的演说。

    “用砖建墓子,起源于唐。唐墓是用砖搭起来的,但砖和砖之间没有粘合,搭成穹顶。到了明清,建墓则多为砖结构,墓砖之间用了石灰和铁片镶死。有的明墓墓顶厚达两米多,就是所谓的七辐七券墓顶,非常坚固。”

    “古人真有办法”牛玉斌发出了感叹。

    “那是真正的有办法!”地老鼠接着,又说:

    “明墓距地面深度一般不超过六米,可以不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挖掘完成。汉墓一般距地表十一二米左右,西周墓则更深,要想一夜之间挖掘完成,必须使用特殊方法。”

    地老鼠说的条理分明,有理有据,让人佩服。

    黄明和牛玉斌拿着探铲继续探墓。

    地老鼠跟在身后,边走边说:“这找墓可是不容易,尤其是汉墓、西周墓,由于历史久远,标志难寻,这就需要有一个找的过程。确定好位置、下探条、下铲、看坑灰、落实墓室形状方位,也就是确定年代,然后做好准备,用特殊方法在一夜之间完成。”

    “师傅,这里可能有墓子!”牛玉斌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对盗墓的技术也算是有了一点了解,他把探铲捣在了地下,一个洞便打了下去,猛然探铲在往下打得时候,触到了异样的感觉,这种感觉由探铲传到了探铲杆上,又由探铲杆传到了牛玉斌的手掌心。

    牛玉斌心想找到了,就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地老鼠和笪子明。

    等到牛玉斌把探铲从洞中提出来,地老鼠接过探铲,把探铲上的土磕到了洞口的一边,观看着土样。

    那土样,已没有了一层层的土纹,是乱乱的一堆,最下面还有发白的像面粉一样的东西。

    “刘三只,好样的!你已经找到了一座汉墓。”

    地老鼠高兴地拍着牛玉斌的肩膀:

    “好!再探其他几座墓的位置。”地老鼠把探铲交给牛玉斌,继续传授着他的盗墓经验。

    “进入墓室,我们要直接挖向棺材的位置,然后在‘左肩右脚’找东西,再到东仓西库搜罗,至于其它位置,则看时间长短而定,时间短时则顾不了啦。”

    很快,二位徒弟在师傅的循循善诱、耐心指导下,找到了四座要找的墓子,即将完成既定的任务,地老鼠在各个墓的位置上做了记号。

    就在这时,他们来的路上,有两辆轿车,正急速地向这边驶来。

    地老鼠的耳朵特灵,隐隐地听到了汽车的马达声音,连忙用手做了个“停!”的手势,制止了两位徒弟的举动。

    汽车的马达声更听的真切了,就连两位徒弟也听到了响声。听声音很快就到,也许只是一袋烟的工夫,有可能更快,这需要地老鼠和笪子明快速作出决策。

    只见地老鼠右手拍了拍脑门,一转身跳上了车,嘴里喊着,“快撤!”但地老鼠还是喊得有点迟了。

    那两辆轿车已向这里横冲直撞而来,在离他们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停下,从车里跳下七八个头戴面具的人来,手里提着镐把,向他们饿狼般地扑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