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导火索
字体: 16 + -

第150章 28. 冲出包围圈

    从拦羊岭冲下来的牛群。

    被鞭炮给惊了,头角上绑的刺刀,成了牠们发泄怒气的工具。

    牠们摇头摆尾,见人挑。避不及的鬼子被刺刀挑了或插死。

    牛角的刺刀上躺着鲜血,有的还挂着肉末。

    所有这些,都说明火牛阵的厉害。

    鬼子忙着逃命,早就打乱了他们的阵地防御。

    那惊了的牛群,继续向前,给后面紧跟的二连和侦察连开了路。

    就这样,侦察连和二连冲出了鬼子的包围。

    他们在中庄的山神庙前停住。

    王文清和二连长握手告别:

    “老兄,再见!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你们还是赶快走吧。”

    王文清劝二连长。

    “我这里清点一下人数,马上就走!你们怎么进城?”

    二连长为王文清他们担心起来了。

    王文清笑了笑说:“这难不倒我们。”

    王文清脱了外面的八路军服装,里面露出了鬼子的服装。王文清把脱下的服装给了李海波,李海波集中起来,把八路军的服装埋在了庙后。

    他们五人和战友们分了手。

    直奔长宁镇而来。远远地看到长宁镇的哨卡上亮着探照灯,十几个守哨卡的伪军,在拦路的栅栏后的麻包后蹲着,懒散的靠着麻包打盹。倒是那五挺轻机枪很神气地架在麻包上。

    一个眼尖的,发现了王文清他们,马上拉了一下枪栓,“哗啦!”一声将子弹顶上了枪膛。对伪军们喊:“有人!”

    所有伪军一下子精神起来,有几个抓起了轻机枪,都哗哗啦啦地往枪里填了子弹,就等着目标的出现。

    他们看到了王文清他们,一个小头目握着驳壳枪,用枪口顶了一下帽檐,厉声地喝道:“什么人?口令?”他等了半天,王文清他们就不理睬,继续向前走。

    “站住!如果不回答,老子就开枪了!”

    王文清发了火,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怒斥道:“八嘎!老子刚清剿土八路回来,能知道你的狗屁口令”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栅栏处。

    那个小头目皮笑肉不笑的来到了栅栏处,问道:“既然你们不知道口令,有何证件能证明你们是皇军!”

    王文清掏出假冒的军官证,交给了那个小头目。

    那家伙接过来,看了看,上面全是日文不认识字,赶忙交还了证件,对两个伪军说:“快打开,别让太君生气。”

    两个伪军赶忙般开了栅栏,李海波带着人向街里走去。

    王文清拍了拍小头目的肩膀:

    “吆西,认真的好!”

    王文清说着给小头目竖了个大拇指。

    那个伪军小头目,向王文清行了个军礼说:

    “愿为皇军效力!”

    “大大地吆西!”王文清说完转身追李海波他们去了。

    等到王文清追上了李海波他们。马小亮小声地说:

    “咱们这样走,到了天亮也到不了龙阳县城。”

    “你看,咱们有车。”

    王文清用手指了一下路边,一辆鬼子的运输车坏在路边上。

    罗喜龙一下子高兴起来,对王文清说:

    “我们过去看看,给他修好咱们就能搭车了。”

    王文清说:

    “你只干活,不能说话!”

    “我知道!”

    他们几个就来到了那辆汽车前,王文清用日文问道:“朋友,怎么了?”

    开车的鬼子扭头看了他们一眼,说道:

    “车坏了,修了半天,还是发动不着。”

    王文清说:“叫我的人给你看看!”

    那个鬼子司机从保险杠上跳了下来。

    王文清拉了罗喜龙一把,罗喜龙就上了保险杠,只拨弄了几下,就拍了一下鬼子司机的肩膀,指了指驾驶室。

    王文清解释道:“他是个哑巴,告你车修好了。”

    鬼子司机高兴地坐进驾驶室,马小亮抓了摇车的铁棍开始摇车,鬼子司机一踩油门,汽车发动了。

    鬼子司机问王文清:“你们到哪里?”

    “龙阳县城!”

    “上车吧,我也是去那里。”

    “太好了!”王文清手一挥,李海波他们就上了后边的车厢。他们正好借机睡一觉。

    王文清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

    这辆军车就开了。

    王文清也非常的困乏,坐在那里也睡着了。

    睡梦中,王文清感到了车停下了。睁眼看时,他傻眼了。

    没想到这个鬼子司机,把他带到了鬼子的兵营里。

    鬼子司机笑呵呵地说:

    “我看到你们非常劳累,进城检查时我也没有叫醒你,只是我从你的衣兜里掏出军官证让他们看了。”

    王文清也只能胡乱地应着:

    “多谢,多谢!”

    内心里却在想: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他跳出驾驶室,用拳头敲了敲车厢。

    李海波他们被惊醒。

    李海波往起一站,吓了他一大跳,看到满眼的鬼子兵正在吃早饭。他这才想起了昨天的事情,他感到这是鬼子司机把他们拉到了鬼子的驻地。

    他赶忙蹲下来,对马小亮他们三个小声地说:“我们可千万不要说话,我们跑到鬼子的兵营来了。”

    他们四个背了枪,下了汽车。

    王文清对对正在保养车的鬼子司机说;

    “我们有重要情报,要给司令部报告,我们就告辞了!”

    “再见!”鬼子司机向他们招了招手,继续保养汽车。

    他们五个排成一路纵队,由王文清带队,向兵营的大门走去。

    门口的两个卫兵见是军官出来了,便给王文清行了持枪礼。

    王文清回了军礼,带着李海波他们上了街。

    他们在街边摊子上随便吃了一些早点。然后去了联络站——栈房街茶楼。

    茶楼里,看样子已经扩大了营业。

    一楼大堂坐满了人,没有一张桌子上有空座。

    里面台子上,一个说书人正说着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

    说道精彩处引得台下观众们一阵阵大声叫好。

    这年头,也只能听听这样的故事安慰一下国破家亡之后心情,从故事中得到一些慰籍罢了。说书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得了的,会讲故事的大有人在。可要把故事说得精彩可不是一般人有这个能耐的。

    在这个时代,说书可是一门养家糊口的好手艺,有的说书人说得出了名,出场费就是一大笔钱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