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导火索
字体: 16 + -

第145章 23. 痛打鬼子骑兵

    凌晨。

    王文清带着他的人,跟随部队来到中庄的设伏点,他们就停止了前进,按照他们事先设定好的方案行事。

    王文清把打枪比较准的,安排到正面埋伏,进行阻击,专门瞄准,枪杀鬼子的骑兵。

    然后是相隔五十米的五道绊马索。要求是:战斗打响后,再拉绊马索。拉绊马索的战士,藏在两边的树林里。

    要求负责拉绊马索的战士,不要同时拉,要有间隙。

    然后是陷阱。设陷阱的地方离他们设伏的地方二十米,上面用柴草盖了。只要过来,就会掉进去。

    正面的100余名八路军战士,埋伏在挖好的战壕内。

    一切准备就绪,时间才八点多。

    王文清立即命令战士们:

    “全体都有,进入战斗状态。”

    时间不大,瞭望哨跑了回来,向王文清说道:

    “报告连长,鬼子骑兵一会就到。”

    王文清马上向打伏击的战士们说:

    “大家听我口令,同时开枪,在连开三个排子枪后,再各打三枪。没死的鬼子骑兵就会向我们冲来,必然就会掉进陷阱里。对没死的鬼子,我们就用刺刀、大刀将他们消灭。记住前三枪是排子枪。我们子弹不多,只有打排子枪,才能发挥子弹的最大的杀伤力。”

    时间不大,他们已经能够听到马蹄声,渐渐地鬼子骑兵在路的拐弯处出现了。

    王文清知道,鬼子的骑兵用的枪是二六年式左轮手枪,这种手枪全长:229毫米,枪重:904克,口径:9毫米(38口径),装弹数:6发击发方式:联动式击发。速度:230米/秒。

    还有骑兵步枪。

    骑兵用军刀(马刀)

    日本骑兵创建之初是以法国骑兵为样本的,因此最初直接使用黄铜刀柄的法军制式军刀。日本陆军在1897年(明治26年)正式确定军刀的制式,在1899年(明治32年)将其改进后制式化,称之为三二年式军刀。

    三二年式军刀分为甲、乙两种:甲型三二年式军刀是骑兵专用军刀,骑兵军刀全长102厘米;乙型三二年式军刀是其他兵种士官使用的军刀,全厂93厘米。

    但是甲型三二年式军刀是直接借鉴洋式军刀的成果,刀柄短而导致军刀的重心偏向刀尖,有利于刺而不利于砍或者劈。甲型三二年式军刀其他还有不少缺点,因此日本陆军在1930年(昭和5年)将其改进,试制成了九一式军刀。

    这些家伙自认为装备精良,就把八路军把放在眼里。领队的中队长,嫌那些步兵走得慢,他就带着骑兵前面先走了。

    佐藤一郎叫他走得慢一些,和大部队一起行动,免得落单遭到八路军的袭击。

    可这个中队长是个属小孩jj的,越拨拉越硬的主,他听了佐藤一郎的奉劝,反而走得更快了,把佐藤一郎的部队拉下了五、六里地。而就是这五六里地的路程,把他的中队全部葬送在八路军的手里。

    眼看着就到了射程之内。

    王文清喊道:“一、二、三,打!”

    他连喊带瞄准了鬼子中队长的脑壳,一扣扳机,子弹“呯——!”的飞出了枪膛,带着呼啸的凄厉,向着那个戴着战斗帽的脑壳飞去。一下子,就钻了进去。

    那个中队长连叫的时间都没有,就一头栽在了马下。那坐下马,一下子就站住不动了,围着他的主人“咴咴”的叫着。

    与此同时,其他九十九支的枪口也发出了子弹,向着那些戴着战斗帽的脑壳飞去。

    骑在马上的鬼子有的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有的刚准备调转马头往回跑,都被对面精确射来的子弹击中。

    “哗哗啦啦”倒下一片,有三十多个。所有失去主人的战马,都在原地打开了转转。

    还在马上的鬼子一齐抽出了马刀嗷嗷的叫着向王文清他们冲来。

    所有的战士,“哗啦!”一声,又将子弹推上了枪膛。

    王文清又一声喊:“一、二、三,打!”

    又一个排子枪打了出去。又有四十多个鬼子被打于马下。

    接着,又是第三个排子枪打来。

    又有五十多个鬼子死于马上,都纷纷地掉到了地上。

    剩余的鬼子想往回跑,又被绊马索给绊住,纷纷栽于马下。

    这是各自再开的三枪,一百个的枪口同时瞄向了栽到马下的鬼子。

    这些鬼子有的就地趴着,向王文清他们开始射击,但他们的下场和前面那些鬼子的下场一样,都是在子弹的命中后丧生。

    他们已把这个鬼子的骑兵中队全部消灭,只见路上那100匹战马,还在那些鬼子的尸体前“咴咴”的打转,就是不肯离去,马背上已看不到鬼子了。

    王文清听到了沟口方向传来了激烈的枪声,他着急地向警卫排长说:

    “你赶快想办法,将鬼子的马搞过来!把这些马匹带回根据地的大山里去。咱们张团长还指望它们成立骑兵连、骑兵营呢!”

    “好,我来想办法。”警卫排长集合了他的人。

    王文清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说:

    “我带着人去前面增援!”

    警卫排长看了看,说:

    “王连长,你叫拉绊马索的那些人,扔两颗手榴弹,把马吓过来。只要它们离开了它们的主人的尸体就好办了。”

    王文清就喊:“马小亮!在你们那边空地上扔两颗手榴弹,将马赶过来!”

    不一会,路边的空地上就想起了手榴弹的爆炸声,但鬼子的军马似乎对这种爆炸声反应很迟钝,仅仅是往他们这边移动了一点,还是原地打转。警卫排长对着战士们喊:“哪一个放过马的?”

    一旁有一个战士说:

    “排长!我没放过马,但我过去是放牛的!”

    这一说,逗得战士们一阵哄笑。

    警卫排长说:

    “放过牛的也行,你能将马喊过来吗?”

    “那我试试;”

    说完,那位战士就开始学驴叫,那些马还是无动于衷。

    接着又学马嘶鸣,这些马匹终于有所反应了,往这个方向上移动了一截。

    这名战士从掩体里一跃而起,快速跑到最近的一匹马边上,拉着马就往回跑。

    到了掩体后面,战士将饭袋里的一块窝窝头拿了出来,把一小截辣椒放在窝窝头上,塞在马嘴里。

    马嚼了几下,被辣的发出一声长嘶,其他的马听到这声音,很快都拢了过来。

    警卫排长马上命令:

    “小李,你骑上马在前面带路,往东面的大山里跑。”然后命令其他人:

    “所有的人,上马,护送所有的马匹进山。”

    王文清看到警卫排长也上了一匹马,跟着马匹跑了起来,这下他放了心。

    他开心地笑了笑,转身对全连战士说:

    “目标沟口,跑步前进!”

    他们向沟口跑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