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导火索
字体: 16 + -

第97章 97. 一对野鸳鸯

    此时,马小亮也举了火把,向门外照了照,想看一看这黑咕隆咚的到底有多深。

    当他看不到底的时候,他伸了伸舌头,往后退了几步。

    他吃惊地叫了一声,操着四川口音说:“哎呀——我的那个妈呀,这门口竟然是悬崖峭壁。那两口子算是完了,掉下去只死无活,连点声响都没有。”

    “你还要听到他们哭爹喊娘才算,哪有你这样的说法。”

    李海波感到了压抑,想找个地方发泄一下,正好听到了马小亮的话,他就借机发了一顿牢骚。

    王文清举起火把照了照,看到了房间的顶棚上有电灯吊着,在墙上找了找,看到了电灯开关,伸手按了下灯开关,室内亮了起来。

    李海波话里夹杂着后悔地说:“我们就不该进来,害了一对野鸳鸯。”

    李海波感到自己有些失态,不该对自己的战友发火,马上加以扭转,用以缓和一下这紧张的局面。

    李海波发挥了他能说会道的特长。

    “现在的社会,没有了那么保守的男女。你们听说过这么一个笑话吗?”

    李海波说完就停住了,想吊一下他俩的胃口。但他的目光看到马小亮和王文清时,好像他们的心思就没有放在他身上。

    “一天。一个祠堂里,在召开全村的妇女大会,负责主持会议的族长说,‘现在的社会已经找不出一个处女了,你们当中有谁是处女,站起来我们为她祝福。’她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抱孩子的妇女举了举手。”

    李海波又停顿了一下,想看他俩的反应,他俩已经把目光盯向了他。

    这就是成功。

    李海波很得意,又继续说了下去:“族长疑惑地问:‘你是处女吗?’‘不是!难道,你让一个月毛娃娃站起来吗?’”

    李海波的笑话虽然有点笑,但王文清和马小亮并没有笑。他们对那两个跳崖人感到惋惜,更感到自责。

    王文清自责之余,又感到了疑惑。

    他离开了西门向东门而来,在东门口他停住了,望着东门仔细地研究着。这是两扇门,外面还有一扇风门子。是为了防风用的。

    当时,所有的门是关着的。当李海波拉开里面的两扇门时,并没有任何反应,只是等李海**动了风门子,把风门子打开时。

    那一男一女才从东门外进来,去了西门口时,就没见他们开门,就出了西门,这就说明,西门是开着的。那很有可能就是拉开东面的风门子,西门随之也开了。

    为什么开来了东门的风门子之后,西门也一下子打开了?难道东门和西门之间有什么关联?

    王文清想到了这里,把那两扇木门转了转,并没有任何响动。他把两扇门打开。

    来到了风门子前,看了看打开的风门子。

    看到这扇风门子,和其他的风门子,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但当王文清伸手关了东门时,西门也“啪”的跟着关了。

    王文清有些不相信,总以为是偶然的巧合。

    当王文清再次打开东风门子时,西门也同时跟着被打开。

    “真奇怪!

    李海波和马小亮也从西门来到了东门。

    “呵!有意思。”王文清说着再次将风门子关了,西门也“啪”的被关了。

    这就说明,东面的风门子和西门有着内在的联系。

    李海波和马小亮看着这奇怪的现象,也对东门的风门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走出东门,这里有个阳台。

    他们站在阳台上,感觉到山上的风,顺着山梁吹了下来,就如千军万马般的直涌到了东门口,然后挤进了室内,又穿出了西门,如果他们不注意,极有可能顺着风跑出西门,掉下深涧。

    黄房子的主人为何修这么一个大厅,这简直就是一个陷阱,不知道这房子结构的人肯定会中招的。

    “好了,我们也不要说那些不着边际的话了。我们还是下深涧看看那对男女吧!”马小亮建议地说。

    “同意!”

    “那我们就下去看看吧!”

    王文清和李海波同意了马小亮提出的建议。

    他们从东面的阳台上回到了室内。王文清找到了一个铁棍,操在手中掂了掂,正和他的手劲。

    马小亮和李海波每人找到了一把小铁锹。

    他们举着火把,跳出院墙,顺着沟边寻找着下沟底的路。

    “嗷——!”几声狼的嚎叫在夜空中很响亮。

    紧接着又是一声。

    “哗——哗——哗——!”这叫声比狼的叫声更恐怖。

    好像那树林的树叶也给这叫声给与回应,产生了“沙沙”的响声。

    有一只狼,只叫了半声,就被这声音给打压了回去。

    李海波问王文清:“队长!这头几声听出来是狼叫,这后边的叫声能把狼的叫声给镇住,说明这种动物比狼厉害。”

    “没事,就是一只小花豹。我们三个人举着火把,那些野兽是怕火的,更何况我们手里还有枪,什么也不要怕!”王文清给他俩打气。

    他们走出二里多地的路程,终于在一颗大树下,找到了下沟底的山路。

    这是一条只能容下一个人脚步行走的路。

    马小亮在前,举着火把,照着路面。

    李海波在中间,火把在手中,不往脚下照,却向四下里照。跟在后面的王文清明白,这是李海波有些害怕。

    于是,王文清对李海波说:“没事的,我给你坐镇,你怕什么,火把光往脚下照。”

    “好的,我是看一下这山沟里的夜景也不错啊。”李海波内心里是害怕,他现在不是怕鬼子,而是怕那些乱叫的野兽。

    马小亮讥笑着说:“是啊,全靠你的火把光喽,没有火把光的照射,完全是一片漆黑。”

    就这样他们们慢慢地向沟底移动。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他们们才来到了沟底,寻找着黄房子的角度。

    他们在沟底,又走了三里地的路程,来到了黄房子的底下。

    在这里他们只看到了两件灰色的风衣,以及两个人的脚印。这两个人的脚印是顺沟而去的,并没有找到尸体。

    他们朝上望去,黄房子里射出的灯光就像一个灯笼那么大。他们真的被弄糊涂了。

    这沟底到黄房子的三层楼的西门,少说也有八、九百米的高度。

    那掉下来的一男一女,竟然还能活着离开了沟底,而且还扔掉了风衣。

    真是不可思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