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导火索
字体: 16 + -

第43章 43. 门外枪声

    “那周边就没有饭店了吗?”张子辉有点不甘心。

    “没事的,我带你去一个地方,离这里三里多地,有个天宇客栈,里面专卖汉中小吃,什么汉中的面皮,汉中的菜豆腐,汉中的核桃馍,汉中的米皮。这里最好吃的是浆水面,这种面酸、辣、清香,别具一格。”牛玉斌说着,嘴角流出了口水。

    “走吧,咱们就去那里尝尝。”张子辉说着和牛玉斌就向天宇客栈走来。

    牛玉斌边走边说:“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省得走着无聊。”

    “好好,我是最爱听故事的人!”张子辉很高兴。

    牛玉斌就讲开了。

    “相传在当年张飞为西乡侯期间,西乡县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成家立业,独自生活,唯有老三因幼年患病,拐瘸了一条腿,只好跟两位老人住在一起,并在路边开了一家小面铺,以维持生计。”

    张子辉问:“你这是说浆水面的来历吗?”

    牛玉斌点点头,接上了刚才的话。

    “可惜面铺生意清淡。一天,面铺里来了位客人,要了两碗面条。恰巧这时菜已用完,没有东西制作臊子。但是那位客人又饥又渴,让老三随便找点菜凑合着做碗臊子面。”

    “这老三也不多准备点菜。”张子辉完全听得入了迷。

    牛玉斌只顾说自己的。

    “老三找遍了厨房,终于从一个瓦罐中找到了几片白菜。这时他才想起,几天前自己把几片白菜洗净后扔进去的,后来又一不小心将热面汤洒了进去。现在拿出白菜一看,白菜已经有些发黄,还有一股酸味,幸好还没有其他怪味。”

    “来吧,抽根烟,不要手上闲着。”张子辉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递给了牛玉斌。

    牛玉斌接过烟支,张子辉用打火机给他点着,牛玉斌吸了几口,接上了话题。

    “于是,老三就用这酸白菜做成了臊子,给浇了面。忐忑不安地把面端到了客人面前。不料客人吃后,竟然说这面条好吃,并要老三再来一碗。客人还问老三:‘这叫什么面﹖’当老三说明原委,并提到这面还没有名字时,那位客人想了想后说道:‘就叫浆水面吧!’”

    “挺会起名字的!”张子辉说着,嘴里喷出了一口烟雾。

    “等客人走后,老三才听旁人说,原来那人正是微服私访的西乡侯张飞。消息一经传出去以后,人们纷纷涌来,都急欲品尝老三的浆水面,从此,老三面铺的生意便日益红火起来了。”

    牛玉斌的故事讲完了,他们也到了天宇客栈。

    这是一个集饭店和旅店为一体的客栈。

    远远的望去,院墙有一人多高,是用石头砌垒而成的。

    院子的南北长大概有四百多米,东西宽五百多米。天宇客栈的主体建筑,在坐西朝东的的土崖下,两层窑洞成了客栈的主体。一层是饭店,有五间窑洞,中间的三间是串为一体的,一明两暗的窑洞做了饭厅,最东面的那间做了厨房。西面的做了库房。

    窑洞外面最北端,是一个通向二层的楼梯,用砖砌而成。

    二层的窑洞坐后四十米,一层的窑洞顶成了二层的院子。这二层是旅店,有四间窑洞,各窑洞内,都有十几米深,有对应着的两铺十米的通盘大炕。为了取暖,各个窑洞内从土崖上通了烟筒。

    此时的饭店里,已有十几个人在那里吃喝着,划拳猜令,热闹一团。

    外面的天气阴冷的更厉害,窑洞里黑黑的,店老板点亮了一个吊灯,屋子里顿时亮了起来。

    牛玉斌和张子辉就是在灯刚亮的时候走进了进来,拣了最里边的一张桌子坐下。

    屁股刚坐稳,就有老板娘走了过来,向他俩询问:“二位想吃点什么?”

    “上几个这里的拿手小菜,来瓶酒,再来两碗浆水面。”牛玉斌告了老板娘。

    “好叻,马上就好。”老板娘扭着屁股,风骚的离去。

    张子辉望着这个天宇客栈的老板娘,觉得这女子最多就是个三十来岁,长相属于中等人,但她的身上有一股很能打动男人的浪劲。

    感到这个老板娘可不是一般的角色,来来回回的穿梭在这群男人们中间,有几个把手伸到了她的胸前乱摸,还有的在她的大腿上乱拧。但她能够面带微笑,应付自如,全然而退。

    不一会,他们点了的几个小菜和要的一瓶酒及浆水面就被一一的摆到了桌子上,两个酒杯也放在了他俩面前。

    牛玉斌给酒杯里倒满了酒,两个人就对饮起来。张子辉喝了几口酒,闻到了浆水面的香味,赶忙往嘴了扒了几口,不由地赞叹道:“呵,不错,真是汉中小吃啊,这浆水面吃了,叫人一辈子难忘啊。”

    他俩连吃带喝,带闲聊。

    牛玉斌问张子辉:“你啥时走?”

    “我这次来了就不走了,我的行踪被小鬼子给发现了,组织上让我撤了回来。”张子辉看了看周围,见没人注意他们,便压低了声音说:

    “现在根据地的情况也很复杂,有好几次的行动受挫,张团长和李政委怀疑我们内部有内鬼,为此新一团成立了锄奸科,由我任锄奸科的科长。”

    “你这个科长可不是好干的,鬼子在明处,我们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可内奸是在我们内部,增加了辨认难度。”牛玉斌为自己的这位大哥的职责所担忧。

    “是啊,是有难度,但是也好办,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们的所作所为总会留下痕迹。”张子辉的信心十足。

    他们快要吃喝完的时候。猛然听到了窑洞外传来了“当!当!”的两声枪响,这枪声很近。

    “出事了?”牛玉斌嘴里嚼着浆水面,停止了嘴嚼,放下了碗筷。嘴里含着一口面就要往外冲,张子辉也将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跟在了牛玉斌的身后。

    当他们快来到门口时,被门口一个桌子上的四五个人拦住了去路,其中一个人拿着酒杯说:“哟,这不是牛侦察员吗。来,坐这里喝杯酒。”

    各位读者大大,写书不容易,请多多支持,多多关照。

    打赏、推荐票、收藏,作者都欢迎啊。

    谢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