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导火索
字体: 16 + -

第24章 24. 挖草药

    牛玉斌送药为何还没送到,这里是有原因的。

    那天。牛玉斌和王成福对上暗语后,王成福的手里接过药品,像个跑小买卖的,把那个竹编的药品箱放进了背篓里。

    他背着背篓,从王八山出来,走向了一条向东的公路,走出三十多里地。然后,专拣山野村路行走。此行的目的,就是避开鬼子和汉奸的搜查。

    正待他走得腿困脚乏腿抽筋的时候,从他的身后有一辆马车“嘚嘚”的走了过来,他赶快躲到了一边,让开了路。

    心中暗想:这可是瞌睡给了个枕头,自己走得累了,就有车来了。

    一辆三匹马拉着的马车,从他的身边经过。

    牛玉斌看了一眼赶车人,赶车人是个满脸络腮胡子的老者,正挥着鞭子,在三匹马的上空,“啪!”地打了个响鞭,看那意思是想加快马车行走的速度。

    牛玉斌看到这辆马车可是救命的稻草。车要一走,自己可是彻底走不动了。

    牛玉斌就跟随着马车,和赶车的老头唠了起来,央求车把式道:“大爷,我实在走不动了,能不能捎段路呢?”

    赶车人看他一路走的辛苦,“好的,上来吧!”赶车人答应了他的请求。

    马车行走了一段路后,牛玉斌在一个三岔路口下了车。

    为了不受鬼子的盘查,他只有这般行走了。他翻过了一座山,又踏上了一座山的半腰。看着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肚子也叽叽咕咕的叫开了。看到前面的山路上有了一条分支,是通往山下的。牛玉斌打听过,此去的目的地,正是顺着这条分支路而行的。

    牛玉斌顺着山路望去,在离这条路不到五十米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他决定先到村里歇一歇,明天再走。

    他走进了这个小山村。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怀疑,牛玉斌选择了一户挨村边的农家小院。

    他来到了这个小院的门口,看到小院的门子紧闭着,就上前敲开了这家的门子。

    “咚咚”的敲门声,惊动了这院里的主人。门子开处,是一个老太太领着一个小女孩立在院门口。

    牛玉斌上前一步,喊了一声:“大娘,你好!”

    老太太点点头,脸上没有一点的表情,那个小女孩却笑嘻嘻的瞧着这个陌生人。

    牛玉斌以为老大娘耳朵不好使,便提高了声音,说:“大娘,我想在你这里住一下,明天就走。”

    “听见了,干嘛声音这么大?你怕别人不知道。”老太太毫无表情的训斥着,转身离开门口,领着小女孩进了里院。

    看样子老太太是同意了,牛玉斌便跟着进了院子。

    这个院子不算小,正面有三间土窑洞,院子东面的院墙高,西面的院墙低。一面邻村,一面临沟,这院子是一个天然的土台地,是个很不错的地方。

    东面是沟,西面是村,是一个很好地地方,既可以看到村里的动静,又可以看到路口上的行人。一旦有情况,就可以越墙而过逃进山沟,钻进大山里。

    “谁呀?”窑洞里传出了一个少气无力的男子声音。

    “一个过夜的,要在咱这里住一晚。”老太太说着,把牛玉斌领到了东窑洞,双膝跪着,把炕上的烂东西收拾了一下,堆在了炕的一角,拿了把扫炕笤帚,扫了扫露出的那片炕席。

    又从那堆烂东西里找了半天,找出了一件羊皮袄扔到了炕上。然后从炕上退着下了地,对牛玉斌说:“这里不比城里,就是这个条件,你就将就着住吧。”

    “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麻烦你们了。”牛玉斌把盘尼西林的药箱放在了炕上,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大洋交给了老太太,“大娘,这是我的房费和饭费。”

    “不用了,你们出门在外也不容易。”老太太不要。

    “大娘,你不拿着,我怎么好意思住你的窑洞呢。”牛玉斌手里拿着那块大洋,立在了老太太的面前。

    “好,我收下!”老太太收下了银元。

    牛玉斌不安地问:“大娘,是不是那窑洞里有病人?”

    “是孩子的父亲,不待动,已经好几天了,不吃不喝的,看样子活不了啦。”

    “大娘,我过去看看行吗?”牛玉斌就学过医,对中西医学都有研究,平时给人们也看过不少的病,他要看一看这个人究竟得了什么病这么难缠。

    牛玉斌见老太太和她的孙女出了窑洞,赶忙把自己的背篓放到了炕上,把那个药箱子拿出塞进了那堆破烂里面。这才出了窑洞,跟在了老太太和她孙女的身后。

    “没想到,来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了,我儿有救了,我儿有救了。”老太太边走边说,领着牛玉斌来到了中间的那眼窑洞里。

    牛玉斌进了窑洞,窑洞里黑洞洞的。

    好半天,牛玉斌才适应了窑洞内的环境。只见窑洞内长期做饭烧柴,把满窑洞内壁,已经烟熏火燎的变了原来的模样。

    那个灶台上放着一口大锅,紧挨着灶台是一盘大炕,炕上的被窝里躺着一个人,这就是孩子的父亲,老太太的儿子。

    “孩子,你遇到贵人了,你的病很快就会好了。这位房客,来给你看病来了。”老太太告诉儿子。

    “谢谢了!”病人无精打采的说了一句。

    “没关系,来,我瞧一瞧。”

    牛玉斌上前看了看这个病人,也就是个三十多岁。他伸手在病人的头上摸了摸,滚烫滚烫的,他又搬开病人的眼皮和嘴看了看,对病人说:“你把你的手伸出来我看看。”

    病人伸出手来,牛来春在他的手腕上找到了脉搏,在上面把了把,他知道了,病人是得了重感冒。

    牛玉斌对老太太说:“大娘,没关系,他只是得了重感冒,只要吃些药就好了,我这就出去采点药,回来熬着喝了就没事了。”

    “谢谢,谢谢!”老太太一连声的道谢,闹得牛玉斌有点不好意思,便说道:“大娘,没事。你去给我找个镰刀、背篓哦。”

    “好的!”牛玉斌跟着老太太出了窑洞,老太太在西窑洞里找出牛玉斌所要的东西。

    牛玉斌背了背篓,拿了镰刀,出了小院,来到了院子东面的大沟里,从沟坡上找寻着,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要找的药材。

    他又顺着沟向里跑了一段路,再爬上了沟坡看到了有几株像是要找的东西,可是用镰刀挖出了一看不是。他又翻到了对面的沟坡上,终于看到了他要找的药材——小柴胡苗。

    牛玉斌挖了一棵,又一棵,一连挖了二十几棵,一一的收进了背篓里,这才背着背篓回到了小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