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字体: 16 + -

第134章 三嫁

    第一百三十四回三嫁

    肥王翁归靡死了,解忧不怪任何人,她与匈奴夫人这些年一直算是和睦相处吧,但是肥王喜欢自己,匈奴夫人本就不受欢迎。不过翁归靡也算是公平,与匈奴夫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其实解忧心中再难过,也敌不过乌孙陋习。

    “你的侄女回去了,是不是你的主意。”泥靡很是生气,“我与你儿子比哪里差了?何况这王位本就是我父亲的,肥王早就答应还给我,我就是新王,不是我抢的,乌孙人人知道。”

    解忧公主面对着年轻的泥靡,淡淡一笑:“我一直在乌孙,大汉公主回去的事怎么能怪我?她是元贵靡的未婚妻,当初只要你不对常惠说你要娶相夫,夺元贵靡的妻子,公主就不会回转。要知道在大汉是不能夺人妻的。”

    “那是大汉,这里是乌孙,我是乌孙王,我要睡谁,你们管得了吗?”泥靡说道,“我知道你是故意的。”

    “相夫还未嫁给乌孙,何须遵守乌孙规矩。”解忧公主淡淡说道。

    泥靡盯着解忧看了一会儿,说道:“乌孙王迎娶汉家公主天下人都知道,你怎么交代?如今明摆着是汉人欺骗我们乌孙人。”

    “大汉并没有吝啬公主,我也是大汉公主,”解忧说道,“我不会回去的。”

    “你……你……”

    要知道解忧并不年轻了,儿子女儿都已经有成年的了,她按照乌孙的习惯嫁给新王,除非新王是她的儿子,那么她就是王太后,偏偏她并不是,她只是前乌孙王的妻子。

    作为翁归靡的儿子,元贵靡为人正直,与兄弟之间关系也不错,但是对于这一切都无法改变。解忧可以依靠的仅仅是留在西域的汉使,有汉使的人马尚可包自己平安,她也想借自己的力量改变泥靡,很快她为泥靡生下了儿子鸱靡,只是这一切并没有有大改变。

    “解忧公主为泥靡生了个小王子。相夫公主的事过去了。”萧望之说道。“大汉目前足有力量与匈奴对抗,匈奴的日逐王愿意归降,匈奴新单于亲信都隆奇杀了刑未央,多行不义必然要引起匈奴大乱。

    刘询心里真是不舒服,解忧那么大年纪还三嫁泥靡,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西域的和平。不过如今的大汉再也不是以前了,匈奴人已经造不成威胁了。常惠放出风声让都隆奇得知日逐王将带着部族归附大汉,使他坐不住了,因为大汉肯接受就意味着大汉必定对匈奴新单于不在忌怕。在留在这里只怕走不了了。

    “都隆奇回去,莫不是放虎归山?“

    “没事,就是要他回去,”萧望之说道,“我们还指望他送信,告诉匈奴单于屠耆堂,大汉已经不在乎他了,让他安分点。”

    相夫公主不用再去乌孙了,这件事的功臣除了常惠还有一直反对和亲的萧望之。王商自然对他们都是感谢之情,其实成全相夫公主何不是天子最想看到的。

    倒是日逐王先贤禅听到了大汉天子要优待自己的传言,本来他就是很矛盾的,他不满新单于,但是一直迟迟没有行动,毕竟投靠汉人就是背叛部族,但是如今都隆奇匆匆离开驿站就意味着事情很可能有变,于是派人打听,才知道这汉人告诉他说自己准备投靠汉人了。

    他想投降汉,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赞成,他在西域的人并不多,才一万多,但是不乏反对声。

    这也太……但是他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要是自己回去向单于表忠心,只怕没人会相信。何况屠耆堂本就是不应该为王,要救回自己的部族并不容易,保住他们的性命,自己不能就顾这自己活命。部族一万多命,只要单于肯饶过,就是要自己死也无妨。他一定要赶在都隆奇之前赶到自己的大本营,他们在西域一带,暂居康居与乌孙之间。

    “汉人狡诈,虚虚实实,我们大王是匈奴的大王,我们在西域应该单于不会攻打我们,无非是对我们有所提防,而投汉就是叛国。”

    “我们不能让人宰割。”先贤禅说道,“上任单于死得蹊跷,他的儿子嵇侯狦为什么要逃到我姐夫乌禅幕那边,我可不想等死,但如今却孤立无助。但是投敌又是可耻的事。”

    其实那都隆奇回到王庭就点兵西域,他这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对反叛之人做出惩罚,又可以对先单于的子孙来个斩草除根。只是他没想到就听说驻扎在渠犁的骑都尉郑吉已经先行包围起了先贤禅的人,自己人马不够,只能退守静观。

    先贤禅知道郑吉所带的五万人马远多于自己的一万多人,自己并还没来得及向大汉投诚,怎么大汉就以保护为名联合龟兹围住了自己。

    “早就有人提醒我了,汉人狡猾。”

    长安之行本来就是秘密的,何况自己也没泄露行踪,一直混迹与商旅之中,就是有好奇之心,也是远远见过高台之上如同偶人半遮面的天子。自己太不小心了,只是事已如此了,只有投降。

    “天子邀大王带着部族去长安,大王应该是有福了。”郑吉说道。

    去长安,那就是远离草原故乡,这怎么能答应呢?

    “我想留在这里就是了,”先贤禅说道。

    “这里也并非你的家乡,这土地原属于龟兹,你目前回不了你的家乡,你们的大单于已经另立了新的日逐王。”

    先贤禅知道自己没有选择了,上次自己在长安一定是遇上汉官府的人了,他们一直严密监视着自己,这就是一个预谋。

    日逐王不会那么容易投降,刘询料到了这点,要不人他在长安就应该正是拜见自己,而不会一直遮遮掩掩。他一直在犹豫,在摇摆。而按照他的名气,投靠自己必定引起匈奴分裂,因为新单于没有遵守诺言,在虚闾权渠去世后,约定的新单于就应该是先贤禅。

    大汉在为他讨公道,那就是表面,实质是破坏匈奴人的团结,先贤禅不笨,他知道。这不是什么光明的手段。

    一路南向,他睁只眼闭只眼,任由身边人离开。郑吉颇为不满。

    “郑将军,放他们走吧。”

    “这岂不是证明你非真心投诚?”郑吉说道,“陛下仁德,在京城附近为你们准备了肥沃良田,你们就不用过苦日子了。”

    “郑将军,他们走,岂不是让更多人知道我带人归附于大汉了吗?你难道真不知道你们的陛下为何要我们迁居吗?”先贤禅真是很聪明,这全是萧望之的计策,动摇匈奴人的军心,好比是游街一圈,全城人都知道了,于是郑吉只能笑而不答。

    长安城外,天子亲迎这位远道而来的王者。

    旌旗飘飘,鼓乐震天,场面宏大。

    天子上前亲自扶起跪在地上的日逐王。

    先大宴,招待所有归降的人,然后就是天子宫廷里的小宴,只是宴请先贤禅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