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梦之落日余辉
字体: 16 + -

第73章 淮南

    第七十三回淮南

    开春了,田间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劳作,而贵公子们却是乘着好天气出来游玩了。四月,天子分封皇子刘钦为淮阳王,疏广和疏受父子果然是留不住了,他们说太子已经学会了《论语》和《孝经》,用不着他们了,要求回乡养老。也许这两人不仅仅在太子这里受到了排挤,皇帝命人送了大量钱财让他们回去了。

    刘钦眼见也要去封国了。张安世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基本没戏了,他算是败下了阵,毕竟这朝里自己的势力还是比不上当年的霍光,天子给儿子封了侯,已经是十分开恩了。天子是不会换太子了,刘钦一去封国,这里的事再也插不上了,他就是一地的王,将来却只是刘奭的一个臣子。最舍不得孩子离去的还有宫里的一群女人们。

    这是第一个出宫去封地的皇子,张婕妤哭得死去活来。倒是上官太后很是平静:“天子的儿子们要封到各地去,这是迟早的事,钦儿大了自然要封,淮南也是富庶的地方,你们的祖先就来自沛县,我们的公主施儿也要封地才行。将来呀,我们闷得慌可以去看看走走也好。”她看了一下日夜与她做伴的华婕妤。华婕妤笑道:“我那个可不是儿子,就是有了封地恐怕也是便宜外人。”

    “至少施儿有机会享用,”王皇后说道,“陛下,有女列候,为什么不能封女主呢?”原来前阵子,刘询封了外祖母一个候的爵位。

    刘询拗不过这些人,于是封了女儿刘施为馆陶主,不过这封地爵位都有,却不用去封国,说是反正是要嫁给夫家的,这到时候非刘姓不得封王这一条放那边,她也不可能把这封地给子孙。只不过现在看起来公平些。

    这班子女人们似乎开心了,但是儿子刘钦还是必须到封地去。太子刘奭突然说道:“父皇,钦弟年龄尚小,不妨留下来,以后再去封国,我不希望钦弟离我们远去,众母亲们伤心。”

    这小子什么时候变得这般懂事?不过这倒反使刘询不犹豫了,留着刘钦在京城,其实很正常,但是朝中的大臣的心思不会全用在太子身上了。

    “父皇,儿臣应该去封国,”刘钦说道,“大哥的意思我明白,他是爱怜我,我们皇家不同于寻常百姓家,如果儿臣留在京城,恐怕被各地的诸侯王议论。何况父皇会让贤臣辅佐我就国的,小鸡大了总要离开鸡窝的。”

    “是啊,有了封国就可以自己作主了,”王皇后说道,“你呀也长大了,不用母亲牵挂,等到了那里安定了,我们都来看你。”

    刘询觉得皇后这话讲得有点过,于是补充道:“在封国看到的听到的都会比京城多,想我们了就写信回来,把你看到听到的讲给我们听。”

    这话听上去似乎没什么,但实际上却牵涉到了淮南附近的几个封国。国内不安怎么对付那些西北的游牧部族呀。指望匈奴自乱阵脚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如今看到刘钦这么懂事却要远离自己而去,于是又开始犹豫起来。

    王皇后说道:“陛下的心臣妾都难猜,其实这一切都是天命,钦儿要是是个能人,那只要治理好他的淮南国就是了。”

    这话刘钦却听出声来了,这皇后本就不是太子的亲生母亲,没有必要一定站在他那边,自己只要做出成绩,大家都看到了,就是在淮南国也不见得自己要落在太子之后,何况他一向喜欢歌舞,对政事兴趣不大。

    “钦儿,淮南离京城虽有点路,但是你可以常回来看我们,不必和那些诸侯王一般需要两三年才能来京城一次。”刘询说道。

    石显站在太子身后,看着他的主子太子刘奭没有开口说话,于是轻声提醒道:“主子,您该说些话才是。”

    刘奭连忙说道:“钦弟,你可要常回来看我们。”

    看着父亲满意的微笑,刘奭松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我就怕父皇对我没好印象。”

    “多顺着陛下的心意,殿下就不用担心什么了,殿下毕竟是太子。”石显说道。

    王皇后看了眼石显露出了微笑,这小子可真机灵,自己抚养的太子就木纳多了,怪不得夫君不怎么喜欢。同样是皇帝的儿女,那些弟弟妹妹们可比这太子会说话多了。

    淮南国在原来的楚国的南面。自从楚王刘延寿自杀以后,这里就没有再立楚王,但是王族后代还是在这里居住。而南面淮南国最后一代王刘安据说是一位饱学之士,可惜在武帝时就自杀了,并留下了《淮南子》一书。其实这封国被取消,而王自杀就不是一件稀罕事。

    刘钦应该说还是一个孩子,一个很爱读书的少年,淮南对于少年来说也是一种向往,其实他生长于宫廷,对于这趟象征性地去淮南还是很有兴趣的,既然是这样,张婕妤还是担心孩子一去不复返。嘱咐了随行的人一定要照顾好。

    张安世父子尊显了,张世安为人谨慎,认为长子张延寿不宜再在朝里为官,于是让他去了北地当太守,这才当了一年,天子刘询却以张安世年老顾及了张家让张延寿回来了,官封太仆左曹。

    这年,作为报恩,刘询封了不少自己的亲信为候。邴吉也得到了封印。一切似乎很是平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