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种地的日子
字体: 16 + -

第13章 小地主的第一步

    即便是在后世,那个有些人心险恶的年代。人们,依然会冒着被骗,被讹,被嘲笑的风险,真心的帮助别人。无论相识与否,无论距离远近,只要心底那根善良的弦被触动,大多数都会选择或是慷慨解囊,或是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无他,唯一个漂字而已。

    我们这个民族,从三皇五帝五帝至今,被遗忘的,被破坏的,被抛弃的,太多太多。但唯有真善二字,始终长存心间。一代代,繁衍不熄。

    ~~~~

    杨烁失眠了,手里拿着那根簪子反复的看。这不是一根簪子,而是小丫家全部的希望,也是那个女人最后的念想和尊严。

    等他看够了,把簪子包起来,藏好,天亮了。

    早饭是粘稠的肉粥,盐菜,知道杨烁挑嘴,还特意准备了一个煮好的鸡蛋。

    对于这老两口,杨烁心里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阴差阳错的遇到他们,自己的境遇,也许比小丫家还不如。

    “娘,我想去张家集镇上去看看。”杨烁把鸡蛋剥好,不由分说的塞到杨张氏饿碗里。

    “好好的,去哪儿作甚?”杨张氏又笑着把鸡蛋塞到杨老憨的碗里:“家里缺啥?娘给你张罗就行了。”

    杨烁低头,“什么都不缺,就是想去看看,家里的活我也不太帮得上,闲的厉害。”

    “出去转转也好。”杨老憨点点头:“早晚你都得出门见见世面。”

    杨张氏有些嗔怒的看了他一眼,就听杨老憨继续说道:“正好今儿村里有人去镇上,你们一块去。”

    杨烁头低得更下去几分,声音蚊子一样,十分不好意思说道:“能不能给我点钱 ~~ 我买点 ~~ ”

    “那有什么不行的。”杨老憨大笑:“你别乱花就成。他娘,一会儿给儿子拿上半贯钱。”

    半贯钱就不少了,几乎相当后世家长对孩子说,给你买一部苹果。但是在后世,百分之九十的家庭都能拿出买苹果的钱,而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家,都没有半贯钱。

    杨张氏似乎有些不高兴杨老憨草率,不是她舍不得钱,而是舍不得这么不明不白的去花钱。

    “你懂个甚!”在去田里的路上,杨老憨又瞪起了眼:“咱儿以前在人大户人家活了十几年,天天过的啥日子?回咱家又啥日子。再说,也得让他出去转转,在家这么待着,早晚待傻了。”

    ~~~~

    送走了杨老憨夫妇,杨烁摸着沉甸甸的铜钱,有种回到小时候,很老妈撒谎的感觉。那时候,隔三差五的就会和家长说,学校要这个钱,要那个钱,让后在老妈咒骂老师的话中接过钱,单手就风险给了网吧和网络游戏公司。

    半贯钱不少,但不一定够,犹豫好久,杨烁决定做一件自己从没做过的事儿,偷。

    啊不过,俗话说,儿子偷老子不算偷。也不是偷老子的,而是偷自己的。

    小心从床下的暗阁里掏出自己的双肩包,拿出那盒子玻璃杯,想了一下又放下,最后咬着牙,把那条金项链拿了出来,带在脖子上。

    如果说那根簪子是小丫娘最后的念想,那条项链就是杨烁对后世不多的回忆之一了。

    ~~~

    乡间路上,欢声笑语。

    两辆牛车上做满了周边村里去镇上的人,大伙儿都是随身带着些乡下特产,想去镇上换些东西。

    杨烁扫了几眼,大多是自家织的布,纳的鞋底,鸡蛋活禽。

    “五哥,这鸡蛋都卖哪去呀?”杨烁叫五哥的汉子和他同辈,排行老五,中等身材,就是脸有点歪,现代人叫兜齿儿。

    杨五哥未语先笑,漏出几个下门牙,“直接卖货栈里就成,走远点去县里也成,市场饭庄子都收。”

    销路倒是不愁,杨烁继续问道:“多钱一个?”

    “一文钱一个。”杨五哥眯着眼笑道:“不过咱们一般都不要钱,直接换成油,盐,掌柜的多给不少。”

    “听说十三天天,顿顿都离不开鸡蛋猪肉,你可小心点你的家底,别吃垮啦!”旁边一个白脸汉子打趣。

    杨烁还没说话,杨五哥却是不高兴了是:“你胡说甚,我这兄弟离家十几年吃点鸡蛋,猪肉怎了。我叔家又不是吃不起,就你话多,酸不酸。”

    白脸汉子被卷了几句也不恼,转过脸和别人说笑去了。

    这人倒是不坏,杨烁心道。虽然到杨家村已经一个多月了,可和村民们的接触却是有限,以后如果想在村里打搞养殖,和这些人的关系还要再好上一些。

    一路上说说笑笑,杨烁混了个脸熟,晌午未到,张家集到了。

    挺繁华个小镇,路人声,叫卖声,铁匠铺子里的敲打声,偶尔几声牲口嘶鸣混合在一起,好不热闹。

    赶车汉子把车停在一个茶水棚子后头,下了车就:“都该干嘛干嘛去吧,一个时辰后在这集合,早点样回走天不黑就能到家。”

    其实也不用他说,急性的早就跳下车,自顾自的往相熟的铺子去了。

    杨五哥背着一筐东西,对杨烁问道:“十三,你哪去?”

    “我随便逛逛。”杨烁敷衍两句。

    谁知杨五哥是的热心人,“别乱和人搭话,也别乱走,钱财看紧,这镇里有几个泼皮无赖。”

    杨烁笑道:“好嘞五哥,我记下了。真碰见无赖,我打不过还跑不过吗,我把走的路都记心里,到时候就往咱这跑。咱杨家真么多人来,还能吃亏。”

    杨五哥也是大笑:“对,杨家人的拳头也不是吃素的。”

    等杨五哥等人走远,杨烁开始在镇子里晃悠起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小镇不大,居然什么铺子都有。

    铁匠铺,饭馆儿,药房,杂货铺子,卖布的,卖纸的。转角还一个大门关着,牌子上写着红袖招的小楼,大概齐是明代大保健的地方。可唯独没有金银店,自己的金链子往哪折腾呢。

    有了,裕恒当,应该是个当铺。

    果然,一进门,就和电视里的场景一样,一个大柜台,里面做个人,把木头栅栏换成玻璃,妥妥的银行。

    “哟!快请,小哥是当当还是赎当。”柜台里一个老头,说话就带着三分笑模样,左手拿着票据右手抓着一只毛笔。

    见着客人先打招呼,这比现代银行强,尤其国有银行。

    “您好,我来当东西,金项链能当吗?”杨烁站在柜台前,笑着说道。

    大概没听过您好这个词儿,老头怔了一下,随即笑道:“你这话说的,怎么不能当!”

    杨烁把金链子从脖子上摘下来,直接放到了柜台上面。

    老头眼睛有点直,后世的纯金竹节链,无论是款式还是工艺,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冲击。

    “好东西,光是这雕工就不一般。”老头把链子在手里掂量一下,“没错,金子地。”

    “您随便摸几下就知道是金的?”杨烁问,怎么着也得咬一口试试吧。

    老头摸着山羊胡,“干了一辈子这买卖了,错不了。这位小哥,您是想活当还是死当。”

    “活当吧。”对杨烁来说就相当于抵押贷款了,这个东西他还打算以后传家呢。谁知听杨烁说活当,老头脸上居然摇了摇头,有些不满的样子。没在多说,抄起一个小秤,放着杨烁面秤了起来。

    “一两一钱!看看。”

    杨烁倒是不太认识明代的秤,其实现代的秤他也不认识,直接问:“能当多少?”

    老头又摸了下山羊胡,慢条斯理:“一两金兑十两银,你这是项链,雕工虽好却只能当金器当,你要活当,一月为期 ~~ ”

    “等等!”十两银子在这个时代也算巨款了,但这当期也太短了,杨烁插嘴说道:“我当半年。”

    老头眼珠转了转:“半年利息高呀!”看杨烁不置可否,继续说道:“半年为期限,你拿八成,赎当时要多拿两分利。”

    “多少?你给我八两,我回你八两二?”让老头转迷糊了。

    老头笑笑:“小哥算错了,拿八两没错,到期赎当要十二两,如果赎不了可以续当 ~~ ”

    “你这也太黑了,比高利贷还高利贷。”这一里一外要赔上四两银子,四千个鸡蛋呀。

    老头也不恼,继续笑道:“要我说还是死当吧,今儿我破例,死当我给你九两五,别说这阵上了,就整个青田县也没这个价儿。”

    “活当!”杨烁扬着眉毛,这东西他死活都不会卖的,人在屋檐下,就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行,那我这给你拿银子开当票,你会写字吧。”老头问。

    杨烁心里恼得不行,一肚子火,看着老头在纸上笔走龙蛇,心里忽然想起大宅门里经典的一幕。

    白七爷在当铺里气得七窍生烟,嘴里大喊,虫吃鼠咬,光板没毛儿,破面烂袄一件!

    白七爷你行,我杨十三也行。

    老头把当票推到杨烁面前,待看到杨烁工工整整在上面写下名字之后,眼睛更直了,杨烁这笔字可比他强太多。

    ~~~

    八两银子,就是灰扑扑的四块金属。每块,也就大拇脚指甲那么大,放在手机也没感觉比手机重多少。

    万事开头难 ~~~ 舍不得还在套不住狼 ~~ 如此想着,杨烁开始自己的采购之路。

    首先得建蛆房,房子现城的,就是要纱网,蛆变成苍蝇,苍蝇生蛆,这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没有纱网苍蝇就飞走了,哪有种留下。

    还有第一次生蛆的材料,其实不用花钱,用猪粪鸡粪在一起就可以。可这个谈瘟疫色变的年代,还是少一些脏物为好。所以,杨烁选择豆腐渣,米糠,这些东西村里就能买到,到时候让小丫娘去就可以了。

    还有最主要的,鸡崽子。那本农业技术指南上连母猪的产后护理都有,就是没有怎么孵化小鸡。况且人工孵化耗时耗力,时间就是金钱,半年的利息就四两银子呢。

    可是小鸡哪买去呢?

    正想着,就听见路边的摊子上有个大叔在当姐叫卖,“鸡崽儿!鸡崽儿!个大壮士的鸡崽儿,两文一个。”

    “呸,猪油蒙心了。”杨烁刚想走过去,就听旁边一个大婶暗骂:“鸡蛋才一文,他一个鸡崽就给翻了一翻,他家的老母鸡倒是金贵。”

    杨烁眼珠转了转,心道,有讲价的可能。

    “你这鸡崽儿不会有什么毛病吧,别我一买回去就死了。”后世杨烁曾给表妹五块钱买了一个染色的小鸡,到家完蛋了,害得表妹一顿哭。

    “各顶个的结实,什么病都没有。”卖鸡崽的急了:“你买回去养,半个月内,要是有一个死的,我赔你。”

    杨烁心稍微放下,小声说道:“我要一百个。”

    卖鸡崽的嘴立即张得能放下一个鸡蛋:“我这没这么多呀,你给我一天时间,我挨家挨户给您收去,保准都是个大活泛的,一个病的都没有!”

    杨烁笑笑:“行,你得和我送到地方,货到了我给钱。”

    “行,你说个地方,一准到。”卖鸡崽的笑得见牙不见眼。

    “杨家村西边,杨满仓家,他家闺女叫小丫。”

    “行,你放心吧。”卖鸡崽的多少年也赶不上这么一个大买卖。

    杨烁笑得有些鸡贼:“我一次买一百个你不给我便宜点。”

    卖鸡崽的顿时叫屈:“哎哟小哥,小本买卖,不赚钱呀,一个鸡蛋一文不假,可也不是个个鸡蛋都能孵出鸡来 ~~ ”

    “一文五一个,你要答应我就买,不答应就算了,我买鸡蛋回家自己孵去,不就多花几天时间吗?”杨烁转身就走。

    “等等 ~ 小哥,等等,好商量,别走呀 ~~ 哎 ~~ 行了,行了,我答应了,就你说这个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