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滴眼泪中绝尘
字体: 16 + -

第27章 西族雪恨已到时

    夹山发端于阴山山脉,又称大青山,是据守河东草原的屏障,这里草肥水美,忠诚于耶律氏的几个部族长年守护在这片草原,这是天祚帝最喜欢常来夹山的理由。这水肥草美,僻静悠闲自得,又有忠诚的部族拱卫在四周,来到这片草场可使天祚帝彻底放松心灵,静享这片安好。

    这天上午,天祚帝请慧材大师及中京地界佛、道、萨满等教派十八寺、庵、观、院僧、道、尼、巫做道场,祈求上天赐给大辽国威福,消除灾祸。

    事实上,这是萧奉先为掩盖自己军事指挥上的无能,投天祚帝痴迷佛、道、萨满等迷信所好而举行的一次活动。并寻找机会加害文妃和晋王敖鲁斡,为拥立秦王做太子创造条件。

    在夹山山谷一块平坦的草地上,佛、道、萨满等教派各自搭建了简易的寺、庵、堂。佛教子弟1万余人到场诵经念佛。场外四周的空地上,朝廷支起几百口大锅,为众佛教子弟做饭,叫做“饭僧”。当场有3000多俗家子弟争先恐后参加剃度礼,接受佛、道、萨满等教义的洗礼,从此成为僧、道、尼、巫,叫做“祝发”。

    天祚帝御封的神师慧材,一身白衣白裤,头带野鹿皮面具,手执青柄降妖捉鬼剑,站在道场中间主持祈福消灾仪式。在他身边,摆放着一排用布料缝制的青牛、白马、白兔、白鹅、白野猪、白鹿等动物图形。按契丹族人拜天地、敬鬼神礼仪,这些动物都应该是真的。在仪式结束时,要把这些祭祀用动物全部杀死,把动物血混合到一起,勾兑到酒里喝掉,预示着喝酒的人祈福消灾。

    今天,萧奉先别出心裁,把佛、道、萨满等教派人物都召集到一起,为大辽国祈福消灾。其中的佛、道教是禁止杀生的,所以做了折衷,用布料做出各种动物造型。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时下辽、金战事正紧,青牛、白马、白兔、白鹅、白野猪、白鹿等动物也不好凑齐。

    西伯身穿袈裟手执佛珠在人群里来回走动,他现在的身份是中京护国寺普慧大师,但他今天要干的事儿却与佛教无关,他在执行部族酋长的魔咒:绝杀耶律延禧。

    西伯原是大辽国遥远的西北部草原上一个叫“西族”的古老而神秘的部族人。这个部族的酋长叫西老,西伯是部族执事,相当于酋长的副手。这个不足千人却精通占卜魔咒的小部族,以在大草原上放牧打猎为生。辽道宗大安七年(1091年),16岁的耶律延禧被授予大辽国最高军职——天下兵马大元帅,同时兼着北、南枢密院枢密使。

    上年冬天,大辽国西北部大草原上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白灾,使草原上许多游牧民族的牲畜大多数被冻死,饿死。西族人少力单,牲畜冻死饿死百分之九十多,人们靠着把小部分种畜带进人住的草屋、毡房、地窑里,才使牲畜不至于灭绝,为今后的牲畜繁殖留下种子。

    因为这百年不遇的白灾,西北部草原上的部族很少有交得起捐税的。新上任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北、南院枢密使耶律延禧,派使臣到西北部草原上的部族催缴捐税贡品。富裕一点儿的部族在使臣的强逼硬催下,勉强交了捐税。但像西族这样的小族,人畜活命尚且困难,哪有钱交捐税贡品。

    新官上任的耶律延禧为显示自己的铁腕和魄力,决心用武力征缴这些部族的捐税。他亲率一支兵马来到西北草原上的西族驻地,命人把酋长西老用绳索捆绑起来,把所有族人都聚集到部落住地中间的空地上。

    酋长意识到西族的大灾难要来了。他命令族人把所有的财产牛羊都献出来,交给耶律延禧。耶律延禧看着少得可怜的财物牛羊,认为西族酋长隐藏了财富,有意蔑视他,命士兵拉出酋长西老80岁的老母,一刀砍下老母亲的头,然后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笑问西老:“人命值钱,还是财产值钱!”

    西老痛心疾首仰天长叹说:“祖宗啊!500年前你算定,西族人会有一次灭族之灾,这一天终归还是来了呀!”

    耶律延禧听后呵呵笑说:“哦,原来这事儿是上天早就注定的!”说着他扭头向包围西族人的士兵们一挥手说:“既然是500年前就注定的,你们还傻愣着干什么?动手吧!咱们这是在替天行道。”

    士兵们纷纷拿出弓箭,向被围在中间的西族人群射箭。只一会儿功夫,近几百人的西族被屠族。

    耶律延禧笑看西老说:“既然是灭族之灾,留你一个也没用!”

    西老惨然一笑说:“我祖上算定西族人会遭灭族之灾,同时也设下魔咒:灭西族人的部族,将来会遭到更猛烈的报复。灭国,屠族,子孙灭绝!”

    耶律延禧不以为意地说:“既然都是上天注定,那也无话可说。不过我倒想不通了,既然你种族灭绝了,你设下的魔咒还有什么用。来呀!给这老魔头来个万箭穿心。”

    西老被拉到一棵树下捆好,四周的士兵万箭齐发,西老被射成筛子眼儿。耶律延禧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一把火把西族住地烧了个干净。

    当然,这一惨绝人寰的场面西伯和西樱都没看见。这天早上,西伯奉酋长之命,骑马带着酋长5岁的女儿西樱到五十里外的神山上为西樱做“再生”礼。他们回到部族住地时,耶律延禧已率辽兵离开。部族住地被熊熊大火燃烧,大火燃起的浓烟高过部族住地后边的高山。

    西伯被这人间地狱般的景象惊呆了。他来到身上箭头密布的酋长西老面前,令人惊奇的是,酋长西老竟然还活着,瞪着一双净是白眼珠的眼睛看西伯。西伯上前去解酋长身上的绳索,酋长气若游丝地说:“别动,我就憋住一口气等你回来,你一动,气一散,就完了。”

    西伯停手,焦急地看着西老。

    西老说:“是契丹皇孙耶律延禧带人灭了咱部族。这是劫数,也是命,你不必悲伤。你和西樱既然侥幸活下来,就要从今天开始追杀灭我部族的罪魁祸首耶律延禧,用他的血,祭祀我西族冤死之人。祖宗早已设魔咒在那里,灭我族人的部族,最终会落得断子绝孙,种族灭绝……在我家毡房中间地下三尺处,埋着祖宗传家宝贝——图幅和金币。你拿上它,它会助你绝杀耶律延禧,然后带上西樱,去你们该去的地……方!”西老说完舒一口气,头一歪咽了气。

    西伯从树上解下西老的尸体,按着西族人树葬的风俗,用十天的时间,把西老及族人的尸体都摆放到河边的树上。然后带着对这场巨大的灾难印象并不深刻的西樱离开西族住地,尾追着辽兵的足迹来到大辽国。

    西伯带着西樱来到大辽国后,用五年时间了解大辽国风俗,熟悉契丹族民情。那时,皇孙耶律延禧已即皇帝位,成为天祚帝。

    西伯实现祖上魔咒的第一步,就是刺杀天祚帝。但西伯很快就发现,这个曾经被他视为很简单的第一步,实施起来太难了。首先,他对天祚帝的行踪一无所知,别说是接近皇宫,就是想结交一个朝廷官员,因身无分文无法行贿,都是件十分艰难的事儿;其次,由于无正当职业,他与西樱的生存遇到困难。为解决这些难题,他决定先到南京析津府开办一家武馆。一来南京地面比较繁华,相对挣钱容易;二来南京地界人员比较复杂,有南边宋朝人、西夏人、高丽人、奚族人、回鹘人、回纥人、女真人、渤海人等,隐身比较容易。

    当年耶律大石中京国子监毕业后,独自走遍大辽国山山水水。并入女真地暗访,走辽国与高丽边界,探访辽、宋接壤之地,就已经引起了西伯的关注。后来他们师徒在中京相遇,耶律大石被天祚帝钦点新科进士,西伯就更加坚信耶律大石将会成为大辽王朝的新贵。于是,西伯设法与耶律大石结下师徒关系,以便在将来及时掌握朝廷的动向和天祚帝详准备的信息。

    西伯在中京收了耶律大石这个徒弟。他看中耶律大石胸怀大志、诚实认学、肯下辛苦、聪慧刻苦的本质。更主要的是,他看中耶律大石辽太祖八世孙、皇亲贵族的身份。这样的身世,再加上耶律大石的勤奋,肯定不会久居人下。一旦耶律大石仕途上有所进步甚至飞黄腾达,说不定能成为辽国天子近臣,那样的话,才有机会接近辽帝耶律延禧,他才有可能完成部族酋长的绝杀令。于是,西伯便决定把赌注押在耶律大石身上。

    后来,这个筹划果然奏效,尤其是耶律大石成为天祚帝身边的近臣,他从耶律大石的言谈中,掌握了天祚帝去庆州避暑的消息。

    可以说,那是一次精心密谋的劫杀。西伯带着西樱、耶律铁哥、耶律燕山等人,在准确掌握天祚帝行踪及出行时间后,在平地松林布下了天罗地网。美中不足的是,不期而至的狼群影响了他们的行动,使劫杀行动在火候把握上出了纰漏。而耶律大石的出现并奋不顾身挡箭救天祚帝,更是他们事先没想到的。这些始料未及的变故出现,使天祚帝躲过了一劫。

    那次失败,西伯改变了原来的思路。他发现天祚帝这个皇帝特别信奉佛教,无论佛、道、巫他都相信。并且身边豢养着慧材等一些巫汉,这使他灵机一动,选择了契丹皇族寺庙护国寺,剃度出家做了和尚。他认为这是更加近距离接触天祚帝的惟一办法。他的这一想法很快被证实了。

    今天,西伯就要借助他护国寺普慧大师的身份,诛杀天祚帝为他的部族报仇雪恨,为实现祖宗的魔咒身体力行。

    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祖宗魔咒有它的天机,为部族报仇也要靠机缘。因此,在来夹山之前,他把祖上的传家宝——西族图幅和六块金币以及一封写给耶律大石的信交给西樱。告诉她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不能冲动,不能胡来,要冷静。一旦他绝杀天祚帝失手遇害或被擒,为部族报仇雪恨及实现祖宗魔咒的任务就落在她的肩上。

    天祚帝这天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在神师慧材舞剑驱魔的时候,他无精打采地坐在那发呆,一双眼睛在打坐念佛的和尚道士们身上来回转。当他的目光与坐在和尚道士最前面,离他最近的西伯的目光相遇的一瞬间,他浑身竟然奇怪地打了个冷颤,有一股彻骨的寒气自头上到脚下,通透全身。他惊疑地迎着西伯冰冷的目光看,他从这目光里看到一股刻骨仇恨的力量。

    这个时候,慧材已经挥剑捉完鬼,正指挥着人们把青、白两种布料做成的马、牛、鹿、猪等动物形象堆在一起点火烧。这些动物形象烧完,仪式也就算完成了,天祚帝就会离开这里,留下这些和尚道士巫婆神汉在这里做功课。

    天祚帝是个不太讲究规矩的人,他从西伯的目光里感受到了一股敌意和仇恨,也不等仪式结束,站起来转身就走。就在天祚帝起身的一瞬间,西伯手腕扬了一下,早已抓在手中的短箭、钢镖等暗器从他的手中飞出,疾速向天祚帝的背影飞过去。

    在场的人都被这突然的变故惊呆了,就连天祚帝的御前侍卫们,眼瞅着疾速飞向天祚帝的暗器,第一时间也都目瞪口呆,没做出保护天祚帝的任何反应。

    这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搭建木台时工匠偷工减料,一块木板没钉牢,天祚帝踩在木板上,一只脚竟然陷进去,使他身体失去平衡,一下扑倒在地。眼瞅着打中天祚帝头、背部的暗器,纷纷击中走在天祚帝前边的御前侍卫们的身上。几名御前侍卫惨叫着中箭中镖身亡。

    西伯又从衣兜儿里掏出暗器来,却因失去目标,抓在手中没往出打。

    这时,场外担任护卫任务的将官大声叫喊:“弓箭手,马上包围场地,一个活口不留!”场外的弓箭手“哗”的一声把场内的人群围个密不透风。弓箭手们手握弓,箭上弦,只待一声令下,场内的僧、道、巫一个也别想活着出去。

    天祚帝此时已被侍卫们搀扶起来,惊慌失措地逃到后边安全的地方。他咬牙切齿说:“宁可错杀一万,不许放走逆贼!”

    眼看着一场大屠杀就要开始了。

    这时,西伯神色坦然地从人群里走出来,平心静气地对维持现场秩序的将官说:“不要连累别人,是我一个人干的,与别人无关!”

    将官怀疑地看着西伯说:“原来是个和尚,你的同党呢?”

    西伯说:“我是西北草原上的西族人,二十几年前耶律延禧屠杀了我的部族,就我一个人逃过此劫。我是奉死去的酋长之命追杀耶律延禧,为族人报仇雪恨的。今天事不成,天意也,我跟你们走,把这些无关的人都放掉。告诉耶律延禧,乱杀无辜,罪加一等。”

    西伯被将官带出场外。

    天祚帝回到中京皇宫,等待萧奉先他们处理西伯行刺事件的结果。从这件儿事上,天祚帝得出个结论:人不该死总有救!在西伯行刺的时候,眼瞅着暗器已经击中自己的脑袋和后背,他却被松动的木板滑倒摔了一跤,躲过此劫。为此,他重赏了做木台时偷工减料的工匠。这意外的奖赏令那个工匠庆幸不已。本来,事儿出来之后,工匠呆在工棚里等着被抓被罚被打甚至掉脑袋,没想到却是戏剧性地受到重奖,这一连串的变故弄得工匠哭一阵笑一会儿,然后带上奖品连夜离开夹山这个事非之地。

    天祚帝回到中京后,对辽、金前线的情况有所了解,但他没太在意。他想,假如老天要灭亡辽朝,那谁也挽救不了,着急也没用,还不如图个轻闲。当然他也做了应变的准备。他派人新到大食国购进5000匹快骑,精选了5000名骑士做他的皇家卫队。他对忧心忡忡的后宫后妃们说:“你们别急,女真人攻进城东,朕带你们从西城门跑,咱们有大食国良马,女真人无法追上!”

    萧奉先在西伯行刺以前,正盼着朝廷上能出点事儿,好嫁祸于文妃,再牵连上晋王敖鲁斡,把这些心头之患都除掉,完成他立外甥秦王为太子的愿望。紧接着,他就可以设计灭掉天祚帝这个花花公子,然后与女真人谈判。可以把上京、中京以东、以北的地方全部给女真。甚至可以把上京、中京都送给女真,辽国只要能拥有南京、西京这些地方,还要比西夏国大。但如果行动太晚,在上京、中京失陷以后再与女真人谈判,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正当萧奉先红着眼盼望朝廷能出点儿事的时候,西伯行刺天祚帝的事情发生了,就像上天特意为他萧奉先安排的一样。他用手抚摸着额头说:“太庆幸了,天意啊!”

    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了,事情就像按着萧奉先写好的剧本排练出的戏剧一样。萧奉先首先确定由达鲁古、耶律塔不也两位老臣领衔来办这件事儿。两位老臣按着萧枢密使的意思把犯人提到大堂上,先是一顿暴打,打到犯人昏死过去之后,再命心腹之人把犯人的舌头剪掉一截,然后抓过犯人的手指,在事先准备好的供词上摁上手印。这样,一起由萧兀纳、耶律余睹等人谋划,文妃、晋王敖鲁斡参预的谋杀天祚帝而后拥立晋王敖鲁斡的惊天阴谋,便被达鲁古、耶律塔不也两人审问出来。

    天祚帝听了萧奉先等人的禀报,与他心中的疑虑基本吻合,也不细加分析,先命人火速送圣旨给文妃,赐死。文妃便在莫名其妙中被天祚帝赐给的白绢勒死。紧接着,晋王敖鲁斡被打入天牢等候处置。这两个离皇上最近的人被火速处理后,一道捉拿萧兀纳、耶律余睹二人的急召被火速送往上京萧兀纳住地和东北辽金战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