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忠良
字体: 16 + -

第20章 伯温念义合璧 龙湾大胜友谅

    念义到了议事厅,见到了朱元璋、徐达、常遇春兄弟,又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年龄都较长一点,念义刚想开口,其中一位长者就张口了。

    “这位想必是林念义将军吧。”刘伯温说道。

    “在下不是什么将军,只是朱元帅的手下小卒罢了。”念义说道。

    “将军献计解除和州之困、里应外合智取集庆、用连环计取得常州,早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日一见真是鄙人的荣幸。”

    “哪里的话,全都仰仗朱元帅的指挥,在下只是尽微薄之力罢了。”念义说道。刘伯温见念义年少有为、虚怀若谷,对他增添了一份敬佩。

    “伯温、四弟,你们都别谦虚了,你们可都是我帐前的谋士。”朱元璋说道。

    “大哥,这难道就是大名鼎鼎“浙东四先生”之一的刘伯温,幸会幸会,在下林念义。”

    “念义,过奖了,徒有虚名而已,早闻将军文武双全,今日一见果真气度不凡。”

    “哪里,哪里。”

    “好了,好了。你们之间就无须客气了。四弟,我给你介绍其他新来的朋友。”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分别介绍了宋濂、章溢、叶琛等人。宋濂非常欣赏念义的正义气概,刘伯温则非常喜欢这个谦虚沉稳的青年。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和念义都是较好的朋友,念义非常佩服宋濂的正直清廉,又时常向刘伯温学习阵法。

    五月,陈友谅攻陷太平,气势甚为嚣张,率领水军数十万,直达南京城下。

    “陈友谅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各位有什么建议?”朱元璋说道。

    “陈友谅兵多将广,我们不是他们的对手,应该投降。”将军甲说道。

    “我们可以避其锋芒,等待时机反攻。”将军乙说道。

    “怎么等待时机,他们都打到城下了,难道我们就这样耗下去?”将军甲说道。

    “我们可以拖一段时间,然后找时机出城反攻。”将军乙说道。

    两人僵持不下,朱元璋看了看刘伯温沉默不言,知道他有自己的看法,说道,“伯温觉得该怎么办?”

    “陈友谅骄傲自大,自以为是,自取了太平之后,认为自己无懈可击,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恰好可以利用他这一点,使用计策诱惑他们进入我们的包围圈,然后再重创他。”刘伯温说道。

    “我们打不过他们的,还不如投降,保存实力。”将军甲说道。

    刘伯温向朱元璋使了一个眼色,朱元璋说道,“来人,此人扰乱军心,拉出去斩了。”

    常遇春刚想为这个将军辩解几句,被念义拉住了。

    “我们这次是以逸待劳,这一仗我们肯定能德胜;再者,这是我们与陈友谅的生死大战,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至关重要。”刘伯温说道。

    “伯温所言极是,那这会儿我们就具体的部署一下吧,伯温你说。”朱元璋说道。

    “徐达将军率部做诱饵,常遇春与冯国胜率领自己部队在两侧埋伏,作为全军的主力。”刘伯温说道。

    “得令,我部定当竭尽全力。”徐达和冯国胜说道,常遇春在那儿爱答不理的,念义见此情况,瞪了常遇春一眼,常遇春没好声的对刘伯温说道,“得令。”朱元璋见此情况,刚想说几句,又忍住了。

    “念义,有什么补充的没有呢。”刘伯温说道。

    “伯温神机妙算,此战定能成功。只是在下建议,将伏击地点改在龙湾,江水落潮时,船只搁浅他们则无法撤退,我们正好占有优势,大败敌军。”念义说道。

    “念义此计甚妙。”刘伯温说道,念义微笑回应。

    “各将领整顿各部,准备出发。”朱元璋下令道。

    众人离去,在路上念义拉住了常遇春,“三弟,以后切不可鲁莽。”

    “二哥,今天大哥做得太过分了,杀害了一个出生入死的兄弟。”常遇春说道。

    “现在是非常时期,大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

    “有什么道理,我看现在大哥都听那个刘伯温的,没我们兄弟们什么事了。”

    “三弟,切不可乱说,刘伯温乃神机妙算,他的计策堪称完美。在此关键时刻,如果不斩杀投降者,恐怕军心不稳呢。”

    “那也不能直接杀人。”

    “三哥,二哥说的对。现在与以往不同了,你可得注意一点呢。”徐达说道。

    “四弟,连你也来教育我。”常遇春说道。

    “我看呢,你应该好好向四弟学习,管住自己的嘴,不可急言,凡事要三思而后行。”念义说道。

    “我总觉着大哥变了,不像以前那样随和了。”常遇春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三弟,切记我给你说的话。”念义说道。

    “二哥洞察一切,三哥,我们都得向他学习。”徐达说道。

    “四弟,哪来什么洞察一切,只是对环境比较敏感罢了。四弟,你以后要提醒着一点三弟,可别让他犯错误了。”念义说道。

    “你们都来教育我,哼。”常遇春说道,就大步离开了。

    “三哥,三哥。”徐达追了过去。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念义自语道。

    “念义,你怎么还在这里呢。”刘伯温说道。

    “是伯温啊,刚才和常遇春、徐达闲聊了几句。”

    “念义今日之计策可谓是此战胜利的关键,在下惭愧,没有考虑周全。”

    “伯温,咱两之间就不必藏掖着。若不是伯温故意疏漏,也不可能有念义的那个计策,我还得感谢伯温兄呢。”

    “那今天的这种形势分析,念义的心中所想亦不比在下差,那为何还要给在下一个表现的机会呢。是否是念及在下初到军营,想让此战成为在下树立威信的开始呢。”

    “伯温,你知我知即可。”

    “念义,再无他人可知。”

    “今天我四弟常遇春多有冒犯先生之处,还请先生见谅。”

    “常遇春将军乃直爽之人,在下佩服之极,何来冒犯之说。”

    “那念义替四弟谢谢伯温兄了。”说完后就离开了。

    “少年老成,前途无量;不念功名、可保全身而退,想不到一个年轻人有如此的境界,望尘莫及啊。”刘伯温自叹道。

    龙湾之战,朱元璋以弱胜强,陈友谅大败而逃,此战之后,朱元璋转为为安,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龙湾之战,朱元璋以弱御强,便设计用伏,诱敌深入,常遇春奉命与冯国胜率帐前五翼军三万人设伏,为全军主力。经过一场鏖战,在龙湾登陆的陈友谅兵,遭到常遇春、冯国胜伏兵的冲杀,死伤惨重,溃不成军。正值江水落潮,龙湾水浅,陈友谅一百多艘巨舰全部搁浅,朱元璋挥水陆军并进,陈友谅大败而逃。龙湾大捷,朱元璋转危为安,并壮大了力量。常遇春大破敌阵,战功卓著,不久,升行省参知政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