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命局
字体: 16 + -

第32章

    难道老太太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到了寿终正寝的岁数了?人们心里泛起了嘀咕,还是代表了某种征兆?预示着他们周家的某种变故?上天通过老太太离奇的病情,让周家人自动坦白某种秘密的罪孽!

    猜疑,谣言,搀杂上积累的妒忌、仇恨、幸灾乐祸的因素,一时间,周家大院似乎笼罩了一团怪异的云雾。除了团长和两个成熟稳重的儿子,上上下下的脸上都难掩悲观的情绪。一拨拨前来慰问的人,一堆堆营养保健的昂贵礼品,真诚关心的同情和伤感,犹如一把把性质不同的刀剑,从四面八方向周家探刺而来。

    面对着老母病体引发的汹涌暗潮,团长给人的感觉是屹然不动,像经验丰富的舵手一样,目光冷静地指挥着家人,有条不紊地继续延请各路医家,决不放弃哪怕丝毫的希望。另外,经过几个彻夜的不眠,默默接受了亲友们的提议,请世人推崇的“仙家”前来瞧瞧,也许,真有超自然的力量也说不准哩。

    所谓“病急乱投医”“家里有病人,不得不信神”,德高望重,权倾四野的团长自然无法说出口。家人们心知肚明,立刻行动,明瞒着团长,张罗着延请“仙家”出山。团长则尽可能留在军里,回家也在书房里,一句也不过问。沉默又密切地聆听着儿子们汇报效果,铁血坚硬的心里渐渐惶恐,暗暗期盼奇迹显现,让老母亲赶快好起来。

    一边中西医酌情诊治,一边烧香,拜佛,驱鬼,安宅。精通《周易》的,看相的,掐算生辰八字的,调理风水的,各路神仙托身显灵的“仙家”,一声令下,从深山老林以及地灵人杰之处,纷纷现身江湖,应邀而来,走进了团长的深宅大院,各使绝招,展开了千奇百怪的斗法大战。

    周家大院一分为二,前后院划分成两个天地境界:前院依然彰显着威严正统的肃穆气氛,后院则变成了亲情涌动与天地较量的法界,走马灯似的仙家能人,把个宁静古雅的后院折腾得烟熏火燎。病人神智不清地躺在铺设华丽的大炕上,听凭家人请来的仙家消灾祛难。家人们毕恭毕敬按照仙家的吩咐操办着,一颗颗热切畏惧的心伴随着仙家的法事浮浮沉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期望,煎熬,希望,失望,人人都觉得自身的灵魂被仙家们洗来洗去,不仅没觉得身强体壮,反而浑身的骨头都像榨干了水分,筋骨酥软,六神无主,疲惫得连呼吸都困难了。仙家们没能让老太太变得生龙活虎,倒把家眷们折腾得七荤八素,一个个两眼发直,手脚懒惰,口齿不清,食欲不振,象从水火里走了一遭,半条命都没了。

    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病人身子一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何况周老太太身份显贵,有一个出名的大孝子,家眷们自然用心侍侯,一个个累了个人仰马翻。明地里遵照团长的吩咐,竭力配合仙家们的要求,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天上的星星,海底的绣花针,但凡需要,纵使刀山火海,管他明抢还是暗夺呢,照样有办法弄来。随着一道道烦琐的程序过去,病人的病情不见起色,家眷们心里的那股气呀,恨不得一把把仙家们抓过来,拿刀剁个稀巴烂。

    “不许为难他们,他们都尽心尽力了。”团长严厉叮嘱家属,无疑是老天爷给那些仙家们一次超生大敕,让胆战心惊的仙家们感激涕零,一个个逃命般收拾起吃饭的家伙,半点的答谢礼物也不敢拿,一眼也不敢看如狼似虎持枪荷弹的公子属下们,纷纷抱头鼠窜逃回深山老林,急慌慌掐算着日子举家迁移,远离可能遭遇大祸临头的势力范围。

    眼看着老母亲的病情没有丝毫好转,一家人几乎累倒了大半,团长内心的焦虑和茫然无措的灰败感觉,象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大堆的军务丝毫不敢马虎,时局动荡,暗潮汹涌,形势凶险,党派斗争,人情世事,身在风口浪尖,整日里走钢丝一般,稍微一个闪失就可能粉身碎骨,一世的建树荡然无存不说,整个家门也可能随之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唉!在其位,谋其政,一息尚存,须争他个海阔天空!

    严谨,冷静,机敏,深沉,浑然一副铜墙铁壁的姿态,坦荡荡,笑呵呵,八面玲珑,滴水不漏,毕竟一颗成竹在胸的雄心,世人眼里,团长犹如磐石一样,举重若轻地迎接着内外交困的风雨。无人处,他也难以掩饰疲惫的流露,那种茫然和无奈是儿女们从没有见过的,从小敬畏如神的父亲也有柔弱的一面,让儿女们感动的同时,也不仅深深地沉浸在对命运的思索中。

    人力,人力可以解决的事情,有不能解决的吗?在团长家人的脑海里,少有人力失败的记忆。说平民百姓家有不可能解决的事情,那是他们“能水”有限。他们周家呢,平时团长每次家训再三训诫儿女们,千万不要耀武扬威趾高气扬,丝毫不许流露出高人一等的神气,更不允许胡作非为。一旦发生,决不姑息!可周家人人心里明白,他们家在方圆百里的影响有多大,不能说打个喷嚏天空就会下雨,却敢说跺跺脚整个县城都晃悠。

    人人心知肚明,大家心照不宣,更甭说团长本人啦。无论何时何地,行动处前呼后拥戒备森严,下榻处花团锦簇锦衣玉食,光临处莫不是歌功颂德蓬荜生辉。千百事,除非军务机密和仕途机要需要本人亲历亲为,部下人等以及各界攀龙附凤之人,早早把全家旮旮旯旯哪怕半点的需求都摸了个通体透明,何须本人甚至家人开口示意,早早预先置办得珠圆玉润。

    可是,现在,眼看着至亲老母挣扎在生死线上,手里掌握再大的权力也是束手无策。人命关天,从另一个侧面向世人昭示了人力的无能,面对高天厚地,人力有时渺小得如同大地的尘埃一样。

    孝道,是本地人至高无上的行为规范,是德行必修的第一课目,尤其是以“诗书传家久”标榜自居的人家,更是把孝道当成家族的首要事业来经营。从婴孩“呱呱”落地,《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四书五经》,已经列入了孩子成长必修的教材中,族规,家规,更是把孝道铁定如山。从咿呀学语开始,格守孝道等一切的规矩,严明地修正着孩子的言行。传承孝道,不仅毗邻孔孟之乡熏习久远,千百年歌颂传扬的“孝悌”典故,也水滴石穿地渗透进了人们的德行操守。

    一个人的地位可能不被称赞,孝悌不孝悌,却俨然成了衡量一个人品德的第一要素。警钟长鸣,老少皆知其中的厉害,由此发生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儿女真孝悌的自然是功德圆满,孝悌略微缺失的,父母也是吞咽着满腹的辛酸,人前人后夸口儿女“孝悌”。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世家优秀子弟更是把孝悌视为头等大事。

    仕途上如日中天风头正劲的团长父子,值此老母遭难,自然不会就此认输,历来的经历谈不上呼风唤雨,却少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纵然你铁扇公主如何刁蛮难缠,还得要乖乖拿出芭蕉扇给我!不到最后,说不准谁输谁嬴呢。

    暗暗咬牙的团长也不回避寻找“高人”的分析了,久病成医,一边用近似内行的言谈和大夫们研究着治疗的方案,尽一切可能稳定住病人的状况,和亲朋好友谈论起来,也不忌讳寻访佛道高人的话题了。

    “为了老人,我跪天跪地又有何妨!天大,地大,父母大,我等区区一介凡夫俗子,敬天礼神也不是什么过错嘛!”团长的话语情深意重,令人肃然起敬。

    恰逢团长青黄不接焦头烂额之际,家院里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就是水雾乡出身的大花狗,毛遂自荐来到团长面前,结结巴巴说到了水雾乡的神婆,征得同意后,火火燎燎地往神婆家走了一趟,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本以为团长就此罢了,谁成想团长竟然委派亲生儿子,驮着成箱成笼的厚礼前去延请,不仅跌掉了大花狗的眼珠子,家眷们也疑惑不解:哪路神通的婆子,要费这么大的周章?

    团长内心的隐秘他们又如何清楚,近日来的耳濡目染,倾听着各路“仙家”施法时对天命、人命因果宿命等等的阐释,虽说各执一词,宗旨似乎是一致的,讲究的是人的善恶因果,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团长开始不屑一顾,感觉与自己的处世之道格格不入,虽然外表上敬畏,心里实在不以为然。随着老母病疴日重,“仙家”们吞吞吐吐的推算,世仇夙敌们的明枪暗箭,反思的阴影渐渐袭上团长的心理。开始,人仰马翻,乱成一团麻似的,根本理不出丝毫的头绪,大花狗嘴里一声结巴的“水雾乡”,却象炸雷一样滚过头顶。

    刹那间,一棒打醒梦中人,团长顿时联想起发生在水雾乡的一切。那无意中导致的悲悲喜喜,那宁静古朴的山村被自己横空搅乱后衍生的世间悲剧,尤其是那个贫穷懦弱的谷山老汉家,更是发生了一连串意料不到的悲剧。“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到底是谁的罪孽呢?基于这样的负罪感,后来发生的那场大火,猜测也罢,分析也罢,捕捉证据也罢,一切矛头都指向谷山老汉那个当了土匪的儿子。

    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团长头上发生这样的窝心事,无疑是大庭广众之下把耳光打在他的脸上,如狼似虎的大儿子不说,无关疼痒幸灾乐祸的市侩们也怒不可遏,极力鼓动他给一沉重的打击。但他力排众议,严令喝止住持枪荷弹的儿子,对众人淡淡一笑,轻松地把火灾归咎于电闪雷鸣的自然现象。同时,不再兴心重修庄园,为的就是一种默默的致哀和愧疚,希望水雾乡那蜒绵的群山和明净的泉水,能够明鉴他无意的过失和暗暗忏悔的真诚。

    一句“水雾乡”,勾起了团长内心隐秘的痛楚,加上近来“仙家”们现身说法的推波助澜,冥冥中的根源似乎拨云见日豁然明朗,姑且不论这种直觉是否准确,还是俗话说的“关心则乱”,悲观中的团长感觉冥冥中透过来一线光明,当机立断,拍案决定,立刻命人前去恭请神婆王老婆子。一来,同是老年女人,心思容易接近,一旦触动神婆的恻隐之心,老母亲的性命也许就得救了。

    谁成想,一个瞎了眼睛的山村老婆婆,竟然那么难缠,究竟是脾气怪异不通人情世礼?还是知道雇主财大气粗,从而贪婪之心大动,嫌弃礼少而故意刁难?是记恨前仇替水雾乡人出气故意见死不救?还是真的榆木疙瘩不开窍?各种念头从心里闪过,团长万般焦虑之中,终于等到了神婆玉趾降临家门,究竟是何居心,相信逃不过火眼金睛。

    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圣?老子枪林弹雨没皱过眉头,大风大浪中见的多了。且不说怎样难缠古怪,只要诚心实意看病也还罢了,要是另有目的做出其它怪事,咱们可有的算了!清水县城虽说四门大开,向八方四野的人们自由敞开,坚固的城墙,林立的卫兵,急湍汹涌的护城河,也绝对不是旅游观光的好景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