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逐鹿中原
字体: 16 + -

第4章 父别子立

    第二天,王叙起的很早,毕竟自己父亲要在今天离家,也不知什么时候才回来。王叙很珍惜和父亲在的每一秒钟,王叙也不知道,自从来到汉末,自己就格外珍视亲情,大概是因为有了失去,所以才会懂得拥有的珍贵,人世间的事莫过于此。

    时间就像是你要找的东西一样,要找的时候没有,不用时永远摆在你面前。王叙觉得现在就像这样。之前和父亲在一起不觉得,如今父亲要离开才明白,王叙的心好像多了些什么,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已经慢慢在改变。

    “夫人,你们不用再送了,就到这里吧!叙儿,你还要去蔡先生那里呢?昨天才拜师,今天可别迟到了,这会让蔡先生看轻你的。”洛阳外十里处的长亭边,王则对着贾氏、王叙一行人说道。“叙儿今天不用到我哪去了。”一句宏亮的声音传来亭边。王叙回头一望,却见是蔡邕和几位父亲的好友前来。

    王叙拜了两拜,对蔡邕等人说道:“老师,各位先生,小子有礼了。”

    “嗯!”众人点了点头。

    然后蔡邕便说道:“文准,你这是做的何事,临别之际不告知我等,徒自离去,莫非看不起我等否?”

    “非是如此啊!”王则一声长叹。“我刚得罪十常侍,眼下风头正盛,你们前来送别,怕是连累了你等。”语毕,又是一声长叹。

    “文准,你这是何言,我等莫非是那畏事之人,且不说你行忠正只事,直言劝谏,不惧权势,我等敬仰你还来不及,又怎会摒弃你呢?”蔡邕一句说完,引得同来数人尽皆附和:“是啊,我等如何回如此……”

    “话虽如此,但则并不想各位同累,使得陛下身旁无一忠正之人,各位保得自身,方可为我大汉尽力啊!”王则情深义重地说道。

    “文准之怀,蔡邕拜服!”蔡邕闻此,一声长叹,对王则拜了一拜。四周文士,顿时也一脸敬仰地看着王则。

    “伯喈,这可如何使得。”王则连忙对拜。“此拜,你王文准受的起,莫再推辞。”蔡邕严肃地说道。

    “也罢,我王文准就暂且托大了。”王则无奈道。“伯喈,我托你一事……”王则还未说完,蔡邕已说道:“我知你所言何事,我会好好教导叙儿的。”

    王叙闻此,不由眼角溢出泪水,动然道:“父亲!”王则却送来了不可如此的目光。

    众人话别片刻,王则突然说道:“各位,则在此告别了。”言毕踏上了马车。众人尽皆凝视。

    王叙突然冲了出来,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唱毕,众人神情更是伤感。

    王则闻此,顿了顿,立刻催车夫赶路。夕阳的余辉中,一辆单车缓缓向远方驶去,渐渐地消失在远处。

    “叙儿,切莫太过悲伤,汝终究会见到汝父的。”蔡邕劝道。“嗯,老师。”王叙默然道。

    良久,众人皆散。贾氏对着王叙说道:“叙儿,你随蔡先生去学习吧,娘自己回去就好。”说完也不管王叙是否答应,径直上马车回城了。“走吧,叙儿!”蔡邕对王叙招了招手。王叙见此,放下了心中的想法,和蔡邕一同上了马车。

    路上,蔡邕对王叙问道:“叙儿你作别唱的那首是何曲啊?为何我从未听过。”

    “回老师,是学生有感于此,情不自禁地唱了出来。”王叙答道。

    “情不自禁?嗯!叙儿果然聪慧,回去将之谱成曲子吧!此曲很适合作别时弹唱。”蔡邕说道。

    “还请老师教我!”王叙顺着杆子就往上爬。蔡邕闻此,也不复刚才的严肃,笑道:“你小子倒会把握机会,好吧,为师教你。”很快便传来王叙的拍马之言,使得蔡邕更是笑骂不停,一扫之前的伤感惆怅。

    很快便到了蔡邕家中。“叙儿,你先到我书房中读会书,我一会就来。”言毕,蔡邕向偏厅走去。王叙也没问为什么,只是自顾自地走向蔡邕书房。一进蔡邕书房,便见墙上多裱了一幅字,却是蔡邕以独创的飞白体写出的“横渠四句”。“呵呵!没想到张载的这四句话对蔡邕这么大的影响,都装裱起来作为励己名言了。”王叙想道。随机便在书桌前跪坐下,拿起一卷书策看了起来。“哎!这跪坐真不舒服!”王叙想道。虽然王叙都来到这个时代三年多了,按理说应该早已适应了一切,可是这跪坐还是受不了,既有这讨厌日本人的心理在作怪,但更多的却是坐惯了高低板凳的后世生活使得这种感觉格外不舒服。“哎,等再过几年有了资本就自己设计出来,对了,还有这竹简。”王叙望着手中这部竹简版的《史记》想道。“要做的事太多了,真想快点长大啊!”正是思绪间,突然蔡邕进来问道:“叙儿读的何书啊?”王叙猛一抬头,但见蔡邕抱着一部古琴走了进来。“老师此去可是拿了古琴来教我?”王叙不答反问道。“也算是吧,顺便会了一个人。”蔡邕沉吟道。

    “哦!能让老师一回来就亲自前去,必是什么了不起的角色吧!”王叙叹道。

    “什么了不起的角色,不过宦官之孙罢了,不过此人倒是有些才能,比那些清流之子强多了!”蔡邕颇为落寞地说道。

    王叙见蔡邕有些伤感,便不再提那些话题,反而转向说道:“老师,不知这乐如何奏之。”蔡邕闻此,也是一愣,不过还是回道:“这乐博大精深,非片言只语能够解释得清,我先从基础的开始教你吧!”言毕便在对桌坐下,平放古琴,正襟抚之。

    王叙也静心聆听,铮铮声奏起,却是刚才王叙所唱的《送别》的音调。王叙不由一奇:“老师只是听过一遍,便可大致将其音调弹出,果然琴艺过人。”

    片刻后,蔡邕奏停,出言道:“叙儿,可有何想法?”王叙叹道:“老师琴艺无双,学生佩服。”

    “哈哈!你倒会说话!不过为师平生唯二者得意,书与琴也!”蔡邕笑道。王叙立马接过话头:“老师的飞白体可是闻名于世啊!”

    蔡邕倒是对王叙知道飞白体没什么惊奇,只是说道:“算了,不与你吹捧了,还是教你乐吧!”言毕蔡邕就开始讲解道:“这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又有变宫、变徵二音作辅,你要想学习乐,先从此处开始吧!”然后蔡邕又详细讲解了几个要点,边让王叙拿《乐经》学习。

    王叙点了点头,便拿出《乐经》看了起来。蔡邕见此,微微笑了笑,就走了出去。

    王叙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已到了黄昏,王叙伸了个懒腰,喃喃道:“哎!基本的终于看完了!可是还是不太明白,看来果然不好学啊!”随即起身欲走。刚一起身,便觉双腿发麻无法行动。王叙不由得更想造出板凳来。“要是有板凳,我每天腿绝对不麻。”王叙呼道。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即使有板凳,坐了一下午不动,还是会麻,只不过换了个位置麻罢了。王叙等双腿有了知觉后,便向蔡邕拜别,归家去了。

    回到家中,贾氏还是如往常般在亭中等候。见到王叙回来,立即迎了上去,和他一起往厅中走去。走到厅中,王叙明显感觉冷清了许多,虽然还是有王绮的笑声,但与昨天却是浑然不同。王叙心里没来由地一阵落寞。一家人就在静默中用完饭食。却让小王绮不知所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忽然,王叙出言道:“娘,你可知道王伯父的住所?”贾氏想了想,回道:“可是你族伯!”“嗯!正是族伯!父亲临走前对我说有事可前去找王伯父,好有个照应,我想改日前去拜访!”王叙说道。

    “你若想去,可与王忠讲,他知道位置!”贾氏淡淡地说。“好!”王叙应了一句就不再说话,只是用饭。

    王叙吃完饭后,没做什么停留,只是匆匆和母亲打过招呼,就离开了。看着王叙远去的背影,贾氏不由叹道:“老爷,不知你这样到底对不对,叙儿真的需要磨练才能适应将来的岁月吗?”随即低头看了看怀中的王绮,一边摇一边说着:“还是绮儿好,大事都让你父亲和兄长做了,你只用做个快乐的孩子。”

    王叙离开后,并未像平时一样回到房中看书,而是又练起了武艺,因为他感觉到不同寻常的意味,而他,则需要更强的实力来保全自己和家人。

    日子就这样过去,时间就这样流驶。王叙的生活变得渐渐枯燥起来。

    几个月后,王石从北方回来,带来了许多药材和两个孩子。一到王家,便看见王叙出来迎接。

    “师父,你可算回来了!”王叙上前迎道。王石默不作声,只是示意王叙进府再说。王叙会意,摆了摆手,便带着王石一行人往府中走去。进府后王叙让佣人通报贾氏王石回来的消息,并注明自己等会会去解释以及无事不得打扰的情况,就和王石一行人进了平时练武的偏院。

    进入偏院的房内,王叙和数人各自找地方坐下,然后王叙便等着王石来讲述经过。

    还是那句话,新人新书求支持,求收藏,求投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