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盛世
字体: 16 + -

第7章 君临险地

    1

    这年初夏,隋炀帝带着他的嫔妃、大臣浩浩荡荡离开洛阳,前往塞北。隋炀帝的车驾依然是金碧辉煌,威严华贵。隋炀帝在车上向送行的大臣、子民不时地招手,脸上带着微笑。虞世基、宇文述、萧瑀、封德彝骑着马紧跟在隋炀帝身后,宇文化及穿着仆从的衣服也在队伍中。

    嫔妃的车驾都被窗帘遮的严严实实,但有一辆车驾的窗户,缝隙中漏出一双双美丽的眼睛,那是月容公主。月容公主此次随父皇北巡,心中暗藏这一个期盼,就是能见到李世民,她知道这个盼望很渺茫,父皇的车队不会在河东逗留,李世民也不会单独来见他,但月容心里想,只要向北,就会离李世民越来远近……

    隋炀帝的车队浩浩荡荡,一路走,一路游玩,三个月后,到达雁门关。再往前走,就进入塞北草原了。塞北草原是始毕可汗掌管的地方。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在位的时候臣服于大隋,隋炀帝曾数次到塞北草原巡视。

    隋炀帝住在雁门关行宫。行宫不大,但一切按皇宫布置。隋炀帝很有兴致地拉着月容公主的手在行宫里四处看着,问:“月容,你看父皇的雁门行宫如何?你看这龙椅,你看这陈设……与长安、洛阳的皇宫一样,父皇在江都、太原,好多地方都有这样的行宫。父皇坐在行宫里,就象坐在长安、洛阳的皇宫,龙威依旧……”

    月容公主淡然地说:“父皇,除了行宫就是龙威,你能不能说点别的?”

    隋炀帝一笑,说:“月容不想听,父皇就不说了……月容,过几天父皇带你塞北,看看塞外风光如何?”

    月容公主没说话。

    隋炀帝一脸向往地:“月容,骑着骏马,沐浴着北方草原吹来的微风,在塞外的原野中驰骋,那是别有一番情趣啊……”

    月容公主看了看隋炀帝,说:“父皇想去,就去吧……”

    隋炀帝在雁门关行宫休息了两天,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骑着马,带着虞世基、萧瑀、封德彝、宇文述以及随行的大臣和侍卫和嫔妃们进入草原。月容公主骑着马跟着父亲身旁。一行人深入草原腹地,玩的很开心。这天,隋炀帝兴致勃勃地要和大臣们赛马,说先跑上前面山坡为胜者。说罢,隋炀帝一马当先,绝尘而去。虞世基、萧瑀、封德彝、月容,以及随行的大臣侍卫紧随其后。

    隋炀帝的马踏着绿草覆盖的山坡,第一个奔到坡顶。隋炀帝骑在马,回头俯视着依次跟上来的大臣和侍卫,笑着对虞世基等人道:“朕虽然久疏战阵,可论骑马,你们还是赶不上朕……”

    封德彝喘着粗气说:“皇上金戈铁马,纵横天下,臣怎能与皇上相提并论呢?”

    隋炀帝一笑,下了马,看看跟上来的人,问:“宇文述呢?”

    众人也都下了马,虞世基回道:“宇文大将军说他今天累了,他在帐篷里等着陛下凯旋。”

    隋炀帝笑笑,说:“宇文述老了,再征伐辽东,他恐怕不能随朕同行了。”

    封德彝随和道:“宇文述老了,我们不老,我们跟从陛下,可征战天涯海角。”

    隋炀帝高兴地道:“好,明年朕带着你们再征辽东!朕就不信,朕的百万大军,征服不了一个小小的辽东。”

    萧瑀看看隋炀帝,欲言又止。

    隋炀帝站在坡顶,看着一望无际地草原说:“突厥比辽东强大的多了,当年可以说强盛一时,最终怎样?还不是臣服于朕了吗?你们还记得大业三年吧?”

    虞世基忙道:“记得。陛下亲率五十大军出长城会见启民可汗,数百匹马拉着陛下的移动宫殿‘观风行殿’,突厥人在十几里外就诚惶诚恐,弯膝叩首,没人敢骑马,突厥的启民可汗在‘观风行殿’上向陛下称臣。”

    “那时候朕还不到四十岁,这就象昨日发生的事……朕当时赋诗一首,至尽仍记忆犹新……”隋炀帝回忆着。

    站在一旁的月容公主不由看着自己的父皇。

    隋炀帝沉吟片刻,对着旷野吟道:“

    突厥牵马走,行殿游塞外;

    天高白云近,草阔牛羊矮。

    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

    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众人不由点头,皆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月容公主看着隋炀帝,脸上的表情不再那么木然,眼睛里流溢着激情。

    片刻后,封德彝赞道:“陛下的胸襟,同山岳同阔。”

    另一大臣道:“陛下的的情怀,惟天地独有。”

    虞世基沉吟片刻,然后说:“陛下的诗,每吟必有新意。当年,汉朝孝武皇帝,带了三十万军队,在离此不远的马邑设伏,打算活捉匈奴的单于,但计谋泄露,匈奴人中途返回,汉皇上只有空手而归。汉皇上与陛下相比,可以说,天高云低。”

    隋炀帝不由点头,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月容公主,问:“月容,你对父皇的诗有何感慨?”

    月容公主快人快语,道:“父皇的诗写的太好了,女儿第一次听到,女儿盼望今日的父皇,还能写出气势如此恢弘的好诗。”

    萧瑀随和道:“陛下,臣也这样盼望。”

    隋炀帝一笑,正想说什么,身后传来宇文述的惊恐的声音:“陛下,陛下……”

    众人回头看去。宇文述骑着马沿着山坡奔上来。

    宇文述跳下马,气喘吁吁地对隋炀帝道:“陛下,义成公主急信。”

    隋炀帝一愕:“皇妹?她有何急事?”

    隋炀帝说着接过宇文述手里的信,展开,看了片刻,一脸惊恐,气得手颤抖不止。

    众人不由都紧张起来。

    月容公主担心地问,“父皇,义成皇姑出什么事了……”

    隋炀帝收起信,恨恨道:“忘恩负义的突厥人,竟然想加害于朕!”

    一旁的宇文述一惊,忙掩饰道:“陛下,小小的突厥,他们不敢……”

    “有什么不敢?三十万铁骑,分四路包抄,直奔雁门而来。

    众人大惊失色,不由窃窃私语。不住叹气。

    虞世基小声地问宇文述:“他们如何知道陛下在雁门?”

    宇文述也小声地说:“我怎么知道,送信的人没说。”

    虞世基长叹一口气。隋炀帝不快地看了众人一眼。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萧瑀上前对隋炀帝道:“陛下,赶快退回太原,避开突厥大军,然后调山西、洛阳军队,击退突厥人。”

    隋炀帝摇头:“来不及了。突厥两路骑兵,已经截断了朕的退路。”

    一旁的虞世基额头不由出汗,道:“陛下,那……那怎么办……”

    隋炀帝镇静地:“传旨,昼夜兼行,立刻回雁门。”

    虞世基提醒道:“陛下,归路若断,雁门可就成为一所孤城了……”

    隋炀帝本着脸又重复了一遍,“传旨,立刻回雁门。”

    虞世基只好答道:“臣遵旨。”

    隋炀帝看看月容公主,说:“月容,跟着朕,一步也不要落下。”

    月容公主点点头。

    隋炀帝又对萧瑀命令道:“萧爱卿,你断后。朕的王公、大臣、嫔妃,不可让突厥掳去一人。”

    萧瑀:“臣遵旨。”

    隋炀帝等人打马而去……

    2

    塞外原野,始毕可汗的一支骑兵踏起团团尘土,向隋炀帝身后疾奔而去。

    大业五年启民可汗病逝,始毕可汗继承了父亲的汗位,他对隋炀帝的高傲和狂妄耿耿于怀。后来隋炀帝为了分化突厥,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始毕可汗的宠臣史蜀胡悉,始毕可汗更加怨恨隋炀帝。年初他让儿子突利到洛阳探听隋朝的虚实,得知隋炀帝的实力已经江河日下,远远不如从前,便生与隋朝分道扬镳之意。前些日子,中原的探子来报,说隋炀帝将来草原北巡,始毕可汗便秘密调集三十万突厥骑马,企图一举俘获隋炀帝……

    始毕可汗骑着马,立在高坡上,看着自己手下那些强悍的士兵奔驰而过,问身旁的突利:“突利,隋帝杨广看到本可汗的铁骑从天而降,会是什么样子?”

    突利一笑:“哭。”

    始毕可汗没听清楚,问:“你说什么?”

    突利提高声音道:“哭,号啕大哭。”

    始毕可汗大笑,说:“我要杨广当着本可汗的面号啕大哭,然后剥光他的衣服,他那一身白肉一定很好看。”说罢,始毕又大笑,然后拍了一下马的屁股。

    始毕和突利的战马急奔而下……

    第二天,晨光弥漫,突厥骑兵距离雁门关还有十几里。始毕可汗本以为隋炀帝已被困在草原,成为瓮中之鳖。一个突厥骑兵迎面而来,他向始毕可汗报告道:“可汗,昨夜隋皇帝已经逃进了雁门城。”

    始毕可汗一愣,问突利:“何人走漏了风声?”

    突利摇摇头,然后道:“父汗,儿臣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始毕可汗“嗯”了一声,命令道:“突利,命令各路人马,立刻包围雁门城,不准放走了隋皇帝!”

    很快,突厥的十万人马把雁门关围的水泄不通。

    3

    雁门关行宫,弥漫着一种悲观的空气。隋炀帝一脸阴沉,坐在龙椅上。宇文述、虞世基、萧瑀、封德彝等随行的大臣默默地立在隋炀帝面前。

    虞世基一脸惊慌地对隋炀帝道:“陛下,雁门郡四十一城,三十九城落入突厥手中,只有雁门与崞县两城仍在……”

    隋炀帝一摆手:“好了,不要说了!始毕这个混蛋,朕早晚一天剥了他的皮!”

    虞世基看看隋炀帝,小心道:“陛下,大隋早晚一天要惩罚始毕的,但如今,还需想方设法,摆脱险境。”

    隋炀帝“嗯”了一声,然后对众人,“你们都是说说,朕如何摆脱始毕这个混蛋胡儿的围困?”

    宇文述上前道:“陛下,随行军队中,可挑选精良骑兵三千人,保护陛下突出突厥的重围。”

    隋炀帝不满地反问道:“朕的皇后,朕的爱妃,朕的儿女,还有你们,朕的爱卿,怎么办?朕不能放弃你们而不顾吧?”

    宇文述道:“陛下乃天子,只有天子先脱离危险,我们这些天子的臣民,才有可能获得上天的荫蔽。”

    隋炀帝“嗯”了一声。

    萧瑀上前道:“陛下,宇文大将军所言,万万不可行。”

    隋炀帝斜的一眼,道:“朕不想听那么多不可,朕只想听可行的妙计。”

    萧瑀道:“雁门城的军队与百姓,有十五万人,坚守雁门,我们的兵力绰绰有余;突厥的长处是骑兵作战,陛下若离开雁门城池,用骑兵突围,是以短击长,九死难有一生。陛下乃万乘的君主,怎可轻举妄动?”

    隋炀帝思索着问:“萧爱卿的意思,坚守雁门,朕便可无忧了?”

    “正是。雁门坚固的城池,可挫折突厥之锐气;陛下与守城将士同生死,必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将士们所担心的是血战突厥之后,再去征伐辽东,陛下可发布诏示,告谕将士们,宽赦辽东,不再征伐,将士们就会安心与突厥作战;作战有功者,加倍奖赏,人人都会奋勇争先,雁门城又何愁不能固若金汤呢。”

    隋炀帝沉思不语。

    宇文述道:“陛下,雁门的粮食只够吃二十天,即使能守住雁门城池,二十天之后,陛下危险!”

    隋炀帝一怔,问:“雁门的粮食只能吃二十天?”

    “是,臣已经查过了。”

    隋炀帝站起来,“朕戎马一生,征战南北,不信就走不出雁门城!”

    萧瑀着急地说:“陛下身处险境,万不可希图侥幸,一旦溃败,大隋亡矣!”

    隋炀帝看着萧瑀片刻,又坐了下来,对萧瑀:“萧爱卿,你要朕留在雁门,二十天之后,朕如何无忧?”

    “陛下坐镇雁门,传诏征调四方的军队,命他们火速救援。”

    “突厥人将雁门城围的铁桶一般,朕的旨意如何传出去?”

    “陛下撤入雁门之时,臣已假陛下之诏,派快马告知太原、河东、潼关、洛阳各地的军队,命他们速往雁门城。”

    隋炀帝有些不快,“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假传诏书?”

    萧瑀忙施礼,道:“陛下赎罪。陛下命臣断后,臣见突厥铁骑来势汹汹,怕道路一旦被封锁,鸟翅难飞,所以先斩后奏了。”

    隋炀帝阴沉着脸“哼”了一声,然后问虞世基:“世基,你的意思呢?”

    “陛下,臣赞成萧大人的主意。”

    隋炀帝问众人:“你们呢?”

    众人齐道:“臣赞成萧大人的主意。”

    隋炀帝看着众人,“你们是不是担心朕离开雁门,把你们留给突厥人啊?”

    萧瑀跪在隋炀帝面前,道:“陛下,臣生死无足轻重,臣是为陛下担心,为大隋担心?”

    众人纷纷跪在隋炀帝面前道:“臣为陛下担心。”

    隋炀帝看着跪在面前的众臣,问:“你们想过没有,即使各地勤王的军队到达雁门,群龙无首,如何战胜三十万突厥铁骑?”

    众人不语。

    封德彝上前道:“陛下,义成公主乃始毕可汗的可贺敦,按照突厥的风俗,可贺敦参与军事谋略,陛下可派一人去突厥,请义成公主相助,义成公主是陛下的宗妹,她会想办法让始毕可汗撤兵的。”

    隋炀帝看了看封德彝,点点头,然后问众人:“你们说,何人去突厥为好?”

    众人又不语。

    宇文述上前道:“臣举荐一人。”

    “何人?”

    “臣的孽子宇文化及,可去突厥将功补过。”

    “他如何出城?”

    “孽子和突厥人有过来往,他可装扮成突厥人混出雁门。”

    隋炀帝点点头,道:“好,如果朕能够平安离开雁门,宇文化及便是首功,朕要重重奖赏他。”

    回到雁门的住处,宇文述对宇文化及推心置腹地说:“化及,父亲知道你此行危险重重,可如果不冒这个危险……化及,父亲老了,不能庇护你了,你要在大隋朝中立足,必须要立下常人不能立的功绩。”

    “父亲,这道理我懂,我是觉得,担着生命危险前往突厥,如果义成公主帮不上皇上,这危险岂不白担了吗?”

    “不管义成公主能否帮得上皇上,你在皇上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皇上就会信任你。”

    “如果雁门陷落,皇上不复存在,皇上的信任又有何用?”

    宇文述想了想,说:“你回来的时候,可以去找突利,你对他这样说……”

    宇文述在宇文化及耳旁低语几句,宇文化及不由点头。

    4

    隋炀帝手下的大臣们,对宇文化及秘密出使突厥,并不抱有多大希望,他们期盼的是朝廷的援军能及时到达,但有心存疑虑。有的是担心路途遥远,没等援军到来雁门关就已经被突厥攻陷;还有的担心各郡的军队和皇上不是一条心。他们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都在琢磨着自己的退路……只有虞世基坚定不移地要跟从隋炀帝,他封德彝说:“没了大隋,没了皇上,你我就无法生存。我们只有和皇上同生死。”

    就在雁门的君臣们期待援军时,萧瑀假皇上之命发出的勤王诏书到了河东,当时李建成和李世民正在兵营了视察士兵习射。李世民看到一个士兵箭射的很准,连射三箭,皆命中靶心。他不由大声叫好。他走过去问那士兵:“你叫什么名字?”

    士兵回答:“独孤本心。”

    李世民一愣,又仔细打量着穿了兵服的独孤本心,道:“你是独孤安的兄长?”

    独孤本心点点头,然后道:“我是将军的俘虏,应该死的人。”

    李世民不由感慨,说:“是你兄弟独孤安救了你。”

    独孤本心发自内心地:“不,是将军救了我。若不是将军冒死抗旨,独孤本心就是有一万个兄弟,也早就没命了。”

    李世民再看看独孤本心,把弓箭还给他:“好好练吧。”

    “我会的,为了将军。”独孤本心瞄准,又射出一箭。正中靶心。

    李世民走到李建成身旁,看看独孤本心,问:“独孤本心不是遣送回家了吗?”

    李建成低声地:“我悄悄把他留下了。”

    “父亲知道吗?”

    李建成没有直接回答,问:“你知道如今河东有多少人马?”

    “不是三万吗?”

    李建成伸出五个手指头。

    李世民一怔:“五万?”

    李建成一笑,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释放盗匪一事,皇上北巡回来还将追查我们,如果象独孤本心这样的人,都能成为我们的士兵,我们就无近忧了……”

    李世民看着李建成,正要说什么,父亲李渊派人让他们兄弟速回都督府,说皇上从传来勤王诏书,命他们即可出兵解救雁门关之围。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立刻赶回都督府,李建成问父亲:“父亲,你真打算出兵勤王?”

    李渊说:“建成,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建成道:“皇上有难,我们本应出兵,但河东军队是我们保家之本,如果为解救雁门之围,拼光了家本,一旦皇上回到中原,继续追查释放六万盗匪之事,我们将毫无本钱保护自己。”

    李渊思索着说:“君有难,臣不救,那可是不忠啊……”

    李建成道:“解救雁门之围,有洛阳、山东的兵马,臣下忠于皇上,是恪受职责,父亲的职责是保护河东的安宁,若河东盗匪再起,不能及时剿灭,那才是不忠呢。”

    李渊微微颔首,然后说:“如果只派一部分军队呢?”

    “父亲打算派多少?”

    “你看一万如何?”

    李建成想了想,说:“五千足已。”

    李渊思索片刻,道:“好吧,就五千。”

    李世民不同意建成的主意,他对李渊说:“父亲,五千兵马杯水车薪,如何解救雁门之围?”

    李建成在一旁解释道:“世民,河东出兵只是一个姿态,真要解救雁门之围,还要靠洛阳、山东、还有潼关的军队。”

    李世民反驳道:“哥,如果洛阳等地的军队,也是同样想法,只是表个姿态,雁门必落入突厥之手,突厥三十万铁骑再挥师南下,将会长驱直入,你我都将成为任他们宰割的牛羊,大隋也将不复存在了!”

    “雁门陷落,亡的是皇上,不是国家。”

    “哥,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国家无君,天下必乱,突厥趁混乱横扫中原,国家岂有不亡的道理?”

    李建成欲言,李渊抬手示意,然后对李建成说:“世民说的对,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建成,你率一万军队守卫河东,我和世民带四万军队前往雁门。”

    李建成着急道:“父亲,区区四万之军,必将葬送在三十万突厥铁骑之下!河东的军队不能去雁门!”

    李世民道:“哥,突厥没那么可怕,各地勤王兵马赶到雁门,将两倍于它。”

    “群龙无首,兵即使再多,也无法御敌!”李建成说着转向李渊,“父亲,为了我们李家,孩儿求你了!”说罢跪在李渊面前。

    李渊看着李建成,说:“建成,你的心思父亲明白……现在若不去救皇上,也保不住我们李家啊……起来吧,建成。”他说着欲扶起李建成。

    李建成跪地不起,道:“父亲,河东的军队是我们立足的本钱,拼没了军队,救了皇上,更不会有我们李家了……父亲,洛阳的大牢你还没蹲够吗?孩儿求你了。”

    李渊看着李建成,再次拉住他的手,说:“建成,我的好孩子,起来吧。”

    李建站起,抽出剑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对父亲说:“父亲若不答应孩儿,孩儿将以死尽孝。”

    李渊无言地看着李建成。

    李世民看看李建成,又看看李渊,一咬牙,对李建成说:“哥,放下剑,五千就五千,我带着去。”

    李建成一怔:“你?”他收了剑,“你不行,你没指挥过作战,还是我去。”

    “我指挥过作战,打毋端儿的时候我们各带一队。”

    “那不一样,毋端儿只是乌合之众,突厥的铁骑纵横疆场,你不行!”

    李世民诚恳地说:“哥,正因为你行,你留在河东……你说的对,河东的军队是我们李家立足的本钱,哥留在河东,可以看好咱们的本钱。”

    李建成不由一阵感动,说:“兄弟……此去雁门,危险重重,有可能是……”

    李世民坦然道:“我知道,我才要去。哥,你对我们李家更重要,所以应该留下。”

    李建成看着李世民,竟说不出话来。

    一旁的李渊看着兄弟两人,也不由感动。

    李世民对李渊恳求道:“父亲,就答应我吧!”

    李渊看了李世民片刻,然后说:“世民,你到雁门,切不可轻举妄动。可屯兵崞县,派兵侵扰突厥粮道,使突厥不能全力进攻雁门城。”

    李世民点点头:“父亲,孩儿记住了。”

    李渊继续道:“还有,敌军攻你,你不可出击,固守待援。父亲将皇上的诏书抄写分送河南、关中各郡,催促他们派兵勤王。”

    “孩儿遵命。”

    “河东的兵任你挑选,兵要精,将要猛,长孙无忌、侯君集都跟你去。”

    “让独孤本心也跟着我吧。”

    “独孤本心?”

    “毋端儿手下的那个俘虏,独孤安的兄长。”

    李渊点点头:“好,只要你看中的,都带上……”李渊想到什么,又道“我给屈突通写封信,你交给他,你和潼关的军队同行,你听屈突通的指挥,他是大隋最好的将军,明白吗?”

    李世民点点头。

    李渊紧紧抓住李世民的手,千言万语的嘱咐只融为一句话:“世民……千万当心……”

    李世民再次点头。

    5

    十多天过去了,勤王的援兵仍迟迟未到,守城的士兵不是死就是伤,几乎无力坚守,隋炀帝如热锅上的蚂蚁,在行宫里对随行的朝臣们大发雷霆。他指着虞世基、萧瑀、宇文述、封德彝等人训斥道:“半个月过去了,为何救驾的大军还没来?”他一指萧瑀,“你,萧瑀,你是不是想把朕困死在雁门城,朕的江山好归你所有?”

    萧瑀不敢看隋炀帝,埋首道:“臣不敢……”

    隋炀帝愤愤地:“你没有不敢的?你依仗你姐姐是朕的皇后,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朕明告你,突厥破城那天,就是你的死日,你姐姐的死日!”

    萧瑀信誓旦旦地:“臣即使死,也要挡住突厥人进入雁门。”

    隋炀帝冷笑道:“你一个读书人,箭不会射,刀不会拿,凭什么挡住突厥人?凭你的嘴?朕告诉你,在朕的面前你从此闭嘴,不许再说一句话!”

    萧瑀欲言又止。

    隋炀帝又对宇文述说:“宇文述,你那宝贝儿子,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趁此逃之夭夭了?”

    宇文述也是低着头:“宇文化及不敢,他拼了性命也会为陛下尽忠。”

    隋炀帝冷笑道:“尽忠?说的好听!听其言,更要观其行!朕要看他的行动,突厥不撤兵,他的尽忠就是一句胡话!”

    宇文述小心道:“陛下,突厥能不能撤兵,化及他不能左右,要看义成公主能否左右始毕可汗……”

    隋炀帝一挥手:“不要说了!什么左右不了,大难临头都一推了之!朕告诉你,突厥不撤兵,就是宇文化及的责任!就是你宇文述的责任!”

    “是,臣有罪!”

    隋炀帝突然不耐烦地说:“有罪也晚了,还有五天的时间,朕……就不是朕了……”隋炀帝说罢一屁股坐到龙椅上,望着上方。

    众人相互看看,皆沉默不语。宇文述看看隋炀帝,欲言又止。

    退朝后,宇文述单独觐见隋炀帝,他对隋炀帝说:“陛下,适才上朝,有些话臣不便当着众人说。孽子已经回来了,他见到了义成公主……”

    隋炀帝立刻站起来,问:“义成公主怎么说?”

    宇文述道:“公主说她一定尽力,但没把握说服始毕可汗撤兵。”

    隋炀帝生气地:“这不和没说一样吗?”

    宇文述看看隋炀帝,又道:“孽子还说,他见了突利,答应送他们十车金银丝帛。突利说,金银丝帛始毕可汗都不要,皇上必须面向北方,向突厥称臣,始毕可汗才回撤离雁门……”

    隋炀帝愤怒地打断宇文述道:“不行,朕怎可能对突厥称臣呢?朕的龙颜往何处放?朕又如何面对天下,面对众臣?”

    宇文述道:“陛下,昔日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虽然一时丢了面子,但后来得到天下;晋文公也曾经……”

    隋炀帝再次打断他:“朕和他们不同,朕已经得到了天下,朕是泱泱大隋的天子,一旦对突厥称臣,史书上会怎么写?后人会怎么说?会笑话朕的!”

    宇文述又道:“陛下,那都是后话,突利说,始毕可汗对雁门誓在必得,勤王大军迟迟不到,雁门城早晚会陷落突厥之手,雁门一旦陷落,恐怕称臣的条件……突厥人也不会答应了……”

    隋炀帝“哼”了一声,道:“朕不要他们答应,朕宁可战死,也不会对突厥称臣,此事以后不许再提了。”

    宇文述看了看隋炀帝,然后道:“臣遵旨。”

    6

    行宫里终于静了下来,隋炀帝独自一人立在窗下,望着窗外的月亮。

    他长叹一声,道:“朕辉煌一世,难道这一次在……真的要……屈辱地拜倒在突厥人的脚下吗……”

    窗外的月亮静静地看着他。

    “……不,朕的辉煌还没走完,九州四海不能失去朕的威严!”

    窗外的月亮还是静静地看着他。

    隋炀帝又叹了一声:“……还有五天,五天,五次日月轮换,朕就要……上天啊,你难道真的不要朕了吗?”

    行宫里久久的沉默。

    身后有人轻轻地叫了声,“父皇。”

    隋炀帝好象没听见。

    月容公主站在隋炀帝身后,她提高了声音,“父皇。”

    隋炀帝慢慢回过头。

    月容公主看着苍老了许多的隋炀帝,问:“父皇,你还没睡?”

    隋炀帝走过来,道:“朕睡不着。”

    “是因为城外的突厥?”

    隋炀帝拉着月容的手向龙椅走去:“城外那几个突厥,朕不把他放在眼里,朕是……有国事要办。”

    “父皇,你不用瞒我,我都知道了,突厥有三十万骑兵,我们的勤王大军至今还没到。”

    隋炀帝坐到龙椅下的阶梯上,让月容坐到他身旁,说:“他们会到的,朕在雁门,他们都会来的,突厥嚣张不了几天了。”

    “父皇,我还听说,城里的粮食,只够五天了,五天之后,城就守不住了。”

    隋炀帝没说话,抬起手抚摩着月容的头。

    “父皇,是这样吗?”

    隋炀帝久久地看着月容公主。

    “父皇,你说话啊?”

    “月容,父皇不该带你来塞外……”隋炀帝说着,眼里竟含了泪。

    “不,父皇,女儿应该来,无论遇到任何危难,女儿都与父皇在一起,生在一起,死在一起……”

    隋炀帝一把抱住月容公主,泪水潸然而下……

    月容公主偎在隋炀帝的怀里,感到了隋炀帝的在流泪,轻声地问:“父皇,你哭了……”

    隋炀帝无言地点点头。

    月容公主轻轻离开隋炀帝的怀抱,看着隋炀帝的脸,伸出细嫩的手,轻轻为父亲擦去脸上的泪:“父皇,你别难过,女儿能救父皇,能救大隋。”

    隋炀帝强笑道:“月容,朕的好女儿,别安慰朕了,朕有那么多猛将精兵都做不到,你个女孩子,怎么可能……”

    “父皇,我真的能做到,我去找突利……”

    隋炀帝一怔,问:“你找突利做什么?”

    “我嫁给他,做突利的王妃,我可以让他们撤军。”

    隋炀帝看着月容,正想说什么,萧瑀急急走入。

    萧瑀兴奋道:“陛下,勤王的大军到了。”

    隋炀帝猛地站起,“在哪儿?”

    “已到崞县。”

    “有多少人?”

    “八万。是潼关、河东的军队。”

    “其他的勤王大军呢?”

    “还没有消息!”

    隋炀帝来回走了两步,不快地对萧瑀:“萧瑀,你不说假朕的诏书发往洛阳和山东了吗?他们的军队,为何还不来?”

    “也许正在路上。”

    “朕不要听也许,朕要知道的他们何时能来!”

    萧瑀思索着,“路途遥远,这么短的时间,征调数十万军队,大概五天以后吧。”

    隋炀帝愤愤道:“五天?五天朕与雁门就都不存在了!”

    “陛下,还不至于如此悲观,毕竟潼关、河东的八万援军已经到了。”

    “八万兵马……哼!八万兵马如何击溃三十万突厥铁骑……潼关与河东的兵马为何不倾巢而出?”

    萧瑀摇摇头,“不清楚。”

    “领兵的是何人?”

    “潼关是屈突通大将军,河东的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

    听到李世民,一旁的月容公主欲言又止。

    隋炀帝生气地道:“李渊为何不来?他竟然派一个黄毛小儿糊弄朕!朕回到东都,决不会放过李渊!”

    7

    潼关与河东的八万援军暂时驻扎在崞县城外,整个军营里弥漫着大战前的紧张和悲壮。所有的领兵将军都聚集在帅帐中,长孙无忌也在,大家表情严肃,等待着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下达作战命令。屈突通四十余岁,表情十分冷峻,他扫视了一眼在场的将军们,目光落在长孙无忌脸上,问:“李世民为何没来?”

    长孙无忌道:“李将军昨晚出去了,他说今天一定回来。”

    屈突通轻轻一笑,道:“你们河东的人,真会做样子!”

    长孙无忌有些不快,“屈突大将军的话,末将不明白。”

    屈突通冷笑一声,“这有什么不明白的?派一个黄毛小儿,带着五千军队,连作战议事都不来参加,不是做样子,是什么?”

    长孙无忌本欲发火,最终又忍住,说:“屈突大将军,我们虽然只来了五千人马,李公子说过,我们将以一当十,以十当百。”

    屈突通冷笑一声,道:“那好,战场上我到要看看你们河东军队,如何以十当百!”屈突通说罢回过身,不再看长孙无忌,对看看众人郑重地说:“雁门的军情,大家已经知道了,雁门城内有十五万将士与百姓,粮食只够四天了。我们勤王大军只到了八万人,八万对三十万,而且是突厥铁骑,别说你们,就是我屈突通,也不敢奢谈获胜,敌我军力悬殊实在太大了……但是,如果等待各地的勤王军队到达雁门,再解救雁门之围,雁门早被突厥的铁蹄踏碎了!”

    众人都默默地看着屈突通。

    屈突通看了看众人,又道:“因此,本将军决定,明日清晨发兵,在雁门城外,用我们八万将士的血肉之躯,为皇上杀开一条血路,保护圣驾脱离险境……明白了吗?”

    没有人立刻回答。

    屈突通阴沉着脸问:“怎么,你们也是来做样子的吗?”

    一个将军上前道:“大将军,流血拼命,末将绝不吝惜,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末将随时愿为大隋战死沙场……可我们只有八万人,如何才能杀开一条血路,保护圣驾脱离险境,末将不明白。”

    另一将军接道:“大将军,要战胜三十万凶悍的突厥铁骑,别说八万,就是十八万,也很难取胜。”

    “不是很难,是根本不可能。大将军,我们即使全部战死沙场,也救不出皇上,怎么办?”另一将军直率地说。

    屈突通阴沉着脸反问道:“你说这么办?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大隋皇上成为突厥的俘虏?!那将是大隋将军的耻辱,齐天大辱!”

    众人不语。

    屈突通扫了一眼所有的将军,道:“怎么不说话啊?”

    众人不知道怎么说,只是默默地看着屈突通。

    屈突通看看众人,口气缓和下来,道:“我知道,明天的战斗将九死一生,很有可能,我们大家真的无一人生还,却仍不能解救雁门之困……但是,弟兄们,若是等待勤王的兵马到齐,更不能解救雁门,殊死一拼,或许还有希望。刚才陈将军说的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隋需要我们流血拼命,我们绝不应该有半点含糊,须臾苟活……现在明白了吗?”

    众人悲壮地回答:“明白了。”

    “好吧,准备去吧。”

    众人转身欲走,李世民风尘仆仆走入,兴奋地对屈突通说:“大将军,我有退敌良策!”

    众人都站住了,看着李世民。

    屈突通疑惑地问李世民:“你……你能有什么退敌良策?”

    李世民走到军图前,指着军图说:“大将军,这一带地形我都去看了,可派数万人布置疑兵,广置旗帜鼓角,绵延数十里不断,夜晚则用钲鼓相应和,突厥人定会认为我们的军队有数十万之多,并且,每天还要增加旗帜鼓角,让突厥人感到,勤王的军队源源不断!突厥人敢于围困皇上,是认为仓促之间,勤王的军队不会及时到达,如此以来,突厥人必退。”

    屈突通不太相信这话是从李世民口里说出,他看着李世民,片刻后道:“始毕可汗用兵多年,只是疑兵,他不会轻易撤军的。”

    李世民胸有成竹地:“大将军,这点我已经想到了。大将军可带潼关的七万五千兵马布置疑兵,我带河东的五千军队”他指着军图,“从这里突然出现在突厥背后,迅雷不及掩耳,消灭他一支军队,造成包围全歼突厥三十万铁骑的态势,始毕可汗,他还敢不撤兵吗?”

    一个将军情不自禁地说:“好计!好计啊!”

    众人也纷纷点头称赞。

    姓陈的将军对屈突通说:“大将军,现在我们明白了!请用李世民,不,李将军之计。”

    屈突通没有回答,只是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李世民。

    又一将军激动地对屈突通说:“大将军,李将军之计乃上上策,不用李将军之计难以救皇上,难以救大隋!”

    “恳请大将军,屏弃前嫌,不拘一格,请用李将军之策!”另一将军请求道。

    “大将军,八万军队,皇上的性命,就在大将军一念之间,求你了,大将军!”

    姓陈的将军说罢跪在地上。

    众将军皆跪在地上求道:“大将军,求你了。”

    屈突通长出一口气,对众将军道:“起来,兄弟们……”他说着把将军们一一扶起,“我屈突通绝非嫉贤妒能,我是高兴,为大隋高兴,为皇上高兴……”屈突通说着泪水流下,激动的说,“是上天给了我们一个李世民……李将军,屈突通有礼了……”

    屈突通说着欲向李世民拱手施礼。

    李世民连忙阻止道:“大将军,使不得,使不得……”

    屈突通认真地说:“李将军,屈突通拜的不是一个黄毛小儿,是大隋的救星,李将军,请受屈突通一拜。”说罢,屈突通认真的向李世民拱手施礼。

    李世民不知所措地看着屈突通。

    屈突通礼毕,对李世民说:“李将军,屈突通有个请求。”

    “大将军尽管吩咐。”

    屈突通道:“绕道敌后,我再给你两万五千兵马,全是精兵。”

    “两万五太多了,疑兵要布置的象,就必须多用兵马。”

    屈突通想了想,“那你需要多少?”

    “再有五千足矣,我可以兵分两路,一路从背后袭击突厥军队;一路向北,越过边境向突厥牙帐挺进。”

    屈突通犹豫道:“一共一万人马,还要兵分两路……”

    “突厥出动三十万铁骑,乃倾全国兵马,境内空虚,用五千军队进入突厥,如入无人之境;另五千人也多用旗帜,虚张声势,造成围困始毕可汗,令其不能回国援救的态势,始毕可汗将不得不撤兵。”

    屈突通点点头,说:“好,就依你。李将军,我还有一个要求。”

    “请大将军吩咐。”

    “请你坐镇帅帐,代本将军指挥八万军队。”

    李世民连忙摆手:“不行,不行,那不行!我纸上谈兵还行,真让我指挥,我初出茅庐,难以胜任。”

    屈突通诚恳道:“昔日周瑜指挥赤壁大战,也不过二十几岁,后生可畏,你能行。”

    “我真的不行,周瑜身经百战,我是第一次,大将军就别勉为其难了。”

    屈突通坚持道:“你行,你有如此奇谋,已胜本将军一筹,军情瞬息万变,我八万将士,需要一个智谋超群的人统领全军。”

    姓陈的将军在一旁劝道:“李将军,你就答应了吧,为了大隋,也为了我们。”

    其他将军随和道:“李将军,你就答应了吧。”

    李世民还是犹豫,“我……”

    屈突通看看李世民,然后说:“李将军,你父亲李渊大人有亲笔信在此,信上要你听从本将军的指挥。父命不可违,你必须答应。”

    李世民只好说:“那好吧,我听你的……不过,我毕竟第一次坐镇指挥如此规模的战斗,只做大将军的助手,可以吗?”

    屈突通想了想,点了点头,“我答应你。”

    10

    东方渐渐发白了,晨光映亮了雁门城头,疲惫的大隋士兵们立在城跺后,警惕地望着城外。城外的突厥士兵开始集结队伍,准备攻城的器械,血腥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隋炀帝坐在雁门行宫的龙椅上,望着天花板喃喃道:“……又是一天……朕的日子又少了一天……”

    萧瑀急急走入,对正在愣神的隋炀帝禀报道:“陛下,各地勤王的大军都到了。”

    隋炀帝回过神,欣喜地问萧瑀:“有多少兵马?”

    “数十万之众,旌旗绵延不断,鼓角此起彼伏。”

    隋炀帝高兴地说:“好啊,朕就知道他们会来……来的都是何地兵马,朕一定奖赏他们。”

    “最前面是河东,然后是潼关,再往后,报信的人说看不清楚了……陛下,不管是何地的兵马,都是陛下的军队。”

    “对,你说的很对,不管是何地的兵马,都是朕的军队,大隋的将士……不过河东、潼关的兵马最先到达,又冲在最前面,朕一定重重奖赏他们……走,萧爱卿,咱们一起到城头看看他们。”

    隋炀帝说着兴冲冲地和萧瑀向行宫外走去,虞世基、宇文述、封德彝等大臣匆忙走了进来。

    虞世基兴奋地对隋炀帝说:“陛下,知道了吗,勤王的大军到了!”

    一旁宇文述也很兴奋地:“有数十万人之众,鼓角声臣都听到了!”

    封德彝接着道:“后续援军仍源源不断,向雁门而来!”

    隋炀帝高兴地不住点头,说:“知道了,朕已经知道了……朕这就到雁门城头,亲眼看着朕的勤王大军,击溃突厥铁骑!”

    在突厥的大帐内,始毕可汗也得到了隋朝的援兵逼近雁门的消息。他站在军图前,一脸疑惑地问突利:“这么多的援军,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雁门附近?你说会不会是敌人疑兵呢?”

    突利说:“我看不象是疑兵,兵行路上烟尘滚滚,鼓角争鸣,大隋的兵马越来越多。而且,有一支军队正向我们的侧后方悄悄行进。”

    突利说着指了指军图一处。

    始毕看着军图问:“这支军队人多吗?”

    “好象不多,有一万人。”

    始毕冷冷一笑,说:“想吓唬本可汗……突利,立刻攻城,从四个方向同时攻城,两天之内,本可汗的铁骑要踏上雁门城头。”

    突利担心地问:“那……大隋的援军呢?”

    始毕信心满怀地说:“大隋各路人马刚刚到齐,群龙无首,他们一时还不敢与本可汗交锋……”说罢他眼露杀气,“哼”了一声道,“等本可汗攻陷雁门城,再拿他们试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