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之国
字体: 16 + -

第24章 第一站下田

    刚离开上海没多久,调头还来得及,凯瑟琳号很快就转头北上。不过船上的其他人根本就没什么感觉。突然感觉无事可做,空虚无聊,水手有自己的事情做,华人事物也逐渐步入正轨。石头整天不是拿着巴迪的枪到处乱放,就是窝在甲板上背风的地方晒太阳,睡懒觉,等到饭点就死皮赖脸跑到拜尔德房间蹭吃蹭喝,几天下来,胖了一圈。

    这天上午,正在拜尔德房间蹭早餐,有水手进来报告说马上就要到下田港了,请船长下命令。石头一听,也想下去转转,拜尔德没理石头,对水手说:“停靠码头,加水加煤,补充物资。”“另外,四百张毯子,由拜尔德先生先行垫付。”石头对水手说。水手看着拜尔德,征求意见。拜尔德心里很恼怒,“一分钱没见着,就先花出去这么多,该死的中国人,该死的吸血鬼。”但表面还是风平浪静,对水手说:“就这样办。”“如果人手不够的话,就从我们华人里征集。”石头又多加了一句。毕竟,大海上航行能有个上岸的机会可不容易。

    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佩里带着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的国书向江户幕府致意,最后双方于签定《日美和亲条约》,又称《神奈川条约》,日本被迫同意开放下田、箱馆(今函馆)两港口,美国船可以在这两个港口加煤上水,并得到粮食等物品的供应。下田属于静冈县,作为开放港口,码头附近很热闹。日本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建筑风格在石头看来很亲切,中文字幡也很熟悉,就是建筑物普遍低矮,大多数人也是面黄肌瘦,破衫褴褛。

    石头跟着拜尔德下了船,在码头上看了一会儿热闹,也就没了兴致,想到这个国家在被迫打开国门后,民族危机日益加重,改革派和幕府之间的斗争日益加剧,也就是明年吧,尊王攘夷运动就会发展成武装倒幕,这个国家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了。想想一衣带水的中国,统治者假装睡着了,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老百姓迷茫不知所措,逆来顺受,苦苦期盼统治者的解救,这必定是镜花水月。二者的遭遇如此相像,但采取的对策却截然相反。从整体宏观角度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一点两千年前亚圣孟子就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但对于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来说,妨碍自己统治的就只有内部矛盾,从本质上说这是没错的,在外部矛盾不具备改变整个局势的时候,统治者就会加紧对内防范,而最好的办法则是缓解内部矛盾,可惜,天王老子我最大的思想使得统治者只会一味地压制矛盾的爆发,太平天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者,国必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