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辅公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圣问

    白马踏在山谷之中,一身纤毛如玉,不管它往何处而去,周围的马匹皆是低垂着马头,似乎在显示臣服之意。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白马脚下,看似踏在地上,实则是有一寸悬浮的距离,血红色的马蹄根本不染尘埃!

    哪怕它只是缓缓的前行,都自然带起了一丝丝轻风,显得异常的轻盈,仿佛随时都有可能飞起来一般。

    白龙血驹!

    “昂!”

    白马一声嘶鸣,却宛如蛟龙长鸣。这就仿佛是一个信号一般,顿时山谷之中,百马附和,白马在群马之中,更显神俊!

    “这不是九公的白龙血驹吗?他打算用这匹马去比?”

    “还比个屁,谁的马敢上场?白龙血驹就是马中之王,谁敢跑到它的前面?”

    “这杨庭辉太无耻了吧!用这马还算是比骑术吗?”

    “你这话也不对,本来选择马匹就是骑术之一,武秋猎会并没有规定不能用名马!”

    全场轰动,这白龙血驹可是伴随了九公大半生,一身征战无数,早就养出了一身王者之气,光是威势就足以让普通的马胆寒,更别提上场比试,哪怕白龙血驹漫步前行,也没有那匹马敢跑到它的前面。

    “不对,那不是九公的白龙血驹,应该是它的子嗣,不然不可能如此年壮!这匹马的最多也就一岁半左右,只是这体格有些太健壮了。”

    有些识马之人,还是认了出来,那白马的嘶鸣声中,还藏着一丝稚嫩,若真是和九公征战了大半辈子的白龙血驹,这些马匹恐怕根本不敢靠近。

    “白龙血驹幼崽?”

    “这便是底蕴啊!白龙血驹啊!我若是能得到一匹,此生无憾啊!”

    “别做青天白日梦了,为了保证战马的精壮,越是优良的马匹,就越会控制它的生育。像白龙血驹这等名马,最多也就繁育两次而已,”

    “不过若仅仅只是幼崽,其余人也并非没有机会。”

    众人议论之际,内务府却并没有停止步伐,将箭羽处理完毕之后,很快就在山谷之中,设立了一处跑马场。

    各种障碍物也安排在了通道之上。于箭羽相比,这骑术大比的人数反而会更多一些,所以,场地拉得也更加宽阔。

    随着内务府一声令下,百马其发,如同滚滚铁山排排推进。

    唯独一匹白马,如同一阵秋风一般,化作了一道流光冲出了平等线,血红色的四蹄格外的显现,仿佛在空中奔跑一般,将其余马匹拉开了一大截。

    看似高高的障碍,白马仅仅需要轻轻一跃,便可轻松渡过,那重重障碍完全无法阻拦它的脚步。

    遇水踏水,遇山跃山!

    所有的阻拦都失去了作用,对它完全如同虚设。

    众人还是小看了这白龙血驹,哪怕它还算年幼,但是健壮的身体完全不是普通马匹能够相比的。更何况骨子里流淌着的血脉,也不会容许它落于马后!

    等夜青下马之时,大多数人才过路程的一半,这等差距,让再场之人都是连连摆头。

    “这就是背景的碾压啊!白龙血驹果然强大!”

    “杨少的骑术也不错,而且想要得到白龙血驹的认可,诸位以为是一件易事吗?”

    白龙血驹自然是谁都想要,但却不是谁都能降伏的,此马一生只认一人,并且只会认可第一个降伏它的人!可想要降伏这等烈马,又是何其的艰难?

    夜青回想着降伏这白龙血驹的过程,现在都还有一些后怕。不仅仅是速度奇快,同时更是力大无穷。若不是以夜青6点的力量,又有强大的战斗走位作为支撑,想要降伏它真是痴心妄想。

    而随着夜青将白龙血驹牵回,脑海中,又有五个天赋点,顺利入账!

    “接下来,便是第三轮了。”

    夜青目光向着白家的方向看去,正好看到白琪彤的凝视他的双眸。第三轮最大的对手,或许就是这个看似平和而高傲的女子,连续六年获得武秋猎会文笔第一名,这等天资着实可怕。

    不过相比于前两轮,这第三轮就要简单多了。

    风大人捧着一个玉盘,将上面考题第一次呈现到了九五至尊面前。

    “请陛下挑选考题!”

    圣皇也在假寐中睁开了双眼,一双龙眼仿佛散发着万丈光芒,让高台之下,一个个文臣墨士不由自主的挺直了脊梁。

    相比于前两轮的混杂,这第三轮可就要简洁的多了,一个个公子哥也是谦逊有礼,书生气浓郁,让夜青都在不知不觉被影响,显得异常的安静!

    不过哪怕前两轮他的表现都不错,甚至可以说是碾压青年一代,但这一轮却几乎无人支持他!

    第一轮可以依靠武器!第二轮可以依靠战马!但这第三轮,可就只能依靠腹中笔墨了。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仅仅是气质上,夜青就全无书生气,杨家世代武将之家,又哪里有什么书香苑庄?

    而且夜青毕竟还有着一个名头,这哪里又会是一个才子该有的名号?

    “放下去,今日这考题就由朕亲出!”

    圣皇并没有从玉盒中挑选,眼中目光始终平静的俯视着山谷,让人生不出反抗之心。

    “一问,何为治国之法?”

    磅礴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却让所有文人目光一闪,脸色变得极为的凝重。望着那个永远无人看透的身影,唯有满心的敬畏!

    “回陛下,我以为治国之本实乃权利划分,想要治理好国家,唯有划清界限,巩固贵族利益,百姓追随,方能万世鼎盛!”

    “回陛下,我以为皇权神授,只要巩固皇权,天下必然大同!”

    …

    一个个才子开始逐一上前回禀答,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无非是对皇权的尊敬,对百姓的压制,让百姓不反抗,维护统治。

    “琪彤,你觉得呢?”

    圣皇突然开口,准备上前的其余公子,连忙止住了脚步。

    “禀告圣皇。”

    “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天下也是大唐的天下。我认为治国之法,一是柔,只有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大内才能安宁。二是强,强权及真理,唯有手中有足够的兵权,天下方才归顺,番国方才臣服!”

    白琪彤深吸一口气,迈出一步,跪拜于地,不敢有任何的隐瞒。

    “强权及真理!”

    圣皇似乎陷入了深思,朦胧的面容让人完全无法猜测他的思绪,良久,方才传来一声。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