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英才
字体: 16 + -

第27章 一个人才

    今天两更,补偿下。昨天没有更新,有点忙,多谢各位支持捧场。求推荐票票啊!

    高玉虎越发觉得老天不公,想当初自己被恩师收留,苦练武艺,寒暑冬夏,从未断绝,才有如今威名,士绅富户听到飞天大盗之名莫不心悸胆寒,可眼前这小子随随便便一拳挥出就有这般力道,还是一个从未抻筋练骨的农家子而已,那自己十年苦练不是笑话吗。

    失望,深深地失望。

    李非见他情绪低落,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拍拍他肩膀道“高兄不必气馁,小弟也不过是天赋异禀,还是近期才有的这般力气,高兄可知几月前这附近有大虫出没之事?”

    高玉虎点点头说道“这个某家倒是知晓,听闻这山中最近有大虫咆哮山林,附近猎户皆不敢入山打猎,某家还想着铲除此恶,不料还未出发便听到大虫毙命的消息。”高玉虎说到这惊讶的望着李非,“该不会是被你打死的吧?”

    李非点点头,算是承认。

    “怪不得,呵呵,某家就说是哪家豪杰出的手,定要于此同道中人结识一番,没想到此人就在眼前,高某眼拙,眼拙啊,哈哈”

    高玉虎兴奋地认真打量李非,仿佛发现了一座宝藏,捏捏胳膊敲敲腿,还饶有兴致地按一下结实的胸膛,趁李非纳闷之际,忽然右拳合拢,极速击出。李非猝不及防下匆忙挥拳对上,只见一个人影呼得飞出老远,扎进堆好的茅草里,溅起大团茅草浪花。

    李非顾不上惊愕,赶紧上前查看,高玉虎龇牙咧嘴地躺在草洞里,蔫坏得笑道“信了,信了,果然就是你,轻点儿,胳膊断了。”

    “小弟为何要欺瞒高兄,很有趣么?”李非哭笑不得,眼前一切发生的实在突然,他的身体只是本能地进行防卫而已。

    好不容易把高玉虎拉起来,他的右臂直晃荡,估计已经骨折,左手却紧紧抓着李非衣领,惊奇道“怎么会这样,你的力道居然比我练了十年的拳法还强,怎么做到的?快些告诉我!”

    高玉虎终于清醒了过来,练武之人十年磨一日的执着精神爆发了,全然不顾随着身体摇晃甩来甩去的右臂。

    “高兄,你右臂有伤,不如先随小弟回家请医者医治一番,你我再探讨武学如何?”

    扶着装作若无其事状的高玉虎一路走回了家,立刻嘱咐老爹去请邻村的牛神医,把高玉虎放到床榻上做好,李非又去拣了两个小臂长短的木棍,拿了一捆麻布,固定住他的手臂,绑好,好了,万事已备,就等神医了。

    牛神医未至,倒是来了两个道士,老娘一开门就摆了个起手势,口称无量寿佛。弄清是来找自家二娃的,老娘狐疑地跟李非说完,李非一脸抽搐,不用问,定是那十万个为什么的中年道士。

    昨日刚刚离开,这么快就回来了?不会是半路折返的吧,又要问什么东西?自己可不是专业对口的学生叫兽,就自己肚子里那点货儿还教人家呢,别一翻脸来个太极拳什么的。

    咦,不对,他懂医术?正好高玉虎这个样子,看看也好。

    想到这里,拿起手巾递给高玉虎让他擦擦汗,疼得满头大汗也不吭气,傻子一个。不吭气就不疼了吗?

    走出房门,就见两个道士站在院里,左边那个中年道士正是昨天学唐僧的那位,右边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道,两人穿着蓝色道袍,没有半点修饰,一看就是极普通的道门中人。

    李非朝二人拱手作揖,对中年道士说道“道长,昨日匆匆一别,还未请教道长名讳,真是无礼之极,未曾想今日又与道长相见,着实令小子”

    “小哥儿不必客气,呵呵”李非话还未说完,那中年道士连连摆手,“昨日听小哥儿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昨日走的匆忙,还未深入探讨医道,今日,哦,在下孙德池,这是家叔,也是出家之人。”

    老道呵呵笑道,摆了个手势,说道“贫道孙思邈,今日特来与李哥儿探讨医术。”

    什么?

    孙思邈?要跟我探讨医术?!

    李非愣在当场,久久无语。孙思邈啊,后世鼎鼎大名的药王,不仅知道我,还要跟我探讨医术?我的天?

    一旁的老娘听到孙思邈三个字,眼睛瞪的溜圆,也呆在了那里。要知道,孙思邈在隋朝时就极为出名,是当时举国公认的神医,与他相比,邻村的牛神医就像太阳与电灯一样黯然失色。

    不仅在民间,在宫廷中都是名声响亮,如果不是他老人家淡泊名利,太医署的太医令那是跑不了的。老娘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反应过来后,赶忙唤醒呆愣的李非,把孙思邈二人请到了屋里。高玉虎也听到了外面的声音,也跑了出来。孙思邈一见到他,就被他手上绑着的木条吸引了。

    抬手指着高玉虎手臂上的木条问李非“李哥儿,这位小兄弟莫不是手臂骨折么,为何用木条捆住,有何妙用?”

    李非心中暗暗佩服,不愧是神医啊,一眼就看出老高胳膊断了,当下也不隐瞒,说了固定木条的用处,孙思邈叔侄听的眼前一亮,连连点头,“不错,不错!”一旁的孙德池也点头不止,这么浅显的道理,自己怎么没想过。

    昨日他与李非交谈一番,收获良多,疑问也不少,原以为家叔能为自己解疑答惑,不想家叔听闻此事也是一知半解,感觉说的有理,可又想不通其中的道理,要知道学医之人皆知饮用污水会生病,拉肚子,严重的还会得痢疾,蚊虫叮咬也会头昏发热,这些都是病症,具体原因谁也不知,没想到李非的一番言论解了他心中不少疑惑,因此家叔提出要去双水村找李非请教,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才有了今日的对话。看来这年轻少年应该是有真才实学。

    想到这里,孙德池笑容更盛,请端来热水的老娘采几株草药,都很常见,又从背上小包里取出几个丹丸,嘱咐她化开后与草药捣成浆糊。李非知道这是治疗骨折的药物,给高玉虎外敷用的。

    老娘走后,孙思邈招呼高玉虎坐下,看了看他手臂的伤势,断定只是骨折,未伤筋脉,又仔细打量了下固定的木条,这才回头问道“李哥儿,此法是你想到的?”

    饶是李非脸皮厚,也有些不好意思。

    “孙神医,小子哪有那个本事,是那些灾民告诉小子的,小子也是顺手而为而已,呵呵”笑话,我哪有那个本事,虽是简单至极的办法,可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天才不是。

    “此法贫道记下了,多谢小友。贫道今日前来,是想请教有关那个什么细菌的事?”

    “啊?细菌?”李非昨日只是顺嘴一说,没想到这小孙道长倒是好记性,李非苦笑不已。既然孙思邈提起这些,他也不会隐瞒什么,当下把知道的所有关于后世医学的事说了一遍。

    “细菌此物,存在甚广,空气,水,甚至我们体内,都有细菌存在,事物有大有小,这细菌就是十分微小的物体,假如我们有显微镜的话,就能看到在一滴水中,存在着数不清的渺小生物,人有好坏,细菌也是如此,有些对人体有益,有些则对人体有害。。。”

    “等等!这显微镜是何物,为何能看清这渺小的物体,而人眼不能?”

    “啊,这显微镜啊,是通过一些手法制作出的特殊器具,需要把玻璃打磨成特殊的形状,折射光线就可以办到。”

    “这个有害的细菌啊,它可以。。。”

    “等等!这玻璃又是何物,它为何能折射光线,光线也可以折射的吗?”

    哎呦我天,李非这才反应过来,跟古人交谈实在是个费劲的事,拍着额头,不该说什么好,生怕一个不小心又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

    “咳咳,这个玻璃嘛,就是就是”

    一旁的高玉虎似有所悟,掏出一物,淡绿色的一大块,“李兄弟所说莫非是琉璃?”

    李非看到这东西,随手拿过,抬手打量了片刻,点头说道“是玻璃,不过不太纯净,铁离子太多,起不到反射的效果,至少要透明平整的才行,这块儿,废品一个。”说罢随手就丢了出去,高玉虎惊叫出声,已经晚了,琉璃块呈一道抛物线被甩了出去,幸好小院是黄土地,如果是水泥地面,早就四分五裂了。

    高玉虎用不了右手,伸出左手轻轻地把绿色琉璃块拿起来,看到没有损坏后,这才松了口气。看得李非疑惑不已。

    “不就是块琉璃么,至不至于?改天给你再弄一块不就得了!”

    高玉虎直翻白眼,“你知道个屁,弄一块?你有五十贯吗?”

    噗!正在喝水的李非一口水喷了出来,还好老孙闪的及时,这才没被喷上。

    咳嗽了几声,李非惊讶地问道“你说什么,五十贯,一块这东西?”

    孙思邈看他确实不知道这东西的价钱,不禁莞尔,“这位小兄弟说的没错,一件琉璃之物竟能卖到五十贯,甚至上百贯,若换成药材,不知道能有多少,唉,可惜了。”老孙一脸惆怅,在他的眼中悬壶济世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这等观赏之物,百贯千贯之财,拿来也无甚作用,着实可惜。一旁的小孙也是摇头不止。

    高玉虎恨恨地瞪了李非一眼,坐了下来,把捡回的琉璃重新塞好,发誓这辈子都不让李非再碰一下。

    这琉璃不就是石英石和石灰粉吗,只要有足够的温度,想做出来并不难,一块儿就卖到五十贯甚至上百上千,居然还有人去买?

    天啊,我不是在做梦吧,发财竟然如此轻松,我还做那破桌椅干啥。

    孙思邈似乎并不在意李非的白痴阅历,对于他来说,治病救人才是最重要的。又询问了一通细菌的事情,李非这次学乖了,古人听不懂的他尽量不说,要说也是含含糊糊一带而过。对于孙思邈的事迹,后世他陪奶奶看老中医时聊过不少这老道的事情,因此着重讲了一些后世关于妇科,儿科等医学分科的事情,还有甲状腺肿,也就是常说的大脖子病,果然,说起老孙擅长的领域,这位医圣听的津津有味,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

    老爹终于回来了,带着刚睡醒的牛神医,这位号称神医的乡野村医一见孙思邈当面,激动得膝盖一软差点跪下,平时能言善辩的牛医生此时却吭哧吭哧地变成了口吃。老孙肯定了他治病救人的态度,又指点了他一番自己平日问诊的心得,把牛医生感动地热泪盈眶。

    老孙眼见今日的医学讨论会是继续不下去了,当下带着小孙道长两人告辞离去,临走还不忘那显微镜的事,告诉李非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找他,至于透明琉璃他会四处寻访,一定给李非带回来云云。

    众人恭敬地送走了两人,牛神医也告辞离去,走时直说今日来着了。

    孙思邈与孙德池并肩而行,步伐稳健,行走如飞,小孙道长问道“叔父,你观此子如何?”

    孙思邈呵呵一笑,说道“此子嘛,是个人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