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英才
字体: 16 + -

第7章 李白的烦恼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太宗李世民身边第一人,贞观后期李世民制功臣画像于凌烟阁,长孙无忌排名第一,同时也是皇后长孙氏的亲大哥,自然就是李世民的大舅子。贞观年间算得上文臣之首,连房玄龄杜如晦也难以望其项背。而且此人也算是文武双全,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灭薛举,破刘武周,败窦建德王世充,贞观元年又征讨幽州罗艺,可谓威名赫赫,可惜这么一个牛逼闪闪带火花的人物因反对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死在了许敬宗这小人的手里,究其原因,为人狂傲,不知收敛,着实可惜呀。

    李非陷入了后世对长孙无忌的评价中,连连摇头,看得李白大惑不解,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小屁孩,哪儿来的深沉。一脚踹过去,“你小子,想个啥,弄的伤春悲秋的,快烧火做饭去”

    李非被老哥一踹顿时清醒了,看着老哥无奈的英俊脸庞,心下又是一阵黯然,论相貌,自己也算是村中少有的英俊少年,至少比二栓他们强上太多,可老哥竟长得比他还要俊美几分,黑是黑了些,好在棱角够分明,鼻子够挺,眉毛也浓厚,算是一代美男,看来双水村第一帅哥的名头是落不到自己头上了,还是烧火做饭吧。

    “老哥,长孙大人也算是当朝大员了,你好歹也算半只脚踏进朝廷大门了,还有啥愁眉苦脸的?”

    李白一扬眉,“你咋知道的?”

    李非嘿嘿奸笑两声,心道你以为你老弟我的双眼是干嘛使的,自打与猛虎博弈之后,耳聪目明比寻常人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不然你以为我扎鱼满框满篓的是因为运气好吗?

    李非早在第一眼望见李白的时候就把李白看了个仔仔细细,他现今的身体与以往是不可同日而语,虽是随意一瞥,却是把李白的穿着相貌,表情神态瞧了个清清楚楚,即使他帮不上忙,能排解排解老哥心中的苦闷也是好的。

    李非没有回答李白的问题,只是埋头烧着火。过了良久,李白幽幽地叹口气,自言自语道“境随心静,心静则人静。我心不静,如何能展得愁容。”

    李非终于回头,静静地看着愁容满面的李白,等着他的下文。

    “正月幽州李艺(罗艺投降李渊,赐姓李)谋反,长孙大人与尉迟大人一同率军征讨,在半路时李艺就被部下押往大营”

    “这不是好消息么,免动刀兵就平息叛乱,大哥应高兴才是。”

    李白点点头,说道“不错,沿途军士得知叛乱已平自是欢欣鼓舞,两位大人听闻此事,也感同身受,欢欣鼓舞,不战而得平乱,国威所至也!”

    说道这里,李白的神情高昂,颇感自豪,自李唐立国,几经征讨,兵锋所指,所向披靡,李非能感觉到自己老哥发自内心的骄傲,自己也不禁有些热血沸腾。

    可说道自己的遭遇,李白又一阵叹息。

    李白虽有才干,为人又谦虚谨慎,但出身低微,又无人照拂,长孙府中一干人等自然产生嫉妒之心。府中管事赵奉明侄子也在长孙府中任幕僚从事,眼巴巴地等着举荐,赵奉明作为管事,怎可能看着李白抢了这举荐之位,平常阴阳怪气,鸡蛋里挑骨头自然少不了,偏偏李白是个执拗的性子,不肯向他低头,赵奉明便借大军东征李艺给他下了绊子,长孙无忌下令军中文吏三日之内整理完毕粮草辎重数额,三日后大军修整完毕就要向陛下奏报,赵奉明以李白勤勉可嘉为由,把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使丢到了他身上。

    五个人,负责五万大军粮草辎重的整理文书,限期三日完结,其余四人怨声载道,可也没有办法,赵奉明是长孙家的心腹家奴,他们几个寒门出身又无背景,叫出大天来又有什么用。明日后勤辎重一到,他们就要挑灯夜战了,希望三天内可以整理完毕,要不然扫地出府都是轻的。

    听完李白的诉苦,李非也感同身受。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门阀世族威望达到巅峰,王与马共天下,虽然自隋朝便开始削弱世族大家,可这毕竟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李渊太原起兵,夺得天下,也是依靠关中门阀势力才得以成功,据李非所知,大规模的削弱门阀还是武则天时候的事,现在就不用妄想了。想到这里,他不禁为老哥感到悲哀,一个寒门子弟一心求功名,也确实难为他了,机缘是一方面,比如马周,这样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还是需要依附高门大户才能办到。

    不过算数记账,李非还是能帮些忙的,询问了李白一番,李非才知道这年代记账统计的方法还是非常落后的,盈亏收支统统一杆子记录计算,账目混乱不说,日后统计起来也是个麻烦事,怪不得李白几人三天都弄不完,就是给三十天都不一定能出结果,李非正在思索时,老爹老娘回到了家中,二栓却并未跟来。

    原来二栓去田里通知二老李白回来的消息,被自家老子抓了个正着,一脸苦逼的也下地干活去了。

    老爹老娘对李白这个儿子很疼爱,也很自豪,土里刨食的人家出了个读书人,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在村里都能挺直了腰杆的,从老村正对李家的态度就可以明白。老娘满脸笑容地拍拍李白的尘土,又整整他的衣衫,嘴里直嘟囔着瘦了瘦了,老爹则笑意盈盈地背着手看着,一言不发。一家人的欢愉自不必说,吃罢了饭,二老稍歇了一下就又匆匆忙忙下田耕种去了,春播可是个重要的事情,哪怕儿子回来也是耽误不得。

    家中又剩下了兄弟二人,李非详细地把分类记账法告诉了李白,二人针对营中复杂的账目也进行了一一梳理,以十天为一轮,每人负责一轮,剩下的两人则分别负责统计收入与支出,最后汇总,用不着都围在一堆账目前。李白对这分类记账法称赞不已,李非也很满意,一回来就一脸苦逼相,幸亏没在爹娘面前摆弄,要不然今天可就热闹了。不用先进的复式记账法,哥就给你搞定了,要是把复式的拿出来你还不乐坏了。

    明天一早,李白就要回转长安,这也就是长安附近,稍远些的只能在军营中了,今日后勤大军一至,粮草账目就需要他统计完成上报朝廷,军国大事可不敢马虎。在李非遇到李白的那个土丘前,李白与家人依依惜别,二老也是依依不舍,随同的还有二栓老村正等人,搞得跟个欢送会似的。在李白一身轻呵下,一骑绝尘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