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英才
字体: 16 + -

第3章 上山打老虎

    李非还是第一次听说百骑司这个名字,无论是后世还是现在。当二栓告诉他这是陛下直属铁卫的时候,李非才弄明白,原来这百骑司就是后来的锦衣卫啊,只听皇帝命令行事,监察天下,不管官员还是平民都在百骑司的监控之下,只要对皇帝的统治产生威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下手除掉。

    李非没想到自己一到县城就碰到这样可怕的事,幸亏二栓拦住了自己,要不然后果可是很严重。估计那胡人是有间谍嫌疑,大唐人普遍骄傲,看不起胡人,算了,只要自己不犯事,安分守己,至于那胡人如何,关我屁事。

    挥手打断了二栓的唠叨,摆摆手对他说“好了,二栓,咱也不是不懂事的人,还是早些买完护具回家要紧”

    二栓深以为然,点点头,二人这才出了小巷。经过那家杂货铺时,黑衣人已经不见踪影,几个县衙的捕快正在驱散看热闹的百姓,又在门上贴了封条,大声喊着官差办案,闲人速退。

    杂货铺不止他一家,这家关了,去别处就是。李非二人只在县城停留了一个时辰,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路上,只有十一路能开,饶是李非身子骨不错,这来回几十里路也走的精疲力竭。

    娘的,连个驴车都没有,二栓也许是很久没来县城的缘故,很是兴奋,脑子自动把赶路的辛苦忽略掉了,等李非回到家的时候,腿肚子都有些转筋。他决定以后没有驴车再也不走那么远的路了,那不是走路,那是长征啊。

    李非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二栓去当兵,老栓叔是打铁,老爹一年到头摆弄那块产量低下的土地,那自己呢,难道也继续在田里刨食吃吗?

    不行,自己要做些什么,老爹死了心不让自己经商,商人怎么了?虽说士农工商,商排末位,可胜在有钱啊,有了钱就可以买米买粮,一辈子做个富家翁。李非没有太大的野心,不想封侯拜相,也不想征战四方,他原本就是一个科研所的底层技术员,工资虽不多,朝九晚五,每天回到家陪儿子老婆出去溜溜弯,看个电影,参加自考也不过是想增加点升职的希望而已,好混个高级职称罢了。

    这么说来,做生意是最适合他的了。至于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不是还有大哥吗?李非问过老爹,自己的便宜大哥李白,你没看错,他确实叫李白,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李非也吓了一跳,心想难道李白大大也穿过来了?不过听老爹絮叨才知道,此李白非彼李白,自己这位大哥虽然钟意诗书,可诗书并不钟意他。一次乡试就考了三四回,要知道这时候人口密度是很低的,一次乡试相信参加的人数并不多,由此可见这位李白跟历史上鼎鼎大名那位肯定不是同一人,只是同名罢了。

    决定经商,可做什么生意?李非又开始辗转反侧,一直到东方现出鱼肚白,李非终于觉得还是先过了父母的这关才行,没有他们点头,就李非也是没辙。

    “吱呀”一声,是破栅栏门的声音,李非知道这是老爹回来了,他是个很勤奋的人,每天天不亮就到山脚砍柴,顺便摘些野菜野葱。李非从榻上一骨碌爬起,快步出了门。走到小院里,就看到老爹正收拾收拾准备每天必备的砍柴大业。老娘则挑来水烧火做饭。

    李非蹭到老爹身边,一脸便秘的表情,老爹一回头知道儿子有话要说,也不搭理,自顾自的收拾。

    “爹,俺有事想问你?”李非终于开口。

    “啥?你有个啥事情?”

    “爹,为啥不让俺经商,俺觉得从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个饱饭,那个。。。”

    “唉,娃儿啊,不是阿耶不许,阿耶没想着你能跟你哥一样科考去。。。”

    老爹絮叨了一阵,李非终于明白老爹为何不让他做买卖了,商人地位低下倒是其次,关键是李非——不识数!是的,你没看错,以前的那个李非资质平庸,大哥李白教了无数遍的简易算学,李非最后也只能数十个数,还是因为他只有十根手指,天啊,这得多蠢的人才干的出来!

    不过对于老爹的这个理由,李非却心喜若狂,手舞足蹈地问老爹“爹,是不是俺会算账,就可以做买卖了?”

    老爹停下手里的活儿,看了他一眼,幽幽说道“不信!”

    李非“。。。。。。”

    正在李非想着证明自己的时候,突然有人说“李家大郎,你小子既然敢说这话,咋不让俺试它一试,不就知道咧。”

    话落门开,一个满头白发的高瘦老汉背着手走了进来,大咧咧地盘腿坐在木墩上,笑呵呵地望着老爹。

    李非一见来人,乐了,这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啊,村正李大伯可是十里八乡公认的聪明人,找他求证老爹准没话说。于是上前殷勤地给老村正施礼,说道“大伯,你可是没说错呀,学问这东西可做不了假,一试便知,小侄当年年幼无知,现在可不同了,俺大哥教俺的算学俺现在都弄懂了,既然您老在这里,那就考考俺,也让俺爹看看,他二娃不是孬货!”

    老村正人不错,北周时也在私塾里求过学,虽然只是识个字,但最简单的算数还是懂的。

    老爹明显更相信村正的话,一边喊自己婆娘端水,一边在村正旁边蹲下仔细听二人的对话,不出意外,老村正问的也就是些一加一的问题,这怎么可能难的****非,毕竟也是后世流水线的产物,高级的不敢说,这些东西闭着眼睛都能说。

    一番问答下来,老村正眼中惊异的神色越来越浓,不住地连连点头,“嗯,嗯,这娃的算学不错咧,李家大郎,这娃儿没毛病,没毛病。”

    这回答可让李老爹高兴万分,原以为自己家二狗子脑子愚钝,也就是个种田的料,最多也就到军伍站站岗,不曾想这小子还懂算学了。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崩提了。瞅着儿子越看越满意。

    老村正清楚这个李家二娃,前几年见他时数个山头都数不对,现在算学对答却丝毫不差,心中诧异,不过李老爹明显的心情不错,也就没说什么。

    “李家大郎,关于上山的事情不知你咋想的?”老村正把话题转移到今天他来的目的上,他可不是为了证明李非会算数才来的。

    老爹听完脸色沉重,缓缓道“上,当然要上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山上不得,饭也吃不上咧!”

    李非听得疑惑不解,他来这么些天了,按说就算老爹不会打猎,可捡些山菜蘑菇之类的充饥也行啊,可老爹一天也没去过山上,整天在山脚下紧挨着村边转悠,那能有多少收获,忙问老爹“爹,山里野味多,也有绿菜,就算现今初春时节,摘些蘑菇也好哇。”

    老爹宠溺地拍拍李非的后脑勺,感叹道“狗子,你知道啥,阿耶不去山上寻摸吃食,那山里有大虫咧。”

    “大虫?!”李非当然明白老爹口中的大虫是何方神圣,水浒传里行者武松赖以成名的事件主角,吊颈白额虎哇!李非吃惊不已,这老虎虽说现在不算什么保护动物,数量多点,可也不至于就挨着村边转悠吧,想起前些天每天无所事事的到处瞎溜达发感慨。好家伙,幸亏没游兴大增去山上伤春悲秋,万一成了老虎的下酒菜,自己还得穿一回。

    心悸地摸摸鼻子,又疑惑地转头看向老村正,老村正似乎知道他的意思,点点头说“怪咧,咱这山头连着终南山不假,终南山上有大虫那不稀奇,可咱这山头只是个小山头,一辈辈都在山里打猎,别说大虫咧,鹿都没几只,真怪咧。现今咱村打算派人上山,一家出一男丁,县里也通知咧,有衙役捕头一同去咧!”

    “老爹,你是不是也要去?”

    老爹点头默许,摸摸发亮的柴刀,“这时节本就青黄不接,山里的路一断,怕是大家都要断粮咧!”

    看着老爹干瘦的身板,李非顿时热血上涌,自己也老大不小了,吃家里喝家里,何况老爹身体不好,半夜经常听见他咳嗽,他李非好歹也算是大小伙子,这时候有事自己不上难道要老爹上吗?

    想到此,李非斩钉截铁地对老村正说“大伯,俺虽不会啥拳脚,可也是条汉子,俺们家俺去,不打死大虫誓不罢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