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录此去经年
字体: 16 + -

第136章

    一晃隔月。

    已临近冬至,天气转眼微寒,好在金陵之地自古以来处于龙溫之所,再酷冷也不会变得像北方一般严寒。

    山外气秋尽,山内自然早已冰冷如冬,寒霜簌簌敷于叶景之上,煞白色如同美人抹桑。

    几个人脚步匆忙的从红人馆前经过,卷风吹过,将他们的足迹消散干净,其中一女子面色紧切,手里握着一封信,褶皱处已被汗水浸湿。

    金莲踏进一处红门朱坯的厢房,女子转身向外张望几眼,见无人跟来,小心翼翼的闭上门窗,深出了一口气。

    缓缓的将信纸抹平铺展开来,摊放在桌子上,女子一脸迫不及待的看着眼前的三人。

    “柳三活着的事现在还无人知晓,今天这封信的内容只许我们几人知道,千万不能被其他人看到。”婉君眉目扫过几人,玉手抬起,捏着信纸的边缘一点一点的撕了开来。

    一旁的瑞雪虽也急切想知晓柳三如今的安危,但也沉稳,小手攒到腹前,捏着手绢静待。

    但一男子稍显烦躁,不安的走来走去,催促着婉君师姐赶紧读出信上的内容来。

    上官冰冷若冰霜,抱着笛子闭着眼睛,连呼吸也听不到。

    话说一个月前,噩耗突然传来。

    前往龙之谷历练的弟子仅有六人回来,但赵明诚几人翘首以盼数日,却未发现柳三的身影,情急之下,他设圈套私绑了看守水牢的禁卫军,不顾安危私自逃了出来,想寻找柳三下落,但此事很快传出,不过在二长老和三长老的力保之下,念在赵明诚同门情谊深厚,允许戴罪立功,赵明诚才得以幸免于难。

    不过有一个条件,明年三月初八,是当朝宰相秦桧花甲之年,天顶云宫将备份薄礼送往京城,而赵明诚需赶在三月初八前,雕一尊秦桧石像,以表天顶云宫心意。

    赵明诚不知此事重大,草草答应,所以如今,他也从水牢中脱离了出来,虽仍然有罪在身,但却恢复了自由。

    从龙之谷中回来的几人中,赵明诚打探到,柳三在踏出龙谷时是被人暗算,至今生死不明,有人下到他跌落的地方寻找过,却没有发现尸体,甚至比较蹊跷的是,柳三失踪没多久,婉君师姐说她看见有一男一女陌生人和东院四长老有着密切走动,也不知这柳三的失踪是否有着联系。

    不过再次想寻找到那一男一女时,他们却再次消失了。

    此事发生后,京师学院的气氛变得愈加扑朔迷离,东西两院的长老之间似乎隐隐都有了间隙,其原因只因火龙教头在得知柳三出事后一晚,去找了东院四长老一趟,回来后手里多了一个男人的断指,无人知晓这断指是谁的,但应该不是四长老的。

    一时间暗流涌动,皆因柳三而起,不过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今日婉君回屋休息,偶然看见了压在枕头底下的一封信,更没想到的是它居然是柳三写的。

    不过信纸开口处便有一句话,他活着的事先不要告诉任何外人,除过赵明诚他们几个。

    房间里稍有些寒冷,瑞雪打开火折子,一口吹着,点燃了火盆中的木炭,不一会儿房间里便暖和了起来。

    婉君欣欣而立,藕臂抬到胸前,抽出粗糙的信纸,入眼的确是柳三熟悉的字迹。

    “一晃月落,性命无忧,虽身有伤势,但康复之期还需些许光阴,念挚友亲朋牵挂,托人送信而至,以报平安。勿扰勿虑,勿告他人,择日而归。”

    落笔处,柳三亲言。

    读罢,在场的几人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只要柳三没事就好,不过他现在又在哪里呢?信中也没说是谁伤了他,听人说是暗中突如其来的一支长矛,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做的呢,受这么重的伤,一个人又无依无靠,难免让人担心他的安危。

    赵明诚甚是轻松了很多,但仍然愧疚的轻说道“跟着柳三日子从来都没平淡过,整日的刺激爽快,这一个月他不在,又是冷清无聊了不少,不过也真是的,他只身一人遇险,而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却无一人在身边,每念及此,便羞愧难当。”

    瑞雪也是点点头,轻轻说道“明诚说的没错,我们也不能干等着,既然送了书信过来,显然他只是在疗伤,或许真如他所说,过些日子就回来了,只不过伤害他的人是谁我们都不清楚,接下来,我们就调查清楚这件事。”

    “嗯,没错,如果是他的仇敌,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定叫他知道惹了我赵明诚兄弟的后果。”赵明诚一拍桌子,眉目怒放。

    婉君看看两人,也是点点头,柳三这么不明不白的被人迫害,她也觉得作为朋友不能坐视不理,为柳三讨回点公道,也是应该的。

    墙角的上官冰倏地咳嗽了两声,冰冷的说道“有事找我便是。”

    说完便推开房门,悄然无息的离去。

    知晓柳三如何受伤最清楚的,当属青龙副官,不过青龙副官自回来后,就很少见人,即使问到这些情况,他也会避而不谈。

    不过,一个叫廖明长的师兄,提醒到了有一男一女,似乎与此事有着密切的关联。

    赵明诚几人曾试图找过这一男一女,皆都无功而返,因为他们跟四长老似乎相识,唯一的线索,伴随着这对男女的消失,也断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