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悲歌
字体: 16 + -

第200章 封相立国拓疆土(八)【二更】

    “好,今日朝会到此,诸位大人各司其职,都忙去吧。”耶律凡机说完,带着太监李龚,离开天明殿。

    “恭送皇上。”众臣目送皇帝耶律凡机离开。

    “户部执事萧良大人。”吕文耀转身对萧良说。

    萧良走上前,拱手答应道:“下官在。”

    “执事大人,”吕文耀指着大殿上的这些财物说,“你将这些财物送往国库,查点清楚,登记注册。切不可马虎大意。”

    “是。”萧良回答后,带人将财物运往库府。

    “大将军。”吕文耀走到耶律枫跟前说,“你再加派人马,加强国库的守卫,这些财物关系到国之命脉,不得有失。”

    “是。”耶律枫说完之后,离开天明殿。

    ***********

    一大早,吕文耀和国会议员陆明翰、耶律枫、萧黎、萧让等人就围坐在国会厅的长桌周围。

    “诸位,现在本相已经将我新辽未来的规划版图制定完毕,下一步如何执行,我想谈谈我的想法。”吕文耀对众议员说,“我们可先夺天山北麓的忽兰兀孙、仰吉八里、古塔巴、彰八里四座城池。四座城池夺下后,察合台汗国的国都阿里麻力必然会出兵救援,那时阿里麻力国内兵力空虚,在趁机夺取亦剌八里。那时我新辽国大局就可形成。”

    “首相大人,可有开疆拓土的方略?”耶律枫问道。

    “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吕文耀对孙子兵法知道的只是星星点点,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忽兰兀孙、仰吉八里、古塔巴、彰八里四座城池虽然驻守的军队不多,但是城墙还算坚固,若靠派兵攻城,必然损兵折将;然而这四座城北方是大片良田,盛产谷物粮食,往西北方,是荒漠,东南方是吐鲁番盆地,我若让这里的粮食颗粒无收,来年等四城中存粮不足时,卡住两端的交通要塞,粮食运不进去,再去攻城,定会事半功倍。”

    “首相大人,”耶律枫摇摇头,笑着说,“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天山的雪水不停的灌溉天山北麓的千里沃土,这里年年风调雨顺,怎么可能让他颗粒无收?”

    “我自有妙计。”吕文耀胸有成竹的说,“这天山北麓的平原不仅能种粟米、高粱,也能种植棉花,我若让粟米、高粱价格暴跌,棉花价格暴涨,来年春天,农民必然会大量种植棉花,而很少人会种植粟米和高粱,待到明年青黄不接之际,再率兵去攻,方可一举拿下。”

    “妙计!妙计!”学监执事陆明翰拍手称赞道,“老夫曾读过《管子》一书中的衡山谋篇,齐相管仲高价向衡山国买器械,各国效仿,纷纷向衡山国买器械,于是衡山国举全国之力制造器械,荒废农耕。后来齐国又向衡山国高价买粮食,结果衡山国粮商纷纷将粮食卖与齐国,之后齐国与衡山国断交,齐鲁二国向衡山国进军,衡山国国内缺乏器械、粮食,不久便亡国。首相大人的方略与衡山之谋异曲同工,实在是妙计!”

    吕文耀向陆明翰拱手说道:“陆大人学士渊博,本相佩服。”

    “还是首相大人棋高一着。”陆明翰说。

    “你二人净说这些没用的,”耶律枫听不下去陆明翰和吕文耀相互恭维的话语,“到底怎么才能让四城的粮食价格暴跌,棉花价格暴涨?”

    “哈哈哈!”吕文耀看到耶律枫急得抓耳挠腮,笑着说,“大将军,我从其他城市买粮食,向山北四城倾售,粮食价格必然暴跌;我再派人到天山北麓的农庄高价收购棉花,这样棉花的价格必然暴涨。现在农户们已经秋收结束,应该是卖粮、卖棉的季节,我们可以行动了。”

    “果然是妙计。”大将军耶律枫茅塞顿开。

    吕文耀说:“此事交于萧黎去办。”

    “遵命。”萧黎起身拱手道。

    吕文耀拿来纸笔,写下拨款的文书,交于众位议员签字后,将文书交于萧黎,说:“萧黎,你去库府取三千两白银,到亦剌八里、阿里麻力两城采购大量的粮食,运到忽兰兀孙、仰吉八里、古塔巴、彰八里,以当地八折的价格售卖。而且每十天再降一次价。”

    “是。”萧黎接过文书。

    “户部执事萧良大人。”吕文耀对萧良说。

    “下官在。”

    “你去库府再取三千两白银,多派人手,到天山北麓农庄收购棉花,要比市场价贵二成,且每十天涨一次价。还要在农庄散布谣言,说来年还要大量收购棉花。”吕文耀说。

    “是。”萧让领命。

    吕文耀写下提款文书,让议员们签字,交给萧良。

    “大将军。”吕文耀对耶律枫说,“你挑选五千精兵,一千弓弩手,一千盾甲兵,三千长枪甲兵,训练攻城战法,待来年楚河盆地三城军粮短缺之时,大军征伐。”

    “首相大人,”耶律枫有点疑虑,“五千精兵恐不足以夺三城。”

    “大将军切勿疑虑,到时我自有妙计。”

    “遵命”

    吕文耀接着对工部执事李尚凯说:“工部执事李尚凯大人。”

    “下官在。”李尚凯拱手说道。

    吕文耀拿出三张图纸,交给李尚凯说:“你安排工匠,按照这三张图纸,制造一千张弓,一千把弩枪,二百把远程弩枪。”

    李尚凯接过图纸,仔细端详,这弓的握手部分是铁制的,有箭槽。李尚凯问:“首相大人,我军中不缺乏良弓,为何还有再造这么多弓?”

    吕文耀说:“我设计的弓有个箭槽,用这样的弓射击,弓弦的回弹方向和箭的射击方向没有偏角,射击更加精准。”

    “确实精妙。”李尚凯赞叹道。

    大将军耶律枫从李尚凯手中拿来图纸,仔细看了看,赞叹不已:“精妙!精妙!首相大人真乃巧夺天工。”

    “为何要制造这二百件远程强弩?”李尚凯问。

    “这强弩射程在五百步开外,精度极高,有此强弩,可在敌人射程之外狙杀敌人。”

    “妙哉!”众人称赞道。

    感谢各位书友捧场,求推荐,求收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