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悲歌
字体: 16 + -

第195章 封相立国拓疆土(三)(三更)

    差役们将誊抄多份的法典,张贴在大街小巷的各个角落,供百姓阅读。百姓们围着贴着墙上的法典,逐字逐句阅读传诵。

    街区里的百姓像锅里沸腾的开水,奔走相告新政法典。

    **********

    天明殿偏殿的国会厅内,吕文耀和国会议员陆明翰、耶律枫、萧黎、萧让等人围坐在一张长桌周围。

    “如今新政已经顺利推行,下一步,我们就要筹划攻城略地了。”吕文耀对陆明翰、耶律枫等人说。

    “首相大人,可有计划?”耶律枫问道。

    “我新辽皇都地处察合台汗国东北,察哈台汗国的国都阿里麻力在我西方仅三百多里,伊犁河谷的重镇亦剌八里,距我只有一百多里,所以不宜向西征伐。然而向东皆是崇山峻岭,故本相要亲自带领一队人马去敌国勘查。大将军,你调给我一百名精锐士卒,十名绘图师随我前去。”

    “是。待我回府就去安排。”耶律枫说。

    “报!”一名军士慌忙跑进国会厅,“天明殿外有十几名匠人,抬着一块巨石碑向这边走来。”

    “走!出去看看。”吕文耀说着,带着国会议员走出天明殿。

    吕文耀、陆明翰、耶律枫等人来到殿外,看着远处十几个工匠,抬着一块巨大的石碑,向天明殿走来。

    工匠们将石碑放在天明殿前,然后跪在殿前叩拜,一名领头的说:“陛下颁布新政,臣民们欢欣鼓舞,特央求我们十几名匠人,连夜将《宪法》刻录在这石碑上,让这部伟大的法典流传万年,永垂不朽!”

    吕文耀走下台阶,对匠人们说:“你们都起来吧。臣民百姓们真是用心良苦。”吕文耀对萧让说,“廷尉大人,快去请皇上。”

    “是,”萧让连忙向后山跑去。

    片刻,皇帝耶律凡机到了天明殿前,众人见皇上到了,立即跪拜:“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皇帝说。

    众人起身。

    “禀皇上,”吕文耀上前对耶律凡机说,“皇上刚颁布《宪法》,就有百姓将《宪法》刻录在这石碑之上。”

    耶律凡机走上前,仔细欣赏眼前的石碑,这块青石高两米,宽三米,厚一尺,重约千斤,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禀皇上,”一个匠人说,“此石碑宽九尺,高五尺,寓意九五之尊,碑文万字,寓意皇位万代相传。”

    “匠人们用心良苦,”耶律凡机说,“此碑赐名‘宪碑’,就放置在这天明殿前,见证我朝千秋万代!”

    “吾皇万岁!”众人齐呼。

    **********

    晚上,吕文耀忙碌一天,回到首相府,找来狄义和吕光,命他二人悄悄的到东边谷雨乾的藏身之处,将谷雨乾秘密带到首相府。半夜时分,狄义和吕光避开新辽皇都的巡逻兵,将谷雨乾带回首相府。

    早上,大将军点了一百名精锐武士,和十名绘图师,候在首相府门前。

    临行前,吕文耀小声对谷雨乾说:“谷雨乾,今后你就住在我的首相府上,深入简出,密道一事不可与任何人说。”

    “是。”谷雨乾毕恭毕敬,“贫道谨遵恩公教诲。”

    吕文耀接着有对克里木和杰尼斯等人说:“我此次带狄义和吕光出远门,估计需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你们就呆在这新辽皇都,不可闹事。”

    “为什么不带我们去呢?”克里木问。

    “此去敌国,任务艰辛,我们中间又有女眷,路上多有不便。若单独将女眷留在这里,我不放心,所以此去只带狄义和吕光二人同行,你们都留下吧。”

    “是。”

    吕文耀告别众人,带着狄义、吕光、一队便衣武士、绘图师离开新辽皇都。

    勘查队伍出了博罗科努山隘口,吕文耀对众人说:“诸位,为了加快勘查进度,我们分成五个小队,每两个绘图师带二十个武士,乔装成商贩,向不同方向勘查。”

    “是。”众人答应,自发分好勘查小队。

    “五个勘查小队,东西南北方向,各一支勘查小队,还有一支勘查小队在伊犁河谷勘查。你们要将察合台汗国东北地区的山地河流、沙漠戈壁、城池道路、田地要塞,都要详细勘查。”吕文耀铮铮有词的说。

    “遵命!”

    “勘查结束后,我们在新辽皇都首相府集结。出发!”

    五个勘查小队向不同方向出发。吕文耀带领狄义、吕光和一个勘查小队向东方行进。

    吕文耀带着勘查小队,向东沿着小路行进。伊犁河谷东方,上百里绵延不绝的山地,开始还有山路可循,越往深山走,道路越狭窄、越难走,众人牵着马,步行前进,而且一边行进一边勘查、绘图、记录。最后没有路了,众人就沿着山涧,趟水东行。越往东去,山势越高,天气越冷,众人翻过一座雪山,再走一段下坡,勘查小队找到一条小路,众人沿小路东行。吕文耀带着勘查小队,一边翻山越岭,一边勘查,历时一个月,到了吐鲁番盆地。

    吕文耀的勘查小队在吐鲁番停留数日,继续向西北行进。翻过一座山脉的隘口,再向西北行走几日,到了一个小城——彰八里。彰八里是察合台汗国的东部边陲的一个小城,驻军三四千人。吕文耀命人将彰八里的地貌、交通、物产、军事部署等都详细记录。然后继续向西行进。

    向西又有三座差别不大的城池,依次是古塔巴、仰吉八里、忽兰兀孙。四座城镇一字排列在天山北麓,这四座城市间距不到一百里,不仅是商路通道城市,还有其他产业。天山融化的雪水,汇成万条河流,滋养这天山北麓的万顷农田。

    深秋时节,田野里的高粱、粟米、棉花都成熟了,红彤彤的高粱,黄澄澄的粟米,白花花的棉花,田野里一片五彩缤纷的丰收景象。

    吕文耀等人勘查地形,累了,在路边休息,见一户棉农正在棉田里收棉花。

    感谢一直支持我的书友们,您的支持是小蛇写作的动力。希望书友们继续捧场,如果觉得满意,就推荐给您的朋友品鉴,如果觉得不满意,就推荐给您的朋友吐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