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悲歌
字体: 16 + -

第151章 狄义(三)

    “好,今天就议到这里,诸位将军回营准备吧,明天大军开拔。”

    随后众人都散去。

    **********

    大军浩浩荡荡,赶了两天路程,在郢州南二十里的山丘上驻扎下来。

    “传令!”孟珙对一个军士说,“令徐浩将军即刻前去诱敌!”

    “是!”军士迅速策马跑去给徐浩传令去了。

    徐浩接到命令,带着狄义和五百骑兵,向郢州蒙古军营奔去。刚接近军营,就被蒙古哨兵发现,哨兵立马向蒙古军队发出警告。顷刻间,蒙古军队像潮水一般涌出辕门。

    徐浩见蒙古军队涌出,立刻调转马头逃跑,并且一边逃跑,一边命军士向蒙古人射箭。

    蒙古军队紧追不舍。

    狄义一边逃跑,一边从背囊里掏出银子,仍在路上。

    “狄义,你小子真有钱,竟然送银子给蒙古人!”徐浩看到狄义扔银子,十分不解。

    “徐大哥,你有所不知,为了让蒙古人能上当,不得不割点肉。这钓鱼不是还得用鱼饵吗?”狄义一边策马逃跑,一边扔银子。

    蒙古军队追赶宋军,发现路上有银两,以为是前面逃跑的宋军是护送军饷财物的,根本没想到有阴谋。拼上命去追赶宋军。

    徐浩带领五百多骑兵绕过一个山坡,不见了。

    蒙古军队紧追不舍。突然,山谷间弹起一道绊马索,蒙古军队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人仰马翻,后面的蒙古兵立刻勒住马缰绳。蒙古军队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突然山谷间响起了雷鸣般的战鼓声,然后就是满山偏野的喊杀声。

    郭川率领全部部下,向饥饿的野狼一样,冲向蒙古军队;孟珙亲自站在鼓车上为冲锋陷阵的将士们擂鼓助威。

    蒙古人怎么也没想到,一直懦弱不堪的宋廷军队,竟然还会反击!确实让蒙古人意想不到。这突如其来的围攻,蒙古人一时手足无措。蒙古将领刚刚开始组织反击,郭川的军队眨眼间冲到跟前来了。

    两阵厮杀在一起。

    诱敌逃跑的徐浩看身后混战在一起,立即调转马头,配合郭川和蒙古军队厮杀在一起。

    两军胶着在一起鏖战。

    山顶上的宋军看山谷里战事正酣,都站在山坡上呐喊助威。

    蒙古军队没有准备,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蒙古军队吃了大亏,大量蒙古兵向稻草人一样,一个个的倒下了。山坡上突然又涌向不计其数的宋军呐喊助威,让蒙军士兵更加胆寒。蒙军将领下令撤退。

    兵败如山倒。蒙古军队一撤退,郭川、徐浩立刻带领军队追杀过去。蒙古军队荒不择道,狼狈逃窜,并且相互践踏,本来两三千军队,最后逃掉的不足一百人。山谷里堆满了蒙古兵的尸体。

    山谷中响起了锣声。郭川、徐浩听到锣声,不再追赶,收兵回营。

    郭川和徐浩兴致勃勃的进到孟珙的军帐,只见各级将领已经在主帅大帐里等候。

    郭川汇报军情:“禀元帅,我军大获全胜,歼敌两千多人,我方战死士卒三百多。”

    “好,打的漂亮。”孟珙高兴的从帅座上坐了起来,走到郭川、徐浩二人面前,“二位将军辛苦了。”

    “元帅指挥有方!”

    “哈哈哈!”孟珙哈哈大笑,“今天就不要拍马屁了,这一仗,本帅毫无寸功,全仰仗众位将士战场厮杀。”

    这时狄武站起了,豪放的说:“大哥怎能说毫无寸功呢?那军鼓都快被大哥给击破了!”

    军帐里的将领们听狄武这样一说,都哈哈哈笑了起来。

    孟珙和众将一起大笑起来,片刻笑声停了,孟珙说:“诸位将军,此仗我军将士士气如何?”

    一位将军上前说:“元帅,末将羞愧得很。看郭、徐二将杀敌,甚是过瘾,末将军中士气倍增,蠢蠢欲动。”

    又一位将军说:“元帅,如今我军士气高涨,末将请战,好久没有立军功了,宝剑都快生锈了。”

    众将军争先恐后向元帅请战。

    这时狄武对孟珙说:“大哥,我军现驻扎在这个山顶之上,地势实在凶险,若蒙古军队将我军围住,势必凶多吉少!”

    “狄将军说言有理。”孟珙回到帅座上坐下,“此处绝非驻军佳地,之举无非是为了振奋军心。诸位将军,经此一战,我们的军士备受鼓舞。明日即可拔营,全力进攻蒙古军营!”

    “遵命!”众将回答。

    “大伙都散去吧,把你们生锈的宝剑,都给我好好磨砺一番,好杀蒙寇!”

    众将告别孟珙,退回自己军营中。

    议事结束,狄义找到徐浩,说:“徐大哥,元帅马上要攻打蒙古军营,我军如今士气正旺,此战我军必胜。”

    “那是!我们受了这么多年的窝囊气,也该扬眉吐气了。明天定要将蒙军杀的片甲不留。”徐浩狠狠的说道。

    “蒙军若败阵,必定退回到郢州,攻城必是早晚的事。你我二人乔装进城,侦查一番如何?”

    “你小子看得够远的啊。行,我去禀告元帅一声。”徐浩说。

    “别告诉元帅了,我们俩趁白天城门开着,方便进城。如果和元帅说,万一元帅不同意,耽误时间就麻烦了。”狄义说。

    “这样偷跑不好吧?晚上元帅发现了,怪罪下来,我们俩会受责罚的。”

    “没事,如果我们能再立一次功,即使元帅发现,也不会责罚。再说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好吧,”徐浩拗不过狄义,“我先回营将军务安排一下。”

    于是徐浩回营,将军务安排好之后,和狄义换上老百姓的衣服,二人骑上快马向郢州奔去。

    徐浩、狄义二人到了城门附近,看见守城军士正在盘查进出的百姓。

    狄义对徐浩说:“徐大哥,看来蒙古人已经知道我军开来了,你看他们检查的挺仔细的。”

    “是的。你我要小心行事。”徐浩说。

    二人从容的走向城门。蒙古守卫问:“你们哪里人?进城做什么?”

    “军爷,”徐浩说,“我带着我的侄儿进城投奔亲戚的。”

    已经辛辛苦苦码了三十万字,望朋友们多多推荐,支持一下本郎君,不胜感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