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士修罗
字体: 16 + -

第33章 大祸临头

    青乌公回到南岳祝融峰青玉坛后,闷闷不乐,座下弟子病维摩常泰真对青乌公说道:“掌门欲称霸江湖,纵横天下。当先吞并茅山派,以此雄霸东南,进而虎视中原,何不现在就动手?”青乌公道:“我早有此打算,只是没有把握。”常泰真道:“

    掌门先飞剑传书给公孙超,约他一起夹攻,公孙超必然答应。然后再传书石太璞,说明公孙超将要打他,石太璞无能之辈,不足为虑。自会让请掌门你帮助,到时茅山唾手可得。”

    ”青乌公听后,十分高兴。即飞剑传书给公孙超。几日后,公孙超得青乌公书信,见说共攻茅山,平分其地,大喜,当即率众下山。

    青乌公在得知公孙超出动后,然后才密书石太璞。石太璞接到书信很惊慌,一方面急忙召集门徒严阵以待,全山进入战斗状态。一方面聚集茅山派诸长老,说道:“眼下公孙超率金鳌岛帮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挡。兼有其武艺过人,难以制胜。你们有什么御敌之策?”诸长老沉默不答,过了片刻,下首站起一位长老,姓陶,名荣的说道:“今日青玉坛掌门青乌公得道多年,武艺高超,门下高徒辈出,掌门可以请他来助阵,他必然厚待掌门,何惧那公孙超!”

    石太璞依言,陶荣即回复密使,去邀青乌公。

    这时下首其中一位叫萧升的长老,劝诫道:“青乌公为人奸诈,如果引他入山,犹如引豺狼入室。”

    石太璞道:“已经向青乌公发出邀请,岂能失信于人。再则,我与他素来交好,每年都有供奉,他怎能反咬我。你不必多言,我自有定夺。”萧升无奈,叹道:“江湖从此再无茅山一派!”于是拂袖而去,归隐天山。

    唯独郑元规和董士人两位长老埋伏在茅山外,准备伏击青乌公。数日后,青乌公领青玉坛门人到了茅山,还未站定,郑元规和董士人拔刀欲刺杀青乌公,最后却反被杀。大内神监斩了郑元规,病维摩斩了董士人。青乌公入驻茅山,与石太璞共同商议御敌的办法,青乌公让大内神监和病维摩等骨干弟子,分掌茅山一切事物。尽夺石太璞的权力,没过多久,石太璞发现自己名义上虽然是茅山掌门,实则已被架空,一时追悔莫及。为避杀身之祸,只得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茅山,投缥缈峰白眉剑侠去了。

    金鳌帮公孙超得知青乌公占据茅山,派其师弟孙南来见青乌公,想插足茅山,好从中分一杯羹。

    青乌公道:“你让你师兄自己跟我说,我们来商量。”孙南只好告辞,准备回禀公孙超。哪知行不到一百里,半路闪出一帮人马,口称:“我们是灵墟派北墨真人弟子。”遂乱剑斩杀了孙南。

    消息传回金鳌帮,说孙南已死。

    公孙超大怒道:“青乌公诱我攻打石太璞,他却暗地里夺下茅山;今日又诈楚霸图弟子杀了我师弟,此仇不报,枉为人也!当即照会卢龙,灵武,安阳三地分舵舵主,到金鳌岛总舵集合,遂领帮众,杀奔茅山来。

    青乌公见公孙超带人前来,也领人出来。两派会与广场上,青玉坛的人马在东面,金鳌帮的人马在西面。

    公孙超大叫道:“背信弃义之徒,为什么玩弄我?”青乌公指着公孙超道:“石太璞无能,自愿让茅山给我,与你何干?”公孙超道:“昔日以为你忠义,推举你为五派剑仙盟主;现在看来,真是狼心狗肺之徒,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青乌公大怒,仗剑直杀向公孙超。同时两派人马互相厮杀起来。

    公孙超与青乌公交锋,战不到十几个回合,便抵挡不住,败阵而走。青乌公命大内神监乘势追赶。

    金鳌帮众弟子见帮主被追杀,也顾不得和青玉坛弟子纠缠,一齐迎战大内神监,掩护公孙超撤。然而金鳌帮毕竟是乌合之众,被大内神监一一击溃。紧接着直追击公孙超,公孙超往山谷而逃。大内神监大叫:“快快束手就擒!”公孙超狼狈不堪,披发仗剑奔向山坡,慌张之下,竟失足跌落坡下。

    大内神监奔到公孙超身前,欲毙其掌下。就在这时突然见草坡左侧飞出一个少年,挺剑直取大内神监,公孙超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大内神监童單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随后金鳌帮弟子们赶到救下公孙超。大内神监童單只得罢手,架着马回去了。

    那少年也不追赶。公孙超忙下土坡,问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拱手道:“我是恒山李少君,本是青乌公门徒。但见青乌公无救苍生之心,所以弃彼而你门下,不曾想在此处相见。公孙超大喜,遂同归客店住下,整顿人马。

    次日,公孙超领金鳌帮众弟子,再次挑战青乌公。他初得李少君,不知是否心诚,便命他另一群弟子在后,派安阳分舵主张节为先锋。公孙超自己领群徒立于广场上。旁边金线旗上写着“金鳌帮”三个大字,迎风招展。

    两派对峙,公孙超只见青乌公并不挺进,再一细看,见青乌公身边的两个得力弟子,大内神监童單和病维摩常泰真不在身旁,立即察觉不对劲。刚要命人查看,只听身后数声惨叫,几十名金鳌帮弟子倒下。

    原来那青乌公之所以不打,是故布疑阵,暗中派大内神监童單和病维摩常泰真从后路抄袭。

    一时金鳌帮弟子折损无数,公孙超大败而逃,青乌公连忙追击,直杀到江边,眼看公孙超这回必死无疑。李少君来救,飞剑过处,病维摩常泰真躲避不及,右臂受了剑伤。那李少君伤了病维摩后,一人独自杀入青玉坛里,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超见状忙引金鳌帮弟子们杀回,青乌公大败。

    青乌公见大内神监挫败金鳌帮,追击公孙超,因此不作准备,与病维摩常泰真引着百余门徒一旁观看,哈哈大笑道:“公孙超无能之辈!”正说话之间,忽见李少君冲到面前。病维摩率众弟子赶紧迎战,李少君于片刻之间,放出飞剑连杀数人,青玉坛弟子皆溃逃。青乌公施展法术与公孙超斗了几个回合,不敌。病维摩常泰真慌道:“掌门你先走……。”青乌公叫道:“大丈夫宁可战死。”一时青玉坛弟子们见掌门豪气干云,也齐心死战。

    李少君虽然厉害,但毕竟单枪匹马,孤军奋战,难以再拼杀,保着公孙超杀出重围。青玉坛经弟子追击,被李少君杀死无数。

    青乌公当先赶来,不到五里,只听得山背后喊声大起,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一人,乃是梵天寺四大神僧之一的法道和尚。因在探知公孙超与青乌公相争,特来助战。当下飞奔前来,直取青乌公

    青乌公见梵天寺法道前来,惊惊得魂飞天外,急忙撤去。

    公孙超携众人回到客店。与法道互相问候。紧接着,公孙超道:“若非大师远来相救,几乎丧命。”随即叫李少君见过法道。法道一见李少君甚是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青乌公输了一阵,在三清观坚守不出。两派相拒一个月,有人来灵墟山报知北墨真人楚霸图。梁世元对楚霸图说道:“青乌公与公孙超,当世枭雄,现在辟邪村厮杀,你作为五派剑盟盟主,当差人执令旗前去调解。二人对您感德,必然归顺师父。

    北墨真人道:“不错。”次日便使刘风虎,燕少执令旗前去。

    二人来到辟邪村,青乌公迎进三清观,相互寒暄一番,遂刘风虎宣盟主圣谕,青乌公奉命。

    次日,二人至公孙超处宣谕,公孙超致书于青乌公,互相讲和。二人自回山复命。

    公孙超即日率众回金鳌岛。法道与李少君分别,少君叹道:“昔日我误认公孙超为英雄,现在见他所作所为,与青乌公无异。”法道说道:“公子先屈身跟随,以后自有相见之日。”随不忍而别。

    青乌公吞并茅山一事,早已震惊天下。其中他的结拜兄弟,紫阳峰血滴子听说青乌公得了茅山,便向他借一件法宝,青乌公不给,血滴子大怒。自此兄弟不和。

    血滴子又派人去崆峒山,问赤城子借法宝,赤城子也不给,血滴子恨之入骨。密书于昆仑山玄珠子,让他攻打赤城子。其书信大略是:“昔日赤城子截杀阁下,原是我兄青乌公之计。今日青乌公又与赤城子商议欲袭昆仑。阁下可先下手,拿下赤城子,我为你打青乌公,大仇可报。阁下取崆峒,我取青玉坛,切勿错失良机!”

    玄珠子看吧血滴子书信,心道:“赤城子断我归路,今日不乘机报仇,更待何时!”聚集门下暴天龙,张士良,赵公明商议。张士良道:“血滴子狡诈,不可轻信。”玄珠子道:“我自己报仇,也不指望血滴子!”当即率昆仑弟子下山。崆峒在昆仑的细作探知,急报于赤城子。崆峒掌门赤城子得知后大惊,一方面聚门徒准备御敌,一方面传书他的两位好友剑仙,小西天碧眼神佛罗枭,盘恒洞狮子天王,杨雄。

    二人得书,迅速赶来。罗枭道:“大哥,有我兄弟二人在,不必忧虑。玄珠子从昆仑山远涉千里而来,斗志不足。”赤城子觉得有道理,令所有门徒进入戒备状态。

    玄珠宝有一个俗家养子,叫晁策。玄珠子临下山前,晁策谏道:“今灵墟山楚霸图篡逆五派剑仙盟主,三界大乱,各霸一方;唯有我昆仑山在中原之外,稍得安宁,父亲因小恨而发动昆仑山全部弟子,不宜啊!望父亲三思。”玄珠子道:“策儿不必多言,我纵横天下,有仇岂可不报!”

    晁策见父亲执意要寻仇,便道:“如果父亲一定要去打赤城子儿愿随往。”

    玄珠子道:“策儿不必担心,你留下看守昆仑山即可,等我回来。”说完,便率众下山,一路杀奔崆峒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