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志之云动天下
字体: 16 + -

第3章 入京

    赵文兴交付好书院诸事,便随太子李云阳动身下了云台山,众人一路策马驰骋,并未做游赏逗留,直奔帝京而去……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金陵,六朝粉黛,南唐帝都,龙吟虎啸之地,王业兴霸之都。虽历经,晋、吴、宋、陈、梁、齐六朝战火之摧残,但城门依旧巍巍壮观。

    李云阳和赵文兴一行人行至城门下不远处,就听到身后一阵清脆的马蹄声席卷而来。旋即,十余骑绝尘而过,烈烈战旗上绣着一枚硕大的“汉”字,领头的少年二十出头,面容刚毅,威风凛凛,正是北汉国七皇子,定北王刘炎。

    一行人奔至城门口,便骤然勒马停了下来。刘炎一手勒马,一手拿鞭,抬起头凝视着城门正中的“金陵”二字,嘴角漏出一丝得意,自语道:“终有一天,本王定要亲提十万虎狼之师踏破这金陵城!”

    一旁的年轻侍卫跃下马,从背上的牛皮背囊中小心翼翼的取出了一封折叠的册子,双手递给城门的校尉,但见金黄的册子上用苍劲的楷书写着:大汉国国书,一方丹色的大汉国皇帝玺印格外醒目耀眼。

    那校尉过目后,便将国书恭敬一合,双手递了回去,随即,挥手示意守城的侍卫放行。

    李云阳惑道:“大汉国地处北方,与我大唐素无往来。此番来访,倒也是罕见,不知是何目的啊?”

    赵文兴云淡风轻一笑,“大汉国地处北方,北倚长城,东临滨海,南蔽江南,西扼关陇。雄踞北方数年,颇有雄视天下之势。自打新帝刘靖继位后,大力整饬军务,倡文兴武。据传,其弟定北王刘炎深谙军务,颇有帅才,深得刘靖信任。”

    然后,眸目低转,神情一凝,又接着道:“方才大汉国那个领头少年衣着华丽,姿态英武不凡,腰间的皇族宝剑熠熠生辉,想必此人便是有北汉靠山王之称的定北王,刘炎。此番入京,想必是来探听我大唐虚实。”

    众人听闻后,不禁微微一怔。

    李云阳脸上覆着愁云,手不觉间握向了腰中的佩剑,“我虽素未远涉北地,但对于北方诸国也略有怕打扰阿瑞了解。这刘炎在大汉国确实名望甚高,颇受部下拥护,其统帅的二十万北定军亦号称北方诸国最能征善战之劲旅。”

    李云阳微微晃了晃头,长吁了声,方又接着道:“没想到,大汉竟会派此人出使我大唐。看来,大汉国似有一举跨越长江天堑,一统天下的野心啊!”

    赵文兴眉宇一紧,侧目朝北望去,“遥想当年,周瑜火烧百万曹军于赤壁之岸。从此后,世人皆知只有火攻方能抵御北方诸国的入侵。而北方诸国亦知道如何对付火攻。因此,这抵御北方诸国最有效的火攻之计便失去了作用,所以这北方诸国才会肆无忌惮南侵!”

    虽已日薄西山,但金陵城门口依然人流如织。

    金陵府尹是丞相冯尚的亲信,为了避免行踪走露,李云阳早已吩咐侍卫不得暴露身份。因此,在入城之时和老百姓一样,都经过了层层盘查。

    入了城,一行人直奔皇城而去,街面清寂,一路策马驰骋并未受任何阻隔,不一会,便到了皇城。

    皇城背南朝北,因此这第一道宫门便是“玄武门”。

    门壁森森,御林侍卫林立两侧,看到行人是太子李云阳,便行礼放行。

    穿过“玄武门”再行一阵,便是“德功门”,入此门者,除皇上特免,否则一律下马入内,就连太子也得如此。

    下了马,入了“德宫门”,沿着红褐色宫墙,朝东径直行去,不一会,便到了座巍巍宫门前,在夕阳的余辉下,“东宫”二字耀眼可见,颇有紫气东来的意境。

    客前主后,一行人缓缓进了“东宫”,但见院落宽敞辽阔,柏松森森,翠竹掩映,花香漫道,青砖铺路,廊亭延转,飞阁流丹。满院的梨花皎霞无比,在夕阳的残照下,宛若琼花玉树流转。

    院落的正前方横着一座大殿,“正阳殿”的匾额高高悬挂,很是醒目。八根金黄的石柱将整个大殿高高撑起,显得异常雄伟壮观。屋顶深褐色的琉璃瓦在夕阳的残照中,宛若一道道彩霞流淌而下。

    大殿屋檐四角悬挂着做工精良的风铃,时而晚风拂来,和着归鸟之声,发出一阵悠悠归思之声。

    “正阳殿”是太子迎接圣旨,接待贵客或者与朝臣商议政务之处,一般轻易不会入内。

    因此,门户深闭。府中内侍瞧见是李云阳回来,忙上前相迎。

    李云阳挥着手,示意内侍打开“正阳殿”大门,恭迎赵文兴。

    随着两名侍卫将“正阳殿”的大门徐徐推开,众入踏着光滑如洗的大理石地面缓缓入到殿内。

    大殿正中高悬着当朝高祖的画像,两侧各摆放着四把楠木太师椅,正中的案台光耀夺目。

    李云阳首先请赵文兴落座于左侧的第一把太师椅上,后又立马吩咐内侍赶紧准备晚宴,并将“玉树厅”打扫干净。

    晚宴之后,李云阳看出赵文兴也点倦意,便早早命人撤去了宴席,亲自领着赵文兴往“玉树厅”行去。

    出了“正阳殿”,已是夜月初上。前面华灯开道,后面是侍卫簇拥,一行人很快通过了一座白玉石拱形桥,又穿过了一条幽静的长廊,不久便来到了“玉树厅”。

    此时满厅灯火通明,门户敞开,似乎正在等待它的新主人。

    李云阳淡然一笑,目对着赵文兴,“此处,以后便是先生歇居之处,不知先生可否满意?”

    赵文兴略略环视了一下,但见庭院幽深静谧,竹茂树翠,石灯林立,落红铺地,花好月圆。

    方开口道,“曲径通幽,花木繁深。这庭院着实适合我这长年待在山里的人!”

    听到赵文兴对自己安排的住所满意,李云阳心头一阵高兴。

    “不过嘛,这庭院的名字倒是不怎么好!”

    李云阳一怔。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如果我没记错,据传此处便是当年陈后主写下《玉树后庭花》的地方。正因此,此地才被后入唤为玉树厅。”

    李云阳略略显得有些尴尬,笑道:“先生真是好学问啊,连这种俗事也知道。那先生以为如何啊?”

    “我看就改叫栖云厅吧。”

    “遵照先生的吩咐,明日一早就将此匾额换掉。”,李云阳忙吩咐道。

    一旁的内侍诺诺应道,“是,殿下。”

    长途奔袭,众人都有点疲倦,看到你赵文兴对歇居之处挺是满意,闲聊了一会,李云阳便领着众人拜别而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