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志之云动天下
字体: 16 + -

第1章 云深不知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朗朗书声,好似千年古寺里的钟磬之声,袅袅不绝……

    低垂的白云,宛如九天玄女的霓裳浮动不定。

    苍翠的山峰,犹如盖世将军的神簇丛聚。

    不远处,与白云相接的地方,立有一块巧夺天工的石碑,上面用飘逸的行体写着两字:云坛

    云坛,好比“云台书院”的杏坛。位于云台之巅,亦为“云台书院”的圣地。

    何为圣地?即为德才兴会之地。只有德才兼具者,方可在此席地听课。

    晨光曦微,正是云坛晨课之时。

    众人皆风华正茂,席地而坐,手持书卷,一袭白衣,正凝神诵读唐才子王勃的《滕王阁序》。

    ……

    山脚下,渐闻水声潺潺泻出于林壑之间,林壑尤美,望之蔚然深秀。流水缥碧,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野芳幽香,佳木繁阴,群鸟相鸣,嘤嘤成韵。

    忽然,幽谷中传来雷鸣般的马蹄之声。随即,十余骑呼啸而来,奔至山脚,便勒马停了下来,一行人皆贵族装束,神采奕奕,胯下的坐骑个个通体漂白,矫健如飞!

    奔在最前者,是位华衣少年,容颜俊朗,英姿焕发。跃下马,缓缓朝前走了几步,又轻轻止了步,抬起头,凝神仰视者高耸入云的云台山。清风徐来,身上的云锦披风如云般浮动,腰间那只晶莹华贵的玉佩来回摆动,和佩剑相撞,警发出一阵鸾鸣之音。

    一头乌发被风吹起,整个人更显得英姿勃勃,意气风发。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华衣少年阳双目微沉,神态淡然,负手伫立在幽深的谷地,似乎沉浸在沁人心脾的阵阵花香,缕缕和煦春风中……

    良久之后,方长舒了一口气……

    “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一晃五年过去了!云台书院,我李云阳回来呢!”

    八年前,身为皇五子的李云阳,被父皇李萧送往大唐第一书院之称的“云台书院”学习。

    在云台书院的三年间,李云阳从一个不学无术的皇子,变成了一位温润儒雅,气度不凡的云台书院上等学子。

    就在一年前,本与储君之位毫无关系的李云阳竟被父皇李萧册立为太子,一时举朝震惊。

    不过,李云阳确实不负众望,从云台书院回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

    每每朝堂论辩,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无论是诸子百家治学之得失,还是历代朝政之利弊,李云阳的观点总是颖而不虚,入木三分,时时引来满朝赞许。恩宠也日益变盛,渐渐的,整个人言谈举止间,已透出三分帝王之气。

    一人得道,仙及鸡犬。

    李云阳被册封为太子后不久,他的舅舅时任户部尚书刘景,也被擢升为丞相,显赫一时。

    可是,这刘景虽有宰相之命,却无宰相之福,上月前因感染风寒突然过世了!

    李云阳从此失去了一支十分重要的政治力量。皇帝迫于形势,也为了制衡各派力量,不得不任命三皇子李云广的舅舅礼部尚书冯尚为丞相。

    冯尚此人城府颇深,表面上对了李云阳很拥护,实际上早已在暗中怂恿萧王李云广谋夺太子之位。

    李云阳目前虽得圣宠,但朝内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大臣,朝外更无可依靠的将军,只是徒有“东宫”之名。

    此次不远万里,便是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以求大贤出生,辅佐自己。

    随从郭准走上前,拱手道“殿下,这一路奔袭,您一眼都没合过,要不稍作休息?再上云台山。”

    “不呢,还是赶紧上山吧!”

    “殿下真是思贤若渴啊!敢问殿下,您要请的人当真要那么厉害吗?”

    李云阳淡淡一笑,“岂止是厉害!放眼整个天下,恐再难找出他这般才冠卓绝之人!”

    “让其他人暂且歇息,你随我步行上山吧!”

    “殿下!要不,还是骑马上云台山吧?您是知道的,这云台书院的路还有些许距离啊!”

    “心诚则灵!想当年刘玄德为请诸葛亮出生,不辞艰辛三顾茅庐,三兄弟更是徒步远上卧龙岗。文兴先生才冠卓绝,更应有此礼遇!”

    “现如今,您已不是当年普通的皇子,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赫赫皇太子,岂可……?”

    李云阳回了回头,励声喝道:“住口!一会见到文兴先生切不可这般说!”

    郭准欠了欠身,轻声道:“是……”

    山下芳菲早已飞尽,山中百花方才争相徐徐盛开。

    行了三四里,见一座古朴的庭院掩映在群山环报之中。

    巍巍的石门上刻着苍劲的四个字:云台书院

    两边的石柱上刻着:

    文可提笔安天下

    武能上马定乾坤

    长年的风雨冲刷,字迹有点模糊,但神韵犹在,细细品读,不禁豪气冲天!

    云台书院,素有“大唐第一书院”之美誉,这书院的规矩和学习科目,也自与其它书院不同,极为严厉。

    学子不仅要学习儒家经典:

    《诗》、《书》、《礼》、《易》

    《春秋》、《轮椅》、《孟子》、

    《中庸》

    以及兵家、农家、纵横家、墨家、法家、阴阳家、道家、名家、小说家等经典著作。

    还要学习历代文人杰作,如《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南北朝民歌》等

    当然更要学习骑射、刀剑等武功。

    因此,这云台书院的淘汰率特别的高,几乎每天都有被扫地出门者。

    一白衣少年正扶帚扫地,听到“簌簌”声,转过身,见两少年立于潇潇落叶上……

    李云阳拱了拱手,“请问小先生,文兴先生可在?”

    少年放下了扫帚,略还了还礼,“请问先生尊姓大名,找文兴先生所为何事?”

    “有劳小先生向文兴先生通报声,就说故友李云阳求见!”

    “先生请稍等!”

    少年转身,沿石径行去,未几,便消失在云深之处……

    李云阳伫立在古色古香的庭院,如梦归来。

    满院的梨花开得正好,一树树皆是雪白之景,如冰雕玉砌而成。柳絮如轻烟,一缕缕飘浮在空中,漂浮在池塘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