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演传
字体: 16 + -

第2章 一道圣旨无所思

    北齐天保六年三月初九,今日是成阳县的浴风节。传说在成阳县曾有一老先生,身负重病,在他临死之际,他想去琼乐峰寻短见。可当他站在琼乐峰上,被那春风吹了一番,他便感觉身体很是舒适。回到家中他便去看了看大夫,真是罕见!他的病居然好了。这件奇事便在县里传开了。于是后人将他去琼乐峰这一天定做浴风节。

    三九浴风日,不论老少,都会去琼乐峰上让风吹一吹,散散晦气。

    天更山在大清早就有了人影,随着太阳的移动,人迹越来越多。

    我一早便去给娘请安。

    “娘。”

    娘这两天气色红润了许多,心情也很好,总是笑呵呵的。我想应该是琅轩来了的缘故。

    “演儿,你可去拜访过凌风先生了?”娘放下手中的刺绣说道。

    “还没有,我一会儿去。娘,今天你去琼乐峰吗?”我走到娘身边。

    “哎,娘这身体……娘就不去了。你和唐驰他们去吧。”娘惋惜的说道。

    “没事的,我们多叫点人去就好了。”我劝她道。

    “别了,人太多了。娘去只会添麻烦。”娘推辞道。

    “娘,你就去吧。”我走到娘身边,拉着她的袖子亲密的说道。

    “好吧好吧,娘去娘去。但现在你要先去凌风阁看看凌风先生。”娘满面风光,我面露喜色。

    我走出娘的住处,便去了唐驰的住处。

    “笃笃!笃笃!”我使劲的悄悄门,然后道:“唐驰?唐驰?”

    “笃笃!笃笃!”

    依旧没人回答,我心里一阴,叹了一口气道:“既然你不想出来,那我就先走了。”

    昨天的事,我不知道唐驰会怎样想,他总需要静静吧。

    凌风阁。

    我缓慢的走进阁内,看到先生在纸上写东西。我道:“先生。”

    先生的笔停了下来,抬起头道:“今日为何来迟了?”

    话中带满了刺!但先生治学向来严谨,他的这点规矩我还是懂得的。

    “路上有点事,耽搁了。”我唯唯诺诺道。

    “哦?”先生的目光在我身上扫了一遍,我赶快低下头。

    “昨日的功课都温习了吗?”先生又继续聚精会神的写起了字。

    “温习了,温习了。”我急忙道。

    “先生,咱们今日可以出去吗?”我问先生。

    “你想出去?”先生反问我。

    “我……那不是还要看先生您嘛!”我眉毛一挑,然后看看手指。

    “那你去吧。”先生垂眸。

    “好啊好啊!”我正想离开,哎?师父怎么不去?

    “先生不去?”我疑问。

    我来到成阳县便听说这里有位满腹经纶的先生,大家都说他之前是在朝廷做官的。自从我听说后,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他的弟子。我没想到我去他那里向他说明我的来意后,他还果真答应了。这确实出乎我的料想!先生对我的要求挺高的,他从未问过我的事。他每日向我授课传教,我的知识现也不浅。

    “那里太过喧哗吵闹。”先生又停下笔,但这次是看着眼前的宣纸说道。

    “吵闹的地方才有意思呢!”我满脸愉悦的说道,看着先生猛的愣住了神,我就又说:“先生,要不然你就去吧,整天待在这凌风阁,多无聊啊!”

    “你初通幽境,懂得甚少!以后还需要多琢磨琢磨。”先生道。

    先生看起来也就比我几岁,可是他的学问却如此大!真是令我汗颜。

    “那还有劳师父了。”我慢悠悠的说道。

    “你去吧。”先生道。

    “先生,师父真的不打算去吗?”我问。

    “你说呢?”先生面色沉默。

    “那我就先走了。”说罢,我就离开了凌风阁,回到了自己府上。

    唐驰已经准备好马车,娘已经上去了。

    我看见唐驰出来,心中很是高兴。我走到唐驰身边,道:“你想通了?”

    唐驰默不作声,我撅了撅嘴。我就不吭他了,直接上马车陪娘说说话,而他却一直坐在外面。

    到了天更山,太阳光正是强烈。唐驰岁车夫去安顿好马车,而我与娘、唅桂我们徒步先前往琼乐峰。

    这里的人很是密集,我们也拥挤在人群中。我的身体很累,头上也密集着许多汗珠。

    “娘,要不咱们歇息一下吧?”我道。

    娘累的只喘气,就找了个地方停了下来。

    “都起开,都起开。”突然从远方传来一阵阵怒吼的声音。

    我张望了一眼,安抚好娘便赶快去看看。远方有介胄之士在前看守护驾,后面几个人抬着个软轿,那里坐着一位衣着不凡的男子。

    “起开,起开。”

    正在行走的人都退到了两边,给中间留出一条路。

    我的目光在那名男子的身上停留了许久,那男子我并不识得,看起来有些熟悉,我想他应该不是成阳县中的人。

    有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没有及时起开,就被那几个士兵推到一边去了。老人惨叫了一声,腿哆哆嗦嗦的。我赶快到她身边将那位老人扶起并问安好。接着就走到那几个人面前。

    “你们就这般猖狂吗?”我忿忿不平道。

    “起开!别挡我家少爷的路。”

    “你家少爷的路?你家少爷急着赶路,我们也急着,这琼乐峰本来就不太好走。若不是怕给大家造麻烦,我们人人都想坐轿子做马车上来!”我怒视着他们道。

    “别给我讲什么大道理!快滚开。”

    “道理是讲给人听的!你若不是人自然不用听!”我瞪着他们道。

    “再不滚开!小心我对你不客气。”那人拔剑示威。

    旁边的人都气的直跺脚。

    “住手!”

    那位男子走了出来,那位男子看起来仪表堂堂,气宇不凡,可没想到竟是如此不堪之人!

    “你们几人赶快将轿子抬下,且在山下等我就好了,不用跟着。”那位男子道。

    “少爷……这……”

    “我说的,你们没听到吗?”他直直的看着身边那几个人。

    我大吃一惊!他这是……

    站在一旁看热闹的百姓也纷纷议论,他既然有先见之明,为何不早一点发觉呢?

    那位男子走到刚刚受伤的妇人身旁,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道:“刚刚是我身边的人对不住你,我替他们道歉。”

    那位妇人拿下银子后喜笑颜开,道:“不碍事不碍事。”

    大家都散了。

    我走到母亲旁,看见唐驰也跟上来了。

    母亲道:“演儿,你们几个人上去吧。我在这里歇息歇息。”

    娘这样说,我也不好拒绝。

    “好吧,那唅桂你照顾好娘。”我道。

    “放心吧殿下。”唅桂道。

    “你们快走吧!人越来越多了。”娘道。

    我与唐驰一同走,当我走到前面时发现了刚刚的那位男子。看他面色发紫,两手捂着头!

    我赶快扶了他一把。

    顷刻间,他清醒了。

    “就你这样的身体,还来琼乐峰啊!”唐驰在一旁抱怨,我拉拉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说话。

    “家母说……说来琼乐峰浴风可以使我的病好一些,所以我才……”他说着说着,面色愈红润。

    “你先别说话,”我从唐驰拿的木壶子里取出点水来。

    “来,喝点水。”

    他看着我,似乎有些疑虑,并没喝下那壶中的水。

    “你不会怀疑这里面有毒吧?殿下,我们走吧,让他在这里昏死过去算了。”唐驰直着脖子说。

    “我不是这个意思……”他尽力的解释道。

    “无妨!”我淡淡一哂。

    “你刚才说……殿下……不知是哪位殿下。”他问。

    我心头一震,这位男子和我年龄相仿,他问这个,想必他是邺城中的人。

    “你管这么多干嘛?”唐驰直直的看着他。

    “我是高演。”我语气平和的说道。

    “常山王?”他神色恍惚,猛地起来,又坐下。

    “怎么了?你识得我家殿下?”唐驰道。

    他默不作声。

    “唐驰,我们走吧。”我正准备起身,却被他拽住。

    “珩熹。”

    唐驰和我都瞪直了眼睛,我的乳名并没有几个人知道,知道的还都是我身边的人,他……

    我和唐驰互相看着,说不出一句话!

    “我是伊清!”

    “你是伊清?”我激动道。

    他点头。

    “唐驰,看来我们又见故人了。”我满脸喜悦道,唐驰说不出一句话。

    伊清是元是为元大人的长子,元是为是母后的外甥,所以我比伊清大一辈,所以伊清应该叫我叔叔。

    “小叔叔!”伊清也笑笑。

    “伊清,你长成这样我真认不出来你了。”唐驰笑嘻嘻的。

    “你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伊清朝唐驰笑道。

    “伊清,你的身体怎样回事啊?我记得你身体之前很好啊!”我关心道。

    “去年身体就感觉不适了,看医吃药……没想到越来越严重。这不是,母亲想让我来琼乐峰浴浴风,让身体好点。”伊清漠然道。

    他说到这儿,我心猛的酸了一下。他自小就受尽宠爱,可如今落得今天这般境地,比我好的上几分?说实话,他的处境还不如我呢。

    “那咱们快走吧……这儿离琼乐峰还远着呢!”唐驰道。

    我们起身前去琼乐峰,路上伊清问我这几年在成阳县过得好不好。我觉得欣慰,我这小侄子也懂得关心我了。

    我们从琼乐峰下到天更山,伊清的随从就要让他走了。我想让他留在成阳县多待一会,可他的身体实在不行。我看他从琼乐峰下来时脸色无比苍白,着实担忧!

    他小时候,总是很快乐。他有自己亲娘的关爱……当时我以为他有的一切都是我所没有的,现在看来,事事都不会使人那么顺心。他身上还肩负着整个元家的命运。他以后的路,又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回到府中,暮色已经渐渐深了。

    可是府上却大开着门,门旁站着许多宫里的人。

    我的心悬了起来,我从未有过如此紧张的感觉……我一步步进去,该来的总会来。无论这次是什么命运,我都会欣然接受。

    “殿下,你……”唐驰正说着就被娘拉住了。

    一切凭安排吧。

    我打开门。

    “……”

    一位文官在高堂上坐着,拿着一本《道德经》,时而喝口茶,时而捻捻胡子。

    他听见门看,就赶快来到我的面前行礼作揖。满脸笑容,浓眉深睫。他道:“殿下回来了,我听府中的人说殿下去琼乐峰了,所以臣就先在此等候了。”

    那他来做什么?

    “臣特前来传陛下旨意……”他满脸笑容。

    “陛下的旨意?”我问他。

    “常山王高演接旨”他大声的朝门那方说道。旨意?什么旨意?即使我心里猜到了也不敢多想,失望太多了。我急忙跪下,“高演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山王高演因萧府公子一案被贬到成阳县,如今案有新出,承皇恩,诏常山王高演回京。钦此。”

    这道圣旨我不知等了多久!可如今被念出来,和在纸上轻描淡写没什么区别!

    我这是怎么了?一点都没有高兴之意。

    “殿下?”那人示意我接旨。

    “臣高演接旨。”

    这道圣旨,是那么的珍贵!可是现在的我在这上面丝毫无所寄托……我要离开了?

    成阳县我就要离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