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续弦夫人
字体: 16 + -

第16章

    楚韵心情激荡,一夜没睡,次日清早就起床,和楚老太太楚夫人说了一声就要走。

    没想到,家里的父子俩比她还要着急,大清早的就过来接人了。

    一出楚府的门,就见燕长宁抱着燕青瑜就等在门外,楚韵当时就想扑上去,但这在外头,她还是要守规矩的,忍着上了马车,她一扭头就扑到燕长宁怀里了。

    燕长宁伸手紧紧将她搂到怀里,没说话。

    燕青瑜在一旁也扑上来挂到了楚韵的腰上,他人小,什么话都敢说,“母亲,瑜儿好想你!你昨日怎么不在家?你怎么住在别人家?”

    到底不是亲生外祖家,楚韵也没给孩子灌输这方面的想法,所以燕青瑜只当楚韵住在了别人家。

    楚韵腾出一只手来搂住儿子,解释道,“母亲累了,就在别人家歇了一晚上。”

    燕青瑜吸了吸鼻子,“那日后母亲累了能不住在别人家么?”

    “能!”楚韵斩钉截铁地道。

    燕长宁也有几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成婚不过两个多月,他感觉他已经离不开自己的小妻子了,昨夜他辗转反侧睡不着,总觉得整座府邸都是空空荡荡的。

    一家三口就这么搂抱着回到了府上,下马车的时候,恰遇上隔壁宁远伯府的女眷出门,双方点头示意了下。

    楚韵扶着燕长宁伸过来的手下了马车,转身抱着小胖墩,和燕长宁牵着手回了府里。

    在他们身后,宁远伯府的其中一辆马车的轿帘缓缓合上了。

    朝中的事情依旧不明朗,主和派和主战派闹得是不可开交,兵部才惹了盛怒,上下的大头小脑都是提心吊胆地打起了精神的,是以,燕长宁将人送回家,就匆匆赶去上衙了。

    昨日因有事,楚韵便遣人去泓初道人府上送礼了,还转达了不能亲自上门的歉意,泓初道人照旧收下了礼品,说,“你且明日来!”

    楚韵回屋里换了身衣服,便领着燕青瑜出门了,她决定带着孩子去见见泓初道人。

    从古到今,“老师”这个物种都有一种超然的地位。在如今这种崇文的大背景下,老师多如狗,夫子遍地走,但凡有些学文技艺能教导人的人就敢自称“夫子”,可以说“夫子”这个职业很值钱,也很不值钱。

    楚韵不知道泓初道人能否成为一个值钱的夫子,但不能否认的是他是一个有趣的人,这样的人很适合做一个孩子的启蒙老师,更别说这位泓初道人泛猎各种学科,天文地理人情世故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是个全知全能的人才。

    对这位“夫子”,燕青瑜好奇多过忐忑。

    到了泓初道人家门口,楚韵鼓励孩子去敲门。

    门一开,燕青瑜就拱手行礼,“学子燕青瑜见过道人。”

    孩子有点紧张,声音有点劈叉。

    楚韵当即就笑出声来,她也上前一步,“见过道人。”

    泓初道人冲着她微微点头,然后垂眸看向自己面前行学生礼的红着脸的小学子,过了片刻,才说道,“不必多礼。”

    燕青瑜直起身,殷殷切切地看向楚韵。

    楚韵走到他身侧,按着他稚嫩的肩膀,“这是幼子燕青瑜,今日冒昧登门,还请道人勿怪。”

    泓初道人表情很微妙,他沉吟片刻才开口,“你将这娃娃留下来陪贫道半日。”

    楚韵有些惊讶,但她很快反应过来,笑着道,“瑜儿年纪尚幼,童言稚语还请道人多担待。”

    “这是自然。”说完他就转身回去了。

    楚韵蹲下身,和燕青瑜平视,摸了摸孩子的脸,轻声和他说道,“瑜儿和道人在一处待半日可好?母亲午膳时就来接你。”

    燕青瑜很不安。

    “瑜儿不怕,母亲让夏荷和子墨陪着你好不好?”

    燕青瑜点了点头,拽着楚韵的袖子可怜兮兮地说道,“那母亲早些来接瑜儿。”

    楚韵捏捏他的小脸儿,“好,母亲一定早来!”

    这边厢安置好了孩子,楚韵回到了府里,心神一松,疲惫就涌上了心头。自从认清自己重生的真相后,楚韵就一心一意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她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准备着应对一切的状况。

    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家,丈夫对自己很上心,继子虽不是亲生但对自己很亲,她也不用奉养公婆,左右也无妯娌叔伯牵制,府上虽有两个妾侍,也如透明人一般,这种生活也算是顺心如意,但现实总不会如理想一样丰满,她的小家刚理出个头绪来,娘家那边就出了事儿,她还得顾持着娘家。

    红枝这件事,她现今想起来还是觉得恶心一阵阵地泛上来,但这件事她又无法对人倾诉,一时间只觉得胸闷得厉害。

    “秋梨!”

    秋梨应声进来,“夫人。”

    楚韵抚着胸口,说道,“扶我回屋。”

    秋梨吓了一跳,“夫人,可要请个大夫?”

    摆摆手,楚韵有气无力地说道,“不必,我歇一会儿便好。”

    睡了半个时辰,楚韵才悠悠转醒,躺着发了会儿呆,她觉得自己的情绪有些改善,重新梳妆打扮,又处理了些事情,就到了去接孩子的时候。

    燕青瑜小脸红扑扑的,显得很兴奋,回府的路上,小嘴儿嘚啵嘚啵就没停。

    三岁的孩子正是话多的时候,这个时期他们会不断地学话,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习惯。

    楚韵安静地听他说着话,时不时笑着附和两声。

    泓初道人果然是个不走寻常路的奇人,他以自身为实例,捏造出了一个读书读太多变成了精怪的灵异故事,以此来劝诫孩子不要读太多书。

    楚韵失笑,这倒真真儿有趣了!

    但泓初道人的“灵异故事”还没结束,他还引经据典来证明这个故事的真实合理性。

    先前燕青瑜说自己已将蒙书背完了,这姜朝的蒙书有十本,是十位圣人的思想著作,著作中多是些教导弟子的内容,偶尔掺杂着些日常小故事,而泓初道人便是从这些蒙书中断章取义节选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话来作为自己的论据。

    对此楚韵是很服气的,胆敢这么歪曲经典的人物不是俗人。

    燕青瑜从不知道枯燥乏味的蒙书这般有趣,他有样儿而学样儿,非要将泓初道人讲给他的故事再讲一遍不可,楚韵也由着他讲了。

    索性听来也有几分趣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