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活
字体: 16 + -

4 想吃娘做的臊子面

4.想吃娘做的臊子面 活色生活 书包网

客居西安已近三年,每年难得回家一次,从事的工作又是经常跑在外、住在外、吃在外,每当夜幕降临时,才感到一个人孤零零,颇有“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泪下”的情怀。思乡念乡之情越来越强烈,尤其想吃一碗母亲亲手做的臊子面。

家在关中农村,臊子面是一种家传,几乎每一个农妇都会做的。母亲做的臊子面,香、辣、酸、细、筋,可谓:“五味俱全”,耐人寻味,反复咀嚼,更有滋味。小时候不吃大肉和青油,辣子又太辣,母亲就专门把辣籽儿挑拣出来,用蒜锤一下一下地在蒜窝里砸成面,让我吃。那时的母亲每天要去生产队上工,只能在忙完了一天农活的夜晚,在煤油灯下“踏辣子”,而爱睡懒觉的我却伴随着有节奏的蒜锤声响早早进入了梦乡。当时并未真正体会到这种柔柔的、细细的母爱,现在一想起,我心里就会萌动起一种感激,一种小时候从未有过的情绪,有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小时候为什么“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农村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了,在此之前,家里分到的粮食少,很难吃到臊子面,我所在的乡村大概是受儒家教育太深吧,很是正统,民风也朴实。在那种很难吃到臊子面的岁月,爷爷和我例外,爷爷是家里的长者,而我是长孙,在家里年龄最小,我们这种“特权”从未间断,可我从未感到过这是一种“特殊”,并从未珍惜过,觉得理所当然。

后来我考入西安某所高校,两年之后又留在了西安,这似乎是一种冥冥之中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一年回家的次数很有限,母亲总设计弄些好吃的,而我唯独爱吃她亲手做的臊子面,看着她因年老而擀面不太灵活的身影,看着热腾腾的臊子面,我几乎要掉泪,心里很难受,像碎了一般。母亲为我辛苦半生,而我每年只回家一两次,待几天就走,对得起母亲吗?吃着母亲做的臊子面,我心里潮潮的。

春雨绵绵,思情倍增,更是想起母亲,想吃她做的臊子面。

突然想起唐代无名氏一首《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这恰恰是自己心灵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