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书生不做官
字体: 16 + -

第2章 赚钱才是王道

    “你叫什么名字?可愿来我这医馆学医?”面对一个有些不凡医术的小娃娃,张景仁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学医或许对小娃娃来说有点说不过去,谁知道这个小娃娃的医书究竟有多高。

    “学医?”这一念头可把身边的李明吓了一跳,“不行不行,俺家娃娃将来可是要考科举做大官的,不能学医!”

    沈南柯被李明的举动逗笑了,急忙打着圆场:“小子名唤沈南柯,医术也只是略懂一二,上不了台面的,如今正是秀才,家人对此希望颇高。”

    张景仁也不急,说道:“那正好,老夫的孙子与你差不了几岁,你可与他一同备考,一个月后前往黔城考举人如何?”

    沈南柯看得出,这张景仁是留定他了,如此也好,互助互利。

    “那便听师父的。”沈南柯说罢,朝着张景仁就是一拱手,转头又对李明说:“李大叔,您去忙您的吧,太阳快落山前我自己回去就好。”

    “娃娃有出息咯,李叔等着你做大官。”李明也没在说些什么,笑呵呵的驾着驴车去忙活了。

    李明走后,沈南柯又被张景仁叫到了内堂,“南柯家,可有父母尚在?”

    沈南柯摇了摇头,神情平静的很,张景仁看着以为这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心里觉着可怜,又道:“以后,就住在师父家吧。”

    对于住的地方,沈南柯实在没什么要求,但是回眼看着自己那个勉强算是家的茅草屋,心里怨念很大啊,毕竟以前的自己也不是穷人家的小孩,虽然赶上潮流穿越了一把,可是到头来还是要靠自己啊。

    “师父若不嫌弃,那徒儿就住下了。”沈南柯冲着张景仁笑了笑,住就是住,但是咱也不会白住的。

    沈南柯穿着一身月白色儒袍,发髻高高挽起,模样又长的俊俏,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扑面而来,看着他开心,张景仁也打心眼里高兴。

    师父的小孙子名叫张鑫,正巧可沈南柯同岁,现在应该还在家中学习,对于他以后的小伙伴,沈南柯可是很期待呢!

    随后沈南柯又翻看了张景仁递给他的医书,总结了一个道理,就是他能熟悉这本《本草纲目》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本草纲目》中附方一万一千余,光是单单拿出来一千个方子就能成神医啊。

    又请教了张景仁有关于这个朝代的事情,显然是架空了,当今皇帝名唤刘秀,可又不是汉光武帝刘秀,这个汉王朝也不是以前的汉王朝。

    难道是两个平行的时空,就像镜面一样,其实是一样的,又不是一样的。

    沈南柯想了很久,还是决定不想了,浪费脑细胞,还是赚钱才是王道啊。

    向张景仁请了一会假,还是走走看看有什么挣钱的机会吧。

    转眼间,沈南柯就走到了画画的摊子上,摊主也是个读书人,平日里画些画像和山水来接济生活。

    画却是好画,可就是提的诗词不好,所以生意才十分惨淡。

    “这位大哥,请问生意为何如此清冷?”沈南柯站在摊前询问到。

    还在奋笔疾书的摊主大哥先是叹了口气,面露苦涩,又摇了摇头,这才应声:“读书数十载,可就是与功名无缘,只能靠着卖书画来养家,可奈何……”

    “依大哥的画工,可以说得上是上等,只是这诗词……”沈南柯不想揭人家的短处,又道:“不如我来帮大哥提一首诗,但是你要根据我的诗来作画,可敢一试?”

    “这……这还蛮有新意的。”摊主大哥脸上苦涩全无,好似来了兴致:“请说!”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沈南柯轻松的吐了口气,好在他查看了古书,李白还没出生呢,只好借鉴这位大诗人的诗了,想想还是蛮激动的!

    只是这大哥怎么在写最后一句的时候,手开始抖了呢?!

    “好诗!好诗!绝对的好诗!”

    这是一种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

    “啪,啪,啪。”身后一阵掌声传来,沈南柯望去,这身行头显然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那位公子哥说道:“确实是好诗,不无夸张和奇想,说的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这位兄台,谬赞了。”沈南柯笑的有些尴尬,这一首李白大人的诗还真是好用啊。

    这尴尬的笑在这位公子哥的眼里就是谦虚了,素手一挥,一锭分量银子甩在了摊主大哥的面前,“你画,本公子买了!”

    这摊主大哥好像傻了,不知道是盯着银子看,还是盯着那首诗看,直到沈南柯将他晃醒,这才开始作画。

    其实他是在盯着画在思考,这如此美妙的诗,他只怕他的画配不上这首诗啊。

    作画的过程中,沈南柯见这首诗的重点全被体现在了画卷上,不由得叫好。

    “小兄弟姓甚名谁?这首诗可有取名?”摊主大哥画完,就差一个名字了。

    “《早发白帝城》在下沈南柯。”

    “沈兄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才情,实在是佩服。”那公子哥叫身后的小厮收起了画,对沈南柯发出了邀请,“不知沈兄可赏脸,一起喝杯茶水?”

    “却之不恭。”

    直到沈南柯走后,那位摊主大哥还在回味这首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