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野聚散
字体: 16 + -

第2章 序章(一) 渊源

    古老的中原大地曾经只有一个国家,不知过了多久大因为政权的不稳定开始了裂变。在历经无数朝代的更迭之后群雄并起,最终聚集成了以沿海为主东霸大国,梁,和中部地区的野性帝国,郢。梁南至长江中下,北达渤海湾,西有砂岭横秋,然而再向西百二十里,便是郢国最东的奅轮门。梁国原为东部小国,但是凭借着高度的对外贸易往来,财源发达,通过与另外两个邻国并起,成为了一个互相保护的贸易区域,统称为梁。然而西方的郢,忤逆天时地利,只有靠着战争吞噬周围蛮夷和开垦荒原来扩张领土和抢夺资源。梁国的王权掌握在三个王的手中,分别被瓜分为兵权、政权、商权,虽然互相独立但又互相制约,持有者分别是原东部地区的梁、陈、齐三国。梁国崇尚自由公正,无论在哪个城市都可以看到祥和的盛景。远处的郢,永远只有一个王。郢国本就是单姓族人,狼性军统,政治高度军事化,在他们的眼里,只要能够骁勇作战,便可以成就功名。

    两国并起初期,郢国野心过大不断北上,梁国专注守城,每次都凭借地形优势不断取胜。两国虽然一直战争不断,但是通商之路却不曾断过。那么这个郢国为什么长久以来农耕为主又不断征讨却不乏财力呢?据坊间来往的商客传言,郢国都城圣都的皇宫之下埋藏着无尽的财宝,世世代代都享用不完,只要拿出来卖钱,便自然有识货的人蜂拥而至。

    为什么要说是皇宫之下?因为天下奇景,莫过于梁国临璟和郢国圣都的两大建筑——天梯。所谓天梯,实则是宏伟的阶梯,从陆地呈一定角度直通高处的皇城。天梯仰有百丈,延有千级,只有皇亲国戚和朝臣能够踏上天梯,进入国家的中心。然而这两个天梯是谁建造的,不得而知,只知道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传闻郢国天梯之下不仅仅有着无尽的宝藏,还有很多上古的兵器,因此许许多多的盗墓者慕名而来偷窃,却总是来者多,但不曾有人活生着回去。因而天梯在郢国所有人的眼中视为战争与保护国家的信仰——可天梯在梁国百姓和君臣的眼中至多不过权力的象征,而志士青年想要一展才华,那么天梯就是他们的心中圣所。

    在郢王朝到了第三代的时候,太后生下个君主叫呈瑾。此人并不喜欢打仗,也因此在注意到了郢军不断北上,却自始至终无法攻入梁的数个城门中任意一个后,便放弃了吞并梁的想法,转而休民养性,大肆推崇农畜。尽管遭到了朝臣的反对,他却注意到了旁人没有察觉到的本质——梁国真正强大的并不是国防势力,而是商贸。因为对于这个国家而言,最为有力的盾牌,是金钱。只要有商贸,就可以招兵买马,甚至可以从邻国甚至是谎言蛮夷请兵助阵。

    一日晚上,郢国皇城中的宣德殿中经历了君臣通宵的讨论,便再次大开了天梯下的国库。络绎不绝的军队从中取出了无数藏宝,让郢国官商前往梁国用来买盐。那段时候,你可以看到装白布麻袋的盐车,从砂岭林野中一路通至奅轮门,夏天整条路就像是被白雪覆盖了一般出奇。

    久而久之,梁国朝廷开始发现了问题,盐已经开始供不应求了。虽然极度削减了盐的对郢出口,但就像是上天有意安排一般,阴雨绵绵海水倒灌,堤坝崩溃持续了整整两年,海水晒烟岌岌可危。梁国国内盐价大涨,渐渐出现了百姓看到官盐却驻足观望;商户手中天价私售,官府也无能为力,几乎所有的市面上的稀罕货,除却大户人家,几乎没什么人买得起,千思万想都没有料到梁国国风从曾经的繁华一时转眼直下民不聊生。高高在上的天梯皇城中,不安的情绪随着日渐腐败的官风啃食了一个流金的朝野。王权开始渐渐失去对地方的管理,即使是金钱利诱也留不住才子的离去、投奔正在招贤纳士广邀门客,又是天下盐粮大库的郢国。不仅有志青年开始西行,为了安稳生计,寻常百姓家亦是如此。

    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乌云在的都城临璟的上方悄然密布,一场低语中的风暴即将卷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