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工业革命
字体: 16 + -

第70章 何进起乱世

    少帝继位之后董太后宣张让等人入宫商议道:“何进的妹妹,刚开始我抬举她。如今她的孩子继位,内外官员,都是她们兄妹的心腹。他们权利太大,我该怎么办?”

    张让奏道:“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刘协为王;加封国舅董重高官,掌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

    董太后大喜。次日设朝,董太后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共同干预朝政。

    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在宫中设宴,请董太后赴席。

    酒至半酣,何太后起身捧杯再拜道:“我等都是妇人,参预朝政并不适宜。昔日吕后因握重权,宗族千口皆被屠戮。如今我等应该深居宫中;朝廷大事,任命大臣元老自行商议,这才是国家之幸。怎么能垂帘听政呢。”

    董太后大怒道:“你毒死王美人,全因心中嫉妒。如今依靠你儿子是皇帝,和你哥哥何进的权势,怎么敢乱说!我任命的骠骑将军杀你哥哥,易如反掌!”

    何太后也怒道:“我好言相劝,你怎么反倒发火了?”

    董太后道:“你家里的那个小辈屠夫,有什么见识!”

    两宫互相争吵,张让等人劝她们回宫。

    何皇后连夜召何进入宫,告诉他宴席上的事情。何进回去后,召集三公共同商议。第二天早朝,何进指使朝臣上奏董太后原本是藩王的妃子,不宜久居宫中,应当到河间安置,限一天之内离开洛阳。何进一边让人送董后回河间;一边让禁军兵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要印绶。董重知道事情危急,于是自刎于后堂。家人开始布置葬礼,禁军才散去。张让、段珪见董太后一系已经没有希望了,随即都以财物奇物交好何进的弟弟何苗和何进的母亲舞阳君,有早晚到何太后那,遮掩他们的行径:因此十常侍又得以侥幸。

    中平六年六月,何进暗中命人毒杀董太后于河间驿庭,抬棺回京,葬于文陵。何进装病不出府门。

    司隶校尉袁绍入见何进道:“张让、段珪等人在外面传播流言,说是大将军毒杀董太后,想要图谋大事。乘此时机不诛杀阉宦,以后必成大祸。昔年窦武想要诛杀宦官,结果走漏了风声,反而自己遭了殃。如今大将军的兄弟部曲将吏,都是俊杰之士;若全力行事,则一切无忧。这是老天爷都在帮我们,所以我们不可丧失这次机会啊。”

    何进曰:“先让我招人来商议。”

    左右密报张让,张让等人转告何苗,又多送贿赂。何苗入宫见何皇后道:“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如今无端又要杀十常侍,这是在自乱阵脚啊。”

    何太后听信了他的话。不久,何进入宫见何太后,想要诛杀十常侍。何太后倒:“宦官管理宫中,乃是大汉的旧例。先帝刚死,你就想着要杀旧臣,而不是看重宗庙社稷。”

    何进本来就是优柔寡断的人,听了何太后的话,唯唯的离开。

    宫外袁绍迎上来问道:“事情如何?”

    何进道:“太后不同意,又能怎么办?”

    袁绍道:“可以召集四方英雄,领兵入京,杀尽宦官。那时事紧急,容不得太后不同意。”

    何进道:“此计大妙!”

    便要发檄文到各地。

    主薄陈琳道:“不可!如今大将军仰仗皇上的威仪,掌兵戈要事,龙骧虎步,高下在心:如果要杀宦官,就像鼓起烘炉烧毛发一样。应当以雷霆之势,行使权力以做决断断,则可一切顺利。现在却要招来外臣,进犯京城,到时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笑道:“这懦夫之见!”

    傍边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议!”

    众人看过去,发现是曹操。

    曹操接着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是当世君主不该给他们权力以示恩宠,让他们到现在。如果想要治他们的罪,当除首恶,只用派一个狱吏就可以了,何必去招外兵入京?这样这事情必然暴露于天下,我料想此事必定失败。”

    何进怒道:“孟德也怀有私心吗?”

    曹操退后道:“乱天下者,必是何进。”

    于是何进就暗中命令使者,携带密诏连夜赶往各地而去。

    这密诏不久之后便传到了青州,陈越的桌案上。

    ......

    陈越挥退使者之后,把那密诏往桌上一扔,对于宣等人道:“这天下要乱哦漏。”

    于宣问道:“主公准备如何对待此事?”

    “让他们自己去玩,这浑水咱们不趟”

    ......

    另一边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先前因为讨伐黄巾战败,朝议准备治他罪,因为贿赂十常侍得以幸免;而后又勾结托付权贵官员,遂任升官,到如今统领西凉大军二十万,早就有了有不臣之心。这时得到诏书便大喜,立刻点起兵马,让他的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就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董卓的女婿谋士李儒道:“如今虽然是奉诏行事,但是其中有不少会令人怀疑之处。为什么不让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董卓大喜,随即上表道:“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何进得到董卓的上表,拿出来给大臣传阅。

    侍御史郑泰上谏道:“董卓乃是豺狼之辈,引入京城,必定择人而食。”

    何进道:“你这是多疑,不足以图谋大事。”

    卢植也上剑谏道:“我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旦进宫,必生祸患。不如让他不必来了,免得导致乱事。”

    何进不听,郑泰、卢植都辞官离去。朝廷大臣已经离开大半。何进命人在渑池迎接董卓进京,董卓按兵不动。

    谢谢几位的推荐票!有多的推荐票的书友请不要多虑,尽情的扔过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