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工业革命
字体: 16 + -

第48章 撤军、鼓励生育、持刀卫

    光合五年,七月初。

    陈越坐在城主府的大堂内沉思着。如今瀛洲城已经基本建设完毕,而陈越也暂时不准备对日本进行扩张了。算着日子后年张角就该起事了,也该回去准备应对天下大乱了。

    想到这里陈越对大堂外喊道:“来人,叫各军司令以及王飞前来此处开会。”

    “诺!”

    门外一人应声离去。

    不久几人就陆续走进了大堂,等人到齐后陈越问道:“王飞你这边民事安置可有什么问题?”

    “禀公子!尚未遇到什么难事!”

    “嗯!刘宇你这边驻防军的斥候可有什么发现?”

    “禀公子!上次瀛洲城外一战后倭岛各处就陷入了战乱之中。”

    原来上次城外的一顿炮击炸死了不少的领主,没死的各部也有不少损失。有的多有的少,损失少的人就开始对外疯狂的扩张,就这样日本本岛上的军事平衡彻底打破,而后就彻底的陷入了战乱之中。

    “嗯!这么说暂时瀛洲城这边是没什么问题了。张羽、典大哥你二人所部近卫军龙骑军明天开始集结吧!集结完毕之后就从倭岛撤军。咱们该回去了。”

    “诺!”

    “刘宇我们走了之后这边瀛州城和平户的防卫就靠你们驻防军的了,民政方面王飞你就全权处理吧!”

    “诺!”

    “还有这次和我们一起走的还有五万奴隶,王飞你那边调拨一下。”

    “诺!”

    “好吧!都去办吧!”

    “诺!”

    几人一同起身离去。

    之后半个月整个瀛洲城都在有条不紊的调动着军队。这次不是远程奔袭,所以相应的物资也要多上不少,好在的是瀛洲这边建立了永固式的码头,不然的话他们还要用小船一点点的往船上运东西。

    光合五年,八月中旬的一个傍晚,陈越所乘坐的船只在木城码头靠岸。

    如今的木城和陈越离开的时候变化不大,只是木制的城墙变成了砖石的,而且出了城门往右走到海边哪里多了一个石质的码头。

    陈越下船的时候随行的还有三千近卫军和五万奴隶。

    从瀛州城出发之后经过一个月的航行,他们到了东莱海外。这时陈越下令龙骑军前往长岛一带的一座岛屿上驻扎,近卫军除了两千龙骑兵、七百步兵炮兵以及三百迫击炮兵之外的所有人前往另一座岛屿驻扎。

    陈越下船的时候荀叔于宣和太史慈都已等在码头上。

    “主公!”几人对着陈越俯身行礼。

    “嗯!先回城主府吧!”

    “诺!”

    不久后议事厅内。

    陈越对着众人说道:“倭岛的事情基本已经走上正轨了,剩下倭岛主岛上的扩张事宜我准备交给刘宇去判断处理,不过暂时是没有扩张打算了,毕竟我们治下人口数量终究是太少了。对于这个人口问题........于宣记下我现在说的话,我们辖下百姓生子,不论男女对小孩子的伙食给予补贴,一对夫妇有三子以上时,第四个孩子开始每个孩子的伙食由各地民官调配,而且孩子的父母享受减税的优惠,至于优惠的程度你们那边商量着定个章程出来吧!”

    “诺!”

    “我下一步准备扩建木城这边。这次我带回了五万倭岛奴隶,于宣你这边接收一下吧!这次扩建的范围以目前木城城墙的位置为基准往外扩张五里,现在木城的范围就作为内城,用作军事驻扎吧!”

    “诺!”

    “还有此次我回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如今我们治下一直都处于军管状态,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我准备另外征召一万士兵。”

    “主公不知这一万士兵有何不同之处?”

    “这一万人只做基本列阵训练,而且训练完成之后分派给各处民官管辖。不配枪不配马,仅持长刀,维护地方治安。”

    “公子这.....是否不妥,仅持长刀的话,怕是战斗力不足啊!”

    “无妨!下令各处开始没收长武器,除了军事单位和持刀卫以外,打造的刀剑等武器长不可过一尺。”

    “公子,若是古董藏刀等是否也?”

    “在木城这边建个展览馆吧!把那些古董全部没收收藏进去,百姓一律不得持有长度超过一尺的刀具,否则以危害地方治安为其罪,改其籍贯为刑徒。”

    刑徒不同于异族奴隶,远征之前在本土捉拿的人算是刑徒,刑期一律十年,十年刑满才能或释,而奴隶则是这辈子都别指望自由了。

    “诺!”

    “等各地持刀卫配齐之后,军队方面除了休假不得私自出军营,否则以逃兵论处。无军事任务不得持枪出军营,分否则以谋反论处,各部高级军官的左轮例外。民间方面禁止制造枪械火药,否则以谋反论处。先就这样定下来吧!”

    “诺!”

    陈越治下的百姓基本都是流民,之前他曾担心过如果张角拿家伙造反的时候,他这边会不会受到影响。现在陈越相信刀具武器都收缴上来后,这些人就是想造反,在他手底下也翻不出多大的浪来。

    “都去忙吧!太史你留一下。”

    “诺!”

    太史慈如今已经十五岁了,体格这几年长大了不少,虽然还比不上典韦,但是和于宣相比差不多高了。

    等几人相继离去之后,陈越对太史慈道:“我离开的这几年家里没出什么事吧!”

    “家里都还好,太守大人还是整日忙于公务,小鹏倒是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鹏儿出去求学了?他找的师傅是谁?”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

    “嗯!好久没回来了!太史明天随我回一趟黄县吧!”

    “行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