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刀师
字体: 16 + -

第176章 唐太宗托孤

    吴王的陨落,算得上是长安城,乃至于整个天下的大事。平静的长安城内,武术百姓都在奚落太宗皇帝的不是,纷纷将当初诛杀李建成谋夺太子位的事情再次翻出来旧事重提。

    光因为这件事情,长安街街头上被抓走的说书人就足足有三千多,长安的大牢内,根本就住不下这么多人,吏部尚书也站在李唐宗室大门口,等待太宗皇帝的出现。

    反倒是这个时候,无官无职的李青,径直沿着皇城内宽敞的街头朝着皇宫深处走来。没有人刚阻挡,那是因为他手掌皇帝亲赐的金牌,没有敢说二话,便是他一手将祸害吴王危及到了太宗皇帝统治的武曌手刃。纵然是李唐宗室外的要员们,也都没有什么闲话可以说了。

    更何况,他身边还跟着两个关乎朝堂要害的人物,一个吐蕃国主松赞干布,一个河间王女儿云岚郡主。

    经过这件事情,太宗皇帝的鬓角都已经花白,是年三十四岁,正是一个皇帝大好的年华,然而,太子夭折,最喜爱的吴王也惨遭毒手,处在权力巅峰的他,大大有一种孤家寡人的感想。

    松赞干布与云岚郡主两人站在宗祠门外,与众多大臣一样,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敢贸然闯入里面,动了皇帝的杀气,那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李青推开门,大臣们心头都咯噔了一下,这家伙是不要命了吧?

    祠堂内的李世民,仍旧背着双手,茫然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灵台,听见身后的动静,也就晓得在大唐,能够有胆量在这个时候不如祠堂,唯独李青一个人了。

    “朕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就等着你来给朕指指路,这个大唐的江山,应该怎么走下去?”

    祠堂内香火鼎盛,作为皇族应该有这样的配置。李青没有着急回答李世民的问题,反而回头将祠堂的大门关上,无视外面一干大臣窥探的目光。等祠堂的大门已经完全关闭了,李青才指着祠堂里密密麻麻麻的牌位,说:“陛下的道路不是很明确么?”

    一瞬之间,太宗皇帝竟然没有明白李青的意思,反而有些迷惑。

    “难不成你所说的道路,就是要朕是面对死去的列祖列宗么?”

    丧子之痛的打击,确实能够另一个明君瞬间昏庸。

    “陛下应该明白,我所说的,并非是这样一个道路,陛下如今风华正茂,正是该拓展国土的好时候,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想想这些做了古的李唐宗室们,哪一个成王的道路上,不是沾满了鲜血,踩着无数白骨?”

    太宗皇帝摇摇头,说:“朕已经年迈,而且这些日子,总是会梦见死去的大哥,带着追随他的部下,每天晚上都来找朕索命,恐怕……朕的时日已经不多了,还谈什么扩张国土。”

    从李青不如祠堂的那一刻开始,就察觉到了太宗皇帝身上的异常。

    “我明白陛下的心思,现如今,陛下的几个儿子,有能力继承大统的都已经遭到了戕害,可是这又如何,大唐的强盛,是早晚的事情。”

    让一个人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重拾起当初征战天下的气魄来。

    可惜,太宗皇帝早已经是到了英雄迟暮的年纪了。

    “在这众多的皇子当中,先生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选,若真的没有,朕的宗亲当中有没有谁能够带领大唐走向强盛的?”

    皇帝的问题,无疑于已经将天下大事交给李青去决断了,甚至对自己的儿女们已经心灰意冷,恨不得从李唐宗室当中找出一个人来带领大唐。

    “陛下能有这样的胸襟,课件大唐的强盛并非是没有什么道理。不过,陛下朕的这样决定了么?我看晋王陛下……”

    话到这里,已经没有什么意思,李世民双眼微微闭了下来,才说:“倘若晋王真的能成气候,为什么身边会多了一个像武曌那样的女人?要不是先生发现的早,恐怕那个武曌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是替代我大唐的不二人选了。”

    沉默许久,太宗皇帝才又开口。

    “当真要是在朕的李唐宗室里找不到什么人了,这个大唐就托付给先生了。先生的威名足以名垂青史,更何况你也是我李唐宗室的人,日后朕走了,你掌控这个天下,莫不是和朕在的时候一个样子。”太宗皇帝长长叹了一口气,算是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然而,哪一个做皇帝的,希望自己的位置被别人取代,这个人还是对自己又很大威胁的人呢?

    “陛下这个想要托孤是吧?可惜您不是刘备,我也不是诸葛亮,您真的决定将大唐的命运交到我的手里?”

    自古以来哪个帝王不是这样的想法,让你以为你对他是百般好,这样才能够让你对他百依百顺。

    被李青点破了他的心思,太宗皇帝也有些羞怯,毕竟自己并不是真的打算将江山交给李青。

    “我来这里也就是看看陛下,一切安好的话,还是要当即处理一下国家要事。其一,松赞干布来到大唐的时间已经很久,若是迟迟没有消息回到吐蕃,那么吐蕃那边一定会有什么异动,松赞干布人身安全是第一,第二么?要事来一趟连一个亲都没有求到,可想吐蕃人会怎么想?其次么,就是长孙无忌了,想必陛下已经有了办法,这里李青就不变多做停留了,以免外面的大臣说我是长孙无忌第二。”

    面见太宗皇帝的时候,李青自然没有直来直去,一直摸透了太宗皇帝的意思之后了,才把心里的话说明白,免得自己又成了一个被约束的人,连半分自由都没有。

    祠堂内吱呀响了一声,李青走了出来,看了看皇城的天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大臣们顾着自己的脸面,当然也没有围在李青身边问这问那儿的。

    “李青大哥,皇帝想明白了没有啊?”

    云岚郡主追在李青身后,一遍一遍接着追问。

    “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想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喝你的喜酒了。”

    一面说着,李青一面看了看松赞干布和云岚郡主,心知这件事情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

    “李大哥你说什么啊,云岚郡主这辈子都不嫁了,就跟随李青哥哥一起闯荡天下,不也是一种精彩的人生?”明显松赞干布有些不太乐意了,想了许久终于决定下来,也说:“是啊,我也打算和李青大哥闯荡江湖,看看这世上还有没有别的好玩的事情。”

    两人一唱一和,倒是让这阵子笼罩在李青额头上的弄晕散开了不少,现在他最想的事情,就是赶紧回到长安城里的住所,找他的三个美人去。

    出了长安城皇宫,松赞干布才开口说:“李青大哥,要是你没有杀掉武曌的消息被别人知道了,会不会很不安全?”

    李青昂首阔步走在前面,说:“这事情以后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人家知道的,不过就是,哎呀你看看那个名震北漠的李青,身边又多了一个叫做武儿的小娘子了。”李青说这话的时候,分明就是扮作了那街边喜欢说闲话的妇人,顿时逗得云岚郡主和松赞干布哈哈大笑了起来。

    武曌,他当然没有将她杀掉,这世上有多少人甚是可怜,武曌不过就是其中的一个。

    穿街走巷,总算来到了萧王府门前,这阵子发生这许多事情,足够让李青跟他那三个没人说道好一阵子了。这不,坐在墙头上的阿飞老远看见了李青,一个翻身,就从墙头上落了下来,冲着院子里大喊:“李青大哥回来了!回来了,而且还……”

    前半段无疑让铁宛如高兴了一阵子,可是一听到阿飞后面那个可是,就知道事情肯定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了。

    萧玉翎何等单纯的人,早不管阿飞后面说什么,只要她的李青哥哥回来了,那就成了。结果等打开门的时候,除了松赞干布、云岚郡主,还跟着一个穿着一身黑衣服的女子,样子到时算得上惊艳,可身上总有一种不服人的霸气。

    “好了,现在我介绍一下咱们家新来的人,负责给你们端茶递水,什么脏活累活,全都交给她一个人干就好。”

    才要介绍,身后的武曌把戴在头上的斗篷拿了下来,说:“我叫武媚,还希望各位姐姐多多关照。”此时的武媚,双眼早就已经没有了仇恨,一双眼睛时时刻刻盯着李青看,一点都舍不得离开。

    “咳咳!”远处的铁宛如是早就已经看不下去,真不知道这个新来的是不是不懂规矩,这么三个活人站在屋子里,她全都当做是没有看见一般。

    仔细张罗了好一顿饭菜之后,一屋子的人和和美美,别提有多高兴了。

    皇宫内,太宗皇帝跟着李青的步子,也从祠堂里面走了出来。先是兵部侍郎开口说:“陛下,今日长安城内不少说书人正拿着当年陛下的事情满大街的说,现在的长安城百姓,那是人心惶惶啊。”

    兵部侍郎说话不够底气,说到后面,估计也就他一个人能够听得见了。太宗皇帝挥挥手,说:“百姓为什么造反,并不是因为身上有什么赋税,而是你们不分青红皂白就随意抓人,他们说说也就罢了,朕又不会少了什么,何况他们说的,也并非全都是虚构的,明日你就赶紧把这些人给放了吧。”

    兵部侍郎不敢说半个不字,立即点点头说:“臣这就下去督办。”

    大臣们还要开口,太宗皇帝就给拦了下来,说:“有什么事情明日朝堂上再说,不过就是朕的皇子死了,这不是还有朕呢么?”

    几句话就让大臣们吃下了定心丸,关于皇帝打算不理会朝政的消息也就从此戛然而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