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刀师
字体: 16 + -

第170章 嫁祸吐蕃军

    拖着手上的箭矢,的确并不是吐蕃人所使用的短箭,箭身尾部所用的羽毛,分明就是长安城内守城军的东西。胡蒙一面察看,已经听到了李青的自报家门。

    “什么!你就是在长安城内混得风生水起的李青!”

    这一惊非同小可,胡蒙差点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对不住啊,原来是李先生。这件事情的确是我有所失误,还希望李先生不要在皇上面前说我的不是来。”

    刚才趾高气扬的样子已经完全都没有了,胡蒙嬉皮笑脸,巴不得把李青哄地开心了,自己也能在黄上面前炫耀一下。

    “得了,既然是误会你们就不要为难这些吐蕃的友人了。”

    身为大唐的兵器监造,当然是没有权力好令守城军的。这个胡蒙也很清楚,想要在长安城内混得好一些,必须要把李青这样一个皇上身边的红人哄的开心了,纵然现在李青的官职比他还要小一些,巴结一下总是没有错的。

    “既然李先生替你们求情了,本将军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既然是来我大唐求亲,还希望松赞干布你能够按照长安城的规矩来办事。长安城的街道上,是不允许出现这么多兵马的。”

    看了一眼刚才被人挑斗起来的场面,好几个守城军士兵都身上都带着伤势,还有一些被武曌刺客用箭矢射杀的。松赞干布看在眼里,也知道自己做事有些鲁莽了。

    “松赞,今天的事情是你们的不对,希望不要出现下一次。云岚郡主的事情,我已经有了主意,只要你听我的话,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安抚好了守城军大将胡蒙,李青这才看着松赞干布,语气里明显有了责备的意思。

    “这些死伤士兵的安葬费用,就由我来出了。”

    松赞干布骑着高头大马,自己的手下也在刚才的混战中死伤了好几个。要是在吐蕃的地界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按照当地的规矩,这些人都是要被处死的。

    “好了,胡蒙将军。松赞也是因为郡主忽然失踪了,因此才这么冲动,大家就都散了吧。”

    走到松赞干布马前,李青看了他一眼,说:“你带着这么多人出来,有消息了么?还不是一样没头没脑的乱撞。”松赞干布虽未吐蕃国主,在李青面前言听计从,形如一个还没有长大孩子一样。

    “李大哥,我都听你的,只是云岚郡主的事情……”

    亲卫们也随着松赞干布勒住马头往回走,李青没有骑马,缓缓走在最前面。

    “当初你写信告知我是要来求亲,原本我也觉得是一件好事情,怎么会想到你这么冲动,差点就闹出了大事情。这还是惊动了长安城内的守城军,要是牵扯到了千牛卫等人,恐怕就没有这么好收场了。”

    松赞干布面皮子有些微微发热,心里还是惦记着云岚郡主的安危,追问了一句:“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个绑架云岚郡主的人,既不是想要钱财,也并不是想要交换人质,他们到底是想做什么?”

    来长安不久的松赞干布当然不清楚前一阵子在皇宫内发生的事情,李青也并不怪罪,只说:“回到侯爷府之后,我自有安排,不过一切你都得听我的,不然救不出云岚郡主也就罢了,很有可能因为你的莽撞,害得云岚郡主丢了性命。”

    一听事情竟然这么严重,松赞干布听完以后,也是觉得一阵后怕。

    回到侯爷府上,按照李青吩咐追踪那个刺客的侯爷府侍卫已经等候了多时,看见松赞干布和亲卫们一脸沮丧的样子,也不是很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先生,刚才我跟踪了那个人,发现他们并没有躲藏在长安城外,反而是躲在一处没有人烟的民房里面。跟踪到了那个地方之后,才发现他们的人手众多,所以我也就没有继续跟下去,直接回来禀报。”

    太宗皇帝亲自挑选的人才,果然还是有些应变的能力,若是一味就按照李青的吩咐去办事,恐怕这个侍卫回不回得来都要另当别论了。

    “原来如此,既然是在长安城内,那么事情就好办得多了。”

    吩咐亲卫们都进去侯爷府内等候,李青拉着松赞干布,说:“这一次我们去救郡主,肯定是凶多吉少,你贵为吐蕃的国主也愿意以身犯险么?”

    听得松赞干布直摇头,说:“自从见到云岚郡主之后,我的一颗心就全都在她身上,为了她,我连守城军都可以得罪,还有什么事情我不敢做得。”

    表明自己的决心之后,李青才说:“那么今天晚上你就随我出去走一走,或许会有一些收获。”

    宰相府内,武曌的刺客已经等候长孙无忌多时,手里还拿着一个粗布的包裹,显得十分小心。

    进门后长孙无忌的第一句话就是:“武曌竟然还有脸面派你前来,你知不知道,上次我在朝臣们面前,被皇上数落,脸面都已经丢尽了。”

    那刺客陪着笑脸,说:“此事我们家主公也听说了,所以明我带来两三个美女,黄金千两,算是对长孙大人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补偿。”

    武曌出手阔绰,也令长孙无忌觉得有些意外,自己不过就是在朝堂之上说了几句话,就能得到这么大的便宜。

    “无功不受禄,只是本相还有一件事情不明白,这个武曌拉拢我,到底要做什么事情,难不成就只是想着将晋王从禁宫内解救出来?”

    不愧是滑臣,长孙无忌当然不敢随随便便就接受了武曌送来的这些东西,事情必须要问清楚了,否则被别人看在眼里,上早朝的时候参自己一本,那时候就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看你说的,长孙宰相应该明白,身为一个女人,我们家主公能得到的东西都能得到了,偏偏就是不知道后宫之主是什么滋味,因此不遗余力的帮助晋王殿下,不就是想以后图一个皇后的名声么?”刺客自己说不出这样的话来,该是武曌之前就有所预料,长孙无忌应该会问起这样的事情来,提前就做好了准备。

    “野心倒是不小!”揉了揉手指,长孙无忌老鼠一样的眼睛里透着奸猾的光芒,看了这个刺客一眼,才缓缓说:“既然是这样,那么本相也就做一个顺水人情,勉强收下了那些礼物。不过我看你今天来,不会就只是因为要送东西来吧。”

    一眼便能看清楚刺客必定是有所图谋,这才会带着这些东西来到宰相府上。

    “宰相不愧是宰相,我要做什么,根本就逃不过你的法眼。”

    溜须拍马的话长孙无忌听得很是受用,点点头说:“还算你识相。我这府上人多眼杂,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吧。”

    得到了许可,刺客就将手里的布袋包裹打开来,里面装着一些士兵的盔甲之物,还有一些用吐蕃文字写成的文书。

    仔细看了看里面的东西,长孙无忌才问:“这是……”

    刺客站在一边,见长孙无忌还不是很明白,才解释说:“上次宰相在朝堂上不是因为没有证据被皇上数落么?这一次,我们家主公特地找来了吐蕃在大唐边境挑起事端的证据,文书上说的内容,便是说明了这次事端,完完全全是由松赞干布主使的。”

    能位列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伪造出来的。带着别样的眼光看了一眼那个刺客,问:“我怎么看都不觉得这像是边境挑起事端的证据,而且,长安城也没有受到这样的警告,恐怕皇上不会相信啊。”

    刺客当然明白长孙无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被看穿了也并不在意,反而说:“我听说那个李青是站在吴王那一边的。吴王并非是文德皇后亲生,也必定不会买你这个舅舅的面子。如今李青和松赞干布走得那么近,宰相大人就不想着把他们给扳倒么?”

    权衡一翻利弊之后,长孙无忌才答应下来,说:“做戏么,当然要做得真一点,相信武曌不会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这边的一切事情,就交给老夫去办了。”

    刺客面带微笑,将武曌精心挑选出来的三个美女,和用三四个箱子装着的千两黄金抬了上来。

    “没别的事情的话,那我就告退了。”

    看着满眼的黄金和美女,长孙无忌怎么可能心里没有一点波澜。自从跟随太宗皇帝开始打江山以来,从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反而太宗皇帝提倡节俭,搞得自己身为大唐的权臣,也没有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荣华富贵。

    夜间的擦还能干成繁华依旧,松赞干布和李青的担忧,在欢歌笑语当中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夜,武曌并没有出门,身边的刺客也严禁寻花问柳。

    北市民房的地窖之内,武曌穿着一身华服,悠悠然走了进去。看见被袋子套着头的云岚郡主,随意挥了挥手,说:“把头套拿开,我倒要看看,那个松赞干布看上的女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听到地窖里面的声音了,云岚郡主开口说:“要是我在长安有什么三长两短的,不管你是谁,我的父王一定会找你算账!”

    刺客们扯掉了云岚郡主头上的套子,这会儿,武曌长得什么样也全都被她看在了眼里。

    “哈哈哈,再怎么算账也找不到我的头上来,你难道不知道,长安城可是姓李的天下。你的那个父王恐怕根本就不知道你在长安出了事情,你呐就好好在这里陪着我就好!”

    失业了,这几天一直在四处奔波找工作,更新不太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