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刀师
字体: 16 + -

第147章 皇子的贺礼

    大唐皇宫内三番鼓角争鸣,正式拉开了盛会序幕。

    太和宫内,摆满了丰盛菜肴,足足有四百多人围坐在当中。太宗皇帝众多嫔妃们,也都纷纷如戏,分坐在太宗皇帝左侧,皇子们则坐在右侧。

    李青在唐朝没有任何官职,也被安排在了一个靠前的位置上。才入席,阿飞就迫不及待开吃起来。满朝的大臣和皇室宗亲,都看着这个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也没有人敢多说一句。隔着李青一个桌子的,就是云兰郡主,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从来不被世俗的礼法所拘束。

    长孙无忌理所应当,坐在靠近皇子们的一侧。

    一直等太宗皇帝出来了,群臣们才纷纷起身,恭贺皇帝寿辰。一曲歌舞结束,群臣们和皇室宗亲都开始给太宗皇帝送上礼物。

    难得今天魏征没有前来参加,不然又扫了大家的兴致。

    李青就坐在一边看着,这些唐朝的官员宗亲们,一心想要讨太宗皇帝欢心,送来作为贺礼的礼物,也都是一些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

    比如,长孙无忌送的,是东瀛海国的琉璃夜明珠等等,都是一些老百姓根本就无法接触到的东西。太宗皇帝还是保持一贯的微笑,大太监则在一边慢慢清点礼物,顺带将送礼人员的名字记下来。

    群臣个皇室宗亲们的礼物并不能代表什么,顶多也就是走一个过程。他们知道,指望这个来升官发财,那就是天大的愚蠢。

    轮到皇子们送礼,群臣也就开始安静了下来。皇子们喜欢的东西如何,关系着一个国家将来的发展前途。太子李承乾作为长子,第一个走上前来。

    “父皇,孩儿身在长安,负责处理一些国家大事,可仍旧惦记着封地内百姓们生活如何,于是,今年的礼物力求节俭,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东西献给父皇。”

    说着,将手里一个普通的盒子打开,里面有一束金黄色的麦穗,两颗结满稻子的稻穗。

    “儿臣送给父皇的礼物,就是逢低内百姓的安居乐业。”

    鉴于太子有前科在身,太宗皇帝本以为他又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搞来一些珍贵玩意儿,正打算要数落他一番。没料到太子送的,竟然是这些礼物,也大为欣慰。

    “太子有德,并非在长安城内骄奢淫逸,当为众多皇子们的楷模。”

    等太子李承乾接受了太宗皇帝的夸赞,群臣对太子的认识也都有了一些改善。不过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太子演戏,自然是有人能够看得出来的。

    太子退下,吴王李恪从坐席上走了出来,拖着一个长长的刀匣子,走了出来。

    “儿臣送个父皇的礼物,一共有两件。这第一件呢,就是来自于北漠的捷报。李靖、李绩大将军在北漠取得了胜利,突厥大军已经被我唐军歼灭。”

    群臣深受鼓舞,吴王李恪难得回到一次长安城,本应该在杨妃身前多多陪同,然而北漠的战事实在让他根本脱不开身,一心牵挂战场的他,当然不能有丝毫懈怠。军情本应该第一时间传到太宗皇帝耳朵了,不过临近寿辰,没有收到这样的消息,太宗皇帝也早就有了预料。

    高丽使节团以及其他诸国人员,都是心头剧震。突厥大军常年统治北漠大片领地,现在也都划归大唐了。

    “这第二件礼物,是儿臣在北漠时候与荆朝北漠军一同抗击突厥时候见到的兵器,是李先生亲手设计,唤作横刀。”揭开匣子,李恪将横刀握在手心,笔直挺拔的刀身,闪耀着明晃晃的刀光。

    长安城内的大臣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刀式,大理寺卿见到这横刀,也有心想要购买一些了。这关宏远听说是李青亲手设计,也将目光落在了李青身上。

    “两件礼物,儿臣也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唐军能够歼灭突厥大军,实在是李先生的功劳。若没有他调动吐蕃士兵潜质吐谷浑,恐怕李靖大将军还要在北漠陷入苦战之中。”

    荡平突厥,那是一件莫大的功劳,别说群臣振奋,就是太宗皇帝,在听到是李青在当中起到了始终重要的作用后,也是刮目相看。

    李承乾与魏王李泰都黑着脸,明显在笼络李青这件事情上,两人都完完全全败给了李恪。太子献上的礼物虽然比较实际一些,也顶多能抱住他太子的位置。

    横刀被大太监托着,送到了太宗皇帝的手上。

    从刀鞘内拔出来,太宗皇帝也忍不住赞叹:“真是难得一见的好刀。”说罢,看向李青,才说:“早年朕还未登基,就听说过李先生父亲威名。那时唐军进击荆朝边疆,当时就见到了这样款式的刀。不过,和那些比起来,明显李先生的横刀要技高一筹。”

    太宗皇帝把玩,爱不释手。横刀刀身轻盈,却有锋利的刀刃,若是让唐军配备,绝对是近身搏斗的杀手锏。

    “朕特许李先生在长安铸造刀剑,兵部武器采购,便从李先生那里进!”

    说罢,将横刀放在一边。

    “皇上,倘若有短一点的横刀,用在大理寺官差身上,也能发挥极致的功效,打击长安城内的罪犯,也一定是一把利器。”大理寺卿终于按捺不住,率先走出了宴席跪拜在太宗皇帝面前这么说。

    “关爱卿果然也和朕一样,也是爱刀之人,既然如此,朕也就准许!”

    得到太宗皇帝的许可,别说关宏远心里有多开心了,就是回到酒席上,也不免多看了李青几眼,露出一副你懂的意思来。

    本就是李青来长安的目的,唐军若是全军配备这样的武器,那也是滚滚黄金啊。谁不喜欢黄金呢,李青也不例外。

    皇子们的礼物算是送完了,李青可还有一样古朴的琴要献上。于是慢慢起身,牵动了满朝大臣们的眼光。之前从未听说过李青的名字,这时候,在皇子李恪的介绍里,每个人都是印象深刻。

    见到李青也离开了座椅,太宗皇帝双眼里也有一些赞赏的意思。

    “草民李青叩见圣上。”终归是在大唐,李青也算是半个大唐人了,对于君主,一些礼数还是要有的。

    太宗皇帝就不那么讲究了,还没等李青跪下,就说:“免了。”

    拉开黄色的绸缎,李青将古琴奉上,说:“毕竟是皇上寿辰,虽然李靖大将军在北漠取得了令百姓振奋的胜利,然而那也只会让前来朝拜的各国使臣觉得大唐光有武力。于是草民献上的,是一具古琴,希望大唐一直繁荣昌盛。”

    话说得非常漂亮,就是深谙朝廷争斗的大臣们,恐怕也想不到这一点。

    “爱卿何必客气,今日起,李先生就是我大唐的兵器监造了。”太宗皇帝一开口,李青就有了一个官职。

    收下古琴,李青并没有直接回到酒席上,反而看着太宗皇帝,问一句:“不知道圣上对于吐蕃这个国家,有何看法?”

    分数国事,李青竟然在这样喜庆的场面说出这样的话,长孙无忌也兜不住面子了,轻微咳嗽了一声。然而太宗皇帝没有理会,知道李青是非凡之然,必定是有什么重要的话想要在这样的场合说起,才不免有些失礼的。

    “吐蕃在大唐西边,国立在松赞干布的统治下渐渐强盛,就是大唐,也未必能够轻易阻挡他的锋芒。不过素来吐蕃士兵与大唐士兵有所冲突,也是令朕感到烦扰。不知道爱卿有什么建议呢?”

    顺着李青的意思往下走,李青也就不客气了,直说:“吐蕃松赞干布与我还算有些交情,长长说起圣上治国有方,十分倾慕,因此派遣了一队求亲人马,松赞干布亲自前来,已经在路上了。”

    听说吐蕃想要求亲,大臣们也开始议论纷纷,毕竟这算是一件大事情,需要经过商量。

    太宗皇帝反而眉开颜笑,说:“爱卿的人际关系倒是开阔,既然是吐蕃国主亲自来求亲,朕又怎么会不允许呢?”

    跳过了群沉闷的议论,太宗皇帝也已经答应下来。

    “不过和亲的人选,朕需要与群沉闷斟酌一二,若是爱卿有什么建议,可以直接和朕说。”

    了却了一桩心事,李青才算是感觉到身上的担子轻松了一些,就是不知道太宗皇帝会把和人许配给松赞干布,这也是李青担忧的事情。

    所有皇子里面,唯独晋王显得雨中不同。他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他赠送个太宗皇帝的礼物,实在没有任何新意。正是因为没有新意,因此才显得有些特别。

    从入席开始,李青就留意到这个晋王一直心不在焉,似乎还记挂着什么人。整个宴会过程中,不看宫女们的表演,也不关心其他皇子送了什么礼物。

    “李先生是觉得晋王长得英俊非凡么?怎么一直看着他。”若不是文岚郡主的一句话,李青还想要趁着晋王离开酒席的时候跟过去看看情况呢。

    “也不是,不过看起来晋王似乎有什么心事。”

    文岚郡主呵呵一笑,说:“原来先生还关心皇子们的心情如何啊,不过,这是圣上的寿宴,李先生还是不要担心那么多了。晋王一向如此,沉默寡言,和其他皇子走得也不是很近,许多人都说晋王是最不像圣上的皇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