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夫
字体: 16 + -

第65章 池中鲤 小桌子

    宋长路恼怒道:

    「你应该知道皇帝陛下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提起先帝,再敢多说半句,小心钦天监上下百来号人瞬间变成百具死尸。」

    老监正不再言语,他已经仁至义尽。

    整座钦天监,老监正他们一族实际上是替宋氏看守着大魏的国运气数。

    当年定都寿春,先帝采纳的便是老监正的建议。寿春三面环山,洛河起于崤山,横穿整座寿春城,最易藏风聚水。当年大秦皇帝让望气士遍游全国,一位颇有声明的望气士说——

    「寿春有王气,千年之后,有王隆兴于此。」

    秦帝大怒,命人破坏寿春风水气运,并将寿春更名为「末春」。只是谁能料到千年之后的事情,天下的运势岂是人力所能改变。

    寿春藏风聚水的关键在于,一条上古龙脉穿过此城。据传一条真龙走江被上古仙人追杀,骸骨千年万年埋于地下形成一条龙脉,而钦天监所在位置则是那条真龙的龙首处。

    而宋氏承载着的上天赐予的王朝气数则全部藏聚于老监正他们一族布置的玉龙阵之中。至于为什么先帝如此放心地将自家气数交给异族看守?如今的当事人只有老监正一人知晓。

    老监正他们只是看守者,按理来说,他无权,也没有必要去管宋氏后代如何使用自家的气数,但他一生行事,凭的是「将心比心」四字,除去那张咒术契约,宋氏对他们不错。虽然宋氏如同其他妄图统驭他们的上位者一样,看重的是他们一族身上怀有的绝技,但到底是不同的。那种不同,他说不出来,兴许这就是人与妖族与天魔不同的地方吧,他们更懂得如何去驭使人。

    老监正这一族是化外天魔的一支,但与其他分支不同,体质天生孱弱,但精通望气术,此术在战场厮杀中会帮助己方很快找到对方关键人物,集中力量击杀之便可以扭转战局。同时,他们精通阵法,知道如何聚集天地灵气气运,以阵法镇杀那些不守约束的江湖武夫,诸如郭子仪之流。

    不过也应了那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们虽然天生异能,却也因此招来杀生之祸。这怪不得谁,这就是宿命,况且老监正等着一天已经许久了。

    老监正步伐缓慢,穿过无色石筑就的广场,来到白玉祭坛下,他放下灯笼,跪在祭坛前,神态安详。当他开始念诵他这一支天魔人世代相传的咒语时,风起了。

    他右手触摸大地,然后奇异一幕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黑色咒印如同无数条蚯蚓一般开始从他的手掌开始向全身蔓延。他们是被诅咒的,世世代代要为宿命所牵扯。咒语越念越快,风也越来越急。

    宋长路眯起眼睛。

    那个守卫寿春的大阵终于要苏醒了。

    老监正似乎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他闭上眼,咒语不停,但思绪早就飘向光阴长河的深处。过往的一幕幕开始在脑海中重现,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咒印在爬满老监正全身之后开始如海水一般退去。等咒印全部退去,转而弥漫向前面的白玉祭坛时,老监正银白的头发开始变成黑色,他的身体肌肤开始幻化出往日的光彩,身子再不佝偻,十个弹指的时间,他的外貌竟然从一个佝偻老人变成他中年时的模样,再过去十个弹指的时间,他俨然变成了一个总角稚童。只是宋长路还是宋长路,祭坛此时爬满了神秘的咒印。

    时光倒流似乎只发生在了老监正身上,只是老监正的外貌虽然发生变化,但是他的眼眸还是如同之前那样满是沧桑与悲凉。咒语念诵完毕,他缓缓闭上眼睛,说出了在人世的最后一句话——

    「终于可以眯上眼好好睡一觉了,这灯笼就交给小桌子了。」

    咒印并没有因为咒语的停止而有任何凝滞,它开始聚集在祭坛上的图案上,不多时宋长路终于看清楚祭坛上隐约模糊的图案。

    是一条龙呀。

    随后宋长路的瞳孔蓦然收缩,因为从祭坛上一道白色光柱直刺苍穹,天幕如巨石投湖形成剧烈的涟漪,那道光柱似乎是在与苍天相争,终于光柱中释放出来的白玉光华能量开始取代湛蓝青天,白玉光华能量铺陈开来,如碗倒扣一般将整座寿春城罩住。随后龙头从白玉光柱中探出,它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它寻到了心中的目标,它硕大的龙眸猛然睁大,望向棋子巷某处,它好像看到了人间最好的美味。

    在大魏皇宫深处,一个梳着总角辫的小男孩站在高楼上焦急地望向钦天监方向,眼睛早已哭得通红。这时大魏皇帝宋光义不知何时走到他的身边,手抚摸着他圆圆的脑袋,却一言不发。

    小男孩似乎早就与宋光义熟识,也不跪拜行礼,眼睛通红地说:

    「老监正爷爷死了。」

    宋光义道:

    「我知道。」

    小男孩赶忙去擦拭脸上的眼泪,可是越擦哭的越厉害,嘴里还不停叨叨:

    「老监正爷爷叮嘱过我,不能在外人面前掉眼泪,丢人死了丢人死了。」

    宋光义眼神柔和,似乎不再是平日里那个高坐殿堂之上的威严皇帝。

    「哭吧哭吧,不是罪。」

    结果这小男孩儿还真听话,哭的撕心裂肺。

    宋光义也不恼默然站在他身旁。

    好容易小男孩儿哭声稍减。

    宋光义开口道:

    「老监正的死,我负很大的责任,你小桌子,甚至你们天魔一族都应该恨我。」

    名字叫小桌子的男孩儿一边抽泣一边说:

    「老监正爷爷还年轻时,曾经游历清平天下,遇见了一个叫慧能的和尚。监正爷爷问他,什么是佛。那个和尚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条蛇在山间小路上追一只蛤蟆,蛤蟆拼命跑,突然双方很有默契的停了下来,然后蛤蟆转身跳入蛇的嘴里头。慧能说,这就是佛。」

    宋光义若有所思道:

    「你是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人们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如果努力失败就要接受命运的安排。我说的对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