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游记
字体: 16 + -

第45章 墓园

    当七步煞发现过河者人数不多,估计收获不大总算放弃追杀,身形收敛,恢复本相后飘向对岸。

    蒙阿曼狂奔一阵,藏在暗处不敢露脸,感应到周围煞气逐渐淡去,才明白七步煞早已走远。

    对岸地势较为开阔,斜挎行囊缓步而行,每相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处武道强者的独家地盘所在,而古武境充盈的玄能便是取之不尽的修炼资源。

    惹不起境内本土强者,见到洞窟以及楼阁就得绕道,却不知去哪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地盘。

    一路左顾右盼走走停停,过了一会,地平线上冒出一排排石林,相比此前的秘笈石碑更为齐整。

    “想不到古武境内同样存在规模较大的墓园,大概境内强者死后才可享受如此逼格待遇,而私自入境者暴死荒野从来无人理会。”

    远看为石林,近看为墓碑,碑石高耸挺拔,犹如一支支利剑指向天空。

    墓园疏密有致,布局合理,一眼望不到尽头,好似地球人的公墓区域,地面以及台阶由黑色大理石打造而成,而一排排墓室之间栽种着类似松柏的墨绿树木,为墓园平添了几分肃穆之气氛。

    “墓园同样属于能量充盈的修炼宝地,如此广阔的地盘却无人争抢,为我所用也算捡了个漏。”

    确信四周并无旁人,踏着枯叶之气息漫步于墓室间的通道之中,排空杂念,静心调息,渐入试炼之佳境。

    每次行功前的内心影像不变,无论身在何时何地何种界面,天宇间仅存一个我,除此之外,皆为广袤无际的空。

    放出神识,宁静以致远,尽管古武境空间狭窄,却感应到更为明瑞的光亮也便是广泛分布的玄能。

    收回神识,由远及近,带走虚空中点状、线状、团状、波状的光亮,接近头顶之时,所有光亮仿佛汇聚成为了一股速率极高的射流,随着心中“呵呵”的一声,比眨眼还快,忽然吸入炼体,犹如一股飓风,催动所有脉轮快速右旋。

    悠长的一呼一吸间,神识一放一收,放出此前沾染上的暗黑之煞气晦气,大海捞针一般从虚空中带回一点点能量。

    七只脉轮随神识收放之节奏同步运行,放出神识减压,脉轮一松,速率减缓,收回神识加压,脉轮一紧,速率加大,犹如地球驾车人油门的一松一踩,其中玄妙难以言说。

    一边漫步一边行功,大约半个时辰过去,似梦非梦,神识之收放与脉轮之旋动更为同步协调,不怎么施加意念也可自动运行了,两三年苦修,功法总算有所精进。

    收功时段,脉轮周围的能量涡流自行收缩,凝聚为一枚小指头大小的亮点,缓慢的沉降至各大玄窍,相比现世中的豆粒大小,体量超过数倍,收获实在不小。

    此外另一个好处在于,古武境的一次行功,比现世提前一个多时辰收功。

    一个人的宗门,选择一个人的试炼之地,好像已经习惯了,假若有一套笔墨纸砚玩玩更为不错。

    既然处于各大时空界面之夹层,这里不仅没有日月也没有天光的,放眼望去四面皆为无边无际的幽暗仿佛置身于长夜。

    可是墓园行功的优势在于难以言传的安静,既然是死人住的地方,临时入境的现世武者以及本土强者没事的话不可能前来闲逛,除非祭奠扫墓,不过强者们皆为独立的存在,活过数百数千年,死后根本没什么亲人朋友。

    行功完毕,双手插在裤兜漫步于陵墓之间,饶有兴致的试读一些墓碑上的碑文,所有字体皆为演化前的楞伽繁体字,笔划以及构架更为复杂,不过凭借偏旁部首多少能猜测出一些字意。

    深度解读过后,总算了解到某些逝者的身世背景,神器门创始人张洪武、雷鸣宗掌门雷动、河间石山门门主唐切,这些数百上千年前在大陆上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或一心向武,或战败后为躲避追杀而来,在古武境修炼栖息,死后总算在墓园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每个现世之人只身而来只身而去,并无亲朋好友送终,于是古武境并非完全属于无政府的时空区域,应该存在某种管理层面照顾人们的生老病死,而管理层人物必然是强者之中的强者了。

    既然大陆上的大人物们一旦入境便乐不思蜀的不肯离去一直到死,由此可以佐证境内的修炼环境对所有武者来说的确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假如在此栖息十年二十年,再回现世岂不成为了强者之中的强者,即便身在北都也难遇对手?”

    可是纯粹的修炼时光,一年两年倒是可以,时间长了便索然无味,何况现世之中还有不少未决之事,未见之人,未报之仇,因而杂念纷纷的,倒不如暂居一段日子再回去。

    行功之余,拾起一段枯枝,正对台阶旁边的黑色石壁,面壁而立,静心习字。

    以枯枝作笔,以石壁为纸,唯独缺了墨汁。

    祭出一点点神功修为,从掌上输出,枯枝顿时微微颤动起来。

    枯枝好似墓园的长明灯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几番调试能量输出,达到某个固定值过后不再颤动。

    能量加持之下在石壁上试写,枯枝前端犹如利刃,划豆腐一般轻易划破石头写出第一个字,一些细细的石屑随之掉落在地。

    此前秘籍碑林中的那部上古拳谱仅在脑海之中过了一遍,印象尚且深刻,虽无法完全解读拳法要义,作为字帖练练手也是不错。

    枯枝习字原本延续了柴搭体传承之主旨,然而加持能量后笔划以及构架看起来类似狂草,几乎背离了原有之风格,却另有一番笔趣。

    一炷香功夫过去,一篇完整的上古拳谱重现于石壁,可是毁损了墓园公物,心中难免为之轻轻叹息。

    这时习字兴致不减,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破坏,手持枯枝,将能量加持于前端,在虚空中慢慢比划,抄写参宿功法秘籍。

    站在原地不动,抄完前言部分,面前隐约现出一排晶莹透亮的文字。

    “据说诅咒大师柳先生能凭空挥毫写祭文,谁上祭文榜谁死,大陆上能虚空写字的除他外就是本人了。”

    “以能量构成字体,原本属于大陆书法界的活字传说,想不到今日却演变成了现实。”

    后退一步,细细鉴赏眼前之杰作,颇有一种成就之感。

    可是目前毕竟修为有限,过了一时半刻,虚空活字逐渐淡去,消失不见。

    行功习字,好几个时辰过去,在石头房子里就有些饿了,到这时已是饥肠辘辘,不得不找点什么填饱肚子。

    墓园内外常年无人打理,蔓生着许多现世中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采摘些瓜果之类,一样一样的尝味道,能吃的则吃下去,很快吃了个半饱。

    不经意间发现,一种无名植株的根系下方生长着一些块茎,类似地球上的葛根,抖掉泥土尝了尝,仅有点淡淡的甜味,生吃难吃,弃之可惜,刨出几只塞入行囊备用。

    搜寻一阵再无新的发现,却见墓园侧面现出一条一人多深的下穿隧道样的建筑,由灰色岩石打造而成,下面铺满枯叶,证明很久无人来过。

    踏着枯叶走下去,尽头处是一间不大的房子,门开着,房子里虽然陈设简单,生活用具以及锅碗瓢盆却一应俱全,伸手试试,所有东西蒙了一层细细的尘土。

    “这间房子必然属于守墓人歇息的所在,或许此人原本为武者之一,遭遇玄窍崩溃之类的事情断了修炼前途,却不能再回现世,经由管理层授权在此守墓终了一生。”

    锅碗瓢盆现成,水源附近就有,做饭唯独缺火,找来两块圆石以及干树皮里层的细绒,以圆石反复敲打细绒,不多时冒出一点火星,轻轻一吹燃了起来。

    块茎下锅煮熟,尝尝味道还不错,估计这便是古武境内的主食。

    ···

    正如晶蓝境的书院曾是一个人的书院,这里的墓园则成为了一个人的墓园。

    既然墓园极其幽深,碑林一眼望不到尽头,可算占据了较为广大的修炼地盘。

    随着脉轮旋动的逐渐自动化,行也行功,站也行功,坐也行功,卧也行功,睡也行功,醒也行功,间隔三个时辰左右一场,保证了过去的每日三场。

    修炼习字,时间之箭向前飞逝,却难以感应天时之变化。

    “时空变幻,星辰运转,由此万事万物不会一成不变,古武境也不会脱离其中。”

    置身于静穆的墓园之中,神识以及更深层次的神觉层面愈加敏锐起来,行功之余,感应到充斥于整个虚空的玄能存在极其微弱的波动,并且这种波动相对固定。

    捕捉到如此微弱的波动过后,以记忆中的星座位置作参照,总算分辨出了此地的东南西北。

    掌握了玄能的波动周期,由此推算出古武境中的一日长短。

    横比一番,这里的一日与现世中的一日相差无几。

    当时空运转至较为理想的相应方位,所对应星座的能量之门随之敞开,在这种时间节点开始行功,可实现修炼的效益最大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