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记
字体: 16 + -

第116章 庆会楼之病

    承接上章,

    紫宸都城东市街道上,一座尚未完工的巨型花架上被缚上了绳索。几十个工匠、杂役在一名工头的指挥下,拽着一根根粗大的绳索,“嗨哟,嗨哟”地喊着号子,一齐用力,要把花架拉倒。街道旁的屋檐下,几个工部官员,围着一张图纸在商议。号子声越来越响亮,那座花架已然摇摇欲坠。

    突然,传来礼乐之声,在一众侍女的引领下,易太后的轿辇从不远处的街道拐出,朝这边而来。为首的臣子听到了乐礼声,抬起头来,脸色忽地变了。其他的臣子诧异地抬头,脸色也全都变了。一个臣子连忙跑到工匠和杂役们的面前,举起胳膊,大声喊道:“停!快停下来!”号子响亮,人声嘈杂,哪个听得见他的喊声?

    易太后轿辇愈来愈近。号子声中,那座花架楼剧烈摇晃着,将倾。那个官员嘶声叫喊着,脸因惊恐而变得煞白。轿辇离花架就三百步远了。轰然一声,花架倒了下来,段木乱飞,扬起一大片花瓣和尘土。礼乐不响了,所有的人都呆掉了。为首的监督工程的臣子首先清醒过来,几十步跑到易太后的轿子前,捣蒜般地叩头不止。公孙梅怒喝道:“寻死啊!”那个臣子抬起头来,叩破了头流出的血和泥土糊了满脸,语不成句解释道:“老的,不,小的,实在不晓得,太后,要从这,这过。”

    公孙梅瞥一眼倒在地上的乱花,问:“好好的一个花架,拆掉干嘛?”

    那臣子笑道:“小的们瞧着这花架不够气派,当不得易太后五十大典,拆了搭建一个更大更好的!太后千岁!”

    轿子内易太后说话了,软软的:“你们的心是好,可现在到处要钱用,该省的还是得省!”

    春暖阁,写有“庆会宫”三个大字的大竹简由女侍总管公孙梅与另一名侍女展开,让易太后阅览。

    坐椅子上的易太后凝神看了半天,软软地说:“构架不错,总觉得骨子里力量不足。不过这也难为圣上了,赶明儿叫工匠们挂在以后宫殿的东门上吧!”

    “是!”一直侍立在旁屏声静息看着易太后审视三个字的紫宸国圣上、户部总管眉仲瓶及手下的匡孤竹这才松了口气。

    “圣上坐下。”易太后微微抬了抬手,让圣上坐在她身边的椅子上,然后才翻阅着手旁一筐一筐厚厚的竹简,悠悠问道:“这些折子都是请停修宫殿的?”

    圣上道:“是。”

    易太后道:“儿啊,你的意思?”

    圣上道:“全部驳回去。”

    易太后:“哦?”

    圣上道:“娘辛苦操持几十年,儿子和臣民们修个宫殿给娘亲享福,尽忠尽孝,怎么也不为过啊。”

    易太后反问道:“那你还将这么重这么多筐子的竹简抱来干嘛?”

    圣上道:“事关重大,儿子不敢做主,这才请娘亲做主的。”

    易太后道:“事关重大?怎么又事关重大了?这等小事你还要我一介妇人做主。到底是你觉得事关重大,还是有人觉得事关重大?”

    圣上连忙站起,惶恐道:“儿子不敢欺瞒。”

    易太后挥挥手,示意他坐下,依旧不紧不慢地缓缓说道:“儿啊,你的孝心我心里明镜似的。只纳闷,咱们紫宸国怎就会穷成这样,连修小宫殿的这点子钱都拿不出来了。匡孤竹,你说呢?”

    匡孤竹上前一步跪倒,道:“太后,真拿不出来了。”

    易太后没料到他会这样直通通地说话,给他呛得一愣,脸面上有些下不来了,道:“我倒想听听,怎么个拿不出来!”

    匡孤竹是有准备的,这时便道:“近年来,干旱灾疫不断,军饷费用过巨,单这两项,臣已经举步维艰,更加修宫一开,耗费巨大。”

    易太后打断他,“别给我来假大空,捡实在的干货!”

    匡孤竹道:“臣这就直言,修庆会楼。”

    易太后纠正道:“庆会宫!”

    匡孤竹道:“好,庆会宫。工程经费来源一是缴了贪污的银子,一是来源于税收,还有……”

    易太后道:“你匡孤竹善于理财而闻名七国,眉仲瓶的户部就没有积余银子可拨了?”

    这下更说到匡孤竹伤心处,不禁哭道:“户部本有积余银一万万万两,那是申貌辨从查抄公款挪用、各种罚款、变价款……那是一两一两银子抠下来的,以备非常之用。现在尽也要挪用一大部分给工部,用去修庆会楼,不,庆会宫。”

    易太后瘪了瘪嘴,半天没有作声,突然嚷道:“眉仲瓶!”

    眉仲瓶忙道:“臣在。”

    易太后道:“你的户部是干什么吃的?!”

    眉仲瓶忙叩头道:“匡先生可能在家里受了窝囊气,在太后这里撒撒娇。”

    易太后转对匡孤竹微笑道:“哦,你也是个妻管严?”

    匡孤竹仍跪在那儿,亢声道:“眉仲瓶,你胡说!”

    易太后一愣,“你这又是何意?”

    匡孤竹道:“请太后停了庆会宫工程罢,那也只能缓一口气。”

    易太后不禁冷笑,转对圣上道:“儿啊,你听见没有?这种敢直言谏的臣,咱们紫宸国真是埋汰人了!”

    圣上终于鼓起勇气为匡孤竹辩解道:“他也是为的紫宸国的社稷着想啊。”

    “胡说八道!”易太后勃然大怒,叩响了椅子扶手,厉声骂道:“哼!他为的紫宸国的社稷着想,难道我要毁了社稷不成?!”

    圣上强自镇静道:“娘息怒,且听儿子慢慢说给娘听。”

    易太后瞅了圣上这个窝囊废儿子一眼:“慢慢说?你该说什么?又能说什么?动不动就搬出江山社稷,紫宸国的天下苍生,哼!搞得全是忠义,唯我一人拿紫宸国不当事。”

    易太后厉声从里面大声地传出来,“先王驾崩,我们孤儿寡母的。跋扈的左宰相势力,是谁收拾的?才保住了紫宸国免于糟蹋?平定三国围攻,剿黄天邪教,刚闹螽斯灾,又逢旱灾,这二十三年里我何尝睡过场好觉?好不容易换得个太平盛世!这不是为的紫宸国着想!又是为的什么?就说这五十大寿,晓得个中厉害的人说太后该享清福,不清楚的骂太后穷奢极欲!谁又清楚?我这也是为着紫宸国的一片苦心啊。”

    所有的人都不由得一愣!

    春暖阁内,易太后依旧雷霆未减,“哼!小老百姓家老太太过寿辰,风光起来,邻居就会说老太太有面子有福气,那家人在一个郡县就做得起人!家如此,国亦如此!若太后的生日都办得寒酸不像样,我的面子没地方放,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紫宸国的面子没地方放!“意太后踢了圣上一脚,叹道:”这又怎么个体现圣上管理下的紫宸国是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哼!我的生辰办不好,六国瞧不起,连小老百姓也会小瞧了!六国瞧不起我们,他们就敢攻打我们,小老百姓瞧不起我们,他们就要出幺蛾子,要闹事!还怕黄天邪教不会死灰复燃?这就真出乱子了!先王们的社稷才会被毁于一旦!这道理明摆着嘛,有些人是真不明白?假不明白?还是不想明白?我眼瞧是那起人不想明白!圣上做儿子的孝心,堂上做臣子的忠心,都被一起狐媚子勾掉了。好,狠好!今天我把话说明白,说透彻!谁让我这个生日过得不舒坦,我让他一辈子不舒坦!”雷霆天威滚滚而来!震得所有的人都俯伏在地,战栗不已。

    易太后怒道:“都怎的?哑啦!?”

    圣上不敢再争,叩头道:“娘说得极是,儿子于庆会宫上一定加倍上心。”

    眉仲瓶道:“太后高瞻远睹,自身做榜样给臣子看,为紫宸国的社稷殚精竭虑,做尽打算,臣恪守训言!”

    眉仲瓶看着匡孤足在那里不吭声,踢了他一下。易太后放缓声音问他:“你怎么不说话?”

    匡孤竹道:“臣不敢说。”

    易太后道:“不敢说?你定要将修宫殿停了。”

    匡孤竹死谏道:“不是臣要停,是银子要没了。再说了五十也算不得是大寿!”

    易太后咬牙切齿道:“好,好,好啊!你哪里是妻管严?在家狠会顶你夫人的嘴,在我面前更会顶嘴!你给我滚蛋!”

    匡孤竹站起,面色由通红而苍白,颤声道:“臣有罪,圣上可将臣罢黜问刑,太后不可叫滚,辱及紫宸朝廷制度!”

    易太后连连拍击扶手,“我就说了,你给我滚!滚!滚!”两个老侍女上来就要将匡孤竹架出去。“我不滚,我自会走!”匡孤竹将她们一甩,说着,抬脚向外走去。刚一迈出门槛,他便“扑通”一声,栽倒在地。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