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记
字体: 16 + -

第111章 花想容

    承接上章,

    话说两人正要填了枯井,那口枯井深啊。云裳和那自称陪读男子看到黑黢黢的井,忙一齐喊叫:“且慢!”政宜看着六房姨娘,恶狠狠道:“你们说小女审理的好不好?你们之前的姨娘有没有被填过井呀?”众姨娘你看我,我看你,道:“七姨娘有话说,还是说完再填井吧。”

    政宜早遣了禁军守住小翠的尸体,自己一面摇扇子,一面对众姨娘说:“这可是你们自己情愿的,是吧?”众姨娘齐道:“是!”政宜笑着说:“嗯,虽小女为掌府人,也要听听大家的意见。把云裳先解了。“那云裳对政宜道:”我有话对你单独说。”政宜冷笑道:“好,你就喜欢单独说,就不喜欢一起说,是吧?”政宜拢了扇子,用扇子指着那边山石上的亭子,笑道:“那我们去亭子谈,你就喜欢单独在亭子里谈,是吧?”云裳随后,政宜在前,两人上了亭子,说了半天话。众姨娘道:“阿弥陀佛。”

    两人谈完了,云裳先下来了,政宜瞅着六房姨娘,越瞅众姨娘只得陪笑。政宜一时下来,对众姨娘笑道:“云裳是七姨娘。“又顿了一顿,等众姨娘说话,众姨娘都道:”我们就说她是七姨娘,你和夫人偏不信。“政宜冷笑道:”不过等会儿七姨娘就要换称号了。”众姨娘尽皆呐喊,政宜携起云裳的纤纤玉手笑道:“云裳说了,你们六房姨娘们全部是假。”云裳道:“是啊,王爷都被架空了,全是蛇蝎女子。“众姨娘一个个捶胸顿足,嚷道:”伺候王爷这么些年,怎得我们成假了!?“政宜摇着扇子道:”怨不得,你们没搞清楚你们的逻辑。小女来解释一下,你们说七姨娘是真,我也跟着你们说七姨娘是真,七姨娘自己证明自己是真,那王爷就真死了,夫人出去寻夫定然未果。现在七姨娘说众姨娘是假,众姨娘就是假。这个逻辑是你们认定的。千正万确抵赖不得。“政宜又携起云裳的手道:“现在六房姨娘们是假,照你们的逻辑,云裳就是大姨娘。”

    众姨娘乱了,喊天喊地道:“云裳,你在昨日亭子里可不是跟我们这样说的!”政宜道:“说什么?昨儿日真姨娘在亭子你给你们六房假姨娘说什么啦?小女很有兴趣听一听。“众姨娘又开始翻白眼,耍心眼的耍心眼,就是不吭声。政宜只得道:“哦,是宝贝,是机密。”政宜步履沉重地踱步在其中,叹道:“现在好啦,辛亏这枯井深,小女刚边儿下亭子边儿在想,怎么一次填六个人进去,小女没想到法子。”众姨娘放宽了心,各个雄赳赳气昂昂,政宜缓缓地沉重道:“可是云裳想出法子了!真姨娘说,先把生假儿子的假姨娘并假儿子一起填井,生假女儿的假姨娘暂且幽禁各自假院。”

    政宜登时沉下脸,喝命:“六个假货!你们队伍里,自己个儿自觉,推选生假儿子的假货,立马填井!”六房假姨娘推搡出二房假姨娘、四房假姨娘、五房假姨娘出来。

    政宜叹道:“哎,你们六个假货,弄成现在,铁板上钉钉子的逻辑,自作自受。来人!把这三个假儿子假姨娘一齐填井,这口枯井够大,够装小翠的冤魂!”五个禁军立时就把六个假货一齐填了,刚为云裳求情的自称陪读的男子是四房假姨娘的假儿子,现在骂道:“云裳,你不得好死!”云裳见六个假货往上爬,忙请政宜道:“不如,不如用矛把他们按死戳下去。”政宜瞪了云裳一眼,冷笑道:“真姨娘办法就是多,众禁军这次就听听真姨娘的办法罢。”

    血腥,谩骂,列为看官若听了,可怕。

    政宜携着云裳的手道:“云裳的功劳,不对,是大姨娘,也不对。总之,是唯一的真姨娘!拨乱反正,以后云裳就是你们口中的真货,是王府里除了小女以外的真货,该奉为真姨娘。原来的大房假姨娘、三房假姨娘、六房假姨娘都是假货!小女还在想继不继续填井呀。真姨娘是当机立断,对小女说等枯井里的尸体烂干净,血水融化的差不多了,真姨娘对小女说,你们三个假货和假货女儿也该是时候填井了。”

    剩下的三个假姨娘叹息不叠,哭闹不住,她们想政宜唯想震慑而已,不会真填井,哪里晓得就动真格了!政宜握着云裳的手道:“如今真姨娘有大功,辨认了六个假货,又出主意如何惩办三个假货和假货的假的儿子,劳苦功高!王爷的屋子最为奢华,小女睡外间,真姨娘睡隔出来的六张床,随便真姨娘挑!“政宜对着枯井道:”那么好的床,竟被六个假货睡了多年!真姨娘的心硬命硬,铁定能压得住刚死的三个假货和三个假儿子。“

    云裳道:“姨娘我压得住,其实……”云裳也学会顿一顿了:“也不用压,反正是假货!“

    这样的情况,这样的逻辑,在众假姨娘的算盘里打得打的政宜、夫人、十七王爷、十七贝子真人都死翘翘,现在她们自己倒把自己打成了假货!

    政宜要在十七王府为申家撑起伞来,哪里能撑把随时下刀子雨的伞?

    小翠的死,要作恶的人死,政宜先替小翠杀一半。间接杀害小翠的就是现在唯一的真姨娘:云裳。

    政宜现在没打算动她。剩下的三个假货姨娘,从新排资论辈,她们杀云裳的心急了。她们玩逻辑游戏,盼着死了王爷,弄死夫人,死了小翠,夺十七贝子的宝位,自己个儿的丑事也可遮。她们没成想有个顺着她们的逻辑,游戏了她们的逻辑,进了逻辑怪圈,掌府人杀起来毫不客气。

    政宜只需算账,三个死了的姨娘,分赃给自己的陪嫁丫鬟才一成,政宜按照三个陪嫁丫鬟分开报的数,给的银两接近九成。那晚这三个陪嫁丫鬟说跟了三个姨娘几年的私心话,按紫宸国的律法,砍十次头都不够。三个长十个脑袋的姨娘居然伙同自己的儿子们把十七贝子真人倒腾到那里!政宜真是闻所未闻,手足相残到如此地步!残害的还是个病怏怏活不长的真人,他们同气连枝的兄长!他们要十七贝子的宝位,竟催其速死!

    她们不杀小翠,还有活路。她们杀了小翠,政宜才痛下狠心下了死手!厨房里今天死小翠,明天死小兰,后天死的无辜人更多。杀不死夫人,杀小翠顶上,九门提督玉临泉一句:“这是王府私事,维持紫宸都城人心稳定为上。”这句话就彻底断绝了王府和紫宸国法的联系。小翠死了,若不是政宜胆大辨小翠,小翠就成了随了王爷去了的夫人!小翠身份被政宜被识破,她们就敢莫名其妙给小翠套上烈女、情种!按照她们的算盘,以后王爷府莫名其妙死了侍女、丫鬟、粗使奴婢,都是随着王爷去的烈女、情种?

    政宜已经跟时间赛跑起来。夫人要回府了,留的时间;十七王爷要回府了;留的时间,都在紧锣密鼓地敲起了倒计时。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