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记
字体: 16 + -

第38章 局势

    此章接上文,恰似黄钟大吕后,转出羽调商声。前写女儿婉转瘦金体,至此则禀斧力大刀泼墨。

    且说申貌辨那夜急修书一封发往紫宸方向,留下婉玉、秋兰、小芬三人在燕郡的驿站里休整,又有跟着申貌辨在边关打战的武功了得的心腹一名看护她们,并交代秋兰、小芬时时带婉玉下山,经历民情。

    一月不足,已快马加鞭奔到了紫宸郡都,拜会了闲云野鹤一般的静王爷,此时静王爷为避俗世攀结来往,便在紫宸郡都外的一座道馆里修行,来者一律不见,只管习书法、看些闲书破闷,静王爷七十有余,夫人早已仙逝,膝下儿女也一并不见,只嘱托他们去邻国多多长些个见识,知道风土人情,只留服侍过他夫人的宫女一名随行,当真是富贵闲散。

    “于于的的”,马上了道,主人勒住僵绳,杳杳寒山道上鸟惊飞。

    申辨貌整毕衣装,踏着靴子一路小跑进山里的道观,只见一个穿着麻布深衣的老者正在喂鹤,“哎呀,浩纲,走的还是那么急,你瞧瞧,把我喂熟的鹤给你惊飞远了。”那老者杵着竹拐,亦步亦趋,申貌辨忙上前扶着。“浩纲,还未恭贺你小子被调回紫宸内廷,不用在南方边关上受苦。”静王爷一边说一边慢悠悠往道观高处去,申貌辨笑道:“王爷谬赞。”“少跟我来这客套,你们官场上拐弯抹角的话,我这半聋耳朵可听不懂啦。”及至一个庭院,背后两间陋室,泉水潺潺,倒也别有雅致。那犄角上一颗梨树,结出的梨子都闻得到一股清甜。静王爷坐在摇椅上,申辨貌就旁边的石头上坐了,此时听屋内有劈柴之声。

    “王爷,您看这天下……“

    “天下?浩纲,你呀是问错人啰。“

    “静王爷,你才是最明白不过的人,赎我冲撞了。”

    “那你给我说说,你眼中的天下,你个小子。“

    “我紫宸国在最北,东接赵国,南接齐国,赵齐接于魏国,魏国衔韩国,韩魏齐接禾国,楚国上口衔着禾魏韩齐。若战事来临,楚国无为,实乃我紫宸与禾国暗中博弈。”

    “臭小子,若战事来临,紫宸先就给拖垮啰。”申貌辨刚要插嘴,静王爷摆摆手,继续说:“且抛开齐国、赵国、魏国、韩国这样几面倒的,还有最为心怀鬼胎的楚国,一旦开战,紫宸自己就给拖垮了。”

    “紫宸金殿正在励精图治。“

    “励精图治是一直的啊。都听见你把燕郡的太守彻底凉拌了,你想想,那是我们紫宸郡都的重中之重,天然险要关隘,竟被糟蹋成这样。”

    “王爷说的击中我心坎。小生拜服。“申辨貌指着心窝道。

    “我想你是来跟我要人的吧?你个臭小子,早看出来了。“静王爷脚下一只猫儿躲着发抖。

    起风了,这风只会越刮越大。

    “老爷,喝碧梗粥了!快凉了,外面风大起来,快回你屋子去!老东西。”一个老侍女提着柴火从厨房出来喊道。

    静王爷指着那侍女,笑道:“这田嬷嬷比我的夫人当年管的还严!行了,浩纲,你把田嬷嬷弄走罢,带个脾气好点儿的小宫女儿伺候老官儿,我呢就心满意足了。”

    申辨貌喜之不禁,三人喝完碧梗粥,谈了些陈年往事,感慨一番,他便把情由说了出来,田嬷嬷听到静王爷要撵自己走,骂道:“你个混账老东西,不是我看在夫人面子上才跟着你,要不早成礼部一品。”

    “浩纲,我们这就走,我们这就从此浪迹天涯,恩恩爱爱!”

    申貌辨忙推道:“田嬷嬷,你又拿我下酒醒脾,我可不敢啊。“

    “有什么不敢的,都这把年纪了。“田嬷嬷走着会看静王爷人影越来越小。

    静王爷看着下山远去的二人,念到:“若无一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究竟田嬷嬷来者何人,且看下章分解。

    这是第一稿,以后逐一润色,望请读者海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