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妃记
字体: 16 + -

第27章 情探

    词云: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金腰,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笛,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相思树,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接长亭,迷原道,堪怨侠客,不记归期路。独有佳人点灯盏,窣风紫袍,再相逢何处?

    且说政宜失掉了红玉,又听无情说到甚奇怪,以此人下手之快,可以点死穴。又兼那夜政宜问的无心一句下不了手,心中便有了八分胜算。

    只是当政宜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时,抱琴第一个反对,碧绦跟着说:“这不是去白送命吗?”

    田嬷嬷只强说再令行筹谋计划,此计万万不可行,即便打仗,也没有王爷冲在最前头的道理。只有天玑子道:“孽缘否?良缘否?此乃看学生行什么计策,不巧能否成巧,犹未可知。”无情冷冷道:“我自可暗中保护小姐周全,倘若贼人得寸进尺,便杀了他。”政宜听着寒气逼人的剑在鞘中棱棱响。

    政宜道:“我必须亲自问问那人为何要杀我?”田嬷嬷冷笑道:“奴婢斗胆,这一年书白读了?既要杀你,又知晓住处,还知你爱白石老人琴谱,老生猜这是申老爷在紫宸的对头听到风声,才雇江湖中人杀小姐。”政宜诧异道:“常听嬷嬷说我去紫宸嫁入名门,怎的要取我性命这么厉害?”田嬷嬷又冷冷笑道:“新帝登基那年,大赦天下,申老爷回了都城,升为封疆直隶总督,手握一方军权,又秉公廉洁,诛杀贪官,光是这个就有人眼馋心热,死对头更是畏他怕他。小姐要嫁入名门的事情被他们知晓,认定这是申老爷是在朝中0巩固个人势力。”政宜早已参透:“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国策之中多少女子薄命远嫁,政宜只求安稳,纵然侧室也只求正室宽宏大量,自己绝不邀宠。

    政宜沉了口气道:“设若田嬷嬷猜想,擒贼先擒王,定要抓的干干静静,让他们供出幕后主使,替父亲在朝野清除这些藏污纳秽的逆党,我怕有人心口不一,暗中插父亲刀子。”

    田嬷嬷对政宜一番言论,自然高兴,但这一计无非以卵击石。

    政宜知道无情说贼人几番不曾动手,自然无情也知道那夜出阁寻笛声,老者带无心来阁,更知道自己醉卧石头等事,甚至无情亲眼目睹了自己如何从一个野丫头变成今天的公侯小姐的修炼之路。

    只听政宜中气十足,宣道:“此患不除,如何前行?犹如鬼魅缠身!后晚田嬷嬷并众侍女。清笛你过来”便在清笛耳旁低语几句,“到下阁锁好门户,无情哥哥不必跟随我,千万!千万!能擒住你常探看到的那老者即可,一切以自保为上。”

    其实是政宜不想把这件事当成一种交易,蒙上权利争斗的色彩。

    第三日,田嬷嬷亲自给政宜化妆,政宜道:“不必粉扑,不必用花钿,不必点胭脂,只点了绛唇,用炭笔描眉即可。”又命来取衣:只取了白色小衣,黄明色长衫深衣,淡菊色半色清透的笼身长罩,白色腰带,秋香蜜色石榴裙,都用金腰儿烧了淡淡香气的热水,熏笼在衣橱里二日多。

    政宜要的就是第一次相见的两小无猜,醉卧石眠的情谊。

    是夜,政宜怀抱古琴,又寻来玻璃绣球灯,扶着松树,一脚一瘸一拐地前行,等到岔路口,便点了灯,抚琴做了暗香并疏影,刚奏到暗香一半,便有石子击的几根弦俱断,却不曾伤了她手,只听耳边一句:“你疯啦!夜半歌声。”

    政宜回眸,双目交接着深邃的眼光,笑道:“没疯,只是弹琴而已。”闻着那迎春花的香气,仿佛淡淡飘香着、荡漾着无心第一次心动的感觉,第一次情动的感觉。“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点了你的穴,应该知道我为什么取了你的金璎珞和红玉!”

    政宜淡淡道:“知道,你想让我发假丧,离开这是非地,二哥哥。“

    “我向师门复命,你被杀了。”

    “发丧,弄不来,要不二哥哥替我发丧摔碗?“

    无心急道:“你还有心思玩笑?”“知道我为什么叫无名吗?那是在这乱世里没有了光,而你的光……”

    “我的光?”

    “我看着你怎样一复一日的顶碗前行,看着你一复一日的睡在木架子上,我感觉你根本不快乐。而且害怕去那样一个地方。”

    无心越说越急,不觉一把搂住政宜。

    “你这是干什么,请你放开,是在侮辱我吗?”政宜厉声喝道。

    “我只记得初见你的样子,现在你的样子,我不愿记起其他任何事!”这边却越抱越紧,政宜感觉到他的胸膛,感觉胸膛里那颗跳得厉害的心。

    “政宜,我想保护你!只要你愿意我会让任何人都找不到你。”怀里他低声呢喃道。

    “不,这是我自愿去的。”政宜一把推开无心。其实自己何曾自愿,只是父母与弱弟的性命都捏在“父亲”手里,让她不得不去。

    望着天上残缺的月亮,“以后,这里叫政宜的女子不再存在,叫政宜的女子会在紫宸名门。”

    无心把自己的黑缎披衣披在政宜身上,慢慢从袖里掏出璎珞和红玉。

    且说这头无情已觅得老者踪迹,无情使了猴子站树梢,却见老者清风拂山,行如鬼魅,几次竹林梢的利剑都想从高达百丈的大树上一跃而下,取了他性命。老者却踏月留香,宛若游龙,凌波微步,来去如电,无情只觉得忽然被扇了两个耳光,老者便不知所踪,这边清笛已经按照政宜的吩咐,两人早用火油圈圈了小竹林,无情仍在诱敌,忽而青光一闪,手里的利剑一截两段,清笛听到声响,忙点了火,果然火势围住了竹林,且越烧越大,终逼得老者扔出一个人来,却是个胖子,火光里,穿来嚎叫的声音。

    翌日,火灭,却只见烧烂的衣裳,并无尸骸,旁边只潦草刻了一行字迹:

    “老朽望启申小姐饶过两个徒儿,你便放心。”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各位读者对不起,qq文学只能删除前三日的文章,这篇写的很久,删不掉。请读者跳至第二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