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崔氏注
字体: 16 + -

第22章 祖孙父子部(分)

    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伦:人伦。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五伦:又称为“五常”,指人与人之间的五种关系。

    族:家族,同姓的亲属。

    九族: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子鱼注:玄孙,一称元孙。按照《尔雅》的说法,曾孙之子曰玄孙,玄孙之子曰来孙,来孙之子曰仍孙,仍孙之子曰云孙;按照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的说法则是,曾孙之子曰元孙,元孙之子曰来孙,来孙之子曰仍孙,仍孙之子曰云孙。由此可知,元孙即是玄孙的另一种叫法。

    “九族”,汉代今文家释为“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即有血缘婚媾关系的氏族。汉古文家释为“自高祖至玄孙凡九族,皆同姓”。这是针对封建王朝族刑而发,可以缩小杀戮范围。)

    高:高祖。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高祖,高,皋也。最在上,皋诸下也。”(子鱼注:皋,高地。高祖之高的意思是,九族中辈分最高的。)

    曾:曾祖。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曾祖,从下推上,祖位转增益也。”(子鱼注:曾祖之曾,意思是从下往上数,自祖父辈开始,祖位开始增加。)

    祖:祖父。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祖,祚也。祚,物之先也。又谓之王父。王,暀也,家中所归暀也。”(子鱼注:暀,wang,三声。)

    父:父亲。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父,甫也,始生巳也。”

    子:儿子。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子,孳也。相生蕃孳也。”(子鱼注:孳,繁殖、生息。蕃,繁殖、滋生。子就是繁衍的意思。)

    孙:孙子。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孙,逊也。逊遁在后生也。”

    曾:曾孙。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曾孙义如曾祖也。”(子鱼注:“义如曾祖”即“曾孙,从上推下孙位转增益也。”)

    玄:玄孙,一称“元孙”。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元,悬也,上悬于高祖最在下也。”

    考:父亲。后特指去世的父亲。

    宋·王应麟《三字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尔雅·释亲》:“父为考,母为妣。”

    《尔雅注疏》:“《礼记》曰:‘生曰父、母、妻,死曰考、妣、嫔。’今世学者从之。”又“考,成也,言有成德。妣,媲也,媲匹於父。”

    《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八·宗族·上论九族》:“族者何也?族者,凑也,聚也,谓恩爱相流凑也。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族..。族所以九何?九之为言究也,亲疏恩爱究竟也,谓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者,谓父之姓一族也,父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二族也,身女昆弟适人有子为三族也,身女子适人有子为四族也;母族三者,母之父母一族也,母之昆弟二族也,母昆弟子三族也;母昆弟者男女皆在外亲,故合言之。妻族二者,妻之父为一族,妻之母为二族,妻之亲略故父母各一族。”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考妣,父母。父曰考,母曰妣。”

    (子鱼注:分享一个“诛十族”的故事。明代有个叫方孝孺的人,字希直,浙江宁海人,是元末明初散文家宋濂的高徒。宋濂的文章写得好,方孝孺的文章写得更好。朱元璋很喜欢他,认为他为人庄重又有才学。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后,方孝孺被命为侍讲学士,负责起草一些诏诰什么的,每每有什么国家大事也常常向他咨询。燕王以“靖难”的名义造反,发兵北京的时候,手下有个叫姚广孝的就曾对燕王说:“攻打到南京的时候,方孝孺肯定不会投降,但是千万别杀他,一旦杀了他,天底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建文四年,燕王攻入南京,方孝孺被逮捕。燕王叫人把他从牢里带出来见面,称他为先生,想请他起草即皇帝位的诏书。因为这个时候建文帝已经****,所以方孝孺被带到后,悲恸之声响彻大殿。燕王安慰他说:“先生别伤心,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方孝孺说:“你说的成王在哪儿呢?”燕王说:“****死了。”方孝孺说:“那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燕王说:“国家应该依靠一个年长的君主。”方孝孺说:“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燕王说:“这是朕的家事。”于是让左右把纸笔给方孝孺,让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把笔往地下一扔,又哭又骂,抵死不肯。燕王说:“我可以灭你的九族。”方孝孺说:“你即使灭我十族又能怎样!”于是燕王气恼之下命令诛灭方孝孺的“十族”。“十族”即除宗族亲友外兼及门生,被杀者达878人。诛人十族,应该是朱棣的首创。)

    始祖称鼻祖,远孙称耳孙。

    鼻:创始,开端。

    (子鱼注:要了解“鼻祖”的由来,首先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原为“自”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在古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载:“自,读若鼻。”

    “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作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了。

    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师就称为“鼻祖”。

    ——摘自杜建成等编著《谈天说地话由来·中·文化文学·“鼻祖”的由来》)

    耳孙:远孙,亦谓“仍孙”。《汉书·惠帝纪》颜师古注云:“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元孙,元,悬也,上悬于高祖,最在下也。元孙之子曰来孙,此在无服之外,其意疏远,呼之乃来也。来孙之子曰昆孙,昆,贯也,恩情转远,以礼贯连之耳。昆孙之子曰仍孙,以礼仍有之耳,恩意实远也。仍孙之子曰云孙,言去已远如浮云也,皆为早娶晚死寿考者言也。”

    刘克庄《寄题小孤山》:“鼻祖耳孙同嗜好,买山世世种梅花。”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构:盖屋。

    堂:立堂基。

    肯构肯堂: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来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尚书·大诰》:“王曰:‘若昔朕其逝,朕言艰日思。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

    (子鱼注:大诰,就是普遍告喻。周武王死后,管叔、蔡叔、武庚禄父联合淮夷等叛乱,周公决定率兵东征。出师前,他召集各个诸侯国的邦君和他们的各级官员,假借成王的口吻反复申述理由,说明东征的必要性,劝导他们顺从天意,同心同德,去平定叛乱。

    若昔,如同昔日,指过去周公随武王伐纣。其,将要。逝,往。言,说。艰日思,艰难日子的想法。厎,定,确定。堂,基,打基础。矧,况且。构,盖,盖屋。

    大意:王说:“像往日讨伐纣王一样,我将要前往,我说点在艰难日子里的想法。好像父亲建屋,已经确定了办法,他的儿子却不愿打地基,更何况愿意盖屋呢?”)

    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大诰》:“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是父是子:父子二人都很贤良。

    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父子·是父是子》:“吕昭知沁州,临行,父老持金相赠。昭曰:‘吾无刘宠之爱,敢为父老留一钱哉!’却不纳。子旦初第,昭诫之曰:‘苟酌贪泉,死不歆祀。啮冰茹蘖,是父是子。’”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王父:即祖父。

    《尔雅·释亲》:“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晋·郭璞《尔雅注疏》:“如王者尊之。”

    东汉·刘熙《释名·释亲属》:“祖,祚也。祚,物之先也。又谓之王父。王,暀也,家中所归暀也。王母亦如之。”

    明·张岱《夜航船·礼乐部·祭祀·祭号》:“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

    严君:“严君”是严格的君主,在家中则是主导家务的领袖,所指为“父母”。

    《周易·家人卦》:“《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子鱼注:《彖传》说:家人卦,女子在家内有正当地位,男子在社会上有正当地位。男女都有正当地位,就合乎天地间伟大的道理了。一家人要有严格的领袖,所说的就是父母。父要像父,子要像子,兄要像兄,弟要像弟,夫要像夫,妻要像妻,这样家道就会端正,端正了家庭,天下就会安定。)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长寿树木。

    《庄子·内篇·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子鱼注:《庄子》载上古有大椿长寿,《论语》有孔鲤趋庭接受孔子的训教,后世遂以“椿庭”作为父亲的代称。

    孔鲤是孔子的独生子,孔子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但又没有特别的传授,而是让孔鲤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学习,不另开小灶。孔子有一名弟子叫陈亢,对此表示怀疑,便问孔鲤:“夫子对你有没有特别的传授?”孔鲤回答:“没有啊。有一次,父亲一个人站在庭院中,我恭敬地从他身边快步走过。他问我:‘你学诗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我便回去认真学诗。还有一天,父亲又一个人站在庭院中,我仍然恭敬地从他身边快步走过。他问我:‘学礼了吗?’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能立足于社会。’我就回去认真学礼。父亲对我的单独教诲就这两次。”陈亢听后高兴地说:“我问一得三呀:知道了学诗的道理,知道了学礼的道理,又知道了君子对待自己儿子也要和对待别人的孩子一样一视同仁的态度。”由于孔鲤两次“趋而过庭”,孔子顺便对其进行学诗、学礼的教导,后世便有了“庭训”、“庭教”或“过庭教”的典故。)

    萱:萱草,草本植物。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

    椿萱:喻父母,古时尊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所以用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

    汉·牟融《送徐浩》:“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父子·萱堂》:“萱草一名宜男,妊妇佩之即生男。故称母为萱堂。《诗·伯兮》章:“焉得萱草,言树之北”。”

    明·佚名《月谈赋》:“以财为父,以印为母,财印两全,椿萱并茂。”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

    芳:比喻美德、美好的名声。

    兰桂腾芳:旧时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桥木:即乔木,枝叶高大挺拔,比喻父亲。

    梓木: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

    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父子·乔梓》:“乔木高而仰,父道也。梓木实而俯,子道也。故称父子曰乔梓。”

    (子鱼注:据《尚书大传·周传·梓材》记载:伯禽和康叔拜见周公,三见而三笞,就向商子问缘由。商子告诉他们,南山之阳有乔木,南山之阴有梓木。二人去看了之后,回来告诉商子:乔木高大而向上,梓木丰满而下俯。商子说:“乔树就像父道,梓树就如子道。”“乔梓”又作“桥梓”。)

    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阿:名词的前缀。

    家:gu,一声,通“姑”,丈夫的母亲,即婆婆。

    翁:丈夫的父亲,即公公。

    唐·赵璘《因话录·卷一》:“郭暧尝与升平公主琴瑟不调。尚父拘暖,自诣朝童结罪。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

    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夫妇·难做家翁》:“郭汾阳子暧与升平公主诟詈,暧曰:‘汝倚父为天子耶?我父薄天子而不为耳!’主入奏,子仪囚暧入待罪。代宗曰:‘不哑不聋,难做家公。小儿女闺阃之言弗听。’”

    盖父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盖:胜过,超过。

    愆:过错,过失,罪过。

    干蛊:《易经·蛊卦》:“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子鱼注:干,导正、修饬、救治。考,指过世的父亲。古代封建社会实行世袭制。父辈留下的积弊,到子辈手中就必须设法救治,否则不能算是有儿子。改变父辈的做法会受到别人质疑,所以说“厉”,但是“终吉”。

    初六。救治父亲留下的积弊,才是好儿子,他使亡父没有受人责难。这样做会有危险,但最终会吉祥。)

    干父之蛊:救治父辈在事业上留下的积弊。

    清·汪辉祖《双节堂庸训·卷五·蕃后·干蛊大难》:“祖父有隐疵,全赖子孙荡涤。第积垢有因,湔洗不易。与君子同功,不得并君子扬名。与小人同过,必且代小人受谤。无他,憎其父祖者,刻核其子孙。人情类然。故“犁牛之子”虽騂角,而人欲勿用也。不幸而处此境地,尤当痛自饬厉,事事求全,归善于亲,不可有毫厘失行,予人口实。我能使人敬人,自不敢道及前愆,我能使人爱人,更不忍追言先慝,方为贤孝子孙。昔山阴沈某,少负文誉,尝膺博学鸿词科荐举。御试黜落,人咎其所出不良,自号“牛粪灵芝”。以灵芝自比,而比其亲于牛粪,坎■终身,为乡党不齿。生二子:一号‘蔗皮’,一号‘角心’,并无所取材。今寂寂久矣,不知‘干蛊’之义,获罪于天如此。”

    螟蛉:螟蛾的幼虫,绿色。蜾蠃(guo,三声;luo,三声。)是一种细腰土蜂,又名细腰蜂,体有黄褐、赤褐及黑褐斑纹,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放在窝里,在它们身体里产卵,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

    《诗经·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之!”(子鱼注:原,原野。中原,即原野之中。负,以背载物。式,用。榖,善。似,继嗣。

    诗句大意:田野里有大豆,庶民去采摘它。螟蛾有幼子,蜾蠃抱了它。教育你的儿子,使他向善成材。)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蜾蠃》:“土蜂,名曰‘蜾蠃,’今世谓“(虫因)(虫雍)”、“细腰”之类。其为物雄而无雌,不交,不产;常取桑虫或阜螽子育之,则皆化成己子。亦或谓之“螟蛉。”诗曰:‘螟蛉有子,果羸负之,’是也。”

    《太平广记·昆虫六·蜾蠃》:“蜾蠃,今谓之蠮螉也,其为物纯雄无雌,不交不产。取桑虫之子祝之,则皆化为己子。蜂亦如此耳。”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朱温叹存勖之词。

    孙仲谋:即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皇帝,割据江东,赤壁之战与刘备联手击败曹操。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吴黄武八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孙吴政权。司马炎于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代魏称帝,建立西晋王朝。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出兵灭掉孙吴。

    曹操(公元155—公元220年):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为兖州牧,分化、诱降青州黄巾军的一部分,编为“青州兵”。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从此用其名义发号施令,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成为了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实际领袖。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篡汉称帝,尊曹操为魏武帝。

    南朝·宋·裴松之《三国裴氏注·吴主传》:“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馀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且说曹操大军至濡须,先差曹洪领三万铁甲马军,哨至江边。回报云:“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操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就濡须口排开军阵。操领百余人上山坡,遥望战船,各分队伍,依次摆列。旗分五色,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伞下,坐着孙权。左右文武,侍立两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父子·豚犬》:“曹操见孙权,叹曰:‘生儿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子鱼注:孙权的哥哥孙策也有一则类似的故事。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东汉献帝兴平二年至建安四年,策得周瑜之助,率兵兼并各割据势力,攻取江东,为东吴开国奠定了基础。袁术曾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李亚子:李存勖,小名亚子,五代后唐的开国皇帝。

    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五代后梁的开国皇帝,即梁太祖。朱温曾感叹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我的儿子都是猪狗。”

    《旧五代史·庄总纪一》:“梁祖(朱温)闻其败也,既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耳。’”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菽:豆类的总称。

    水:清水。

    菽水:指普通的饮食。

    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乐。

    菽水承欢:指奉养父母,使其欢乐。

    《礼记·檀弓》:“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子鱼注:子路说:“贫穷太让人痛心了!父母活着的时候拿不出什么东西奉养,父母死了也没有钱来举行丧祭。”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吃普通的饭菜,喝清水,却能让他们满心欢喜,这就是孝。父母去世的时候,不肆意妄为,即使下葬的时候没有棺椁,但只要是做儿女的已经尽了力,这就是礼。”)

    义方:指做人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后来指家教。

    《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子鱼注:窦燕山,五代末年的窦禹均,因为他祖居蓟州,临近燕山,故世称“窦燕山”。俱,都。扬,传扬。

    窦燕山是五代时人,是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他出身富豪人家,家里非常有钱。但是年轻时候的窦燕山为人却不怎么样,恃才傲物,家里虽然有钱但却小心眼,见到别人有困难也不愿意帮帮忙。而立之年膝下依然五子。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的父亲对他说:“你现在的为人处事是不对的,应该尽早改过,乐善好施,多做好事。”醒了以后的窦燕山就像变了一个人,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危,变成了一位大善人。不久之后就添了五个儿子。按过去的说法,男人到了三十多岁就可以自称老夫,就是中年人了,所以窦燕山可以说是中年得子。窦燕山吸取了自己的教训,呕心沥血地去教育这五个儿子,后来三个中了进士,两个中了举人。)

    绍其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

    绍:连续,继承,继续。

    《后汉书·蔡邕传》:“今大汉绍陶唐之洪烈。”(子鱼注:洪烈,伟大的功业。)

    绍其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礼记·学记》:“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子鱼注:好铁匠的儿子必须学好缝制皮衣;好弓匠的儿子,必须学好编制畚箕;刚开始学驾车的小马,要反牵在车后,车在小马的前面。君子观察到这三种情况,就可以有志于学习了。)

    恢:弘大,扩大,发扬。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绪:前人未完成的事业、功业。

    先绪:先人的产业。

    具庆下,父母俱存;重庆下,祖父俱在。

    庆:可祝贺的事。

    《周易·坤卦》:“《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具庆下:指父母都在,皆可欢庆。另,母亡父在,称“严侍下”;父亡母在,称“慈侍下”;父母俱亡,称“永感下”。

    重庆下:指祖父和父亲都在,双重欢庆。

    燕翼贻谋,乃称裕后之祖;克绳祖武,是称象贤之孙。

    燕:安。

    翼:敬。

    贻:遗留。

    燕翼贻谋: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子孙留下好计谋,使他们平安。

    裕:富饶,富足。

    裕后之祖:给子孙带来幸福的祖先。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治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烝哉!”(子鱼注:芑,此处通“杞”,指杞柳。仕,有所作为。烝,美。《说文·火部》:“烝,火气上行也。”此处指周武王的功业日隆,声望日高,像火一样炽盛上升。

    诗句大意:丰水之滨,杞柳成林,武王岂不想兴业治民?顺天善谋,以遗后人,安乐有备兴子孙。美哉武王!)

    绳:继续。

    武:足迹。

    绳其祖武:踏着先祖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象贤之孙:像先人一样贤德的子孙。

    《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於万斯年,受天之祜。”(子鱼注:昭,昭明,宣扬。兹,通“哉”。来许,后进。绳,继续。武,足迹,引申为功绩、功业、品德。於,叹词。斯,语助词,无实义。祜,福。

    诗句大意:正大光明啊那后人,继承先祖的事业,亿万斯年,享受天赐好福分。)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全文用骈体文写成的,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伟人******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但是书中的很多典章故事今日看来已经不为大家所熟悉,我参考了几十种相关书籍,编成了这本书,希望大家能读一读,取其精华,不要忘了我们祖先的好东西。谢谢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