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文臣部(分)
唐玄宗以金瓯覆宰相之名,宋真宗以美珠箝谏臣之口。
瓯:盆盂类瓦器。
金瓯覆宰相之名:唐玄宗将要任命宰相,写好了名字用金瓯盖住,这时正好太子走了进来,玄宗问太子:“这下面是宰相的名字,你认为是谁能担任?”太子说:“难道不是崔琳、卢从愿吗?”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金瓯覆名》:“唐玄宗卜相,皆书其名,纳之金瓯,名曰瓯卜。一曰,书崔琳等名,问太子曰:‘此宰相名,若谓谁?’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子鱼注:历史上还有一个比较相似的故事,《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琉璃瓶覆名》记载:“五代唐废帝择相,问左右,皆言卢文纪、姚有声望。帝因悉书清望官名,纳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卢文纪,欣然相之。”)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枚卜》:“古天子卜相,必书清望官名,纳金瓯或琉璃瓶中,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其名,即拜相,故曰枚卜,又曰瓯卜。”
箝:同“钳”,限制,约束。
美珠箝谏臣之口:《宋史·王旦传》记载,宋真宗想要到泰山封禅,担心大臣王旦反对,就赐给王旦一尊酒,说:“此酒极佳,拿回家和妻儿共同品尝吧。”王旦回家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珍珠,明白真宗在贿赂他,让他不要反对封禅,于是王旦不再对封禅提出异议。
《宋史·列传第四十一·王旦传》:“帝由此意决,遂召旦饮,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既归发之,皆珠也。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
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
金马:汉代的宫门称为金马门。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仪制·金马》:“汉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其像,立于署门,名金马门。《扬雄传》:‘历金马,上玉堂。’金马,翰林官称玉堂金马。”
玉堂:玉堂是翰林院的别名。
《宋史·苏易简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宋太宗淳化二年)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帝尝以轻绡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易简榜于厅额。”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玉堂》:“宋苏易简充承旨,多振举翰林故事。太宗为飞白书院颜曰‘玉堂’,及以诗赐之。太宗曰:‘此永为翰林中一美事。’易简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荣也!’”
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君臣·赐玉堂字》:“淳化中,翰林苏易简献《续翰志》二卷,太宗赐御诗二章,又飞白书“玉堂之署”四字赐之。”
幡:fan,一声,旗帜。
《孔雀东南飞》:“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皂:黑。
《宋史·舆服志》:“紫地皂花。”
盖:此处特指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朱幡皂盖:汉代郡守的仪仗,有红色的旗幡和黑色的伞盖。
《后汉书·舆服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幡。”
台辅曰紫阁名公,知府曰黄堂太守。
台辅:指三公。
紫阁:又称紫禁。唐开元七年(公元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五年恢复旧称。
黄堂太守:古代太守的正堂用雌黄涂墙,所以称为黄堂。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郡守·黄堂》载:“《吴郡志》:吴郡太守所居之堂,乃春申君所居之殿也。数火,涂以雌黄,故曰‘黄堂’。”
(子鱼注:太守这一职位原来是战国时代对郡守的尊称,到了西汉景帝时,郡守才改称成太守。太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朝代不断更换,但太守这一官职却一直沿用了下来。到了南北朝时期,新增加的州、县日渐增多,各郡之间所管辖境地相对地缩小,州、郡之间的地域区别不大了,所以到了隋初,就把州留下,把郡废除了,因此太守的权力也被所谓的州刺史给剥夺了,这样,州刺史就代替了太守的官职,太守则不再是正式官名了,而成为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到了明清时期,则专门用来称呼知府了。)
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
尹:官名。为古代官的泛称,但有时也用以称固定官署之长官。《尚书·皋陶谟》说:“庶尹允谐”。“庶尹”即指众官。故《史记·夏本纪》写作“百官信谐”。《尔雅·释言》说:“尹,正也”,即治理之意。商及西周时,对天子辅弼之臣多称为“尹”,如“师尹”。春秋时楚国执政官多称“尹”,如“令尹”。汉代始以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有京兆尹、河南尹。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道尹。
府尹:唐代制度,凡州升为府者,其刺史称为府尹,为从三品。宋代沿设,但无实权。又唐以京兆(长安)、河南(洛阳)、太原合称三府,各设牧1人,从二品,尹1员,从三品,少尹2人,从四品下。
二千石:汉代对郡守的通称。按汉制郡守之品秩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习惯上称之为二千石。汉代之“二千石”品秩又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等。
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本为战国时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行政的最高长官,郡中民政、财政、司法、选举、教育等权皆集于一身,又兼掌兵权,历代相沿不革,南北朝时设州渐多,郡的辖境日益缩小,州郡区别不多,至隋初遂废郡存州,而州刺史即代郡守之任。惟隋炀帝及唐玄宗时均曾改州为郡,郡置太守,旋即复旧。此后太守已非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五花骢:汉代太守称坐五匹马拉的车。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郡守·五马》:“《遁斋闲览》:汉时朝臣出使以驷马,为太守增一马,故称‘五马’。”
骢:青白色的马。
(子鱼注:在冷兵器时代,人与马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无数马匹和人一起创造历史。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开始利用各种措施增加战马的数量。政府鼓励民间养马,养一匹战马可免三人服役。政府又开置马苑36所,分布在西北地区,共养战马30万匹,设有专门官员监管,对马苑严密防护。政府还严禁高五尺九寸以上的马匹出境,以防为敌人所用。有了充足的战马,汉朝才得以组建强大的骑兵军团,并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
汉朝很讲究战马的品种,一匹良种马价值20万钱。汉武帝更是对珍贵的马种着迷,他命令李广利在四年内两次远征大宛,夺取有“天马”之称的汗血马。公元前102年,李广利率领6万骑兵以及举国招募的后续部队,终于攻入大宛,以巨大的代价得到汗血马数十匹。
“汗血宝马”毛色发红,出的汗在阳光下像是流血,日行千里,也被汉武帝命名为“天马”。汉武帝在得到大宛汗血马之后,还兴致勃勃作《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蹈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也正因为如此,古人才常常以千里马比喻难得的杰出人才。
古人造字时,对各种体态、毛色的马区分极细,任何一种形态的马都有相应的字。比如,骊是纯黑色的马,骍是赤色的马,骐是青黑纹理的马,骓是青白相间的马,骃是浅黑杂白色的马,骠是黄色有白斑的马,骝是黑鬃黑尾的红马,骆是黑鬃的白马,驳是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的马,骧是右后蹄是白色的马;骜是骏马,驹是少壮的骏马,驽是跑不快的劣马,骥、骁、驵是好马或壮马,骄是健壮的马,等等。如此丰富多彩的与马有关的字,足以说明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狩:指帝王出外巡察。
《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巡狩: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六·巡狩·上总论巡狩之礼》:“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牧也,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道德太平,恐远近不同化,幽隐有不得所,考礼义,正法度,同律历,计时月,皆为民也..。《尚书大传》曰:‘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命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黜以爵;变礼易乐为不从,不从君流;改制度衣服为畔,畔者君讨,有功者赏之。’《尚书》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王者巡狩,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泽不下流,故巡行问人疾苦也。”
巡按: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巡视,考核吏治,称为巡按。永乐后定制,以一省为一道,分道出巡,其品级虽低而可与省行政长官分庭抗礼,知府以下均奉其命,事毕还京。(子鱼注: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朱元璋设立都察院,设八个都御史,下设“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大体上有监察御史三人至五人,但并不在各道驻守,而是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明成祖朱棣时,减撤北京一道,增设贵州、云南、交趾三道,共十四个道。明宣宗朱瞻基于宣德十年废除交趾一道。至此直至明末,监察御史分为十三道。)
指日高升:掰着手指头就可以算出升迁的日子。
初到任曰下车,告致仕曰解组。
下车:旧时指官吏初到任所。
明·张岱《夜航船·政事部·受职·下车》:“李白为南昌宰,《去思碑》云:‘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爱之!’”
致:送还,交还。
唐·李朝威《柳毅传》:“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焉。”
致仕:古代官员称告老还乡或退休为致仕。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致仕》:“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路,所以长廉耻也。悬车,示不用也。致事者,致其事于君。君不使退而自去者,尊贤者也。故《曲礼》曰:‘大夫七十而致仕。’《王制》曰:‘七十致政。’”
(子鱼注:做臣子的到了七十岁就挂车退休,是因为臣子以奔走做事为职责,到了七十岁人的精神快要枯竭,耳朵会不好使,眼睛也会看不清,走起路来也不灵便,所以要告老退休,给后来的贤者们让路,以此来保持自己的晚节和荣誉。将车挂起来,这是表示不会再用它了。致事,是要把君主委任的政事交还给君主。君主不让退休但自己坚持离开,这是表示尊重贤者。因此《曲礼》上说:“大夫到了七十岁就退休。”《王制》上说:“七十岁交还政事。”)
明·张岱《夜航船·政事部·致仕遗爱·乞骸骨》:“汉宣帝朝,丞相韦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政仕自贤始。”
组:古人用以佩饰物的宽绶带,有三种:佩玉的组,冠缨的组,带纽的组。只有佩玉的组上缀以珠玑,因而也称玑组。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解组:汉代把官印系在腰带上,把官印解下来,就不再做官。
藩垣屏翰,方伯尤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帮。
方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一方之长。《礼记·王制》载:“千里之外设方伯。”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
墨绶铜章:黑色的系官印的带子,铜铸的印章。
《后汉书·舆服下》:“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
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为楚王之下最高之执政官,掌军政大权。楚不设“相”,令尹即兼有将相全权。明清亦称知县为令尹。此处应为知县的尊称。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州县·花迎墨绶》:“唐岑参《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官制·尚宝》:“天子玉玺龙章,王后玉玺凤章,亲王金宝龟钮,勋爵金印麟钮,总兵银印虎钮,布政银印,府州县铜印,御史铁印。”
子、男:周代诸侯的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春秋说》:“周五等爵法五精:公之言公,公正无私;侯之言侯,侯逆顺,兼伺候王命矣;伯之言白,明白于德;子者,孳恩宜德;男者,任功立业。皆上奉王者之政教、礼法,统理一国,修身洁行矣。”
《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子鱼注:凡是邦国有一千里见方的土地,以五百里见方分给公,就可以分封四个公爵;以四百里见方分封,就可以分封六个侯爵;以三百里见方分封,就可以分封七个伯爵;以二百里见方分封,则可以分封二十五个子爵;以一百里见方分封,则可以分封一百个男爵,据此就可以知道天下的情况了。)
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故称阉宦;朝臣皆缙笏于绅间,故曰缙绅。
太监: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
阉宦:被阉割的宦官。
宦官:古代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特殊官员。也叫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均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者充之。秦、汉之宦官均属“少府”;隋、唐、宋设“内侍省”统管。唐代至元代又设有“宣徽院”,都用宦官主管。明代设十二监、四司、八局,总称“二十四衙门”,由太监提领。宦官为内廷官,本无权干预政事,但因皇帝与宦官最接近,宦官就逐渐取得了政治的特权。东汉及唐、明,都发生过宦官专权的事实。
(子鱼注:人们常常把“宦官”和“太监”当成一码事,其实是不准确的。“宦官”一词至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直到辽代才有“太监”这一词汇。关于宦官制度,《周礼》和《礼记》中都有记载,周王朝及其各诸侯国大都设置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为身份卑贱的人充任,或者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宦官,又作“宦者、”“宦人”,从宦字字义来讲,就包括古代帝王贵族的仆隶和侍奉帝王及其家族的官员在内。通常人们说的宦海沉浮、宦途等词,其实仍是由“官”而言的。早起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宦官“悉用阉人”是东汉以后的事。
而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则是明朝的事,“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专称是明清的事。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晚至唐宋时期,宫中仍有太监官制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设二十四衙门,由宦官提领,各设掌印太监,由此可知,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明代时,太监是高级宦官,直接管理普通宦官。
因此,在明代,太监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代,太监和宦官才成为可以互用的同义语。)
缙笏:朝廷的大臣都把玉笏插在衣带中间。
缙:通“搢”,插。
笏: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手板,用以记事。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衣冠·笏》:“成汤始制笏,书教令以备忽忘。武王诛纣,太公解剑带,笏始制为等。周制诸侯用象笏。晋、宋以来,惟八座用笏,余执手板。周武帝始百官皆执笏朝参,以笏为礼。汉高祖制手板如笏,魏武帝制露板(奏事木简)。”
绅:1,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一端下垂。
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
2,系绅的人,官员,绅士。
朱之瑜《舜水遗书·阳九述略》:“乡绅受赂,操有司狱讼之权。”
缙绅:1,插笏垂绅。缙,指把笏插在衣带间;绅,衣服的大带,指拖垂着衣带。插笏垂绅为古代高级官员的装束。2,古代指官僚士大夫或做过官的人。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年》:“搢笏而朝诸侯。”
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萧何(?—公元前193年):西汉沛(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为沛吏。后助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为其丞相。天下平定,论功萧何为第一,封酂侯、安平侯。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沛人。秦末为狱吏,后从刘邦打天下,累立大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后继萧何为相,一守萧何之规,无为而治。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列传》:“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列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列传》:“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後,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列传》:“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刀笔吏:指办理文案的官吏。刀和笔皆为书写工具,刀用以削治简牍,笔用以书写,文吏必随身携带。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州县·刀笔》:“萧曹出身刀笔。古者用版牍,吏书以刀削书之,故吏称刀笔功名。”
(子鱼注:我国文字发明很早,但书写时使用的笔和纸却出现较晚。春秋战国以前,我们的祖先记事占卜都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者刻在竹简或木片上。即使后来出现了毛笔,刀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书写有误的时候,可以用刀刮去错处,重新再写,因此“刀笔”成了一个固定的用语。历代的文职官吏也被称作“刀笔吏”。另外,“刀笔吏”还是古人对讼师幕僚的特殊称谓,意思是说他们深谙法规,文笔犀利,用笔如刀。经其操纵,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又不惜无中生有,弄虚作假,所以“刀笔吏”的名声不是很好。《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李广自刭之前说:“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可以令人想见他们深文罗织,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的可怕之处。《水浒》中的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时自称“刀笔小吏”,但又是四海英雄渴欲结识的“及时雨”,这当然是其中的另类了。)
汲黯:西汉武帝时大臣,常当面指出别人的过失,被武帝誉为社稷之臣。
东汉·班固《汉书·张冯汲郑列传》:“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子鱼注:“面折”,当面指摘、批评别人。“折”,驳斥,使人屈服。“傅柏”,梁(故地在今河南商丘、安徽砀山一带)人,为梁孝王将。“袁盎”,楚人,曾为吴王濞相。当时,傅、袁二人都以刚直而闻名。
《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汲黯“然好学,游侠,任气节”云云,但遍观《史记》、《汉书》中关于汲黯的记载,并无可以印证其“好学”的事迹,而且下文中还有武帝评论汲黯的“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一句,意思是“一个人真是不能不学习,看看汲黯说的那些话越来越不像样子了”,因此我认为应该遵从《汉书》的记载,即“然好游侠,任气节”,略去“好学”二字。
汲黯为人,秉性倨傲,很少注意通常的礼数,往往爱当面指摘批评别人,不能宽容人家的过失。与自己合得来就对人家很好;与自己合不来,就连见也不愿见人家。为此一些士人也不大愿意依附到他的门下。然而,汲黯喜欢行侠,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他品行端正廉洁,喜好率直地谏议,多次不留情面地冒犯皇上;常常钦佩傅柏、袁盎的为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子鱼注:“贲、育”,古代的勇士孟贲和夏育。皇上问道:“汲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庄助说:“如果任用汲黯一般地做官办事,也没有什么超越别人的地方。然而,让他去辅佐年少的主上,守护国家已有的功业与成就,却能立场坚定,矢志不移,无论谁也不能引诱他而去,也不可能驱赶他而走,虽然有人自以为有古代勇士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力,也不能迫使他改变自己的志节。”皇上说:“唔,古代每每有保国安邦的大臣,像汲黯,差不多就是这种人了!”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御史·惮黯威棱》:“武帝尝曰:‘甚矣,黯之戆也!’‘古有社稷臣,黯近之矣。’黯前奏事,帝不冠,不敢见。淮南王谋逆,惮黯威棱,遂寝。”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谏官·贲育不能过》也记载了一位戆直的大臣:“唐魏徵,太宗朝谏议大夫,状貌不扬,有胆气,犯颜敢谏,虽上怒甚,而徵神色自若,议者谓贲育不能过。”)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之神,“社稷”就代表国家。社稷之臣,指与国家同患难,共存亡的忠臣。
(子鱼注:古代以社为主土之神,稷为主谷之神。古人认为人无土不立,非谷不食,所以社稷成了国家政权的标志。一个政权的建立,必定先立社稷之坛以祭祀;灭人之国,亦必变易所灭国的社稷。)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公氏之子句龙为后土,烈山氏之子柱为稷,夏代以前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上》:“自共工氏霸九州,其子曰句龙,能平水土,死为社祠。有烈山氏王天下,其子曰柱,能殖百谷,死为稷祠。故郊祀社稷,所以来尚矣。”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三·社稷·上总论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
(子鱼注:烈山氏即神农氏,亦称炎帝。《帝王世纪》:“神农氏,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我国传说中的农业的始祖神农,被称为‘炎帝’,也叫‘烈山氏’,都与火有关,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
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子鱼注:在古代宗教中,社稷之神是人格化的,不过各朝又有变化,人们总是把传说中的农业生产能手和自己的祖先联在一起,加以祭祀。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文:共公氏之子句龙为后土,烈山氏之子柱为稷,夏代以前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到了周代,仍以后土为社神,又因大禹平治水土有功,亦视为社神,主治山川。周人的祖先原名弃,因善种五谷,受到尧帝嘉奖,封为稷。稷本是古代的先民种植的五谷之一,《说文》曰:“稷,五谷之长”,可能因其发现最早,在黄河流域种植最广,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故从植物崇拜对象上升为农神。——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召伯布文王之政,尝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
召伯:名虎,姬姓,周宣王的大臣,辅助宣王征伐南方淮夷有功,被封于召,称为召伯。曾经住在甘棠树下,去世后人们思念他,写下《甘棠赋》。
甘棠:棠梨树,又名杜树;开白花的叫棠,开红花的叫杜,果实圆而小,可食。棠树果实甘美,杜树果实酸涩。杜树木质坚韧,可以做为作弓的材料。
《诗经·国风·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子鱼注:周宣王的母舅申伯来朝久住不归,宣王给申伯增加封地,命大臣召伯虎到召南为申伯筑城盖屋,划定地界,治理田地,储备粮食,规定租税,做的十分周全。他在召南的功绩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他的住所有一颗甘棠树,当他走后,申伯的家族及其他敬仰他的人,对他十分怀念,就把这棵甘棠树加以精心保护,作为纪念,因此作诗。
蔽芾,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翦,同“剪”。伐,砍。茇,ba,二声,“废”的借字,草舍。此处作为动词用,住。败,毁坏。憩,休息。拜,“扒”的假借字,义同“擘”,分开,剖开。说,shui,四声,休憩,止息。
诗句大意:高大茂密的棠梨呀,别剪枝叶别砍伐,召伯曾在树下居;高大茂密的棠梨呀,别剪枝叶别毁坏,召伯曾在树下休憩;高大茂密的棠梨呀,别剪枝叶别拔去,召伯曾在树下歇息。
申伯事见《诗经·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
亹亹,wei,wei,三声,勤勉。申伯,申伯是周厉王姬胡的申后的弟弟,周宣王姬静的母舅,封于申,伯爵,故称申伯。周宣王时,申伯来朝,久留不归,宣王以谢地益其封地,并筑城作为他的新都城。孔颖达《毛诗正义》:“申伯先封于申,本国近谢,今命为州牧,故改邑于谢。”缵,zuan,三声,任命。于邑,修建都邑;于,动词,修筑、修建。于谢,在谢地;于,介词,在。南国,指周王室南边的国家。式,法,引申为治理,统帅。召伯,即召伯虎。登,建成,成为。世,世世代代。执,掌管,主持。功,统治。因,依靠。谢人,谢地的百姓。庸,假借为“墉”,城。彻,治理、开发。傅御,冢宰,周代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冢宰的职责是辅佐周王治理邦国。迁,迁徙。私人,家人、家臣等。功,工程,此处指修筑城郭宗庙、营造宫室、治理土地、规定赋税等工程。营,经营,办理。
诗句大意:申伯勤勉有美名,王以重任来委命。封赐谢地建新城,统帅南国以安定。周王任命召伯虎,去为申伯建新城。成为南方一新邦,子孙镇守绪其统。周王委命于申伯,尽心统帅周南邦,依靠谢地众百姓,营建你的新都城。周王任命召伯虎,开发申伯新封邑。命令天官大冢宰,助他申伯迁家人。申伯浩大之工程,皆是召伯苦心营。)
《尔雅·释木》:“杜,甘棠。”
《尔雅注疏》:“杜,一名甘棠。郭云:‘今之杜棠。’下云:‘杜,赤棠。白者棠。’舍人曰:‘杜,赤色名赤棠,白者亦名棠。’然则其白者名棠;其赤者为杜,为甘棠,为赤棠。”又“郭云:‘棠色异,异其名。’樊光云:‘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机《疏》云:赤棠‘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
少酢滑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韧,亦可以作弓’”
孔明:诸葛亮,字孔明。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助。
令:美好,善。
《周处》:“何患令名之不彰邪?”
令名:美好的名声。
先主:指三国时蜀国皇帝刘备。
顾:拜访。
三顾其庐:即三顾茅庐。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庐:茅庐,草屋。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柱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本章完)
瓯:盆盂类瓦器。
金瓯覆宰相之名:唐玄宗将要任命宰相,写好了名字用金瓯盖住,这时正好太子走了进来,玄宗问太子:“这下面是宰相的名字,你认为是谁能担任?”太子说:“难道不是崔琳、卢从愿吗?”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金瓯覆名》:“唐玄宗卜相,皆书其名,纳之金瓯,名曰瓯卜。一曰,书崔琳等名,问太子曰:‘此宰相名,若谓谁?’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上曰:‘然。’”(子鱼注:历史上还有一个比较相似的故事,《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琉璃瓶覆名》记载:“五代唐废帝择相,问左右,皆言卢文纪、姚有声望。帝因悉书清望官名,纳琉璃瓶中,夜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卢文纪,欣然相之。”)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枚卜》:“古天子卜相,必书清望官名,纳金瓯或琉璃瓶中,焚香祝天,以箸挟之,得其名,即拜相,故曰枚卜,又曰瓯卜。”
箝:同“钳”,限制,约束。
美珠箝谏臣之口:《宋史·王旦传》记载,宋真宗想要到泰山封禅,担心大臣王旦反对,就赐给王旦一尊酒,说:“此酒极佳,拿回家和妻儿共同品尝吧。”王旦回家一看,里面竟然装满了珍珠,明白真宗在贿赂他,让他不要反对封禅,于是王旦不再对封禅提出异议。
《宋史·列传第四十一·王旦传》:“帝由此意决,遂召旦饮,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既归发之,皆珠也。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
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
金马:汉代的宫门称为金马门。
明·张岱《夜航船·人物部·仪制·金马》:“汉武帝得大宛马,以铜铸其像,立于署门,名金马门。《扬雄传》:‘历金马,上玉堂。’金马,翰林官称玉堂金马。”
玉堂:玉堂是翰林院的别名。
《宋史·苏易简传》:“苏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易简少聪悟好学,风度奇秀,才思敏赡。太平兴国五年,年逾弱冠,举进士..。(宋太宗淳化二年)易简续唐李肇《翰林志》二卷以献,帝赐诗以嘉之。帝尝以轻绡飞白大书‘玉堂之署’四字,令易简榜于厅额。”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宰相参政·玉堂》:“宋苏易简充承旨,多振举翰林故事。太宗为飞白书院颜曰‘玉堂’,及以诗赐之。太宗曰:‘此永为翰林中一美事。’易简曰:‘自有翰林,未有如今日之荣也!’”
明·张岱《夜航船·伦类部·君臣·赐玉堂字》:“淳化中,翰林苏易简献《续翰志》二卷,太宗赐御诗二章,又飞白书“玉堂之署”四字赐之。”
幡:fan,一声,旗帜。
《孔雀东南飞》:“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
皂:黑。
《宋史·舆服志》:“紫地皂花。”
盖:此处特指车盖,遮阳避雨的用具。
《信陵君窃符救赵》:“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朱幡皂盖:汉代郡守的仪仗,有红色的旗幡和黑色的伞盖。
《后汉书·舆服上》:“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幡。”
台辅曰紫阁名公,知府曰黄堂太守。
台辅:指三公。
紫阁:又称紫禁。唐开元七年(公元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五年恢复旧称。
黄堂太守:古代太守的正堂用雌黄涂墙,所以称为黄堂。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郡守·黄堂》载:“《吴郡志》:吴郡太守所居之堂,乃春申君所居之殿也。数火,涂以雌黄,故曰‘黄堂’。”
(子鱼注:太守这一职位原来是战国时代对郡守的尊称,到了西汉景帝时,郡守才改称成太守。太守是一郡最高的行政长官,朝代不断更换,但太守这一官职却一直沿用了下来。到了南北朝时期,新增加的州、县日渐增多,各郡之间所管辖境地相对地缩小,州、郡之间的地域区别不大了,所以到了隋初,就把州留下,把郡废除了,因此太守的权力也被所谓的州刺史给剥夺了,这样,州刺史就代替了太守的官职,太守则不再是正式官名了,而成为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到了明清时期,则专门用来称呼知府了。)
府尹之禄二千石,太守之马五花骢。
尹:官名。为古代官的泛称,但有时也用以称固定官署之长官。《尚书·皋陶谟》说:“庶尹允谐”。“庶尹”即指众官。故《史记·夏本纪》写作“百官信谐”。《尔雅·释言》说:“尹,正也”,即治理之意。商及西周时,对天子辅弼之臣多称为“尹”,如“师尹”。春秋时楚国执政官多称“尹”,如“令尹”。汉代始以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有京兆尹、河南尹。元代州、县长官亦称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道尹。
府尹:唐代制度,凡州升为府者,其刺史称为府尹,为从三品。宋代沿设,但无实权。又唐以京兆(长安)、河南(洛阳)、太原合称三府,各设牧1人,从二品,尹1员,从三品,少尹2人,从四品下。
二千石:汉代对郡守的通称。按汉制郡守之品秩为二千石,即月俸一百二十斛,习惯上称之为二千石。汉代之“二千石”品秩又分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比二千石”等。
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本为战国时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行政的最高长官,郡中民政、财政、司法、选举、教育等权皆集于一身,又兼掌兵权,历代相沿不革,南北朝时设州渐多,郡的辖境日益缩小,州郡区别不多,至隋初遂废郡存州,而州刺史即代郡守之任。惟隋炀帝及唐玄宗时均曾改州为郡,郡置太守,旋即复旧。此后太守已非正式官名。习惯上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五花骢:汉代太守称坐五匹马拉的车。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郡守·五马》:“《遁斋闲览》:汉时朝臣出使以驷马,为太守增一马,故称‘五马’。”
骢:青白色的马。
(子鱼注:在冷兵器时代,人与马组成的骑兵部队是最具威慑的军事力量,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无数马匹和人一起创造历史。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的历史。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开始利用各种措施增加战马的数量。政府鼓励民间养马,养一匹战马可免三人服役。政府又开置马苑36所,分布在西北地区,共养战马30万匹,设有专门官员监管,对马苑严密防护。政府还严禁高五尺九寸以上的马匹出境,以防为敌人所用。有了充足的战马,汉朝才得以组建强大的骑兵军团,并取得对匈奴作战的胜利。
汉朝很讲究战马的品种,一匹良种马价值20万钱。汉武帝更是对珍贵的马种着迷,他命令李广利在四年内两次远征大宛,夺取有“天马”之称的汗血马。公元前102年,李广利率领6万骑兵以及举国招募的后续部队,终于攻入大宛,以巨大的代价得到汗血马数十匹。
“汗血宝马”毛色发红,出的汗在阳光下像是流血,日行千里,也被汉武帝命名为“天马”。汉武帝在得到大宛汗血马之后,还兴致勃勃作《天马歌》:“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蹈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也正因为如此,古人才常常以千里马比喻难得的杰出人才。
古人造字时,对各种体态、毛色的马区分极细,任何一种形态的马都有相应的字。比如,骊是纯黑色的马,骍是赤色的马,骐是青黑纹理的马,骓是青白相间的马,骃是浅黑杂白色的马,骠是黄色有白斑的马,骝是黑鬃黑尾的红马,骆是黑鬃的白马,驳是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的马,骧是右后蹄是白色的马;骜是骏马,驹是少壮的骏马,驽是跑不快的劣马,骥、骁、驵是好马或壮马,骄是健壮的马,等等。如此丰富多彩的与马有关的字,足以说明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狩:指帝王出外巡察。
《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巡狩: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六·巡狩·上总论巡狩之礼》:“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牧也,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道德太平,恐远近不同化,幽隐有不得所,考礼义,正法度,同律历,计时月,皆为民也..。《尚书大传》曰:‘见诸侯,问百年,太师陈诗,以观民命风俗;命市纳贾,以观民好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黜以爵;变礼易乐为不从,不从君流;改制度衣服为畔,畔者君讨,有功者赏之。’《尚书》曰:‘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王者巡狩,以诸侯自专一国,威福任己,恐其壅遏上命,泽不下流,故巡行问人疾苦也。”
巡按:明代派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巡视,考核吏治,称为巡按。永乐后定制,以一省为一道,分道出巡,其品级虽低而可与省行政长官分庭抗礼,知府以下均奉其命,事毕还京。(子鱼注: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朱元璋设立都察院,设八个都御史,下设“监察御史”若干人,分巡全国各省,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每道大体上有监察御史三人至五人,但并不在各道驻守,而是驻在京师,有事带印出巡,事毕回京缴印。明成祖朱棣时,减撤北京一道,增设贵州、云南、交趾三道,共十四个道。明宣宗朱瞻基于宣德十年废除交趾一道。至此直至明末,监察御史分为十三道。)
指日高升:掰着手指头就可以算出升迁的日子。
初到任曰下车,告致仕曰解组。
下车:旧时指官吏初到任所。
明·张岱《夜航船·政事部·受职·下车》:“李白为南昌宰,《去思碑》云:‘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爱之!’”
致:送还,交还。
唐·李朝威《柳毅传》:“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焉。”
致仕:古代官员称告老还乡或退休为致仕。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致仕》:“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老去,避贤者路,所以长廉耻也。悬车,示不用也。致事者,致其事于君。君不使退而自去者,尊贤者也。故《曲礼》曰:‘大夫七十而致仕。’《王制》曰:‘七十致政。’”
(子鱼注:做臣子的到了七十岁就挂车退休,是因为臣子以奔走做事为职责,到了七十岁人的精神快要枯竭,耳朵会不好使,眼睛也会看不清,走起路来也不灵便,所以要告老退休,给后来的贤者们让路,以此来保持自己的晚节和荣誉。将车挂起来,这是表示不会再用它了。致事,是要把君主委任的政事交还给君主。君主不让退休但自己坚持离开,这是表示尊重贤者。因此《曲礼》上说:“大夫到了七十岁就退休。”《王制》上说:“七十岁交还政事。”)
明·张岱《夜航船·政事部·致仕遗爱·乞骸骨》:“汉宣帝朝,丞相韦贤以老病乞骸骨,赐黄金百斤,安车驷马,罢就第。丞相政仕自贤始。”
组:古人用以佩饰物的宽绶带,有三种:佩玉的组,冠缨的组,带纽的组。只有佩玉的组上缀以珠玑,因而也称玑组。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解组:汉代把官印系在腰带上,把官印解下来,就不再做官。
藩垣屏翰,方伯尤古诸侯之国;墨绶铜章,令尹即古子男之帮。
方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一方之长。《礼记·王制》载:“千里之外设方伯。”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
墨绶铜章:黑色的系官印的带子,铜铸的印章。
《后汉书·舆服下》:“千石、六百石黑绶,三采,青赤绀,淳青圭,长丈六尺,八十首。”
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所设,为楚王之下最高之执政官,掌军政大权。楚不设“相”,令尹即兼有将相全权。明清亦称知县为令尹。此处应为知县的尊称。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州县·花迎墨绶》:“唐岑参《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官制·尚宝》:“天子玉玺龙章,王后玉玺凤章,亲王金宝龟钮,勋爵金印麟钮,总兵银印虎钮,布政银印,府州县铜印,御史铁印。”
子、男:周代诸侯的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春秋说》:“周五等爵法五精:公之言公,公正无私;侯之言侯,侯逆顺,兼伺候王命矣;伯之言白,明白于德;子者,孳恩宜德;男者,任功立业。皆上奉王者之政教、礼法,统理一国,修身洁行矣。”
《周礼·夏官司马·职方氏》:“凡邦国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则四公;方四百里,则六侯;方三百里,则七伯;方二百里,则二十五子;方百里,则百男,以周知天下。”(子鱼注:凡是邦国有一千里见方的土地,以五百里见方分给公,就可以分封四个公爵;以四百里见方分封,就可以分封六个侯爵;以三百里见方分封,就可以分封七个伯爵;以二百里见方分封,则可以分封二十五个子爵;以一百里见方分封,则可以分封一百个男爵,据此就可以知道天下的情况了。)
太监掌阉门之禁令,故称阉宦;朝臣皆缙笏于绅间,故曰缙绅。
太监: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
阉宦:被阉割的宦官。
宦官:古代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特殊官员。也叫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均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者充之。秦、汉之宦官均属“少府”;隋、唐、宋设“内侍省”统管。唐代至元代又设有“宣徽院”,都用宦官主管。明代设十二监、四司、八局,总称“二十四衙门”,由太监提领。宦官为内廷官,本无权干预政事,但因皇帝与宦官最接近,宦官就逐渐取得了政治的特权。东汉及唐、明,都发生过宦官专权的事实。
(子鱼注:人们常常把“宦官”和“太监”当成一码事,其实是不准确的。“宦官”一词至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直到辽代才有“太监”这一词汇。关于宦官制度,《周礼》和《礼记》中都有记载,周王朝及其各诸侯国大都设置宦官。当时的宦官一般为身份卑贱的人充任,或者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宦官,又作“宦者、”“宦人”,从宦字字义来讲,就包括古代帝王贵族的仆隶和侍奉帝王及其家族的官员在内。通常人们说的宦海沉浮、宦途等词,其实仍是由“官”而言的。早起的宦官可以不是阉人,宦官“悉用阉人”是东汉以后的事。
而太监和宦官发生联系则是明朝的事,“太监”作为宫中阉人的专称是明清的事。太监本是古代职官的名称,晚至唐宋时期,宫中仍有太监官制的设置,所任者并非都是阉人。明代设二十四衙门,由宦官提领,各设掌印太监,由此可知,太监是宫廷中的上层宦官。明代时,太监是高级宦官,直接管理普通宦官。
因此,在明代,太监必须是宦官,而宦官却不都是太监。到了清代,太监和宦官才成为可以互用的同义语。)
缙笏:朝廷的大臣都把玉笏插在衣带中间。
缙:通“搢”,插。
笏:古代朝见时大臣所执的手板,用以记事。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衣冠·笏》:“成汤始制笏,书教令以备忽忘。武王诛纣,太公解剑带,笏始制为等。周制诸侯用象笏。晋、宋以来,惟八座用笏,余执手板。周武帝始百官皆执笏朝参,以笏为礼。汉高祖制手板如笏,魏武帝制露板(奏事木简)。”
绅:1,古代士大夫束腰的大带,一端下垂。
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
2,系绅的人,官员,绅士。
朱之瑜《舜水遗书·阳九述略》:“乡绅受赂,操有司狱讼之权。”
缙绅:1,插笏垂绅。缙,指把笏插在衣带间;绅,衣服的大带,指拖垂着衣带。插笏垂绅为古代高级官员的装束。2,古代指官僚士大夫或做过官的人。
《礼记·玉藻》:“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
《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年》:“搢笏而朝诸侯。”
萧曹相汉高,曾为刀笔吏;汲黯相汉武,真是社稷臣。
萧何(?—公元前193年):西汉沛(今江苏丰县)人。秦时为沛吏。后助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为其丞相。天下平定,论功萧何为第一,封酂侯、安平侯。
曹参(?—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沛人。秦末为狱吏,后从刘邦打天下,累立大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后继萧何为相,一守萧何之规,无为而治。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列传》:“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列传》:“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列传》:“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後,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西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列传》:“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刀笔吏:指办理文案的官吏。刀和笔皆为书写工具,刀用以削治简牍,笔用以书写,文吏必随身携带。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州县·刀笔》:“萧曹出身刀笔。古者用版牍,吏书以刀削书之,故吏称刀笔功名。”
(子鱼注:我国文字发明很早,但书写时使用的笔和纸却出现较晚。春秋战国以前,我们的祖先记事占卜都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或者刻在竹简或木片上。即使后来出现了毛笔,刀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书写有误的时候,可以用刀刮去错处,重新再写,因此“刀笔”成了一个固定的用语。历代的文职官吏也被称作“刀笔吏”。另外,“刀笔吏”还是古人对讼师幕僚的特殊称谓,意思是说他们深谙法规,文笔犀利,用笔如刀。经其操纵,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又不惜无中生有,弄虚作假,所以“刀笔吏”的名声不是很好。《史记·李将军列传》中李广自刭之前说:“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可以令人想见他们深文罗织,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的可怕之处。《水浒》中的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时自称“刀笔小吏”,但又是四海英雄渴欲结识的“及时雨”,这当然是其中的另类了。)
汲黯:西汉武帝时大臣,常当面指出别人的过失,被武帝誉为社稷之臣。
东汉·班固《汉书·张冯汲郑列传》:“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子鱼注:“面折”,当面指摘、批评别人。“折”,驳斥,使人屈服。“傅柏”,梁(故地在今河南商丘、安徽砀山一带)人,为梁孝王将。“袁盎”,楚人,曾为吴王濞相。当时,傅、袁二人都以刚直而闻名。
《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汲黯“然好学,游侠,任气节”云云,但遍观《史记》、《汉书》中关于汲黯的记载,并无可以印证其“好学”的事迹,而且下文中还有武帝评论汲黯的“人果不可以无学,观黯之言也日益甚”一句,意思是“一个人真是不能不学习,看看汲黯说的那些话越来越不像样子了”,因此我认为应该遵从《汉书》的记载,即“然好游侠,任气节”,略去“好学”二字。
汲黯为人,秉性倨傲,很少注意通常的礼数,往往爱当面指摘批评别人,不能宽容人家的过失。与自己合得来就对人家很好;与自己合不来,就连见也不愿见人家。为此一些士人也不大愿意依附到他的门下。然而,汲黯喜欢行侠,见义勇为,打抱不平,他品行端正廉洁,喜好率直地谏议,多次不留情面地冒犯皇上;常常钦佩傅柏、袁盎的为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子鱼注:“贲、育”,古代的勇士孟贲和夏育。皇上问道:“汲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庄助说:“如果任用汲黯一般地做官办事,也没有什么超越别人的地方。然而,让他去辅佐年少的主上,守护国家已有的功业与成就,却能立场坚定,矢志不移,无论谁也不能引诱他而去,也不可能驱赶他而走,虽然有人自以为有古代勇士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力,也不能迫使他改变自己的志节。”皇上说:“唔,古代每每有保国安邦的大臣,像汲黯,差不多就是这种人了!”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御史·惮黯威棱》:“武帝尝曰:‘甚矣,黯之戆也!’‘古有社稷臣,黯近之矣。’黯前奏事,帝不冠,不敢见。淮南王谋逆,惮黯威棱,遂寝。”
明·张岱《夜航船·选举部·谏官·贲育不能过》也记载了一位戆直的大臣:“唐魏徵,太宗朝谏议大夫,状貌不扬,有胆气,犯颜敢谏,虽上怒甚,而徵神色自若,议者谓贲育不能过。”)
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之神,“社稷”就代表国家。社稷之臣,指与国家同患难,共存亡的忠臣。
(子鱼注:古代以社为主土之神,稷为主谷之神。古人认为人无土不立,非谷不食,所以社稷成了国家政权的标志。一个政权的建立,必定先立社稷之坛以祭祀;灭人之国,亦必变易所灭国的社稷。)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共公氏之子句龙为后土,烈山氏之子柱为稷,夏代以前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上》:“自共工氏霸九州,其子曰句龙,能平水土,死为社祠。有烈山氏王天下,其子曰柱,能殖百谷,死为稷祠。故郊祀社稷,所以来尚矣。”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三·社稷·上总论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
(子鱼注:烈山氏即神农氏,亦称炎帝。《帝王世纪》:“神农氏,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烈山氏。”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我国传说中的农业的始祖神农,被称为‘炎帝’,也叫‘烈山氏’,都与火有关,反映了这一历史状况。”)
张溥《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子鱼注:在古代宗教中,社稷之神是人格化的,不过各朝又有变化,人们总是把传说中的农业生产能手和自己的祖先联在一起,加以祭祀。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文:共公氏之子句龙为后土,烈山氏之子柱为稷,夏代以前祀之;周弃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到了周代,仍以后土为社神,又因大禹平治水土有功,亦视为社神,主治山川。周人的祖先原名弃,因善种五谷,受到尧帝嘉奖,封为稷。稷本是古代的先民种植的五谷之一,《说文》曰:“稷,五谷之长”,可能因其发现最早,在黄河流域种植最广,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故从植物崇拜对象上升为农神。——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召伯布文王之政,尝舍甘棠之下,后人思其遗爱,不忍伐树;孔明有王佐之才,尝隐草庐之中,先主慕其令名,乃三顾其庐。
召伯:名虎,姬姓,周宣王的大臣,辅助宣王征伐南方淮夷有功,被封于召,称为召伯。曾经住在甘棠树下,去世后人们思念他,写下《甘棠赋》。
甘棠:棠梨树,又名杜树;开白花的叫棠,开红花的叫杜,果实圆而小,可食。棠树果实甘美,杜树果实酸涩。杜树木质坚韧,可以做为作弓的材料。
《诗经·国风·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子鱼注:周宣王的母舅申伯来朝久住不归,宣王给申伯增加封地,命大臣召伯虎到召南为申伯筑城盖屋,划定地界,治理田地,储备粮食,规定租税,做的十分周全。他在召南的功绩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他的住所有一颗甘棠树,当他走后,申伯的家族及其他敬仰他的人,对他十分怀念,就把这棵甘棠树加以精心保护,作为纪念,因此作诗。
蔽芾,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翦,同“剪”。伐,砍。茇,ba,二声,“废”的借字,草舍。此处作为动词用,住。败,毁坏。憩,休息。拜,“扒”的假借字,义同“擘”,分开,剖开。说,shui,四声,休憩,止息。
诗句大意:高大茂密的棠梨呀,别剪枝叶别砍伐,召伯曾在树下居;高大茂密的棠梨呀,别剪枝叶别毁坏,召伯曾在树下休憩;高大茂密的棠梨呀,别剪枝叶别拔去,召伯曾在树下歇息。
申伯事见《诗经·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营。”
亹亹,wei,wei,三声,勤勉。申伯,申伯是周厉王姬胡的申后的弟弟,周宣王姬静的母舅,封于申,伯爵,故称申伯。周宣王时,申伯来朝,久留不归,宣王以谢地益其封地,并筑城作为他的新都城。孔颖达《毛诗正义》:“申伯先封于申,本国近谢,今命为州牧,故改邑于谢。”缵,zuan,三声,任命。于邑,修建都邑;于,动词,修筑、修建。于谢,在谢地;于,介词,在。南国,指周王室南边的国家。式,法,引申为治理,统帅。召伯,即召伯虎。登,建成,成为。世,世世代代。执,掌管,主持。功,统治。因,依靠。谢人,谢地的百姓。庸,假借为“墉”,城。彻,治理、开发。傅御,冢宰,周代以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邦政;冢宰的职责是辅佐周王治理邦国。迁,迁徙。私人,家人、家臣等。功,工程,此处指修筑城郭宗庙、营造宫室、治理土地、规定赋税等工程。营,经营,办理。
诗句大意:申伯勤勉有美名,王以重任来委命。封赐谢地建新城,统帅南国以安定。周王任命召伯虎,去为申伯建新城。成为南方一新邦,子孙镇守绪其统。周王委命于申伯,尽心统帅周南邦,依靠谢地众百姓,营建你的新都城。周王任命召伯虎,开发申伯新封邑。命令天官大冢宰,助他申伯迁家人。申伯浩大之工程,皆是召伯苦心营。)
《尔雅·释木》:“杜,甘棠。”
《尔雅注疏》:“杜,一名甘棠。郭云:‘今之杜棠。’下云:‘杜,赤棠。白者棠。’舍人曰:‘杜,赤色名赤棠,白者亦名棠。’然则其白者名棠;其赤者为杜,为甘棠,为赤棠。”又“郭云:‘棠色异,异其名。’樊光云:‘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机《疏》云:赤棠‘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
少酢滑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韧,亦可以作弓’”
孔明:诸葛亮,字孔明。刘备曾经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助。
令:美好,善。
《周处》:“何患令名之不彰邪?”
令名:美好的名声。
先主:指三国时蜀国皇帝刘备。
顾:拜访。
三顾其庐:即三顾茅庐。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躬耕南阳,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庐:茅庐,草屋。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柱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