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乱北宋
字体: 16 + -

第213章 见机行事

    李爷暗下吃了一惊:“这是老头子的声音?”急闪过一旁相避,果见李玉和阁主谢秋娘先后飞出,然后匆匆往前就走。

    他侧眼偷瞧,望见谢秋娘旁边那名男子的打扮,疑窦填胸:“那人不是师父吗,但他的着装……”恍然有悟,“那……那不是我的衣服吗?师父打扮成我的样子想干什么?”

    感觉事有蹊跷,于是决定在后面悄悄地跟着看情况,准备见机行事。

    他二人不知后头有人,一路上悄声密谋,很快转入闹市,李爷不紧不慢尾随。

    西首街衢行来两人,李爷一怔,竟是八贤王和展昭,这二人不知为了何事,谈得不是很愉快,展昭虽有满腔愤慨,但对方毕竟是王爷,谨记着自己的身份已非昔日江湖草莽,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在伺候着。

    又走了一段路,听八贤王开口:“展护卫,本王累了,你送我回驿馆吧。”展昭虽然不乐意,但也只好随他。

    离京前既答应了包大人要好好地保护王爷,言若君子,理当做到,然他主要的任务是缉拿李爷回京,也不知八贤王是怎么一回事,这几天不见了“罪犯”,身为王爷兼请旨钦差的他,不但不焦急,反而暗中破坏展昭寻人。

    可人家毕竟是王爷,而且还是包大人的好朋友,南侠官小职微,也莫敢轻易得罪。

    展昭闷着气,大手一让:“王爷请!”

    八贤王满面春风,昂首阔步转身,不料这时,化妆成李金龙的李玉忽然用身子撞了一个布摊,身子跌倒声剧,惊怒了摊主,又正背对着贤王和展昭的方向。

    那摊主大骂:“你这人走路如何不长眼,弄脏了我的布这下叫我怎么做生意呀?”李玉一面帮忙捡拾布匹,一面掏钱赔罪:“对不起,对不起……”摊主见了钱,两眼发亮,气早消了。

    贤王和展昭看见那个背影,都是一惊,李金龙三字脱口而出。

    展昭身法颇快,弃了贤王,当场就跑去追,以免贤王前来阻扰公干。

    李玉一面奔,一面引对方出城。

    贤王武功平平,也在后头穷追不舍:“展护卫,展护卫,你等等……”尚未追到城门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实在力疲,欲歇一会儿,抬头时他二人身影早然不见。

    这时扶着墙角,大换了几口,内息一顺,欲又再追,谁知这时谢秋娘的身影忽然飘出来阻止了去路,脸上盈盈挂笑,双手将一幅画卷展开对面:“你,是不是在找寻这个人?”

    贤王闻声举眼,登时吓一跳,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吸引住了,观此女年不到三十,华衣罗裙,打扮的极为靓丽,又甚是妖艳妩媚,心魂一颤:“哪里来如此貌美的女子?”

    “到底是不是啊?”

    贤王魂儿又是一颤,这才回过心神,目光落在那张画纸上,又是吃了一惊:“这……这……”见画中男子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倜傥风流的相,不是那李爷是谁,当下执手为礼:“这位姑娘,画是……”

    怎晓谢秋娘忽的咯咯掩嘴一番娇笑,媚态十足:“老爷,您真会说话!也罢,想知道画中人在哪,请随我来吧!”话毕,抽身往城门口方向走去。

    行了几步,又速回过头来,看见八贤王一动不动地怔愣在原地,媚眼又笑开了容颜,“老爷,你在想些什么呢,还不快来?”贤王凝望着她,如实道:“你知道这画中人是谁么?”

    谢秋娘又笑开了,掩着嘴说:“他不就是那小……”本想骂小畜生的,但见贤王在旁边,又不敢露骂粗言,以免泄露身份教人起疑,故又改口,“小爷子李金龙。”

    贤王喜从天降,即迎了过去:“姑娘,你果真认识此人?”

    秋娘眼见贤王有几分难缠,恐引展昭返回搅事,心中一动,计已上来:“怎么不认识,而且熟得很呢,小女子也是他请托来邀老爷去见上一面的。”

    “噢,他要见我?”

    贤王纳闷极了,琢磨不准,心忖:“金龙明知本王在驿馆,他要是回来,怎么不赴前约呢,却要另差这女子前来传话,是何道理?”对此女所言微起疑心。

    谢秋娘瞧出不妙,生气跺足:“你这人忒也多疑,我话既已带走,见不见随你,告辞!”撂下这句狠话,气匆匆地就走。

    贤王心念又转:“万一此事是真的呢,本王不信这女子之言前往赴会,岂不失去了见李爷的机会。”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先展昭一步押他回京,主意既定,当即应身去追。

    八贤王的想法原是,区区一名女子,谅她也不敢欺骗自己,仗着自身是男人的气概浑无畏惧。

    殊不知这一切,均被跟在后头的李爷瞧了个一清二楚,“阁主拿我的画像跟贤王谈了些什么?”他不敢过分跟近,见二人先后出城,步子一动,也悄悄跟了上去。

    出城之后,谢秋娘便放缓了脚步,似有意在等候着什么,须叟果听脚步声促来,耳畔闻得八贤王的呼语:“前面那位姑娘,请等一等……”见猎物中计,心下未免好笑,脚步却又加快了些。

    贤王奔得满头是汗,两腿酸软也顾不及失态,不一会离了嘈杂的人群,转入山林。

    他越走越觉得不对劲,心下难安,假若李爷派人传信,也不该将藏身的所在距离城内那么远才是,又见那女子孤身一人,走了这么些许远路并无异常,对自己也构不成什么威胁,理该相信她才对。

    如此一想,心内又安了一些,抹着热汗,上了一座高山,峰上有座道观,取名玄天,无甚香火。

    贤王喘息如牛,汗如雨淋,正歇下脚力,山风迎面,却见那女子在观门口等着他,微微笑语招呼:“老爷,你要找的人就在里面了。”身形一闪,竟消失不见了。

    贤王累得金星乱冒,吓出了一身冷汗,道那女子乃鬼魅所化,引他至此索命,掉头欲将回去,但他乃堂堂的大宋王爷,奸臣佞贼兀自不怕,又何惧区区一座道观和一名女鬼。

    再然李爷之事关乎杨门众将士气,倘若处理不当,必激起民愤,暗吸了口气,为了山河社稷,他无论如何也不能退缩,抹了一把汗,挺直胸膛慢慢走将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