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乱北宋
字体: 16 + -

第203章 情多空恨

    李玉知道师妹说的他所指何人,却也了解师妹对这个“他”深是不喜,为了不把场面弄僵再次刺激到她,脑袋略点:“你既然知道,又何必追问,我和他的关系不是你所能够懂的。”

    “师兄,并非我不懂……”

    谢秋娘试图争起身子,奈何元气未复,只得靠抓着罗帐才勉强支撑,不料丝帐一破,她整个人都栽倒了下去。

    李玉闻听声响,扭头大惊,疾去扶她起来,又是着恼,又是无奈:“师妹,你怎么那么任性呢?来,回去躺好!”抱起她往床榻轻轻放去。

    谢秋娘伸手拦腰环住他,借机将头埋在他的胸膛,而面则贴着心脏部位笑说:“我没关系的,我这里有一个消息必须让你知道,是关于他的,你听是不听?”

    “哦?是什么样的消息?”李玉伸手回捋起她的秀发,微有一些意外。

    谢秋娘抬脸,眸光盯凝着师兄的俊容,笑道:“我也是几日前听弟子回报说起的,李金龙离开天玑阁以后,遇上了八贤王一伙人,被展昭降服押解回京,在途上又被各大帮派的人拦截,挣扎了一番,最后下落不明,你说他丢给各大掌门的那份藏宝图是不是真的?”

    李玉没有心思去整理这些问题,因为这些事他前几天就已经知道了,只是师妹此刻重提,又让他想起一个人来,将昔日爱人安置回榻上,顺口便问:“八贤王带了多少人马?”

    秋娘听他问得古怪,虽有疑心,却也不往深处去想:“五个,展昭是偷偷跟来的,八贤王请旨微服私访,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来了古镇。”

    “如果消息确实,这就好办了!”李玉一打手心,显得异常兴奋,他整个人都活脱了起来。

    几日相处,难得见到师兄这等容光焕发的神色,秋娘微微蹙眉,仔细一想,似乎也是明白了几分:“你,你该不会又在想什么害人的诡计吧?”

    李玉拂袖不悦:“这个你就不要多管了,有余力留着好好休息吧。”转身又再离开,去了几步,竟又折返回来,“不行,此事还真需要你的协助。”

    谢秋娘微微苦笑:“我能帮你什么?”

    李玉道:“我引开展昭,你去把八贤王擒来这里。”

    “什么,你要我对付八贤王?”

    李玉瞪了她一眼,微有不愉:“别大惊小怪的,对付他是迟早的事,只是想不到他会为了小爷子一事离京,他自个要前来送死,怪不得别人。”顿一下又说,“这个机会极是难得,要是错过我岂不成了傻子。”

    “不行!”秋娘的态度很是坚决。

    李玉又要怪她了,“为何不行?你不是痛恨天下的男人吗?将他捉进天玑阁对你来说只不过家常便饭而已。”

    那是以前,她的确很痛恨男人,但如今自己的男人就在身旁,蜜意多过恨,却又另当别论。

    秋娘怒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要是别的事,念在你我情分上我还可以考虑,至于八贤王你就不要打他主意了。”

    李玉见师妹态度不容商量,又忽然的冷漠,心底一疑,托着腮冷冷笑说:“嘿嘿,莫非你看上了他,才不许我动手?”

    秋娘当真又急又气,堕泪只骂:“我心里头爱着谁,你比任何人都清楚,请不要污蔑我的人格。”好气了一会儿,语气渐软,“前派你谋害我的恩人杨延昭一事,我现在已不跟你计较,你要是胆敢动八贤王一根汗毛,休怪我翻脸无情。”

    听她口气如此决绝,李玉也不敢将她再度激怒,然而心中委实费解,师妹为何这么袒护八贤王?如果不是看上了,那会是什么?望定她又说:“你这等激动为他,叫人不生误会是很难的。”

    “你……”谢秋娘险些气晕,压下满腔悲酸,语气再软,“也罢,我这么替他说话,并非与他有什么私情,而是贤王一身正气,所做之事均是为国为民,他和杨六郎一文一武捍卫大宋山河,劳苦功高,自是比别的寡情薄幸郎强胜许多倍,我替他们说说话这有什么不对的么?”

    李玉面上一热,心知师妹口中的“寡情薄幸郎”指的是自己,当即转移话题:“师妹,你总把杨六郎这个恩人挂在嘴边,他到底于你有什么样的恩情?”

    谢秋娘哼了一声,幽幽瞪着个师兄,眸中既是怨恨,又是凄凉:“这事还不得怨你!”

    “怨我?”李玉更是如丈二的和尚完全摸不着头脑了。

    原来那年,李玉留下一封信悄悄走了,秋娘四处打听师兄的下落,辗转四海九州,就是没有影迹可寻。有一天,她走得累了,结果晕倒在街上,被有心人救起。

    苏醒后方知,她已怀了三个月的身孕,如此不顾身子的四处奔走,自然承受不住负荷。素手轻轻揉着肚子,心想:“可怜的孩子,你爹还不知道你的存在呢,我要找到他把这个好消息相告。”然而泪水已经湿透了她的脸庞。

    为了替孩子着想,秋娘只好暂时的安定下来。

    她不愿与人亲往,住的地方也较为偏僻。

    大约六多个月后的一天,她发现米缸没有米了,只得徙步去市集购买,在路上碰上了几个流氓,见秋娘颇有几分姿色,又是单身赶路的孕妇,便一起堵了上来意欲染指。

    秋娘自恃武功,倒不将这些人放在眼里,哪知她如今身怀六甲,随时都有可能临盆,展开手脚亦不如以前那等灵活,而对方又人众耍奸,过了几招便已累得香汗淋漓,力有不支了。

    这般大动作自是动了胎气,疼得她无心恋战,一意逃走。

    歹徒趁其不备,一举成擒,然后蜂拥而至将她按压在地。

    所在地处荒郊野外,极少人往,呼喊救命也是徒然。眼见这些人七手八脚就要侵犯她了,恐怕连孩子也是难保。沮丧之际,就要咬舌自尽以保名节,恰好杨延昭的大军经过这里,赶跑了歹人,替秋娘解了围。

    秋娘万分感激,跪拜磕头叩谢,哪知一时体力不支晕厥了过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