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穿越记
字体: 16 + -

第42章 董万出征

    朝廷上有人趁机提出:“先皇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怡先皇子尚且年幼,应该考虑迎莫若回京登基,主持国政。”提出这个想法的自然是太皇太后党。

    翟高林立刻反对道:“先皇有遗诏,怎能轻易更改。”

    “我听闻怡先皇子现在话都说不利索了,不知该如何处理政务。”这几日太皇太后党不断攻击怡先,为云南王莫若造势。

    翟高林怒道:“先帝临终托付,我等岂可充耳不闻!国家危难之际,尔等不求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反而唯恐天下不乱,是何居心!”

    平时太皇太后党闻言便就此收敛了,他们虽有言论自由,但情势并不十分明朗之时,也不敢太过放肆,话说到此,既表达了太皇太后的意思,也不想再继续得罪翟高林。

    但是这次,这群人非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一个个如狼似虎,有职责怡先皇子的母亲悦栾皇贵妃出生的,有说怡先痴呆的,有责问励板桥问什么不出兵辽东,有批评殷太后干扰政务的,甚至有人直接职责翟高林治国无法以致朝政无纲。总之,有的把柄被他们抓住,没有的把柄便被他们造出来抓住。翟高林、励板桥等人气得吹胡子瞪眼,更让翟高林气的是礼部尚书纳兰风云居然也公开表示站在太皇太后那边。

    纳兰风云道:“励将军你的职责首先是戍边防卫,边疆是国泰民安之本。如今辽东蒙古兵入犯,将军不出兵抵抗,是否勾结了蒙古人,意欲侵吞我大齐。”

    励板桥气道:“先帝在世时,曾下令云南王世代居住云南,不得外迁,无召不得入京,如今云南王悄悄潜入京城,沿途结集流民,分明不安好心,我岂可中了他的调虎离山计,带兵去辽东,空手把京城让给他!”

    纳兰风云道:“这段时间朝廷一直在议论云南王叛变之事,但是至今没有看到云南王和他的军队,京城周边也是照常太平,所谓叛变是否是讹传?再说将军如果为了等一个莫须有的敌人进京就放弃边疆,任蒙古人攻城掠地杀烧抢夺,我大齐脸面何在?先皇在天之灵,如何面对辽东千千万万的百姓?”

    励板桥叹道:“哎,我老了,守卫边疆的事应该交给年轻人。我已经安排兵部右侍郎董万即日起身,驱除外敌。”

    太皇太后、云南王、励仓庚得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开心地,这意味着京城又少了很多兵力。但是云南王见识过励板桥的厉害,冰冻三尺还能绝处逢生之人,在齐国几百年的历史上,也就励板桥一个。因此他坚持要赶励板桥离京,否则不敢进宫。

    纳兰风云知道太皇太后的心思,故继续道:“开国以来,朝廷各部各司其职,兵部保家卫国,守卫皇城的事情理应交由锦衣卫管理。”边说还边看了钟华一眼。

    偏偏钟华并不给他脸面,忙说道:“锦衣卫资历尚浅,缺乏作战经验,恐不能担此重任,尤其在此大乱之际,还望兵部留有援手。”

    纳兰风云又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人,有机会锻炼是好事。刚才励尚书也说了,重任要交给年轻人。”说着还问励板桥:“励尚书,你说对吗?”

    励板桥虽然窝火,但这话没错。要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年轻的时候,准举起大刀朝纳兰风云砍下去了,现在他年纪大了反而平和了不少。他拍拍钟华的肩膀道:“这位小兄弟,我信得过。”顿了顿,又道:“我一把老骨头,再不去沙场见见我的老朋友新朋友们,恐怕没机会喽。”

    纳兰风云一听励板桥终于点头去辽东,连连夸道:“将军威武!”

    第二天,董万整装出发。董万所带三万皆是骑兵,骁勇善战,所带粮草和兵器不多,可谓轻装上阵,很快就到达蒙古边境。

    蒙古人已在辽东肆意抢了一阵,守城军官因多年不打外战,疏于防守,一下子溃不成军,四散奔逃。蒙古人如入无人之地,更加肆无忌惮。收到前方探子回报说朝廷已派兵讨伐,常青云问有多少人,答三万左右。常青云乐了,蒙古军队随便几个部落联合就超过十万,何况这次几乎是蒙古全军出没,大家都抢着来分一杯羹,区区三万骑兵,能挡我何!

    常青云骑在战马上,望向南方,雄纠纠气昂昂,心里想道:“励板桥!你等着,我誓要夷平齐国江山,把你碎尸万段!”

    董万到达边关之后,抓捕了逃跑的守边将领度一升,等励板桥到后处决。励板桥又在京城滞留了几天,带了三万骑兵和五万步兵,备齐他自己的军队和董万军队所需粮草、炮火之类的重兵器才出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