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再战后燕
字体: 16 + -

第9章 参合故地 举重若清稳大燕

    段元妃虽然是妃子,可实际地位和皇后差不多。大燕复国之后,慕容垂几次想将她立为皇后,都被她推辞了。所以她就一直以元妃的身份统率后宫,而慕容垂有事也会找她商量。

    却说慕容垂覆手之间镇压了兰提的叛乱,可心情却更加沉重了。这兰家兄弟是自己的舅舅,自己一直大力扶持,就是希望他们在自己死后,辅佐太子,振兴大燕,没想到居然背叛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们造反就说明慕容朗的话是真的,那慕容宝等人可能真的回不来了。想到这里只觉得心中一阵阵烦闷,喉头一甜,慌忙赶回宫中,刚走到没人的地方就是一口鲜血吐出。太监要叫太医,慕容垂摆摆手,让他去请元妃娘娘。

    元妃见到慕容复的时候,慕容复变得更苍老了,这让元妃更加担心了。在她眼中,慕容垂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为她遮风挡雨,从来不会倒。跟着慕容垂几十年,一起走过最艰难的日子,她对慕容垂是很了解的。慕容垂一直喜怒不行于色,再困难的事到他面前都会变得轻而易举,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做什么事都成竹在胸。这时看见慕容垂,居然有了一种大厦将倾的不祥之感。

    “坐吧,这次请你过来,是想问一下你关于太子的看法,慕容宝已经遇难了,你觉得该立谁?”慕容垂办靠在枕头上,说话已经很吃力了。

    “本来我们给慕容宝定的接班人是慕容会,可是现在慕容会也死了。不过我看太子应该在慕容宝一脉中选。其长子慕容盛虽然年轻,但机警多智,远超其父,可堪大任。”元妃不假思索的说,可见早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慕容盛的妻子是兰汗的女儿,不知道是否参加了此次叛乱,或者是知情不报。”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此次出征,折损太多,其他的又不大成器,没什么可以选的了。可以让慕容盛带着龙城的部队来中山,我一试便知。”慕容垂想了想又说:“慕容隆和慕容农都死了,兰氏造反,朝中兵少将寡,需迅速重整军队,提拔将领,以防拓跋珪来袭。”

    “说起将领,我路上看见慕容朗,他似乎经此一败,变了很多,可以提拔试用。我让他把士兵移到太子府,又将他安顿在慕容农的桓烈王府。以后其如有异动,直接将其和手下士兵隔开就可以了。”元妃说,“骁骑将军慕容国久经战阵,屡立战功,可以重用。”

    “慕容国勇则勇矣,然其好勇斗狠,缺乏谋略,非大将之才,也罢,将其从高阳叫回来,命其尽起本部人马,另将城中诸部骑兵以及各府留置士兵,马匹暗中遣出城去,都交由慕容国在外面整理妥当,择日带入城中。”慕容垂歇了一口气,“将慕容会带来的龙城精骑也派出城去暂由慕舆腾统领,于北门之外择隐秘处驻扎。至于慕容朗,让他带着兰提旧部和慕容障一起守卫中山。另外,叫慕容详来见我,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慕容复吃力的说完就闭上了眼睛,元妃知道这是要休息,就悄悄的退下,按照慕容垂所安排一一处理,见他举重若轻的化解了这场叛乱,并且将一切都策划好了,不由心中更是钦佩。

    却说慕容复被二个丫鬟带到了慕容农的府邸。这慕容农是慕容垂其为器重的几个儿子之一,都督兖、豫、荆、徐、雍五州诸军事,镇守邺城,此次随随军出征,然府中仍然留有近百兵马。此时鲜卑人南下不久,一切以军事为重,府上少有丫鬟仆役之类的,多是提刀带枪的士兵,见了慕容复理也不理。那丫鬟似乎也习以为常,安排个偏房让慕容复住下,慕容复也不以为意。那二个丫鬟又叫来府中几个管事,吩咐一番就回去复命了。

    慕容复待其走后便在府中随意转悠。平时慕容农驻守邺城,并不在中山,只是偶尔回城进见大汗住下,所以很是简陋,比之慕容复的参合山庄差远了,就像很多的农民的房子连在一起,这“农”字起的倒是颇为贴切,转不多久,房子就都转遍了。慕容复想要接阿碧进来,但转眼一想,现在自己都不知道目前形势如何,那段元妃和慕容垂也没有任何表态,自己尚不能稳定,接阿碧也是置于炭火之上。便熄了念头,安心住下。

    第二天早上,一个丫鬟进来服侍,慕容复看那丫鬟满脸横肉,二条胳膊大腿般粗壮,少说也有三四十岁了。“嘭”的一声将一个大木盆扔在地上,砸的地上的石板都裂开了,连毛巾也没给一条就气哼哼的出去了。慕容复也不知道那里得罪了她,不禁开始怀恋起来阿碧,她在时尚不觉好,不在时诸般事情都不方便。好在屋中似乎别人住过,慕容复找到了些别人用过的东西,也顾不得这些了,将就着洗漱好。盘在床上将家传的“斗转星移”心法默默运转。

    这“斗转星移”乃慕容龙城所创,极为精妙,可惜的是他的后人没有几个能练好的,包括慕容复。但即使并未完全练成,也凭借它在江湖上打下偌大的名气,所以慕容复一刻也不敢放松。少林寺一战败给萧峰,使他深深看的自己的不足,更是弃了各种武功,专练这“斗转星移”,一盼有一日得以一雪前耻。

    “斗转星移”极为繁杂,是以诸天星辰之数为引,以模拟日月轮转之力为要,修炼到最高境界有移山倒海之伟力。不过这些都是书中记载,慕容家并没有练成过,慕容复也是只练到十之二三。

    一直运转了数个时辰,才走出屋子,缓缓的踱步到府外。那些士兵各自舞刀弄枪,没一个理他,便自在街上逛了一阵,找了个酒店坐下,刚点了些菜蔬准备吃饭,看见那个丫鬟不知道从那里冒了出来,粗着嗓子喊到,“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刚才慕容障将军来找你,我们到处找找不到,赶快跟我走”,说罢便拉起慕容复胳膊使劲一拉。

    这些丫鬟仆役原本是前燕宫中侍者,后来慕容垂复国便前来投奔,被慕容垂分在各府中听用,个个自觉德高望重,又毫无眼见,除了慕容垂和慕容农等朝中重臣,其他人都不放在眼里。今天早上被安排服侍慕容复,更是心里觉得不平。早上慕容障来找,四下寻慕容复不见,听门人说外出了,又在街上寻了一路,方才找到,自然对慕容复一腔怒火,便自恃大力,想教训下慕容复。那曾想慕容复苦练几十年武功,岂是这般只有蛮力之人可比,刚一抓上,就觉油滑无比,接着就感觉脚下一空,眼前一黑,再睁开眼睛已经躺着街上,俨然一个屁股朝后平沙落雁式。

    慕容复教训了这恶女,又慢慢吃罢早饭。方才镀步到了街上,那慕容障久候不至,已经找了过来,看见那个女的哭天喊地坐在地上,外边围了一群人看笑话。便携了慕容复先行离开,生怕他也犯起愣来。

    那慕容障拉着慕容复边走边说,将来意一一说明,慕容障能混上将军,眼力自比一般人强的多。慕容复救驾那一幕,他自己估计做不到,慕容垂虽然当时没有表态,但肯定有重用之意。眼下让慕容复跟着自己学习带兵,既有提拔自己的意思,也是对慕容复的培养使用。他是皇族疏亲,能混上领军将军已经很不容易了,但现在诸王下落不明,慕容障动了心思,想再加把劲封个王候之类的,至于怎么努力,就着落在慕容复身上了。

    慕容复跟着慕容障来到校场,那兰提的几千降兵已经在此等候多时。慕容障将其分为数队,各置伍长,什长,百夫长,千夫长,满编下来也有三千多人。那赫连勃勃也是千夫长之一,一见慕容复到了,立刻大声喊着“参加勃海王殿下”。要不是慕容复熟读历史,对这赫连勃勃印象非常深刻,又看见其射杀兰提的一幕,差点就觉得这人真不错了。

    这赫连勃勃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极少坏出风格,坏出特色,坏出水平的人了。其建立的胡夏国,国都叫“统万城”,统领万国之意。筑城时蒸土为墙,如有锥子能刺进一寸,就把修筑的工匠杀死筑进城墙内。这秦始皇玩过,没什么新意,至于荒淫无道,杀人如麻,这也没什么好说的,真正让他出名的事是:用弓箭射铠甲,射穿了就杀掉做铠甲的工匠,射不穿就杀掉做弓箭的工匠,如此丧命的工匠数千人。

    慕容障带着这些士兵集合各自通报姓名造册,报上家属籍贯又练队形数遍就命令各自回营了。看慕容复有些看疑惑,就慢慢给他解释。

    后燕诸军多数是临时征召,常备军不到万人。鲜卑人本身就是马上民族,天生的骑兵,所以根本不需要训练,平时都是各家散开,各自谋生。大汗一有命令才准备弓马备战,这兰提所部也是如此,多数是召集的本部牧民。

    慕容障平时跟着慕容垂出征,全是叫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不需要动脑筋,动了也是无用。今日有人听自己讲出兵打仗之事,还不时请教,大感爽快,就把自己所知所见的都一一道出,只是他一直担任领兵将军,护卫于慕容垂左右,真正上场的时候并不多,觉得遗憾,便不由得做了些移花接木之事。

    二人正讲的高兴,又要宫女来宣诏说元妃娘娘召见。慕容障只得忍住口水,送慕容复进宫。

    (本章完)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