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谑
字体: 16 + -

第4章 曾有七子下终南

    大爷,前方这山可是终南山?

    林君与女子分道扬镳之后就赶往终南山,欲入全真教。看前方山脚下人头攒动,见旁边有位老大爷,约莫有六十来岁,急忙捉住询问。

    那人瞥了林君两眼,心中有些惊讶,好俊秀的少年郎。少年郎,你也是来拜师的?

    对啊!难不成大爷你……林君点了点头,回答道。

    只见老大爷捋了捋胡须,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嘿,还真让你猜对了,不仅是我,这里大多数人都是来拜师的。

    旁边一白衣青年听到,嗤笑道: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养老,还来这里凑什么热闹,万一扭着伤着了,岂不是说我们这些年轻人不敬长者。

    谁料道,老大爷勃然大怒:放你娘的屁,天下兴旺,匹夫有责,如今我大燕江山风雨飘摇,试问谁能独善其身,我这把老骨头也可上得战场,杀得金贼。

    林君本来没有理会两人,正发愁这么多的人,自己怎么才能进入全真教,一听这话,也是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此生无悔入国门,视死当如归。尤记当年自己山穷水尽时,老班长临死前也曾这样告诉自己。

    这时,却见那白衣青年一听这话也是肃然起敬,拱手一拜:前辈教训的是,是晚辈狭隘了。

    老大爷捋了捋胡须,微笑,孺子可教也。

    林君看着二人有些好奇,询问:自古报国杀贼不都是从军吗?与这全真教有何干系?若是道人的话,不更应该远离尘世纷争吗?

    二人一听皆不在说话,两人竟心有灵犀的沉默起来。

    怎么,我这话有什么问题吗?林君看两人这个样子更加不解。

    老人不语,白衣青年却是神色凝重,解释道:这话说起来就长了,就在去年迎春,金人完颜宗翰率众南下,仅仅两月我族江北三州就全部沦陷,朝廷不仅没有组织反击,反而令江东五十万守军紧急撤出江北。

    说到这!青年的情绪开始极为激动,攥紧了拳头,老人的呼吸也变得沉重起来,林君却是更加不解。

    我还是没有明白,这又与全真教有什么关系?

    林君还是没听明白,打断道。

    青年深吸一口气,继续道:金贼攻陷江北三州之后,为震慑我族反抗之人,竟然在江北进行三次屠杀。其中最惨的一次就是扬州,扬州的屠杀进行了整整三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之后的扬州城成为一片人间炼狱。

    而武林中的世家名门,大多都怕日后金人的清洗,大都选择明哲保身。唯有少数才敢抗争,而其中佛道二教与其又是不同,佛道二教为保自身传承不灭,自古以来就有禁令,禁止门下弟子参与到任何势力的纷争之中。

    听到这,林君这才摸到点头绪,试探着反问:全真教参战了?

    青年点了点头,道:正是如此,全真掌门张玄策,在扬州城破后第二日,力排众议修改门规。次日,七子下终南,于扬州城外斩敌骑两千八百余,仅一人而归。

    好一个全真教。林君动容道。

    青年说到这,再没有继续说下去。反倒是那位老大爷捋了捋胡须,继续道:虽说如此,全真教中年一代顶梁柱近乎死绝,此战让全真教元气大伤,而且被其他道门所诟病。听闻全真此番收徒以后,将封山锁派,此番若是入不得全真教,可又要等上好几个年头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等不起咯。

    就在三人谈的正欢的时候。突然听前方山脚下一道童喊到:吉时已到,诸位登山吧!

    林君早已从二人哪里了解过来,全真教位于终南山顶端高约两千五百米,竞选者需在三炷香内抵达全真教的演武场,方算过关。

    一时间来人群疯狂往山上爬去,林君三人也不敢怠慢,随着人群往山顶奔去。

    爬山其实不难,难的是时间太紧,听青年说山路崎岖,这里能按时到达山顶的人,能有十之一二已是不错了。

    林君与二人往上爬着爬着,刚爬了一会,老人已率先体力不支,青年犹豫了一阵,没有理会,往上继续爬去。林君却停了下来,正要去扶他,却听他摇了摇头说:小伙子,莫停留,大爷老了,你还年轻,快上去吧!

    林晶犹豫了一阵,自己都很难完成这样考验,若在带着别人,只能是两个人都无法通过考验。

    林君朝他拱了拱手,然后就继续往上爬去。

    老大爷目送林君往上爬去,扭了扭腰,然后嘿嘿一笑,极好的小伙子,若是我那闺女小个几岁,两人倒也般配。

    这边说罢,环顾四周,瞅瞅没人,找了个凉快的地儿,竟然呼呼大睡起来,不一会儿已经鼾声如雷。

    再说林君这边,已经累的气喘吁吁,双腿开始有些发麻。

    这身体实在太过襦弱。林君感叹到。

    看着山顶云雾中的宫殿,林君眼神滴溜溜转了几次,来了主意。

    原来通往终南山顶,除了沿着古人开辟的栈道前进之外还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径直沿山林往上奔,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很多没有用的路程。只是终南山上毒蛇猛兽很多,山体又比较陡峭,或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根本不是条路,但对于林君这种久经沙场的丛林王者,无疑就是小菜一碟了。

    翻过前面这个断崖,上面就应该是全真教了。林君拍了拍手,虽然自己现在的身体比较柔弱,但凭借着丰富的经验,还是即将抵达山顶。

    正在林君有些得意洋洋的时候,突然感觉山崖下面有声音,往下一瞅,呵,一个身影正向自己飞速驶来。

    身影鬼魅,几个呼吸间,就已经来到林君脚下。

    林君,这才惊讶地看着来人:竟然是刚刚山脚下体力不支的那位老大爷。

    老头也很惊奇,往上爬着爬着突然看到前面有个人,以为和自己一样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谁知靠近一看,竟然是山脚下的那小子。

    林君意味深长的看了老大爷一眼,道:大爷,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这老大爷也是有些尴尬,嘿嘿,笑了两声:你也不一般嘛!

    既然都到这了,这山崖我就不爬了,就有劳大爷带我上去了。林君笑道。

    好说!好说!大爷也很爽快,说完拎着林君的手腕就往上飞。

    林君,只觉一阵风声,从耳边呼啸而过,眼已经被吹得睁不开了,等睁开双眼,已经到了崖顶之上,全真教也已近在眼前。

    老大爷不说话,蹲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自己。

    林君总感觉这老头来历不一般,估计目的不纯,于是试探问道:都到这了,大爷要和我一起进去吗?

    只见老大爷摆了摆手,不了,不了,我还有别的事!你先去吧,回头再见。

    林君,微微一笑,好嘞!那我就先走了。

    等到林君走后,那老头捋了捋胡子,嘀嘀咕咕道:不对啊!刚摸他的经脉,经脉之中没有任何真气,绝非习武之人,可他到底怎么上来的?奇哉,怪哉。

    林君,可不管老头的惊讶,这边已经到了演武场,演武场洋洋洒洒只有三十几人。此时的香只剩下了半柱。

    林君,学着前面的人,盘膝而坐,安静的打量起眼前的全真教。

    眼前应该就是演武场,演武场长宽都约百米左右,而对面那一最高的大殿就应该是全真圣地重阳宫了。此外除主殿重阳宫外,全真教还有两处偏殿分别围绕在演武场周围。

    就在林君观察着大殿时,此时的终南山山脚下却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约莫十几人,不顾山下道童阻拦,直奔山顶而来。

    演武场上的半柱香很快就烧完了,这段时间里仅仅只有两人通过考验。

    只见童子开始清点场内人数,然后端着香炉进了重阳宫。

    此时大概已是到了晌午,正在林君等人等的头昏脑胀的时候,几位道士手持浮尘从重阳宫中走出,为首的是位中年道人,此人与他人略有不同,背上背着一柄长剑,一身青色道袍,头戴紫金冠。身材高挑且瘦弱,面容憔悴,但眉宇间颇有英气,看起来颇有大家风范。

    这人走到众人根前,看了看众人道:我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来这有什么目的,自今日起愿入我全真教者,当遵守我全真的教规,我全真之剑,当以行侠仗义为主,绝不可持强凌辱,欺凌百姓。

    如若有人敢违我教义,辱我全真,天涯海角尽诛之。

    领头那人说话也很简介,没有让众人多等,正当要带众人进入重阳大殿,进行拜师典礼的时候。

    突然听有人大喊,且慢!

    众人顺着声音的来源,往后看去,竟见十余位黑袍人从山脚而来。

    领头嗤笑道:张玄策,口气这么大,不怕闪了舌头?

    林君这才知道原来刚才那人就是全真掌门张玄策。

    张玄策:敢问阁下何人,为何带人闯我全真教?

    听闻中原武林,道统以全真为最,我等特来讨教。为首的几位黑衣人边说,边脱下了面巾。

    这几人皆是黄发,眼窝凹陷,鼻子高耸不是汉族。还有一女,头戴面纱,看不清楚相貌。

    不等林君惊讶,就听身边人群骂道,这才知道眼前这些都是金人。

    张玄策倒是不慌不忙,似乎并不意外,冷然道:诸位好胆,敢闯我全真教,就不怕有来无回。

    久闻中原人好客,中原武功又是博大精深,如今张掌门的待客之道可是让小僧大开眼界。黑衣人中有一位高大的僧人嘲讽道。

    张玄策冷笑:诸位要是来做客,恕张某有要事在身,无法接待,还请诸位自行下山。

    张玄策的话刚说完,只见从重阳殿中冲出一群提剑道士,将几人团团围住。

    呸,张玄策,别给脸不要脸,今日若不把云中子交出来,定要屠你全真满门。领头人面目狰狞道。

    完了,这次全真教真的在劫难逃了。林君旁边一人说道。

    这话怎么说?林君问道。

    那人看了林君两眼,兄台有所不知,道:这几人都是金国武榜上的顶尖高手,若是全真七子还在,自是不怕,可如今…唉。

    兄台你我还年轻,听我一言,称那些金人没有精力理会我们之前,趁早下山,方能保住一条性命。

    说罢,那人就急急往山下逃去,广场之上,转眼间包括林君在内只剩下十余位新人。

    张玄策,抽剑,大喊:全真弟子当死战。

    谨遵掌门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