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蕃曲
字体: 16 + -

第4章

    秦大宇本不需要死。

    天罗并没有要他死的意思。

    因为他从不愿杀与任务不相干的人。

    天罗很佩服他的勇气,却并不赞同他的方式。

    他根本不了解天罗,也不了解天罗的计划。

    蓝天下,广阔的大地上又添上一层新绿。

    这生机勃勃的画面中,多了一座简单的新坟。

    天罗要继续赶路。

    他知道,一定就是这个方向,不会有错。

    秦大宇只是在他拔刀之前才发现天罗的危险。

    人在意识到自己犯下致命错误的时候,往往为了弥补自己过失而撒谎。

    而这种谎,是一定会有破绽的。

    天罗之所以能取得天罗的称号,除了他会杀人以外,还因为他很善于发现别人的破绽。

    天罗到达这时候,已无人踪。

    地上还残留着扎营和战斗过的痕迹。

    这么大队的人马竟突然就消失了。

    而且,从土地的变化和草痕来看,这队人马应该在两天前就离开这里了。

    车辙印记的方向正好与天罗来时的方向相反。

    难道秦大宇真的骗过了他?

    他的方向真的错了?

    不对。

    天罗的推测完全是通过所见所闻,再通过观察每个人的反应判断出来的。

    除非,这支和亲的队伍在分派出秦大宇等人求援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们大部队接下来的行踪。

    秦大宇等人及馆驿的人,只是吸引那群突厥人的诱饵?

    那秦大宇他们究竟是听命行事还是完全不知情呢?

    天罗无需为这些细枝末节而斤斤计较。

    既然现实已与他的计划产生偏差。

    那么,他就要马上冷静下来,规划接下来的行动。

    虽然,这里的人马已经消失两天。

    但是,车辙印还在。

    这样大的队伍,是不会弃车行动的——和亲的队伍比行军的队伍更需要粮草的补给。

    鄯州在这个季节是极少有可能降雨的。

    没有雨水的阻碍,想完全掩饰行踪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这地上的草生长得也很茂盛。

    哪里的野草被破坏得较严重,有车辙印,有较为外翻干燥的泥土,有马匹的粪便等等,都是判断行动方向的依据。

    这是最后一次,任务了。

    师尊说过,只要完成这次任务,便可告知自己真实身份来历,还承诺绝不阻拦自己离开天渊。

    想到这里,天罗拔足前行,沿着踪迹直追出去。

    太阳高悬在头顶。

    从昨天夜里起天罗就未进一滴水了。

    虽然天气很凉,他却已汗流浃背。

    天罗知道,自己需要休息了。

    现在一摸腰间的水囊,却摸了一个空。

    一夜的打斗、奔逃,使他身心俱疲。

    直到现在,他才发现水囊不知在何时已遗失。

    不过还好,鄯州是西陲重镇。

    既然是重镇,可以用兵,他的水源就一定很丰富。

    天罗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阳,定下了这里的位置,便沿着凉风吹来的方向找去。

    没走多远,天罗便听见了水流冲刷岩石的声响。

    当天罗见到雄伟壮丽的峡谷和奔涌瀑布时,他也看见了弘念和尚。

    弘念不是一个老和尚,而是一个小和尚。

    俊秀的小和尚穿着破旧的僧袍盘膝坐于峡底河水中一块大石上,仰望着那如绸如缎般倾泻而下的瀑布出神。

    瀑布冲击岩石,泻落谷底,引起轰鸣巨响,与小和尚长久出神的凝望,构成了一幅极动中带有极静,矛盾却又统一的自然画面。

    天罗很是奇怪,为何着边陲之地,穷僻之乡会有如此脱俗的小和尚。

    不过,天罗觉得既然小和尚望着瀑布出神,自己也不要多事,喝足了水立刻离开便是。

    天罗蹲在岸边不断的捧起水痛饮了起来。

    “好重的煞气,檀越可是在追赶一队人马?”

    天罗心中一惊。

    他惊的不是这声音说出了他的意图,而是这声音竟能离着数丈从轰鸣的水流声中穿出,字字清晰平稳的传入他耳中。

    通常有这种能力的人,绝对是一个内功绝顶的高手。

    天罗抬起头,看到那小和尚依然坐在原地,依然仰望着瀑布,依然看得出神。

    天罗自信内功不弱。

    可是相较这小和尚传音的距离和穿透力来说,自己还逊了一筹。

    于是装作没有听见小和尚的话,捧了最后一把水,站起身来要走。

    “小僧弘念,望檀越提早回头,莫要引起不必要的祸端。”

    弘念话音还未落,天罗已箭一般欺近他身前。

    “你如离去也可化去祸事。”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既然不可得,你又何必劝我回头?”

    “檀越一路追下去,势必引起祸端。小僧等在这里便希望成为那'不可得'。”

    “你希望不可得,我偏希望可得。”

    “檀越,执意要继续向前,小僧手无缚鸡之力也无法阻拦。”

    “好,你现在可以死了。”

    “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弘念依然镇定的看着瀑布,从头至尾没有看天罗一眼。

    天罗手中突然寒光暴涨。

    叮,叮,叮,叮,四声金铁交激之声响起。

    弘念没有死。

    他不仅没有死,也没有动。

    动的人是天罗。

    天罗的手中已不是一根竹棍。

    而是一柄没有护手的刀。

    刀柄被插进一节竹管之中。

    刀身,简朴而锋利,笔直而细长,寒气逼人。

    就是这把刀,刚刚击落了四只急射而来的羽箭。

    在岸上,已站了四个披发虬髯身着轻便皮袍的大汗,一看便是吐谷浑武士的装束。

    此时,这四名吐谷浑武士的羽箭再次搭在弦上。

    吐谷浑的战士人人都是神箭手。

    四张劲弓,四只羽箭,同时发射的话,几丈远足以在天罗的活动范围内将其射死。

    天罗没有动。

    左右闪避或者后撤,都会做出不必要的多余动作。

    面对四个神箭手,除非飞天遁地,否则做任何多余的动作都多会将自己害死。

    他只有进,才是最好的方法。

    天罗踏出一步。

    四道寒光一同飞至。

    天罗手中刀光一闪,四道寒光同时殒灭。

    再踏一步。

    四道寒光又至。

    天罗剑光又一闪,再次削落寒光。

    再一步天罗就要踏入水中。

    于是天罗向前纵身一跃。

    四支发射的羽箭竟被他凌空中的击落。

    天罗身子稳稳落在前面一块大石上。

    岸上四个吐谷浑武士不禁齐声惊呼。

    就在这时天罗扔出他的刀鞘——竹棍。

    竹棍落入水中的一瞬间,天罗轻踏竹棍,借力跃上岸头。

    四个吐谷浑武士万万没有料到天罗竟能这么快。

    他们正欲拔出腰间的弯刀。

    一道匹练般的刀光一划过他们的咽喉。

    四把弯刀拔出刀鞘的时候,他们的主人的咽喉处均已喷出来花朵般绽放的血花。

    “好快的剑,好狠的人!”

    一个年轻人从旁边的一棵树上轻轻落下,也是吐谷浑人的装扮,不过看身上的发型及服饰,身份要高于那四个武士。

    而且,他的腰间,还配有一柄短剑。

    此时,吐谷浑人虽是鲜卑后裔,却已汉化,且贵族之间佩剑之风尤为盛行。

    这年轻人配短剑,可见起身份并不普通。

    “你的轻功倒也高超。”天罗说。

    “既然你的剑法好,我的轻功也不赖,为何不比试一比试呢?”那年轻人眨了眨眼睛笑着说道。

    天罗没有回答

    “你不想和我比试?”

    “不想。”

    “哦?是不是看见出手的人都会死?”

    天罗没有回答。

    “那小和尚不也看到你出手了吗?”年轻人指了指弘念和尚。

    “因为,他是个瞎子。”

    (本章完)